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笑,不足以為道~密解

看板Chi-Gong作者 (煉氣化神)時間8年前 (2016/03/15 12:53), 編輯推噓3(309)
留言12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道德經 第四十一章 經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行:2人一疾一徐前進,其實暗指上士之人,已得元神之助,化陰陽而行。 若存若亡,練功時的情境,忽動忽靜,忽然大如宇宙,忽然人瞬消失,呼吸忽大忽小...。 笑, 這是最關鍵, 世人有多解,但古語之笑代表的是,竹子迎風搖曳的姿態,好像人在笑,風就是能量,竹子就是人身上的脊椎,就是積極地中脈練功,這就是下士之道。 中士透過靜坐呼吸,人身忽隱忽現。 上士則是有元神帶著你來修行。 所以上士之人就是天人投胎,如六祖慧能之覺醒 中士之人,就是印度教之追求,透過冥想打坐入靜入定 下士之人,辛苦點,透過練功光爆瞬間入定,給你個體驗,最差的人,也可以透過此法入道 笑笑笑... ~天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95.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Gong/M.1458017601.A.A8F.html

03/15 22:39, , 1F
頗深奧...
03/15 22:39, 1F

04/16 16:40, , 2F
解意之關鍵,商周時代的修道人,易經,是卦,是圖像
04/16 16:40, 2F

04/16 16:40, , 3F
,而不僅是少少的文字易經。老子的道德經,難道不會
04/16 16:40, 3F

04/16 16:40, , 4F
有部分關鍵字是圖像嗎?
04/16 16:40, 4F

07/16 10:30, , 5F
元神的方式,最大的不同是環境。在入定的當下,就
07/16 10:30, 5F

07/16 10:30, , 6F
變了。
07/16 10:30, 6F

09/20 11:43, , 7F
我師父曾解釋:勤於修行為上士。中士是煉也行,不煉
09/20 11:43, 7F

09/20 11:43, , 8F
也行。下士則是聽到修道就笑了~不笑還不能顯示出法
09/20 11:43, 8F

09/20 11:43, , 9F
的珍貴呢!
09/20 11:43, 9F

09/20 11:48, , 10F
上士非常少要吃很多苦,現在人已經不能吃苦。中士佔
09/20 11:48, 10F

09/20 11:48, , 11F
大部分,你要他吃苦他就不練了。下士是聽到別人修行
09/20 11:48, 11F

09/20 11:48, , 12F
他就嘲笑 這種人也不少。
09/20 11:48, 12F
文章代碼(AID): #1MvvL1gF (Chi-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