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移動相與Rf值的關係(正相層析)

看板Chemistry作者 (Harston)時間5年前 (2018/12/14 23:53), 5年前編輯推噓1(1017)
留言18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最近做了薄層層析的實驗要探討移動相之極性對Rf值之影響,卻出現了矛盾的想法。 本次實驗是以矽膠(Silica gel)之薄片作為固定相----->正相層析法 移動相是以乙醇與乙酸乙酯不同比例混溶 已知極性小的樣品會先被洗出 (1)極性溶於極性,非極性溶於非極性: 所以今天將移動相之乙醇比例提高(極性變大),極性小之樣品會因為不易溶於移動相 因此較不容易被洗出----->Rf值變小。 (2)分子間作用力(極性VS極性 > 極性VS非極性 > 非極性VS非極性) 所以今天將移動相之乙醇比例提高(極性變大),對於極性小之樣品,極性分子對之其 作用力大於非極性分子對其作之用力,因此會因為移動相極性變大,極性小之樣品較容易 被洗出----->Rf值變大。 (1)與(2)出現矛盾QQ,想請問一下,有沒有哪個想法出現bug的,求解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2.212.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emistry/M.1544802817.A.3F1.html

12/15 00:23, 5年前 , 1F
你忘了靜相是極性破表大的silica,所以(1)高極性的黏在膠上
12/15 00:23, 1F

12/15 00:23, 5年前 , 2F
所以慢出來
12/15 00:23, 2F
謝謝你的回答,可能是我表達不夠清楚,我的意思是 例如第一組實驗使用的移動像是(酒精:乙酸乙酯)=(1:2) 和(酒精:乙酸乙酯)=(2:1) 其中被洗出的樣品為極性小之物質(ex.苯),那兩種比例中何種的Rf值會比較大 ※ 編輯: Harston (140.122.212.61), 12/15/2018 22:45:55

12/16 09:40, 5年前 , 3F
乙醇多的Rf大 我想應該是要找到極性比gel大的溶劑才會
12/16 09:40, 3F

12/16 09:40, 5年前 , 4F
有你說的第一個現象
12/16 09:40, 4F

12/16 09:42, 5年前 , 5F
而那種溶劑也不適合用Si gel 甲醇超過10%就會有部分gel
12/16 09:42, 5F

12/16 09:42, 5年前 , 6F
會被溶出來了
12/16 09:42, 6F
哦哦哦~大概懂了 所以在極性差距沒有很大的情況下 主要還是以第二種方法解釋摟~謝 謝~

12/16 11:55, 5年前 , 7F
或者是極性比溶劑小的gel... C18之類的
12/16 11:55, 7F
那就變逆向層析法了XD ※ 編輯: Harston (140.122.136.78), 12/17/2018 11:31:20

12/18 11:34, 5年前 , 8F
是silical gel
12/18 11:34, 8F
※ 編輯: Harston (140.122.136.88), 12/18/2018 14:55:48

12/18 15:05, 5年前 , 9F
正向層析的移動相極性比固定相低,所以極性物質還是跟固
12/18 15:05, 9F

12/18 15:05, 5年前 , 10F
定相黏比較緊,而比較慢出來,只是移動相的極性越高越容
12/18 15:05, 10F

12/18 15:05, 5年前 , 11F
易把極性物質洗出來而已。所以還是低極性先出,高極性後
12/18 15:05, 11F

12/18 15:05, 5年前 , 12F
出。如果移動相的極性超過固定相,就變成逆向層析囉!這
12/18 15:05, 12F

12/18 15:05, 5年前 , 13F
樣通常要靠修飾矽膠表面(例如C18就是接了18碳烷基)降低
12/18 15:05, 13F

12/18 15:05, 5年前 , 14F
極性來達成,但畢竟修飾不可能百分百把矽膠表面的OH基反
12/18 15:05, 14F

12/18 15:05, 5年前 , 15F
應掉,這樣修飾的矽膠極性還是很高,所以要配合高極性的
12/18 15:05, 15F

12/18 15:05, 5年前 , 16F
溶劑如甲醇和ACN才能贏它。
12/18 15:05, 16F

12/18 15:09, 5年前 , 17F
逆向層析就是高極性物質更親移動相,所以反而先出,低極
12/18 15:09, 17F

12/18 15:09, 5年前 , 18F
性物質在別無選擇之下勉強比較親固定相,所以後出。
12/18 15:09, 18F
文章代碼(AID): #1S4z81Fn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