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樂評 --- 陳綺貞[吉他手]

看板Cheer作者 (飛刀小沈)時間18年前 (2006/05/26 00:0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下面文章來自這個網站: 站長:QQ 我是無意間發現的, 不知道有無重複POST文,有的話請版大D. 陳綺貞 --- 吉他手 哲學,吉他,鋼琴,雙子座,ab型, 這些係數能否完整的勾勒出一位熱愛音樂女孩的全貌呢? 感謝他提供了更直接的方式, 他的音樂. 陳綺貞於1997年發行了首張專輯"讓我想一想" 說起來,1997年對華語樂壇,可以說是充滿了驚奇和震動。 首先,david tao挾著一股道地的黑旋風侵襲,豐富的合聲編制和猶如9彎18拐的 華麗唱腔,讓原本對於R&B印象界定不清的消費者,有了全新的體認。 在經過伍佰和多位前輩的努力耕耘下,一直被認為見光死的樂團,終於在1997年 開始收成,亂彈成功的化解了台灣民謠和BAND ROCK之間的尷尬,不管是在樂評 或是市場上都跨出了相當成功的一步。 而原本屬於地下樂團五月天的成功..成功帶起了校園組團的風潮.漸漸的,董事長, 四分衛也慢慢浮出檯面,儘管被批評像商業靠攏。 但是就某種角度市場上的堅持似乎不再那麼重要。 至於另外一波的攻勢,是來於創作型才女,以台灣的陳綺貞和新加坡的TANYA為首, FOLK曲風為底, 各自在擅長的領域中點綴裝飾。 1997年,百家爭鳴的華語樂壇,是從20年前楊絃破冰的民歌運動以來最豐富多元的 流行樂壇生態。 陳綺貞更是不可不提的創始元老. 經過"讓我想一想"和"還是會寂寞"的歷練,綺貞還是一貫的用生命的體驗,去創作 她的每一首歌曲和歌詞,"如果我不唱自己的創作,我找不到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她的音樂,沒有學院派的矯情,有的只是成長軌跡。 空心吉他.簡單的樂器編制,並不是要來迎合大眾市場。 具有哲學背景的她,寫出的歌詞並不高深莫測.生活卻不媚俗。 不管是詞曲,都具有相當高的辨識度。 讓陳綺貞有廣闊的空間可以翱翔重要推手,就是製作人林暐哲,他以其專業,建構出 統一的視野..例如從第一首歌"偏執狂"到最後一首"不應該,風格一致,卻沒有讓人 好像只是聽同一首歌的窘境。 我一直都很贊成,不管是怎麼全才的音樂人.最好都還是有位製作人從旁指導. 如國外的elton john,george Michael, sting, lauryn hill,bob Dylan,. 她們各個都是兼具十八般武藝,可是當我們翻開唱片的內頁。通常都可以發現另外 一位製作人的名字,原因無他,因為製作人和歌手的角色不同,所謂旁觀者清.. 製作人就必須冷靜的看清楚所有的環節,林暐哲和陳綺貞的搭配,應該可以給一些 自命不凡的創作歌手作為楷模。 我很慶幸台灣能夠有一位歌手,她的音樂不是出自於公式 對她而言,作者之死的論點絕對不適用.因為她提煉出來的精華不是要來作為 羅夏客人格墨汁測驗的用途. 如果我們不試著了解,將永遠無法得到共鳴, 但我們並不會感到被強迫推銷的厭惡感. 因為我們的情緒早已經被這層柔軟的絲綢所覆蓋, 在她的音樂裡,不管怎麼享受都是安全。 "我要的不祇是愛你而已,我要讓所有虛偽的人都能看清自己" 我相信他並沒有要像david tao一樣,打算教化世人. 但是他從生活中體驗出的每一句歌詞, 卻能在平凡之中顯出不平凡 當巴奈無助的唱著"我不要唱歌討好你的歡心" 巨大的悲情超越了讓人承受的極限 陳綺貞卻選了更自然的方式, 她唱歌不是要討好我們,但….我們卻沉醉了。 是不得不沉醉。 -- 啊稠密的黑暗 黑暗中解凍又冰凍的黑暗 閉上你的眼 三分鐘 我將帶領你穿越過遼闊無限的深洞 當你這樣握住我的手 你的體溫在我的手上擴散瀰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40.55

05/26 01:48, , 1F
不得不沉醉!!
05/26 01:48, 1F

05/26 11:29, , 2F

05/27 00:35, , 3F
是不得不沉醉。
05/27 00:35, 3F
文章代碼(AID): #14TTLojt (C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