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人間》掀熱議 理想vs.現實

看板China-Drama作者 (天地風沙)時間15年前 (2009/08/07 00:06), 編輯推噓0(004)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人間》掀熱議 理想 現實 2009-08-06 旺報 【記者鍾張涵/綜合報導】  60年前,是國共戰爭最轟轟烈烈的年代,60年後,海峽兩岸重新開始審視彼此。《 人間》在網路上掀起網友思考政治與感情等話題。  這部大陸國慶60周年獻禮的大戲,以楊家兄妹、同學等青年參與革命的歷程,重新 思考國共內戰的影響。這些角色在劇中或為手足、或為情侶,卻因為抗戰的年代,走上不 同的道路。  《人間》跳脫了以往歷史戰爭片的八股和嚴肅,以熱血青年踏入革命為題材,討論 戰爭底下的各種牽絆,劇中主角的悲歡離合都牽動觀眾重新思考人生。 當代女姓 不再想嫁革命青年  網路上舉行了一個投票:「如果要選老公,瞿恩和董建昌,你選哪個?」結果選擇 董建昌的女性觀眾超過了半數。  瞿恩是劇中純粹理想主義者的化身,「神一樣的人,完美無瑕的共產黨員」。最經 典的台詞是:「理想有兩種,一種是我實現了我的理想,另一種是理想通過我得以實現。 」願意為政治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但結果是他為了理想,拋棄愛情、牽累家庭, 自己也走上了斷頭台。  相較於充滿理想的瞿恩,國民黨將領董建昌則是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他最大的 信仰就是生存。經典台詞是:「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理想主義者、一種是實用主義 者。在你們這個年紀,基本上分不清理想和想入非非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每個人都講求信仰和理想的年代,董建昌毫無信仰可言,汪精衛當權時買汪精衛 的期貨、蔣介石壯大後投靠蔣介石、解放軍兵臨城下就投降共產黨,被斥為徹底的「小丑 」。  但在許多觀眾眼裡,他有了完全不同的評價。網友認為他有氣有節、有情有義、照 顧家庭,在革命首次有成果時,他為自己的伴侶爭取留學莫斯科的機會。在打敗日本人後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幫家人買豪華別墅。網友因此感嘆:「董建昌才是現在這個社會丈夫 的標準。」 百姓沒水沒電 審思抗戰意義  究竟革命是為了什麼?這樣的問題不斷在劇中浮現。《人間》片中有個情節:一個 中年上海市民闖入市政府大堂,質問共產黨領袖:「你們叫市民政府,那麼市民的事你們 還管不管?你們在我家門口打仗,水管子打爆了、電線扯斷了,這沒水沒電,讓我們怎麼 過日子嘛?你們還口口聲聲說人民革命,那也不能光革命不讓過日子。北洋政府好不好, 我們不管,最起碼人家管你水,管你電,是不是?你們革命革了半天,不能一屆不如一屆 吧!」  這樣的劇情並非虛構,是編劇從紛繁複雜的歷史文獻中爬梳而來的真實細節。其中 共產黨領袖瞿恩和林娥的孩子被國民黨員收養、且備受疼愛的劇情,在國共兩黨關係史上 也曾真實存在,共產黨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組組長劉益濤說,兩黨早期本來就是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  在長達50集的片子中,為了呈現這樣虛實相間的歷史敘述,片子經歷100多處修改 。 出身富貴還革命?為了理想  另一個熱烈的投票是「如果你生在楊立青、林娥這樣的大官僚、大銀行家的權貴家 庭,你會去革命嗎?」這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因為劇中最熱血的革命青年,不斷強調抗 戰是為「階級對抗」,但卻各個出身富貴家庭。而這並非杜撰,真實歷史中早期的共產黨 員裡,確實有一大批都出身權貴。讓人們不免思考,究竟革命是為大眾謀福利,或其實是 爭權奪利的藉口。  但投票結果卻出人意料,多數觀眾仍選擇「會」。大陸媒體認為,歷史和現實都是 先有信仰,所有一切就都變得可以理解。意即無論貧窮或富貴,人們都是為了理想來參與 革命,也呼應許多網友在百度論壇話題「請用4個字來概括此劇觀後感受」裡,最多的是 「理想信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239.84

08/07 12:03, , 1F
大陸論壇上討論這部劇時,最受歡迎的角色是楊立仁,編劇
08/07 12:03, 1F

08/07 12:04, , 2F
把他虐得太厲害,為他贏得不少同情分~ 一堆女孩子迷這個
08/07 12:04, 2F

08/07 12:04, , 3F
軍統大特務 XD
08/07 12:04, 3F

08/07 14:10, , 4F
劇情看起來蠻有意思
08/07 14:10, 4F
文章代碼(AID): #1AUlzh2i (China-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