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標題)

看板China作者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時間22年前 (2002/03/23 12: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3/264 (看更多)
金門之戰失利揭曉 (1)捷報聲中,葉飛說:“此役必勝!” 1949年10月 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此刻,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國民 黨殘兵敗將總人數仍有 200多萬人,分為 7個主力集團,主要分布于東部沿海地 區、中南地區和西南地區,台灣及東部沿海地區已成為國民黨最主要的戰略基地 。國民黨海空軍的 200多艘艦艇和 300余架作戰飛機也部署于此。 早在1949年 5月,我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總攻的前一天,毛澤東主席和中央 軍委就指示三野總部:“解放上海之后即可迅速進兵東南,提早入閩。”所以, 我10兵團在解放了上海之后,很快就撤出上海,集結于蘇州、常熟、嘉興一帶作 短暫休整,進行緊張的入閩作戰准備。 一時間,東南沿海成了整個世界為之關注的熱點。在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之 前,中央軍委尚未將解放台灣問題納入行動計划。南京城解放之后,毛澤東、朱 德、周恩來等根據國民黨兵力部署的現實,決定立即研究解放台灣的問題。中央 軍委研究后認為,解放台灣,首先需要解決二大問題:一是迅速建立一支近期可 以使用的空軍﹔二是掃清屏護台灣的外圍,占領攻台出發陣地。 7月10日,毛澤東致信周恩來,認為:“我們必須准備攻台灣的條件,除陸 軍外主要靠……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我軍空軍要 壓倒敵人空軍,短期內(例如一年)是不可能的。但仍可考慮選派三四百人去遠 方學習六至八月,同時購買飛機組成一支攻擊部隊……”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空 軍司令員劉亞樓提出了一個比毛澤東原設想更大的計划:通過向蘇聯人購買作戰 飛機和突擊培訓飛行員。一年內建成一支較國民黨空軍略占優勢、擁有300-500 架作戰飛機的人民空軍部隊。這一計划得到了毛澤東的同意。 解放台灣前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掃清屏護台灣的外圍,占領攻台出發陣地 。為此,第三野戰軍陳毅司令員將其屬下的15個軍、60多萬人的 4個兵團進行了 戰略划分:將第24軍調往山東攻擊由美軍和國民黨聯合駐守的青島﹔第 7兵團准 備解放舟山群島﹔第 8兵團警備寧滬杭地區并進行剿匪﹔最強的主力第 9兵團在 蘇南休整訓練准備用于以后的渡海攻台﹔第10兵團則負責進軍福建,占領攻台出 發陣地。我10兵團向福建沿海挺進后,捷報頻傳: 8月17日,解放福州,殲滅國 民黨 2個軍 9個師共 3萬 9千人。福州解放后,國民黨軍的一個團逃到閩江口的 馬祖島據守。 