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專訪梵蒂岡博物館所有門戶的把關者

看板Catholic作者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時間5年前 (2018/12/02 10:4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專訪梵蒂岡博物館所有門戶的把關者:保管2797把鑰匙的「鑰匙守護人」 曾廣儀 2018-11-25 17:52 梵蒂岡博物館,不僅僅是世上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在全球互聯網上,更榮登「一生不可 錯過的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確實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博物館,除了館裏珍藏著豐富的藝術展品,各個展館 的建築,更是將宗教、藝術、神學、考古、民族、人類學等等結合在一起的地方。 梵蒂岡博物館,不同於其他的單一建築博物館,在這裡,有著長達7公里的館區,是由二 十多個大大小小不同小教堂,房間和11個小博物館組合而成的,其中還包括了花園和庭院 ,它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多重式‘的藝術殿堂。 它是「博物館中的博物館」,每個展廳都是一座瑰寶,有機會來參觀的訪客,就像走進愛 麗絲夢遊奇境般,這些巧奪天工,沉雄古逸的藝術作品,多的讓人觀之不盡,令人嘆為觀 止。 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旺季時,這小小博物館的參觀者,一天之 內,可達到兩萬七千多人次! 「美」,是能夠震撼人們的心靈深處。在這裏,一旦跨入博物館那扇經過多年歷史洗禮的 青銅大巨門,內心就有種心醉迷感,能讓自己的身心整個浸淫在聖靈、歷史、藝術、人文 之中,那種打從心底浮現的感動之情,感覺是何等地幸福啊! 然而,是誰在此地,日復一日地守著這「美」?他的職位在拉丁文裏有著一個特有的專有 名詞,稱做是:「Clavigero」,而中文直譯就是:守護鑰匙的人 強尼·克雷亞(Gianni Crea)先生,是在梵蒂岡博物館,專門負責掌管鑰匙的人,因為 一份特別的因緣際會,使我倆相遇了。還記得初遇之時,當他告訴我他的職位是「 Clavigero」,專門負責保管梵蒂岡博物館內2797把鑰匙時,我的驚異。 正因如此,記者選擇了一個秋末的清晨,冷風入骨的破曉時分,來到了這個特殊的「 Clavigero」的世界,與這位「守護鑰匙先生」為您揭開他這份工作的神秘面紗,並且一 起來探尋這世界瑰寶。 強尼先生堅持表示「一把鑰匙一把鎖,這麼多年來,這兒所有的門窗都是由Clavigero負 責開啟和關閉的。館內分4個大區,分上下午,各由4位同事負責,每扇門都有它的編號, 數年如一日:清晨6時整,就是開館時間」。 他特別告訴記者一件有意思的事:編號為「一號」的鑰匙,竟然不是用在入口,而是出口 。由此可以猜到,入口鑰匙編號竟是2797號!另外,著名的西斯汀教堂,是唯一用沒有編 號的鑰匙來開啟的。 當記者跟隨著強尼先生入館後,他帶著記者走進了一間隱藏在松果庭院(Cortile della Pigna)的狹小閉室裡,看著他不僅神情嚴謹,更帶著神聖的面容,先打開一個鑰匙箱, 拿出一把不起眼帶有黃標籤的現代鎖匙,再反身用它打開另一鐵製保險櫃,從裡拿出一個 白信封,上面蓋著梵蒂岡城國的章和城國行政長的簽名,看著他如此慎重其事地守護著博 物館的鑰匙,內心不禁激起一陣悸動… 強尼先生小心翼翼地從信封裡拿出一把看似普通的鐵製長鑰匙,他微笑地說:看得出來, 能拿到這把鑰匙,不是件易事吧!這把就是獨一無二的「無編號鑰匙」,它,就是開啟西 斯汀小堂之門的鑰匙。 是的,開此門的鑰匙絕對是特別的,因為西斯汀教堂不是一座普通的小教堂,在這寬 40.93公尺、長13.41公尺、高20.70公尺的地方,您可以欣賞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藝術 家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為其穹頂的畫作:創世紀,和其正面牆上的 鉅作:最後的審判。周邊更有文藝復興時期不同重要畫家的傑作,來此,您欣賞的絕對不 僅是因藝術而創造的奇蹟,而且它也是透過創造的美,見證並傳播福音的地方。 另外,西斯廷教堂,更在天主教會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是選舉教宗的地方,第 一次在此選舉是在1492年(約明孝宗年間)。但是只有在1878年,這兒才正式成為固定選 舉教宗之處。 教宗的職位非常特別,他做為基督在世的代表,伯多祿的繼承人,他與主教團一起帶領整 個天主教會。他的職位是一輩子的,直到過世。 新教宗的選舉(Conclave)就是把所有具有資格投票的樞機聚集在此,直到選出為止。 當那天來臨時,是由一位「教廷憲兵」領導,帶領樞機們入位後,隨即西斯廷教堂周圍的 門即全關上,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外界干擾,慎重地投下他們神聖的一票,來選出他們全全 信任的領導人。而外界只能靠著煙囪冒出來的黑白煙來了解選舉進行狀況, 選教宗(conclave)最長的時間是在公元1268年(約中國南宋)時,那次選舉直到1271年 才選出,共花了1006天,近三年的時間,而最短的只花了兩天。 