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雍正王朝觀後感(內含步步驚心)

看板China-Drama作者 (要相信自己是沒有問題的)時間11年前 (2013/04/28 21:37), 編輯推噓17(17024)
留言41則, 1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前言 步步驚心電視劇看完第二遍後,突然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 於是便找了頗獲好評的雍正王朝來看。 雖然我知道雍正王朝也不完全是正史,但想說看完搭配陸劇版和清史版的評論, 應該會對這段歷史有比較深刻的瞭解。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完歷史劇,很久沒有看這種很少感情戲的戲劇。 但是整體而言,雍正王朝還是滿好看的一部戲。 題外話,這樣說可能有點吹毛求疵,但我覺得除非對這段歷史熟知的人外, 任何人如果只有看過雍正王朝一遍,應該很難跟步步驚心的若曦一樣, 把康熙一廢太子等等的時間點記得那麼清楚。 老實說就算我步步驚心電視劇看兩遍,小說看一遍,雍正王朝看一遍, 有些時間點正確年份我也未必記得一清二楚。 而且雍正王朝跟步步驚心有些地方也不一樣,比如說十三爺被關十年的原因, 死鷹是以誰的名義獻給康熙做壽禮等等。 二、劇情篇 幾個讓我印象深刻之處: 1、孫嘉誠跪求雨: 劇中孫嘉誠說京師久旱乃是朝中有奸臣,這個奸臣就是年羹堯。 雍正怒斥他,假藉天象,攻擊朝廷的功臣, 並叫他這個忠臣到武門外跪在太陽底下求雨去。 結果孫嘉誠在烈日下被罰跪,最後居然天降甘霖。 這段很精彩。 不知道步步驚心中若曦在雨中跪求康熙同意讓綠蕪去照顧十三爺那段, 桐華在寫的時候,是否是受到這段的影響。 2、手足相殘: 看步步驚心時,眾人推舉八爺,康熙震怒,十四爺挺身為八爺說話,康熙氣得要殺他。 還有十四爺在康熙出塞時,抗旨到塞外跟八爺互通消息。 十四爺跟八爺水泊梁山的義氣讓我滿感動的。 看雍正王朝時,十四爺挺身為八爺說話,康熙拔劍欲誅這段有演出來。 讓我揪心的是,十四爺當大將軍王時,假冒八爺的字跡, 寫了一封叫雅布齊殺鄂倫岱的信,離間八爺跟鄂倫岱。 以及八爺、九爺和十爺將十四爺要獻給康熙的壽禮換成死鷹,陷害十四爺。 3、手足情深: 當然是指四爺和十三爺的情誼。 步步驚心中四爺有句話說,十三弟的一句話勝過千杯酒。 四爺也跟八爺說過十三弟算是一股暖流,聊以抒懷。 在雍正王朝中,我覺得四爺跟十三爺的情誼更讓我覺得震撼。 因為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被關十年出來明顯憔悴體弱很多,自己都已經那麼慘了, 還會盡力維護四哥,就更讓人感動了。 4、推行新政: 雍正勵精圖治,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新政, 下面官員仕紳卻到處跟他唱反調抑或陽奉陰違。 從九龍奪嫡一直以來父子、兄弟、君臣和各大臣屬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在在都讓已經出社會的我看得心有戚戚焉。      以前長官曾說,事情慢慢做都做得完,人的事情最難處理。 