9月中旬,我10兵團28軍,几乎未經激烈戰斗,就輕松地解放了福建沿海最 大的島嶼平潭島以及大、小練島、南日島、湄州島,殲滅守島國民黨部隊9000余 人。 10月15日,我10兵團開始渡海攻擊廈門,經過兩天兩夜浴血奮戰,于10月17 日上午 9時,全殲了國民黨廈門的守軍 27000余人,為我軍渡海作戰寫下了成功 的第一頁。 廈門大捷對1O兵團特別是葉飛司令員是一次巨大的鼓舞,葉飛司令員應廈門 市委的請求,命令10兵團兵團部由同安渡海進駐廈門,協助廈門市委主持接管工 作,并命令兵團后勤部在10月底以前,籌措大米 400萬斤,柴草 600萬斤,以保 証部隊和廈門市民的生活供應,攻擊金門的戰斗交由第28軍前指執行。 素有“小葉挺”之稱的葉飛司令員,由于被繁雜鎖碎的地方工作牽制了大部分 精力,而未能像過去歷次戰役一樣,親自分析、檢查、准備,而且被勝利喜悅激勵 著的葉飛司令,竟以如下不切實際的理由說服了對這一決定有擔心的韋國清政委的 疑問:“你太多慮了,我的大政委,廈門是敵人有永久性設防工事的要塞,守軍是 號稱‘小白崇禧’的湯伯恩集團,兵力充足,有海空軍支援,已被我軍攻克﹔而金 門島彈丸之地,又沒有什么堅固工事,守軍名義上是一個兵團,實際上不過 20000 殘兵敗將,說實話,要不是蔣介石嚴令固守,李良榮早在我軍攻克廈門之際就棄島 南逃了。我用一個主力軍加29軍的兩個主力團攻金,已是富富有余了。再說原作戰 部署本來就是由28軍攻金的嘛,沒有必要再改變部署,我還是那句話:此役必勝! ” (2)粟裕提醒三點 進攻金門的任務由我28軍82師全部? 9團共6個團的兵力擔任。28軍是1947年4月由原八路軍山東渤海軍區的地方 武裝升級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發展起來的。 29軍原是1945年11月由原新四軍蘇中地方武裝建立起來的第 7縱隊,1947年 初升為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主力北撤山東后留在蘇中敵后進行游擊戰爭。 在解放戰爭中,28軍脫穎而出,以善守稱著﹔29軍以前缺乏打大仗的鍛煉, 在進攻上海時,三野的首長有意將其布列于主攻方向,使其積累一些經驗。總的 說來,這兩個軍的官兵已具備了攻堅作戰的能力,但這兩個軍和全軍其他部隊一 樣,沒有兩棲作戰的訓練,而且,被勝利激勵著的部隊也沒有對兩棲作戰的困難 進行充分的論証,更為嚴重的是,指戰員們根本不了解潮汐、船舶等因素在兩棲 作戰中的影響力。 國民黨駐守金門島的是第22兵團第 5軍和第25軍以及剛從台灣調來的第 201 師,擁有 8個團 2萬人。其中,第 5軍原是國民黨的“五大主力”之一,不過, 第 5軍的老部隊已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現在的第 5軍是其殘余及征招新兵而 重新組建的,且在廈門戰役中,其 166師已基本被殲,剩下的第 5軍軍部和第 2 00師約 30000余人據守在小金門。第25軍是一個屢戰屢敗的部隊,早在淮海戰役 第一階段,該軍即被殲于碾庄,后在福建重新建軍,又在我進攻福州的戰斗中基 本被重殲,殘部逃到金門時僅縮編成一個團,之后,國民黨空軍又將機場警衛部 隊偏成40、45兩個師,與原25軍殘部一起重新成立了25軍。 剛剛從台灣調至金門的第 201師是原青年軍部隊,是抗日戰爭末期蔣介石以 “十萬青年十萬軍”為口號組織起來的,其待遇、裝備均較其他部隊優越,被蔣 介石視為心腹嫡系。 