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三國》裡的穿幫台詞及鏡頭

看板China-Drama作者 (善地鵝頸橋)時間12年前 (2012/07/16 02:59), 編輯推噓3(3020)
留言23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本板先前已有板友轉貼 #1CnlZcSS 《三國》劇中的穿幫台詞, 該篇文章內另附一連結 http://www.chinabug.net/h/2010-05/18273.html 也是本劇各種穿幫整理,看了一下覺得蠻有意思,貼給大家笑笑。 其中有些鏡頭細節之抓錯,俺只能說這老兄看戲看到這樣會不會太累了..... XD 建議:有些要配合網頁上的圖一起看,才能了解其意。 1.孫權對父親孫堅說,西漢末年王莽篡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西漢東漢都是 後人的史稱,當時並沒有西漢東漢的說法。 2.劉備去參加會盟時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這句話實際是出自明末 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的《日知錄》,哈,劉備一不小心也穿越了一把。 3.陶謙跟兒子說自己本想結交曹操,卻弄巧成拙。「弄巧成拙」是出自宋朝黃 庭堅的《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4.會盟時,公孫瓚對曹操說「正可謂是天下何人不識君啊」,哈哈,這可是唐 代詩人高適的名句啊,公孫瓚居然也穿越到唐朝了。 5.許攸對陶公子說,陶謙畫虎不成反類其犬。呵呵,許攸也穿越了,「畫虎不成 反類犬」是出自唐朝劉知幾的《史通-六家》。 6.曹操說袁大人把金鑾殿視為聖地,「金鑾殿」是北京故宮三大殿之一太和殿的 俗稱,是明清兩代皇帝登基與舉行大典的地方,金鑾殿最早出自唐代的大明宮 。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故事一》:「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 ,玉堂、承明、金鑾殿皆在其間。」 7.呂布跟劉備喝酒,說酒逢知己千杯少,呵呵,呂布又穿越到宋朝去了,「酒逢 知己千杯少」出自宋朝歐陽修的《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8.董卓說要讓貂蟬進宮嫁給天子做貴妃,貴妃這個稱號是南朝宋孝武帝始設, 三國時期根沒有這個稱號。 9.曹操和大司徒王允的衣服都穿錯了,應該是右衽,而他們的衣服變成了左衽。 10.曹操送給關羽的赤兔馬身上居然有英文字母。(m註:聽說上星版本已修掉) 11.劉備介紹關羽的時候,說他是河北解良人士,人家明明是河東解良人士才對啊。 12.主子爺?難道這是清宮戲? 13.陳宮說「好歹你還是我本官的客人」,很明顯的語法錯誤。 14.曹操把「同朝稱臣」說成了「同朝臣稱」。 15.董卓跟曹操說,袁紹糾集了十八路諸侯起兵反他,這個時候曹操還沒刺殺 董卓離開呢,哪來的十八路? 16.張飛的蛇矛已經被呂布打飛,插到了牆上。緊接著呂布刺向倒地的張飛, 張飛手裡卻還拿著他的蛇矛。 17.劉備率人援助陶謙,這是關羽在戰場上衝殺的畫面。這是關羽中計出城救劉備, 在曹營中衝殺的畫面,前後相隔很長時間的兩場戰爭,用的畫面竟然是一樣的。 18.呂布對大司徒王允說,三天後來送婚書與貂蟬定親。呂布走後,王允又逼貂蟬 嫁給董卓,貂蟬不答應,王允便絕食,已經九天了。呂布走時不是說三天後來 定親麼?怎麼九天了也沒見人影? 19.陶謙病危,他要將徐州托付給劉備,正面的鏡頭,陶謙一根手指指著劉備。 鏡頭切給劉備,變成陶謙用兩根手指指著劉備了。鏡頭再切回來,又變成一 根手指了。 20.貂蟬出嫁的時候,呂布來看她,呂布騎著馬和貂蟬的馬車交錯之時,他們是相對 而行的。隨後貂蟬掀開簾子,呂布的馬卻變成和貂蟬的馬車同向而行了。 21.張飛和劉備去赴呂布的酒宴,張飛帶了他的蛇矛。