當主管要面對各種個性的屬下,有的人會直接跟長官頂,有的叫不動。 看了雍正王朝,就更對這種古往今來的通病,頗有共鳴。 5、弘晝活出殯: 本來沒很在意這段,但是無意間查到這居然是史實,倒讓我興致盎然, 因為這在現代應該會被當成神經病上新聞吧!      據清史版的討論,弘晝活出喪是在乾隆年間,一方面或許是紓解壓力; 另一方面是在表明心跡,告訴乾隆,我對你的帝位沒興趣,你也少來找我麻煩。 6、父子相殘: 步步驚心中只有講到九爺利用玉檀挑撥雍正和弘時的感情,讓弘時幫八爺黨說話。 雍正王朝在八爺離間雍正和弘時的父子關係著墨較多,讓我看得很揪心。 一方面同情弘時;一方面又覺得他咎由自取。 同情他是因為畢竟他年紀比較輕,因為信任八叔而被利用; 覺得他咎由自取是因為他會被利用,不也是因為自己對皇位也有野心, 再加上有把柄在八爺手上。      當弘時跟雍正說同樣是皇阿瑪的兒子,為什麼要偏心把皇位給弘曆。 這邊很像步步驚心中,八爺跟若曦說,同樣是皇子,康熙卻偏寵太子一樣。 將心比心來想,除非沒野心或自知能力不足的人,儲君之位,誰不想爭。      最後雍正要賜死弘時的那段對手戲,還滿令人動容的。 我特地倒帶這段,發神經似地完整抄錄台詞。    弘時:「兒臣叩見皇阿瑪。」    雍正:「三兒啊!這麼多年來,朕也沒能和你單獨吃一頓飯。 記得當年文覺大師曾經對朕說過有國無家,直到今朕才真正領悟啊!喝吧!」    弘時:「皇阿瑪!兒臣平時也沒能在阿瑪跟前略盡孝道。 這杯酒兒臣謹為皇阿瑪壽。 皇阿瑪!」          雍正:「朕有話要問你。」    弘時:「喳!」    雍正:「八王議政你充的什麼角色呀? 阿其那是怎麼跟你商量的? 你和隆科多又是如何密謀調兵的?」    弘時:「沒有啊!皇阿瑪說的兒臣一點兒也聽不懂。」    雍正:「真一點兒也聽不懂?」      弘時:「皇阿瑪!兒臣平時辦差或有失誤,但自問敬上愛下,從沒使過黑心。 這一定是從中有人陷害,離間阿瑪和兒臣。」    雍正:「你派去殺隆科多滅口的人也會陷害你? 一心想把你扶上王位的隆科多也會陷害你?」    弘時:「皇阿瑪!兒臣是曾叫人殺過隆科多,但絕不是什麼殺人滅口。 皇阿瑪!兒臣覺得隆科多忘恩負義,而皇阿瑪又不忍殺他,這才...」         雍正:「住口! 朕問你雍正二年科場舞弊案,試題是誰洩露出去的? 張廷璐又受了誰的指使? 當時朕就懷疑上了你,也怪朕的一點愛子的私心,就沒有再深究你。 事發之後,張廷璐西門問斬。 你整天圍著朕,一句減刑的話也不說,還拚命叫朕要將他滿門抄斬。 當時朕對你就很寒心哪! 這次居然和阿其那、塞思黑串通幾個污糟貓王爺突然發難, 搞什麼八王議政,還指使隆科多調兵逼宮。 事情敗露之後,你又故技重演,要殺隆科多滅口。 就是這樣,朕還想你畢竟是朕的兒子,能包容就包容了。 哪怕是一隻狗啊!餵飽了也就不咬人了。 熟料你進而要殺你的親弟弟, 那不久自然還要殺你的父親。 你簡直是古今天底下最貪恣暴虐的衣冠禽獸!」    弘時:「皇阿瑪!皇阿瑪!兒臣沒有殺弘曆!沒有殺弘曆! 這一定是弘曆怕我和他爭帝位,這才弄出這麼個假象來陷害我。皇阿瑪!」    雍正:「到這個時候了你還反咬一口。 你派去殺弘曆的人,雖然被你滅了口, 但是你派去滅口的人,卻害怕被你再滅口,都一一招了供。 像你這樣的東西,就是做壞事惡事,也是毫無章法。上蒼白給你披了張人皮! 人有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這是做人的一面鏡子。 