此外,金門島還有一支裝甲部隊,即國民黨戰車第 3團第 1營,該營于1949 年初組建,其主要成員均是從雙堆集包圍圈和華北戰場上逃回的裝甲兵人員,該 營擁有重15噸,配置一門37毫米炮的美制M5A1坦克21輛,是反登陸作戰強有力的 力量。 戰前分析,國民黨在大金門島和小金門島各駐軍 17000和3000人,其中,新 兵又占多數,只有 201師和戰車營是較有戰斗力的部隊。當時,金門島上雖然搶 修了一些防御工事,但這些工事防御能力并不強大,多是成一線配置的野戰土木 工事。 28軍前指受命攻金后開始了渡海作戰准備工作。然而,由于國民黨從大陸沿 海撤退時,對漁民的船只大肆破壞和掠奪,所剩漁船寥寥無几。這使我軍准備渡 海作戰船只發生困難。直到10月24日才搜集到集中一次可骯渡 3個團約8000人的 船只,這離10月18日下達的進攻金門作戰的部署命令的總攻時間──10月20日已 推遲了 4天。 10月18日下達了作站部署命令,其時,兵團包括葉飛司令員在內的不少領導 到達廈門才 4天時間,命令要求:以我28軍82師全部、84師251團、29軍85師 25 3團及87師259團共 6個團的兵力分兩個梯隊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直插小 金門。這一命令所要求准備的船只實際上直到真正發起總攻時也未完成。 由于無法籌措到一次性渡運 6個團部隊的船只,第28軍前指作出了如下一個 過于理想化的預想:第 1梯隊登陸 3個團,縱使有部分損失,船只返回時第 2梯 隊、第 3梯隊還可以再航渡 3個團,這樣總共可有 6個團大約 13000人登陸。 這預想未料到這些新籌措的船只的船員大多是外地人內航道不熟,又未經統 一施訓,故指揮調度十分困難。也未考慮敵情和海情的變化,敵人隨時可能的增 援,更未考慮國民黨海、空軍較為強大的作戰能力。況且,在廈門之戰結束時, 金門守軍已經得到了胡璉兵團18軍的增援,島上國民黨總兵力已達 30000人。 國民黨總部不僅命令胡璉兵團18軍增援金門島,而且還不斷派兵增援,這一 態勢已為10兵團領導所覺察。當解放金門的計划上報到主管華東野戰軍作戰事宜 的粟裕副司令那里時,粟裕曾特別強調了如下三點: (1) 以原敵25軍 108師 12000人計算,只要增敵 1個團也不打﹔ (2) 沒有一次載運 6個團的船只不打﹔ (3)要求蘇北或山東沿海挑選 6000名久經考驗的船工,船工不到不打。然而, 過于輕敵的28軍領導和10兵團領導卻輕率地認為,只要能在大規模增援之敵還未 立穩腳跟前攻占小金門,就能贏得戰役的勝利。葉飛司令員在胡璉兵團已到達金 門島時仍以為胡璉兵團還在海上徘徊,認為此刻發起登陸進攻是一個戰機,如有 延誤,金門的情況很可能發生變化。于是,在未審核28軍作戰命令的情況下,召 集兵團作戰處長、情報處長和福建省有關人員僅憑28軍的一紙電報進行研究,倉 促地批准了第28軍于24日晚攻擊金門的戰斗。     (3)第一梯隊倉促登陸   一場并沒有經過細致研究,又缺乏渡海船只的兩棲作戰就這祥在24日晚 7時 開始了。28軍第 1梯隊登船完畢后,軍前指曾一度猶豫,再次向兵團請示:是否 按原計划行動?而懷著捕捉戰機的兵團領導傳來不容變更的指示:決心不變! 24日深夜潮漲之時,由28軍82師 244團、84師 251團和29軍85師 253團組成 的進攻金門第一梯隊分別從蓮河、大橙島、后村等地啟航,原計划中的82師指揮 所因船少而未參加第一梯隊的登陸作戰,由于渡海前各部隊沒有進行協同演練, 所以,登陸船隊一離開碼頭,即與上級指揮所失去聯系,而且在航渡中遭到國民 黨炮火攔截時,登陸船隊間又缺乏協同作戰的經驗,一些船只已在航渡中被打散 。 