中華民族狂歡慶祝抗戰勝利

看板China作者 (颸羚 夢土上)時間22年前 (2002/08/15 14:4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華民族狂歡慶祝抗戰勝利 徐焰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廣播的形式宣佈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宣言》,事實 上承認了戰敗投降,中國大地上馬上掀起一片慶祝抗戰勝利的狂歡。 經歷過20世紀歷史滄桑的老人回憶說,1945年 8月15日中國人民在得知日本投降 後鑼鼓動地、火把遊行徹夜不息的情景,是他們一生難忘的普天同慶之日,也是中國 人最盛大的迎接民族解放的節日,億萬人歡喜若狂的情景在近代歷史上堪稱空前。 “八·一五”日本投降的消息,五天前就在中國廣為傳播,自發慶賀的鞭炮已經 響起。 日本正式宣佈接受盟國的投降要求,是1945年 8月15日。在此前五天,這一消息 就已傳到除了日本之外的世界各國,中國人也開始了狂歡。 這一年 8月 9日,蘇聯對日宣戰並出兵東北。當天上午,日本天皇便召集首相、 外相、陸海軍首腦一起鑽進皇宮旁那個深掘入地下的鋼骨水泥掩蔽部中,開會研究對 策。經過一天爭論,鑒於戰敗已成定局,早降服尚可討價還價。 8月10日淩晨“聖斷” 決定,在只附帶保留天皇制這一項條件下,可接受美、英、蘇、中要求日本“無條件 投降”的《波茨坦宣言》。 8月10日上午 7時,日本政府將這一條件通過中立國瑞典、瑞士通知反法西斯盟 國。當天傍晚,這一消息就在全世界傳開,唯有日本報紙和廣播不向國民公開。在戰 時的陪都重慶,當天晚間 7時外電廣播中傳來了這一消息。僅一小時,“抗戰勝利了” 的歡呼和鞭炮聲便響遍山城。這個晚上,成都、昆明、西安等大後方城市、解放區首 府延安和各根據地中心都從廣播中得知消息,興奮的軍民紛紛湧上街頭自發地遊行狂 歡。 這一夜的場景如多少親歷者所形容的那樣──“瘋狂了,瘋狂了,日本乞降消息 傳開後,全城民眾都歡喜得瘋狂了。無論是鑼鼓、喇叭、口笛、口哨、臉盆、手掌、 嘴、黃包車上的鈴子,都為勝利發出了聲音。有人看見別人敲鑼打鼓,自己手中沒有 東西,就忙抓起一雙大皮鞋,兩隻鞋底拍在一起,啪啪作響,以助狂歡。” 在日軍佔領下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大城市,雖然侵略者禁聽盟國廣播,仍有不 少同胞秘密收聽到消息,然後便都奔相走告。在古都北平,第二天早上市民幾乎人人 知曉,戲迷票友們也吊起嗓子高亢一曲“忠義千秋”。不過,人們沒有上街慶祝,因 為日軍憲兵還在氣勢洶洶地巡邏,飽經改朝換代風雲的老北平市民們相互提醒:“小 心點啊!天亮前不要叫瘋狗咬一口!”在八年前大屠殺陰影未去的南京城,居民只是 紛紛私下慶賀。當夜,上海倒是有不少市民湧到南京路徹夜歡呼,次日早晨大批日軍 乘卡車到街上鎮壓後,市民們又都跑回家中。 嚴格來講,此刻日本還是“乞降”,在接到認為可行的答覆前並未投降。仍佔領 著半個中國的日本“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更是堅決主戰,在上奏電報中 要求:“應排除屈辱的求和,把戰爭進行到底,請求聖裁。”各戰場上的日軍,仍然 在繼續作戰頑抗。 8月13日,日本接到美國的答覆,其中以含糊的語言承認了保存天皇制,只是要“ 聽從盟國最高統帥的命令”。