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沒有外籍漁工 台灣漁業還剩什麼

看板Cga作者 (帝國興亡在此一戰)時間18年前 (2006/08/20 21:23),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聞首頁 >藝文 >文學出版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6/08/20 04:09 記者: ⊙羅如蘭調查採訪 嚴夏酷暑,從北到南的大陸漁工岸置中心像得雞瘟一樣陸續傳出暴亂事件。 七月是沿近海漁業的小月,遠洋的魷釣船也在此時返港整補,再加上颱風不斷,幾乎每個 岸置中心都擠滿數百名的大陸漁工。他們被關在裡面的時間久了,心情難免煩悶,動不動 就為小事鬥毆。南方澳岸置中心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海巡警察之外,還有層層的不鏽鋼柵 欄,試圖圍堵來自陸上的自由氣氛。傍晚時分,一些大陸漁工打著赤膊爬在鐵柵欄上納涼 透氣,活像晾在架上的魚乾。他們能夠張望著,除了一名特准在門口賣西瓜的小販外,就 是準備上船出港的同胞們。 平均每年約有上萬名大陸漁工和六千多名印尼、菲律賓和越南等外籍漁工,在海上為各種 台灣漁船工作。這還不包括遠洋漁船在境外雇用以及私雇等漁工。他們替台灣老闆創造出 台灣漁業每年五、六百億元的產值,打造出台灣鮪魚第一、魷魚第一的王國版圖。 天主教海星國際服務中心義大利藉神父朴世光就說:「我們有魚可吃,都是因為這些外籍 漁工的犧牲。」朴世光在高雄港外的「海星國際服務中心」協助外籍漁工長達十年,他說 :「這十年來,在台外籍漁工的悲慘處境並沒有改善。」國際海事基督協會(ICMA) 二年前都還以「台灣漁船虐待漁工」的理由,拒絕台灣成為會員。最近台灣終於入列,卻 是因為大陸漁船對漁工更不人道,而顯得「略有進步」。 漁工何價? 竟不如黃鰭鮪 菲律賓藉的沙力在台灣魷魚船工作二年了。他和十八歲的弟弟,以及另外四十二名漁工在 船上的吃喝拉撒,就在船艙裡每八人一間的狹小空間,上下鋪的木板床上分不清發黑的棉 被和發臭的衣服。擠過一人肩寬的通道,三、四排汙黑的木桌對著一台模糊不清的電視, 算是餐廳兼聯誼室,食物則來自一個惡臭不堪的廚房。這是九百噸的魷魚船,比起不到百 噸的延繩釣鮪魚船,算是「豪華級」。 今年魷魚豐收,沙力和其它漁工得日夜不眠的在艙底零下五十度的冷凍庫排列魷魚裝盒冰 藏。一個月的薪水只有一百五十元美金(合約台幣五千多元)而已。這位剛滿二十歲的年 輕人非常慶幸自已還剩下一年就約滿可下船:「It's too hard!」 根據多年協助外籍漁工的經驗,朴世光神父指出他們在船上的困境,包括淡水和裝備不足 、工作超時、暴力頻仍,「漁工的工作非常危險,卻沒有醫療保險。漁公司老闆和政府不 在乎漁工只在乎魚。政府寧願補助船公司不能捕鮪魚的損失,也不願補助改善設備和漁工 工作環境。」 「越南漁工的價值,不如一隻被他們捕獲的黃鰭鮪」。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主任阮文雄神 父指出,越南漁工的法定薪資雖是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元,但通常實際領到的只有六千五百 二十四元,另外九千多元都被仲介拿走了。他們來台得先付三、四千美金的勞務費,不但 得繳台灣的所得稅十%,賺錢寄回越南還要再扣五%的所得稅。泰國籍的仲介艾拿帆也說 :「越南漁工是最慘的。」越南漁工的逃跑率因此高達八十五%。 