盡管如此,我第一梯隊的 3支登陸部隊在25日凌晨 2點分別登陸成功。左翼 244團在金門島蜂腰部北岸瓊林、蘭厝間登陸成功,抓獲國民黨官兵 100余人, 占領了敵十多個碉堡﹔中路的 251團先頭營在金門島西北部的安歧以北、林厝以 東順利登陸后,后續營的登陸卻遭到敵炮火的猛烈襲擊,傷亡近三分之一﹔右翼 253團在西北角的古寧頭、林厝間順利登陸后,隨即向敵發起進攻,于拂曉前攻 占了古寧頭灘頭陣地。 我第一梯隊登陸是較為順利的,但除了右翼的 253團 3營鞏固了團的登陸場 外(后來的事實表明, 253團 3營鞏固的登陸場,為整個登陸部隊后來堅持 3晝 夜的抗擊創造了極為基本的條件), 3支登陸部隊沒有統一的指揮,在“有几個 人打几個人的仗,不等待,不猶豫,向里猛插”的戰朮思想支配下,兵分几路向 縱深處猛插狠打,在突破了敵第一道防線之后,于拂曉前攻至西山、觀音亭山、 湖尾、湖南高地及安歧、埔頭一帶,之后,又乘勝向敵第二道防線發起了猛烈的 進攻。 第一梯隊登陸成功之前,28軍前指已分別安排了 3名軍部參謀負責組織船隊 返航。臨行前,28軍副軍長握著 3位參謀的手說:“你們別無其他任務,你們的 任務就是組織和督促船隊抵灘登陸后迅速返航,切記!切記!一定要迅速返航! ” 可是,登陸部隊成功登陸之后,船隊卻沒有返航。原來,第一梯隊船只登陸 時,在早晨 2點鐘左右,是漲潮的最高峰,國民黨軍原先設在海灘的障礙物多被 潮水覆蓋,許多船只沖到障礙物的上面,船底被挂住了,部隊被迫在障礙物中下 水,而船只卻一時難以動彈,加上當時敵人的火力較猛,船工們紛紛躲避,各船 抵灘也有先有后, 3位參謀的叫喊聲被巨大的槍炮聲淹沒了,只有等待我軍攻占 了灘頭陣地后,才能將到處藏身的船工召回返航。可誰也沒有想到,我軍還未站 穩灘頭,大海就已開始退潮,而且退得極快,當三位參謀發現退潮時,潮水已經 退到10米開外。 這几十艘返航的船只在離開金門島時,就遭到敵灘頭的排炮襲擊,不少船只 被擊沉、擊傷,后來,船隊又遇到了國民黨海軍軍艦的攔截,從古寧頭返航的船 隊又莫明其妙地誤駛入敵軍艦潛伏區,后又被我軍情報船誤為國民黨的增援船隊 ,而后竟離奇地被我軍布置在廈門灣、石碼一線的遠程炮群全部擊沉。 25日上午 6時,蕭鋒副軍長,85師師長兼政委朱云兼政委等心急如焚,已經 放亮的天空一片滲烈的景象留下了:指揮員們隔海看到了在敵軍轟炸和炮擊中燃 燒的船只,原定運送 11000人登島作戰的第二、第三梯隊計划已經難以實施。無 可奈何之中,他們向兵團領導請求援助。請求立即派船只支援,可此時哪里還有 什么船只?   (4)老蔣不惜代價守金門   我軍的強打猛攻給國民黨的守軍以極大的殺傷,為了保住台灣島的前沿陣地 ,為了給台灣島留下一個屏障,蔣介石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金門島。 25日凌晨 4點,國民黨海防第二艦隊司令黎玉璽少將受命率艦隊旗艦“太平 ”號自澎湖基地開往金門島增援。黎玉璽到達金門之前,已令駐守金門島的國民 黨海軍進行海上封鎖,敵 202號掃雷艦、“南安”艦駛入古寧頭西北島沙水道, 炮擊我登陸部隊,而“楚觀”、“聯錚“、“淮安”等艦和“203”號掃雷艇、ꄊꜱ5”、“16”號炮艇等則開至大小金門之間,守護大金門的四側后方。 蔣介石在派海軍封鎖海面的同時,于25日凌晨 4點30分派胡璉兵團的18軍 1 18師、19軍14師、18師52團和11師的一個團在坦克和炮兵的配合下從料羅灣登陸 。