強尼先生說,他本人歷經了兩位教宗的選舉:現任教宗方濟各和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那 段期間,博物館除了西斯汀教堂外,其他都還是照常開放運作,而「守護鑰匙人」的職責 (Calvigero)就像士官長一樣,為西斯汀教堂附近所有的門把關。 當記者問他,得知選出結果時,是什麼樣的心情?他反問記者:與歷史性時刻共存,會是 什麼樣的心情?這是無與倫比的,尤其是對一個天主教徒,一個能在天主教的中心工作的 天主教徒,這心境絕對是很強烈的。 當記者問起清晨6點開門,5點40分就要報到,他每天幾點得起床? 強尼先生幽默地反問記者「今天是幾點起床的?」他隨後表示「三點多該算清晨了吧!」 他承認有些習慣還真是要靠時間來養成,尤其是在寒冬時,清晨起床,常常有一種不知 身在何處的感覺。 梳洗完,走出家門,迎來的是大地的沉寂,街道的靜謐,然後以慣有的意識來到26年來不 變的地方,「叮!」5點40分,這大門就像淋下的振奮澡:一切開始就緒了。他提到在此 工作的感受時表示:能在「教宗的博物館」,「世界最美的博物館之一」,負責管理每扇 門窗,做一位「守護鑰匙的人」(clavigero)是一種榮幸。 他解釋,每天這兒有一千多扇門窗要開啟和關閉,(光梵蒂岡博物館就有274扇,其他都 是與博物館相關的工作室),一個人大概需要花上至少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強尼先生繼續說:清晨,提起桌上那串串每天必用的鑰匙,走進這不可言喻的「靜」中, 喚醒似乎還在沉睡中的古物,夜晚,當曲終人散後,又在那一片的「靜」中,一一闔上每 一扇門,他感性地表示,覺得自己像是讓博物館起床待命的鬧鐘和為它蓋上棉被道晚安的 親人。 「這條路,是孤獨地走著,但是在沉靜中可以聽到空氣中流動的聲音,這聲音是歷史的聲 音」。強尼先生表示: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博物館的安靜是有聲的,我們每天開的門窗 ,也都有它不同的聲音,我完全可以分辨,就像每位嬰兒的哭聲一樣,只有媽媽聽得出來 。另外,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此工作,可以欣賞到參訪者不可能欣賞到的,那是一種神 奇,尤其是光影;大自然是不能控制的,在這兒,同一件作品的色彩,每時每刻會因天氣 ,時間和光線的不同在改變。 強尼先生接著侃侃而談:這兒藏有六百年來教宗收藏的藝術品,可以說「最不起眼的也都 是精品」,件件是故事,樣樣是歷史,每次想著打開的是即將成為成千上萬人焦點的展館 ,讓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訪者,帶著不同心境,不同眼光,一樣的感動來觀賞同樣的物 品。他說:我怎能不愛上我的鑰匙,我的工作呢! 他繼續說:19年來我一直單獨地欣賞這美,但從今年四月起,博物館特別增加了「與守護 鑰匙先生同遊博物館」項目,這美終於可以榮幸地與這些清晨的少許遊客一起共享了。 「我特別喜歡看他們在觀賞作品時的表情,他們看著藝術品的感動,就像我看著他們感 動時的感動一樣」 ,強尼先生是位性情中人…。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引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話:「美,讓我們結合在一起,它可以拯救我 們。追隨天主,是件美好又真實的事,即使每天的生活都有著困難,但是它讓我們生命充 滿喜悅,因為,美是讓我們與天主相遇的道路。」 這讓記者聯想到聖經馬竇/馬太福音(Matteo),主耶穌對伯多祿/彼得(Pietro)說的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複數)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 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今天我們看到的伯多祿/彼得無論是雕像或是畫像,手中都持有兩把鑰匙,一把是金黃色 ,代表屬靈的權力,另一把是銀白色的,象徵世俗的權力,梵蒂岡的國旗就是一頂三重冕 帽和用一條紅線串聯起來交叉的兩把鑰匙。 耶穌並且告訴伯多祿/彼得,要把祂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Pietra上。 感覺自己是如此幸運,能夠有機會透過專訪,了解到強尼先生,這位「守護鑰匙先生」 Clavigero敬業的態度和專業的堅持。 驚艷是剎那,是心靈上的感受,這刹那在踏出博物館大門時,就成了永恆,成了我一生的 感動,這感動,是千萬,是無盡的.... https://www.storm.mg/article/6521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97.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holic/M.1543718594.A.85F.html

01/01 16:55, 6年前 , 1F
一生必定要去的一次梵蒂岡
01/01 16:55, 1F
文章代碼(AID): #1S0qR2XV (Catho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