次日,天皇主持召開內閣和軍方聯席會議,宣佈向瑞士 政府發出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急電,親自錄下“終戰詔書”並決定在電臺播放,以 約束對此不理解的軍人。“八·一五”中午12時,日本軍民雖一般不懂“御音”,收 聽廣播後也明白戰敗,淪陷區民眾的多年仇恨如火山般噴發 8月15日早上,日本中央 廣播局便在電臺反復通知說:“天皇陛下將於今天正午親自廣播,此乃最高之恩澤, 舉國臣民務必屆時恭聽”。蒙在鼓裏的普通軍民卻都不知將有何事。 當時日本當局嚴密封鎖資訊,官兵們聽到的戰報仍充滿“大捷”,撤退被說成“ 轉進”。細心人雖聽出“告捷”地已離本土越來越近,多數自幼受盲目忠君教育的士 兵卻沒有這種科學頭腦,知識份子出身和閱歷廣的人知道大勢已去也不敢明言。直至 奉命收聽廣播,許多人還以為天皇要鼓勵他們繼續奮戰呢! 8月15日東京時間中午12 時,日本軍民都奉命聚集到收音機旁列隊收聽廣播。“吾皇禦統傳千代,一直傳至千 千代……”當國歌《君之代》播出後,帶著鼻音、抑揚並有些發尖的男聲從收音機中 傳來──這就是普通的日本國民第一次聽到的被稱為“仙鶴之聲”的“御音”。 用宮廷用語寫成的“終戰詔書”是文言體,通篇迴避了“戰敗”、“投降”字樣, 只說“戰局未能好轉,世界大勢亦對我不利”,因此“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 日本多數人本來就不大懂本國的文言體用語,對廣播中用詞含糊的說法更聽不明白。 不過半小時後,收音機中的廣播員又用日語現代語體並以清晰的聲音說:“御音播送 已經完了。天皇陛下為開萬世之太平,已於昨日通知美英中蘇四國,接受《波茨坦宣 言》。” 此刻,日本人還多不知《波茨坦宣言》的內容,不過既然宣佈接受敵方條件,肯 定日本已戰敗了。在亞洲各地幾千萬肅立的日本軍民中,抽泣聲、嚎啕聲乃至以頭撲 地的撞擊聲到處響起。 在中國各地,“八·一五”當天都是侵略者哀鳴和人民歡慶的日子,各城市的情 形又不相同。 大連,此時被日本作為本國的海外屬地——“關東州”來統治。老工人回憶說, 那天中午廠裏日籍員工集中聽廣播,中國人都議論鬼子準有倒楣事。日本人開始還昂 首挺胸,出來時個個如喪考妣,蔫頭耷腦,有的坐下來就嚎啕大哭。中國工人都高興 得蹦起來了,有人馬上操起洋鎬把,要找過去毒打他們的日本工頭算賬,可這些平時 威風的傢伙都夾著尾巴不知躲到哪裡去了! 長春、哈爾濱此時正面對蘇軍進攻,日偽統治已經動搖。當天聽完廣播後,昔日 兇焰萬丈的日本官吏及家屬哭聲一片,有的將住的小樓點著火集體自殺,有的拿著大 包小箱攜家逃竄。多年受盡欺壓的中國民眾的積憤如同火山爆發,滿街都是高喊聲:“ 打鬼子!”“打漢奸!”成千上萬的日本兒童正是在此混亂中遭遺棄。中國人畢竟是 善良的,受盡日本侵害的老百姓沒有報復這些“日本孤兒”,而是收養了他們,幾十 年後還讓其回國尋找親人和定居。 在關內各大城市,日軍雖被稱為“晴天霹靂”的詔書廣播震得目瞪口呆, 8月15 日當天卻接到蔣介石“維持秩序”的命令,岡村寧次馬上下了“與國民政府合作”的 決心。日軍只是向各作戰方面提出“停戰談判”,卻仍不放下武器,並奉命“必要時 可斷然行使自衛”。 在北平, 8月15日下午,大街小巷中到處飄揚起國旗,成千上萬的人在路上歡呼 和歌唱,各日軍機關門口的鬼子兵雖沒有了往日神氣,卻仍一副兇相地持槍望著在他 們面前慶祝勝利的中國人。