當時,解放軍登陸部隊離灘頭陣地已達十多里路,胡璉看到這一情況,下死命 令將該兵團主力18軍投入戰斗,來了個反包圍,又派迂回部隊占領了解放軍灘頭 陣地,切斷解放軍后撤的退,并用炮火將解放軍登陸部隊因潮水退卻而擱淺的船 只全部擊毀。 解放軍 244團團長刑永主帶領全團戰友一直頑強戰斗到25日中午12點,在全 團官兵大多犧牲的情況下仍堅守陣地。 251團的主力則一直與敵激戰到 3點。之 后突出重圍,與古寧頭的253團回合。 251團副團長馮紹堂帶領固守林厝的兩個班的戰士,苦戰了整整 9個小時, 打退了敵人的 7次進攻,后來,為保存實力,主動突圍到古寧頭,與 253團會合 。 我三支登防部隊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一齊會合至古寧頭與敵激戰。整整一天 一夜,我官兵滴水未進、粒米未入,而數倍于我的敵人則仗著人多勢眾、不斷地 輪換著包圍解放軍登陸官兵,就這祥,戰斗一直堅持到25日的黃昏,官兵們借肋 于夜幕才又贏得一個有利的作戰時機。至此,解放軍 3個團的登陸兵力已損失半 數以上,據島上步話機的報告,第 244團僅剩 700多人,第 251團剩下1200多人 ,第 253團剩余人數較多,但彈藥卻十分缺乏,而國民黨軍隊在黃昏前又投入較 多乓力,企圖將解放軍首批登陸部隊全殲于古寧頭,后被解放軍借助夜幕打退。 整個金門島戰役,10月25日晚至26日天亮前的一夜是決定整個戰斗成敗的關 鍵一夜,關于這一夜的重要性,國民黨第19軍軍長劉云瀚于1980年 1月在台灣出 版的《中外雜志》上發表了題為《追述金門之戰》的文章中寫到: 到了10月25日入夜以后,成為最危險的一夜。因為我軍經過了整天激戰,所 有的控制部隊都投入戰場,除傷亡相當大外,且多感疲勞,……甚至勝負之數還 未易言。幸好由于匪軍沒有船只,無法繼續航渡來援,所以我們能夠平安渡過這 最危險的一夜。   (5)彈盡糧絕全軍覆沒   當時,面對隔海的金門島我10兵團和28軍前指的指揮員心急如焚。10兵團領 導機關一面研究作戰對策,一面再度派人搜羅船只。雖經多方努力,所匯集的船 只只夠截運 4個連的兵力。28軍前指的領導認為,以如此少的兵力“添油”式的 增援,于事無補,還不如派船去盡量多撤運一些人回來。可兵團領導這時仍求勝 心切,認為還有挽回局面的一線希望,基于此,28軍前指決定由已內定為82師副 師長的第246團團長孫玉秀率該團2個連及85師的兩個連增援金門第一梯隊登陸部 隊,并決定由孫玉秀負責整個登陸部隊的指揮。 25日夜間,國民黨部隊最為擔心的就是解放軍進行后援,因而派飛機在海面 上巡邏,并投擲了大量的照明彈,“太平”號旗艦也率兩艘炮艇往返巡行于古寧 頭以北的海面上,攔截一切從大陸來的船只,并不斷向大陸及古寧頭方向炮擊。 面對如此困境,孫玉秀帶領 4個連的官兵,不顧炮火襲擊,機動靈活,利用 夜幕的掩護躲過了國民黨海空軍的巡查,終于在25日凌晨 3時分別在湖尾鄉和古 寧頭登陸成功。 4個連分成兩部分,從湖尾鄉登陸的是孫玉秀帶領的 246團的 2個連,他們 一登陸即殲滅了國民黨軍 1個營,隨后又向雙乳山一帶推進,并積極與第一梯隊 取得聯系。從古寧頭登陸的85師 259團的 2個連,一上岸就走進被國民黨部隊封 鎖了的區域,他們只得利用火力占領了几個碉堡,然后依據這些碉堡頑強抗擊了 整整一天﹔打退了國民黨部隊的一次次進攻,直到26日夜間彈盡糧絕而失利。 26日凌晨,我第二梯隊登陸的孫玉秀與第一梯隊登陸部隊取得了聯系,當時 ,第 244團團長刑永生、第251團團長劉天祥和第253團團長涂博都向軍前指報告 ,說部隊受到很大鼓舞,并一致擁護孫玉秀統一指揮。 