你照照你自己,可有一倫半倫?」 弘時:「皇阿瑪!皇阿瑪!總歸怪兒子糊塗,聽了別人的挑唆。 以為除掉了弘曆就可以佔定嫡位。 皇阿瑪!你要把我交部議罪嗎? 皇阿瑪!您說話呀! 皇阿瑪!皇阿瑪您說話呀! 您打算怎樣處置兒臣?」 雍正:「朕不會把你交部議罪。這個家醜朕不想讓外人知道。」 弘時:「謝阿瑪!」    雍正:「所以才把你召到這來。」 弘時:「謝皇阿瑪成全之恩!」 雍正:「當年就是在這兒, 我的皇阿瑪最後召見隆科多,讓他輔佐朕繼承了大清帝業, 也就是在這兒他老人家臨終囑咐我要刷新吏治,割弊除舊。 他何嘗不知道留給朕的是一個虛晃的盛世。 每當我回想起這個地方,朕彷彿就看見到了皇阿瑪那雙, 那雙臨終囑託的眼睛。 你知恩就好,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罪犯在十惡,斷無可恕之理!」 弘時:「皇阿瑪!皇阿瑪打算把兒臣圈禁?」    弘時:「遣兒臣去岳鐘麒軍中效力?」 弘時:「兒臣只有削髮為僧,佛前懺悔贖罪了。」 雍正:「說來說去,你還是不願意替朕想想。 難道非要朕親自開口,非要朕落個殺子的名聲嗎? 你既然自己不願意說,那朕就替你說了吧! 你除了自盡沒有第二條出路。」 弘時:「兒臣該死! 還請皇阿瑪念在親身骨肉的份上饒兒臣一命。 阿其那、塞司黑那樣罪不可恕,皇阿瑪不也沒賜他們死嗎?」 雍正:「朕不殺你八叔他們,是因為你皇爺爺臨終留了話。 再苦再難,朕也不敢違了他老人家的意願。 可是正因為如此,這些人給朕給祖宗的江山社稷,帶來多大的隱患啊!」 雍正:「為了給弘曆留下一個安定的基業,朕不能留你。」 弘時:「這不公平!這不公平!皇阿瑪! 同樣是您的兒子,您為什麼要偏向弘曆? 他有哪點比兒臣強? 您不但鐵了心要把嫡位傳給他,為了他您還要殺兒臣。」 雍正:「就憑你問的這幾句話,就說明你不會死心。 那朕就告訴你, 只有弘曆,才能繼續推行朕的新政; 也只有弘曆,才能夠把這個國家治理好。 你的為人,雖然不及你八叔深險,卻比他更狠毒。 但弘曆沒有朕的剛毅,他不是你的對手。」 最後,弘時絕望地哭喊: 「八叔!八叔!八叔!阿其那!阿其那! 我明明不是弘曆的對手,偏要我和他去爭,逼我阿瑪殺死我! 我恨你!我恨你呀!皇阿瑪!皇阿瑪!」 可能因為這段是在最後一、二集,所以看完印象很深。 根據清史版的討論,沒有弘時殺弘曆這件事, 有一說是弘時是被囚後死,死因不明。雍正沒下令殺他,他確實因雍正而死。 三、角色篇: 看雍正王朝後,就覺得步步驚心在眾多年輕帥阿哥群下,根本就是超夢幻偶像劇。 以下是我對各角色的評析: 1、康熙: 雍正王朝由焦晃所飾演的康熙,會讓我覺得他好像是從康熙畫像走出來的感覺。 搜尋了一下康熙畫像又覺得長相不怎麼像,倒是神韻有幾分像。 2、四爺(雍正): 看步步驚心電視劇第一次很討厭四爺的冷酷,第二次麻痺後就比較不討厭; 看雍正王朝的雍正比較讓我喜歡。 可能是因為步步驚心的作者桐華只有對四爺是明寫他的殘忍嚴厲, 對八爺黨比較手下留情; 而雍正王朝卻是重塑了一個被漢族普遍醜化過頭的皇帝身影。 就雍正這個角色而言,雖然步步驚心中的四爺吳奇隆很帥, 但是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唐國強更吸引我。 3、八爺、九爺、十爺和十四爺: 在步步驚心中八爺、九爺和十四爺很帥,十爺很可愛, 除了外型較雍正王朝中的四位迷人外, 就個性而言,扣除毒蛇老九,其他三位都顯得比較善良。 