次日早上又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城的事:一個日本兵要人力 車夫拉他去某處,車夫以中國人的勝利自豪拒絕他乘車。惱羞成怒的鬼子兵竟拔出刺 刀捅去,愛國的車夫頓時犧牲在馬路上。殺人者隨後揚長而去,端著三八槍的日本兵 又繼續在街上巡行。“別忘了人家手裏還拿著槍!”手無寸鐵的北平人又再一次互相 告誡,大家盼著中國的軍隊快來,沒想到國民黨軍隊仍讓日軍在華北為其站崗,直至 翌年 2月才將其全部繳械遣返。 在上海, 8月15日下午馬路上又出現了歡呼的人流,日軍撤入軍營不敢再來鎮壓, 偽軍卻出來宣佈奉重慶當局的命令“維護治安”,人們對這些“二鬼子”普遍以吐口 水相迎。 在南京,當日城內慶祝的鞭炮聲在一些小巷中響起,面對街頭持槍的日軍站崗, 多數民眾上街仍有顧慮。從當天起,城內“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的各日軍大院裏冒 出滾滾濃煙,許多人以為是發生了火災,其實這是在奉命“銷焚可能成為戰後審判證 據的文件”。後來,審判南京大屠殺和細菌戰罪犯時很難找到日軍內部材料,正是由 於這些天焚燒罪證的徹底。 在華日本軍民中,也有不信軍國主義說教並早已思鄉厭戰的人,聽到“八·一五” 的廣播便有一種解脫感。據煙臺的老人回憶,中國居民萬人空巷慶賀時,有一些三四 十歲的日本老兵也跑到街上興奮地高喊。人們驚問其故,他們用生硬的中國話回答:“ 死啦的沒有,回家的有!” 後方慶祝口號與前方反攻炮聲交織,“八·一五”當天解放區對日反攻戰鬥比以 前更激烈。 8月15日下午,盟國廣播都宣佈了天皇已正式下詔投降 (其實詔書只表達此意而 無投降字樣) ,國民黨統治區和解放區都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慶祝活動。重慶當天進行 了勝利大遊行,延安則有幾萬人的火炬大遊行。 這個晚上,延安是火把的世界,市內和城外的幾條山溝裏火龍徹夜不息。人們尋 找著柴棍扎起火炬,十餘支秧歌隊在新市場十字街口匯合後也邊走邊舞。在鼓樂喧天 聲中,無數火把照亮了寶塔山和延河畔,一片片口號聲震動山谷。 幾千名較長時間在延安學習的幹部點燃了可找到的引火之物。很多人從窯洞裏把 睡覺的草墊子、報紙、爛衣服等抱到山上放火燒起來。女同志將平時又擦又刷很珍愛 的一架架紡車也扔進了火堆,大家圍著火堆情不自禁地互相擁抱,縱情歌唱:“打回 老家去……” 這一夜,許多人還跑到大生產開荒種的地裏,把番茄都摘下來吃了。這不僅是表 達內心的狂喜,同時人們都明白,延安生活將馬上結束,大家要奔赴各個反攻和開闢 新區的前線。 在火炬遊行的人流中,還走著一支 250人的日本工農學校隊伍。他們過去大多是 侵華日軍中的士兵,被俘後經過教育參加了反戰運動而被送到延安學習。這些雖來自 敵對國卻是反法西斯鬥爭中的戰友們,也同中國抗日軍民一起振臂高呼口號,並興奮 地議論著何時回國。 蜂擁來去的人群中,還有不少拄著拐棍的殘廢軍人。這些人熱淚滾滾流下。一個 在平型關戰鬥中失去一條腿的殘廢軍人一面嗚咽一面對記者說:“八年啦,我的血沒 有白流!……” 此時對中共中央來說,雖然日本必敗的信念一直堅定不移,勝利的來到也顯得突 然,毛澤東等領導人仍十分興奮,並投入了指揮大反攻的緊張工作之中,窯洞的燈火 徹夜通明。 在“八·一五”這一天,除了國民黨軍準備受降已開始停戰外,侵華日軍因接到 向美國和國民黨單方面投降的命令,不肯向共產黨的軍隊繳械,解放區戰場出現了比 過去更激烈的戰鬥。 