在孫玉秀的帶領下, 246團的兩個連很快突破了敵人的封鎖,來到古寧頭, 與第一梯隊會合,不過,由于第二梯隊增援人數實在太少,眾寡懸殊且四面受敵 而無法改變戰局。26日,是我進攻金門島將土極為悲吐的一天,天亮后,島上的 情況急劇惡化,經過休整的國民黨駐島主力部隊又一次在海空軍的掩護下向古寧 頭、林厝、埔頭一帶猛烈反扑,據當天上午接到登陸部隊川來的報告稱,我 251 團、 253團現存人數不過數百人。 26日上午,國民黨第12兵團司令胡璉趕到金門,和湯恩伯等一起到前線督戰 。國民黨步兵對古寧頭久攻不克,胡璉、湯恩伯等要求台灣派飛機對村中建筑猛 轟狂炸,再用坦克炮和火箭筒逐一抵近民房射擊,即使如此,在我軍頑強的巷戰 、肉博戰的堅持下,敵 3個師的兵力經過整整一天反覆沖擊,也未能沖破我軍的 阻擊。 26日深夜,早已彈盡糧絕,兩晝夜未進粒米的我登陸部隊已難以支持,孫玉 秀、刑永生、劉天祥、田志春、涂博華、陳立華在一個山溝里舉行了臨時作戰會 議,鑒于我軍登陸的10個營已傷亡5000多人、已沒有完整的連和營,決定將所存 部隊分為几股打游擊,同敵人周旋到底。 22時,28軍前指在毫無辦法可施的情況下,電告我登陸部隊,為保存最后一 分力量,希望前線各級指戰員機動靈活,從島上各個角落,利用敵人或群眾的竹 木筏及船只,成批或單個越海撤回大陸,我們沿海各地將派出船只、兵力、火器 接應劉搶救撤回的人員。 26日深夜之后,28軍前指與登陸部隊的聯系逐步中斷。27日凌晨,我 253團 團長徐博來電說,該團 1營 600多官兵已在古寧頭全部犧牲,剩余的 150多人和 244團的70多人正准備到海邊找船,這是 253團最后一次來電,之后!就音訊沓 無了。 251團團長劉天祥最后一次同軍前指通電說,我的生命不長了,為了革命 沒二話,祝首長好。新中國萬歲!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字!劉團長的話還未說 完,耳機內傳來一陣爆炸聲,劉團長光榮犧牲了。 26日午夜,我登陸部隊在夜幕的掩護下向北突圍,在海邊尋船未獲的情況下 向東南方向轉移,准備到山區與敵人長期周旋。以等待后續部隊的到來。到27日 下午,這部分官兵被敵發現,隨即突圍至雙乳山附近,再度與敵遭遇,激戰中, 我官兵邊戰邊再次完成突圍。 然而,我完成突圍的官乓遭到了國民黨海軍軍艦的炮擊,這些軍艦繞到古寧 頭北面海上,用艦炮向地面炮火射擊不到的死角轟擊,在敵海陸武器的夾擊下, 我有武器的官兵一直戰至犧牲,沒有彈藥的官兵被俘,至27日上午10時,金門戰 斗基本結束。 金門戰斗結束后,我少數突圍成功的官兵仍堅持在山區打游擊戰,一直到28 日下午,我軍官兵仍在山崖、淺灘處與敵軍周旋,在 246團團長孫玉秀的帶領下 ,悄然到達沙頭,遺憾的是,在沙頭附近再度被國民黨軍隊合圍,在突圍無望的 情況下,孫玉秀負傷后自盡,其余戰士全部被俘。我 244團團長刑永生負重傷后 被國民黨軍隊包圍,被俘后不久即犧牲。我 251團團長劉天祥犧牲后,政委田志 春率50人打游擊,終因彈盡糧絕被俘。我 253團政委陳立華在打游擊中被包圍, 戰至最后犧牲。另據台灣出版的戰史稱, 253團團長徐博隱蔽在山洞一個多月, 靠夜間出來到農田中挖番薯過活,后經國民黨部隊反覆搜山而被俘。 至此,我登陸部隊包括船工、民夫在內的9086人,無一個投降,除部分被俘 外,大都壯烈犧牲。據我軍戰后得到的消息,國民黨軍總計傷亡9000余人。 (6)葉飛含痛請求處罰 金門之戰的失利,引起了全軍、全國震動,這次失利在我軍戰史上也是極其 罕見的,過去戰史上几次失利如長征中的湘江之戰、紅軍西路軍的失敗及皖南事 變損失人數也不少,但卻沒有一次全軍覆沒,而這一次,卻損失了全部投入作戰 的 3個團9000多人,竟成建制覆沒。 