可是到了呂布的城門下,他的 蛇矛不見了。 22.呂布要在百步之外射中方天畫戟上的小枝,這個鏡頭中,他是用手指勾著弓弦 。特寫鏡中,卻是用手指捏著弓弦。 23.孫堅和劉表大戰前,眾人在這個山洞裡商議對策。孫堅過三津渡的時候被劉 表暗算而戰死,戰敗的孫策和手下議事的地方,竟然還是這個山洞。 24.劉備對劉表說,曹操篡漢自立的野心可謂路人皆知啊。成語「路人皆知」 出自《三國誌·魏書·高貴鄉公傳》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是幾十年之 後的事情了。 25.蔡氏與蔡瑁合謀趁劉表病重除掉劉備。之後的畫面是,新野城外有這麼幾個 人走過去。劉備逃脫了蔡瑁的追殺後,收了軍師徐庶,城外的畫面,又是這 三個人走過去。一集當中此場景竟然重複兩次,令人費解。 26.徐庶拜別劉備的時候,演員的假頭套戴歪了,露出了真頭髮。 27.諸葛亮一出場便出了錯,他的衣服穿成了左衽,而實際上應該是右衽。 28.孫乾見劉表的時候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而這句話的出處是三國-蜀- 諸葛亮《後出師表》:「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是劉備死後的 事了,難道孫乾未卜先知? 29.曹操的士兵居然穿著牛筋底的鞋。 30.劉表臨終前給劉備交代後事,注意他蓋的紅被子,露出一大截。特寫鏡頭中, 紅被子卻只露出一點。 31.諸葛亮跟周瑜說,據說大喬小喬都有伯牙、叔齊之才,伯牙、叔齊這兩個風馬牛 不相及的人怎麼能放在一起比較呢,如果諸葛亮讚美大喬小喬琴藝高超的話, 應該拿伯牙和子期來比喻才對。 32.草船借箭的時候,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條船。大功告成之後,士兵卻說是30條船。 33.曹操說張飛是關羽的二弟,桃園三結義,關羽是老二,張飛是老三,關羽應該叫 張飛三弟才對呀。 34.糜夫人說把著名的阿(*)斗說成了阿(*)鬥。(括弧內為拼音) 35.曹操取冀州後,在談到各路勢力時,對曹丕說:「孫權,乳臭未乾,兵少將寡, 不足為慮。」這就奇怪了,當時孫策還沒死,江東還是由孫策掌管。 36.劉璋的手下張松把險隘(ai)說成了險隘(yi)。 37.第1集中,給曹操穿鞋的宮中小太監。第28集中,成了張飛的手下。第35集中, 變成劉表手下。第54集中,變成孫權的家丁。第60集中,又成了曹操的家丁了, 真是無敵龍套演員啊。 38.劉備和趙雲去東吳之時,諸葛亮給了趙雲三個錦囊,讓他日後按照紅、黃、白的 順序依次打開。劉備和趙雲在東吳住到了年底,按照諸葛亮的計策,趙雲這時應 該打開第二個錦囊,也就是黃色的錦囊,但趙雲打開的卻是白色的錦囊。 39.周瑜帶兵攻打荊州的時候,原本有鬍子的趙雲,帶兵衝殺時鬍子竟然沒了。 40.這個家丁向張飛報告需要征的糧食數量時,把一萬兩千七百五十三石(dan) 說成了石(shi)。 41.張松把恃(shi)強凌弱說成了恃(chi)強凌弱。 42.劉璋手下的官員們攔住劉璋,下跪冒死進諫,讓他不要去迎接劉備,可是劉 璋邊上的這個士兵竟然一直在笑。 43.許攸勸袁紹攻打許昌,並順勢迎取獻帝,獻帝是劉協的謚號,當時劉協還沒死, 許攸怎麼就知道他的謚號了呢? (m註:忽然想起經典之作--「我孝莊」XD) 44.陳群說司馬懿的長子是司馬昭,那讓司馬師作何感想? 45.曹植遞給許褚一碗酒,注意,他是用右手拿著酒。鏡頭切給許褚的時候,變成 用左手拿酒了。 46.曹皇后是曹丕的姐姐。曹丕稱帝後,漢獻帝被封為山陽公,將要離開時他對曹 皇后說,天下都是你哥哥的了。一會兒是弟弟,一會又變成哥哥了,太混亂了。 47.曹丕繼魏王位的時候,謚曹操為武皇帝,此時,曹丕還沒有篡漢稱帝,怎麼 可能封曹操魏武帝呢? 48.李嚴給劉禪進言,說蜀漢究竟誰是國君,蜀漢是後人的稱呼,他們自稱應該是漢。 該網站也有《後宮甄嬛傳》的穿幫鏡頭大集合: http://www.chinabug.net/h/2012-04/22673.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227.173