境外雇用、合法進口的外籍漁工遭遇尚且險惡,台灣法律不容的大陸漁工,處境更為荒謬 。他們只准在十二海浬的國境之外工作,一入境則非經特許不能活動,一上岸就得進岸置 中心像人犯一樣被關起來。政府蓋的岸置中心雖比以前的海上船屋舒適很多,但台灣船東 或為了節省仲介費,或為充分利用大陸漁工的勞力,甚至兼營魚目混珠的人蛇偷渡,勇於 突破種種法令限制,仍常令大陸漁工處於風險中。 每年四、五月近海的黑鮪魚季、五、六月沿海的鰻苗季乃至七月到十月的遠洋魷魚船的整 補季,台灣漁業都需要大量的臨時勞動力,海面上乃進行著各種非法接駁活動,迫使海巡 署自今年五月起全面接管海岸線的外事業務,凡是進港通關都得嚴格核對船上人員的身分 和證件。但仍然不能阻止公海上的勞力交易。 不是住船屋 就擠岸置中心 台灣遠洋魷魚船每年七月開始從大西洋漁場換到北太平洋捕撈秋刀魚和赤魷,因為作業方 式不同,需要增加漁工人手。但魷魚船在轉換漁場的航程中只能就近在公海接駁漁工。去 年一艘接駁船上載了一百多個大陸漁工,因躲颱風被迫進港,所有的船主都被罰鍰,新修 改的規定因此加上「坐牢」的威脅。業者批評政府根本就是駝鳥心態。 季節性的「海上船屋」載滿境外雇用的大陸和外籍漁工,在波濤洶湧的外海等待接人漁船 出現。「如果出事,就是大事!」台灣魷魚公會總幹事張叔彬十分憂心。民國九十一年 「元勝二號」在屏東外海失火,船上載滿的一百多名漁工正是遠洋魷魚船待雇的人手。再 來一次,「國際社會會怎麼會看待台灣?」 為了省錢,台灣漁民也經常挑戰漁業署「原船載返」大陸漁工的規定。他們私下湊齊夠多 的返鄉漁工,就偷偷載他們出海接駁。這樣的回家方式一旦被查獲,台灣船主被罰,大陸 漁工則被送到靖盧。漫長等待遣返回大陸之後,還要等著被當地政府罰款一筆。 大陸漁工因此比合法進口的外籍漁工更廉價、工時更彈性,成為台灣漁民的最愛。相對的 ,他們也沒有醫療保險和工作機會的保障。七月初就有四十多名大陸漁工被「丟」在八斗 子岸置中心,因為油價上漲,船東乾脆不出海,也不把漁工送走,讓政府收拾爛攤子。 不人道環境 大陸工最廉價 一名台灣船長說:「我們不會發生喋血案啦!這個漁工不好,馬上就把他送回走。」不具 名的仲介自誇他的漁工很聽話:「搞怪就當眾給他一個耳光,乖的很哩!」監察院的調查 官黃啟賓曾研究海上喋血案,發現大陸漁工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台灣船長「罵他媽媽」的三 字經。偏偏這在捕不到魚的時候很容易發生,經常導致悲劇。大溪漁港海巡隊長扶大桂說 ,他們曾在船艙裡找到生病被棄置的大陸漁工奄奄一息,「有些漁民對大陸漁工很壞。」 外籍漁工的遭遇反應台灣漁業的掠奪性格。就像海裡的魚總有一天被台灣人捕光,「總有 一天,台灣漁業會沒有台灣人!」基督教長老教會國際海員中心主任莊約翰如此觀察。那 時,台灣漁船上還會剩下什麼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78.37

08/20 22:00, , 1F
看起來像報導,請問有出處嗎?
08/20 22:00, 1F

08/20 22:03, , 2F
0920中國時報
08/20 22:03, 2F

08/20 22:04, , 3F
0820
08/20 22:04, 3F
※ 編輯: Cerutti 來自: 218.166.178.37 (08/20 23:08)

08/20 23:08, , 4F
sorry我疏忽了!
08/20 23:08, 4F
文章代碼(AID): #14w68xTG (C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