金門失利后的第二天,28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色慘白、失聲 痛哭地來到兵團葉飛司令員的辦公室,葉飛司令員慘痛地對他們說:“哭什么, 哭解決不了問題,現在你們應該鼓勵士氣,准備再攻金門。這次失利,我身為兵 團司令員,由我負責,你們回去吧。” 蕭鋒、李曼村剛剛離開葉飛司令員的辦公室,葉飛就收到了第 3野戰軍的批 評:“查此次損失為解放戰爭以來最大者,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輕敵和急躁所致。 ”同時要求10兵團“將此次經驗教訓深加檢討”。當天,10兵團即向 3野報告說 :“我們檢討造成此次金門作戰之慘痛損失原因,主要是我們急躁勝利沖昏頭腦 ,盲目樂觀輕敵所造成。……直到已發現胡漣兵團已開始從汕頭船運增援金門, 仍要求應在援敵未全部到達時予以攻擊,在船只不足的情況下,未斷然下決心停 止攻擊,這是最嚴重的罪行。” 10月 1日,由當時的福建省委第一書記張鼎丞、兵團司令員葉飛、兵團政委 韋國清、29軍軍長胡炳云、29軍政委黃火星、28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 村參加的10兵團黨委擴大會在廈門老虎山洞召開,蕭鋒第一個發言:“金門戰斗 的失利,是領導判斷失誤,指揮也有失誤,是驕傲輕敵的結果,是違背了毛主席 不打無准備之仗的指示,也違背了粟裕首長指示的三個條件。這次失利是我對福 建人民犯了個極大的錯誤,請求10兵團黨委、 3野前委給我應得的處分。”葉飛 很決就接過他的話說:“金門戰斗的失利,主要責任在我,我是兵團司令員、兵 團黨委第一書記,不能推給蕭鋒,他有不同意見,我因輕敵聽不進,臨開船時、 在電話上我還堅持只要上去兩個營,蕭鋒掌握好第二梯隊,戰斗勝利是有希望的 。是我造成的損失。請前委、黨中央給嚴厲處分。” 葉飛在會后真的給陳毅司令員起草電報,并報中央,請求處分,毛澤東主席 當時表示“金門失利、不是處分的問題,而是要接受教訓的問題。”11月 8日, 毛澤東主席又提出:“以 3個團去打敵人 3個軍,后援不繼,全部被敵殲滅,這 是解放戰爭三年多以來第一次不應有的損失。”中央軍委同時命令葉飛總結經驗 ,接受教訓,准備再次攻金。 1950年,美國悍然入侵朝鮮,黨中央、毛澤東主席決定停止解放金門的任務 ,集中全力剿匪,這樣,葉飛將軍和我10兵團的將士失去了一次“立功贖罪的機 會”。   取材自凌翔、阿林《金門之戰失利追秘》     -- 雖無艷色驚群木 卻有清香壓九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48.39
文章代碼(AID): #yd0go00 (Chin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3 之 264 篇):
-2
3
23年前, 08/07
23年前, 08/08
23年前, 08/08
23年前, 08/09
23年前, 08/09
23年前, 08/09
23年前, 09/09
23年前, 09/09
23年前, 09/18
23年前, 09/18
文章代碼(AID): #yd0go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