07/16 10:34, , 1F
台詞穿幫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台詞有特定的前因後果﹐比如
07/16 10:34, 1F

07/16 10:34, , 2F
"樂不思蜀"﹐這種是真正的典故﹐在前因後果未發生的時間
07/16 10:34, 2F

07/16 10:35, , 3F
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台詞﹐出現了是嚴重的不合邏輯。第二
07/16 10:35, 3F

07/16 10:37, , 4F
種是有特定的藝術加工﹐比如"天下誰人不識君"﹐它是跟前
07/16 10:37, 4F

07/16 10:38, , 5F
一句有緊密搭配在內的藝術創作﹐在該創作未出現之前﹐出
07/16 10:38, 5F

07/16 10:39, , 6F
現了也是穿幫(那年代根本不可能有七言絕句)。至於第三
07/16 10:39, 6F

07/16 10:40, , 7F
種﹐那是字詞的獨立構成﹐而不是藝術再創作﹐也沒有必然
07/16 10:40, 7F

07/16 10:41, , 8F
的、特定的前因後果。就不能說是穿幫了。比如說"路人皆
07/16 10:41, 8F

07/16 10:41, , 9F
知"﹐雖然後世這句是因司馬昭而出名﹐但不能認為司馬昭
07/16 10:41, 9F

07/16 10:43, , 10F
之前﹐就絕對不能出現同樣的、評價人的話。"漢賊不兩立"
07/16 10:43, 10F

07/16 10:46, , 11F
"弄巧成拙"、"文恬武嬉"這些都一樣﹐不能因為它在後世才
07/16 10:46, 11F

07/16 10:47, , 12F
廣為人知﹐就斷定它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一定要等到某某
07/16 10:47, 12F

07/16 10:47, , 13F
寫出某某文章才能用。
07/16 10:47, 13F

07/16 10:54, , 14F
樓上大大 俺真的誠心建議 像這種長篇推文 您大可獨立
07/16 10:54, 14F

07/16 10:54, , 15F
發表為一篇文章 字數夠 內涵夠 又不會被其它推文打斷
07/16 10:54, 15F

07/16 10:55, , 16F
下回不妨考慮一下?別讓自己的優文埋沒在他人文章之下
07/16 10:55, 16F

07/16 11:16, , 17F
我同意一樓的話, 不過天誰人不識君也不一定要是七言絕句啊
07/16 11:16, 17F

07/16 11:16, , 18F
它可以只是簡單的一句話, 很多成語其實也都是這樣
07/16 11:16, 18F

07/16 11:18, , 19F
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很簡單一句話,明朝前就一定沒人講過嗎
07/16 11:18, 19F

07/16 11:22, , 20F
48的問題其實舊版也有, 拍戲後製難免小錯誤就算了
07/16 11:22, 20F

07/16 19:08, , 21F
同calebjael感
07/16 19:08, 21F

08/16 04:44, , 22F
一句有緊密搭配在內的藝 https://muxiv.com
08/16 04:44, 22F

11/28 00:52, 5年前 , 23F
發表為一篇文章 字數 https://muxiv.com
11/28 00:52, 23F
文章代碼(AID): #1G0nCK2I (China-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