在雍正王朝中,這四位就顯得城府很深,不討人喜愛。 4、十三爺: 不管是在步步驚心還是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始終都是我覺得最完美的角色。 就十三爺後期而言,雍正王朝由王輝扮演的的十三爺多病蒼老地無法自行行走, 需要坐在椅子上,由下人抬著他走。 反觀步步驚心中的十三爺前後期的外觀差異其實沒有很大,感覺比較不真實。 再加上步步驚心中的十三爺明明自知是被八爺黨陷害導致被關十年, 放出來後居然還能將心比心替八爺黨說話,感覺這個角色被神化了。 相形之下,我會覺得雍正王朝中的十三爺比較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雍正王朝裡的康熙臨終前曾跟四爺說: 「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義。可是他疾惡如仇,不會權變。 朕圈禁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時衝動,闖下大禍,結果把你給牽連進去。那怎麼收拾? 有了這十年的教訓,想他也會成熟起來,可以做好你的幫手了。」 也許康熙當初圈禁他真的是用心良苦, 但是看到十三爺後期快要燈盡油枯的樣貌,我還是覺得哪有父親對兒子那麼殘忍的! 5、弘曆(乾隆): 跟雍正比起來,乾隆真的幸運非常多,所以有一個好爸爸真的非常重要XD。 (1)在財政方面:    據記:乾隆繼位時,國庫存銀已超過五千萬兩; 而十三年前雍正即位之初,大清國庫的全部存銀尚不足七百萬兩。 (2)在帝位方面: 雍正經歷了整個清朝最驚心動魄的爭奪儲位過程。 到了弘曆的時候,雍正的兒子生得少,競爭對手只有弘時和弘晝。 弘時有一說是被雍正給削宗籍死。 關於弘晝大部分的說法是,他或許是真的對帝位沒興趣, 也或許是知道自己爭不贏弘曆, 畢竟弘曆深受康熙和雍正的器重,且弘晝無論才幹跟氣度也沒辦法跟弘曆相比。 感覺弘曆在即位方面幾近一帆風順。 四、後記 雍正王朝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情最是帝王家, 其中的骨肉相殘等等的情節,讓我看了很心痛。 還有就是像雍正王朝這樣的好戲值得一看再看,才能比較明瞭其中的深意。 我只看一遍,其實有點看後面忘前面,能寫出來的東西有限。 寫這篇文章前我花很多時間看相關評論, 感覺無論是在史實上或是劇情上可以探討的東西好像永遠都討論不完, 或許這就是歷史劇有趣之處。    寫心得的時候,真的會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 或許是對劇情、對歷史不夠熟悉,也或許是文筆不夠好,寫不出想表達的東西。 寫這篇文章時,我還不停地在查閱相關之前看過的評論,擷取其中的精華, 再加上自己的體悟看法。 雖然花很多時間,但做自己想做的事,感覺還滿快樂的。 只是單純因為先看步步驚心再看雍正王朝,所以做了一些比較。 兩部戲著重的點不同,兩部戲同樣都很精彩。 最後還是要推薦一下雍正王朝, 也感謝耐心看完這篇文章的每個人,寫得不好,還請多多包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5.77.18