8月15日當天,八路軍已挺進到北平、天津、太原、張家口等城近郊,市區遙遙 可聞槍炮聲。日軍依仗著優勢裝備堅守各大城市,等待美蔣空運部隊接收,又丟棄大 批中小城市和鄉村向交通樞紐收縮兵力準備撤回國。解放區軍民的猛烈反攻一直持續 到10月間,收復了張家口、煙臺、邯鄲等中等城市和成百座小城市,極大地壯大了革 命力量。“八·一五”的歡慶,實際上成為四年後“十一”開國禮炮轟鳴的前奏曲。 對“八·一五”的不同認識,使得多年間每逢這天日本便往往出現令受害國憤慨 的事情。 日本戰敗後幾十年,雖大體上還算實行了和平發展,當權者對戰爭的認識卻總令 當年受侵略者氣憤。尤其是每年遇到 8月15日這一天,在靖國神社等問題上往往會滋 生事端。 “八·一五”在戰後日本被定為“終戰紀念日”,是全國放假和祭奠死者之日。 中國和其他國家解釋這一天,都認為是日本侵略者戰敗的歷史標誌。日本的右翼頑固 分子卻認為,“大東亞戰爭”是“正義”的,只是進展不順利,天皇發佈“終戰” ( 日本用語一般迴避稱“戰敗”) 詔書,是為本土免遭戰禍的體恤國民之舉。 按照這種不承認侵略罪責且不服輸的邏輯,日本當權者將戰後審判中處決的戰犯 都認為是“殉國者”,其靈牌也同 200餘萬死於對外戰爭中的炮灰一樣被搬進靖國神 社供奉。每年的 8月15日,總有一批右翼分子穿上舊日軍裝或高呼軍國主義口號,在 靖國神社前演出一場場醜劇。官方要員包括幾任首相又出面參拜,更公開表示出其政 府對戰爭的錯誤態度。 日本長期存在對以往戰爭的錯誤史觀,很大程度上又是“八·一五”的“終戰” 過程造成。與德國投降前希特勒政權已被盟軍攻入摧毀不同,日本戰敗時原有統治機 構還保存完整,本土也未被佔領。按照日本進步史學家井上清等人的說法,“八·一 五”投降過程是在日本人民尚無發言權的情況下由當權者與美國交易的結果,最重要 的交換條件便是“保存國體”。戰後東、西德國都由反法西斯人士建立了新政府,日 本卻延續了舊政府、岸信介等戰犯還能出任首相,這也就決定了德日兩國對戰爭責任 的認識有明顯不同。現在的日本當權者雖已是戰後成長的一代,然而若繼承過去錯誤 的史觀則難以保證不走老路。 回顧“八·一五”這天,中國人民應始終記住那是個喜慶日,卻不能不看到其中 也留下了歷史遺憾。特別是美國從其全球戰略出發,當年便同意不清算日本最高層的 侵略責任,留下了至今仍不斷伏起的隱患。為此,中國和當年受過日本侵略的其他國 家不斷提出歷史問題,這將是確保未來日本與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和平友好相處的必 要前提。 來源: 北京青年報 2002年 8月15日 -- 四面滲著雪白潔白像片教堂 天使早已脫下羽翼倦了歸航 我往哪兒探訪 掛念您近況 漂泊一世總要返到這老地方 回望 我像擁著戀愛躺在靜了河床 俯吻輕吻擁吻親吻逐片心房 再沒說話說謊 交換著近況 漂泊一世從來沒有這樣安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

推薦自:140.113.114.91 08/15, , 1F
我覺得情人節比較值得慶祝
推薦自:140.113.114.91 08/15, 1F

推薦自:134.208.44.187 08/15, , 2F
只要有心,天天都是情人節!!
推薦自:134.208.44.187 08/15, 2F
文章代碼(AID): #zMqp7Ey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