04/28 21:58, , 1F
我想說其實清史稿的文字還算容易理解,原po感興趣可以去
04/28 21:58, 1F

04/28 21:58, , 2F
翻翻看
04/28 21:58, 2F

04/28 22:12, , 3F
感謝pasimengte大大的建議,有時間我去看看!^_^
04/28 22:12, 3F

04/28 22:26, , 4F
以前看就覺得四和13也太感人了 對雍正朝有興趣的可以去看
04/28 22:26, 4F

04/28 22:27, , 5F
陳捷先的雍正寫真一書
04/28 22:27, 5F

04/28 22:36, , 6F
是孫嘉誠吧
04/28 22:36, 6F

04/28 23:38, , 7F
所以雍正王朝裡斃鷹事件倒楣的是十四爺嗎?
04/28 23:38, 7F

04/28 23:40, , 8F
雍正王朝裡的康熙並沒有追究斃鷹事件 但他心裡應該有底!!
04/28 23:40, 8F

04/28 23:44, , 9F
我也超喜歡雍正王朝裡的十三爺 真的很有俠王之風
04/28 23:44, 9F
※ 編輯: aitsau 來自: 118.170.143.175 (04/28 23:47)

04/28 23:46, , 10F
你寫的好好~ 讓人想去看了呢
04/28 23:46, 10F

04/28 23:49, , 11F
感謝cashko大大的指正,已改成孫嘉誠
04/28 23:49, 11F

04/29 01:57, , 12F
是孫嘉淦祈雨,我對他的名字印象還蠻深刻!不過二月河
04/29 01:57, 12F

04/29 01:58, , 13F
的書寫得還蠻黑暗,只是為了保護13而關他的這種愛,還
04/29 01:58, 13F

04/29 01:59, , 14F
真的是帝王心術。我一直都很喜歡13,於是乎甄嬛中沒有
04/29 01:59, 14F

04/29 02:01, , 15F
他,害我蠻不習慣!難怪四郎會這樣(大誤)
04/29 02:01, 15F

04/29 04:50, , 16F
推沒有13難怪4會這樣,純元(13)掰了,雍正崩潰XDD
04/29 04:50, 16F

04/29 09:39, , 17F
雍正王朝算是那種歷史正劇當中,感情比例很大的一部
04/29 09:39, 17F

04/29 09:44, , 18F
13爺本來就是俠王,我的個性和他差不多。
04/29 09:44, 18F

04/29 10:52, , 19F
不過我覺得應該有板友不同意它是歷史正劇的說法
04/29 10:52, 19F

04/29 11:06, , 20F
雍正王朝本來就是以二月河小說當基礎 就看歷史正劇的定義
04/29 11:06, 20F

04/29 11:07, , 21F
是什麼了 雖然我到今日還是無法理解二月河那結局是啥意思
04/29 11:07, 21F

04/29 12:44, , 22F
推雍正王朝 經典
04/29 12:44, 22F

04/29 13:38, , 23F
雍正王朝 經典! 還有八王議政那一段也相當精彩
04/29 13:38, 23F

04/29 13:39, , 24F
九爺連駡新科王狀元: 狗!狗!狗!狗!狗! 把他氣到癱軟在地, 我
04/29 13:39, 24F

04/29 13:39, , 25F
想到就會笑 XD
04/29 13:39, 25F

04/29 13:41, , 26F
不過精彩是在張廷玉把八爺論到啞口無言,雍正起死回生那一段
04/29 13:41, 26F

04/29 15:47, , 27F
二月河書裡寫的是一個禮部官員出來駁斥﹐並且因此一度風光
04/29 15:47, 27F

04/29 15:48, , 28F
這是明史大禮儀事件的改寫放在了故事裡。其實清宮劇的很多
04/29 15:48, 28F

04/29 15:49, , 29F
官場段子都是明史裡的改編而成。孫嘉淦的雲貴司主事一職也
04/29 15:49, 29F

04/29 15:49, , 30F
是有意的跟海瑞一致表明其清官性質。
04/29 15:49, 30F

04/29 17:41, , 31F
歷史上是孫嘉淦,不過電視劇記得改成孫嘉誠了
04/29 17:41, 31F

04/30 15:07, , 32F
我推一本書,書名: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管理與統御的潛規
04/30 15:07, 32F

04/30 15:10, , 33F
則,作者張宏傑,有446頁,這本很好看,好像在看大清史,我說
04/30 15:10, 33F

04/30 15:12, , 34F
的不是指一部歷史,而是做皇帝的無奈與一般人不能理解的
04/30 15:12, 34F

04/30 15:13, , 35F
情形
04/30 15:13, 35F

04/30 19:36, , 36F
推好文!
04/30 19:36, 36F

05/01 13:50, , 37F
我去找了一些雍正王朝相關討論,發現很多我看的時候都沒有
05/01 13:50, 37F

05/01 13:51, , 38F
體會到,決定把庸正王朝再細細品味一遍!
05/01 13:51, 38F

05/02 03:50, , 39F
翔實。推一個。
05/02 03:50, 39F

03/05 22:54, , 40F
推!
03/05 22:54, 40F

11/28 02:41, 5年前 , 41F
11/28 02:41, 41F
文章代碼(AID): #1HVIOlyk (China-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