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淺談神父的“粉絲”

看板Catholic作者 (HANA)時間10年前 (2014/02/19 06:11), 編輯推噓0(009)
留言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淺談神父的“粉絲” 作者:田曉庭神父 來源:《信德報》45期(總第562期) http://www.chinacatholic.org/html/2013/1230/27038.html 粉絲(Fans)是個音譯詞。就是追隨者、崇拜者或迷戀者的意思。 前些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關於「牧師的粉絲」的文章, 不禁想到這個問題的普遍性。 可見「捕星追名」(明星與名人)的風氣已經氾濫成災了。 如果換在今天,耶穌的門徒也可能會有很多粉絲的。 當今的許多神父中就有很多的「粉絲」追求者。 當「粉絲」們(絕大多數是教友,而且大多數還是女教友)開始把我們神父 作為「星」(不管是救星還是明星)來追求的時候, 我們的良知受到了警告:危險! 一、神父不是明星 如果把基督比作太陽,我們神父只不過是一面鏡子。 如果說我們有什麼偉大之處,不外是因為把基督的大愛傳遞給了天主所愛的人。 但絕不能在這個傳遞的過程中,讓自己成為追捧的對象! 不要讓人們把我們這些鏡子當作了太陽! 我真希望不要再出現更糟糕的情況──那就是鏡子把自己當作了太陽! 那將是整個教會的災難! 二、粉絲的危害 太陽只有一個,鏡子卻有許多。 大家追求鏡子的時候,一定會造成分裂,正如初期教會的許多基督徒, 因為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給自己傳道、領洗的宗徒們身上,所以形成了種種派別。 有的支持保祿、有的支持伯多祿,還有的支持阿頗羅。 就像世界盃的眾多球迷們一樣,不但分成了派別,而且彼此攻擊。 保祿宗徒聽到這個消息後,心急如焚。寫信勸誡道:   「其實,阿頗羅算什麼?保祿算什麼?不過只是僕役,使你們獲得信仰,    每人照主所指派的而工作:我栽種,阿頗羅澆灌,然而使之生長的,    卻是天主。可見,栽種的不算什麼,澆灌的也不算什麼,只有那使之    生長的天主。所以栽種的和澆灌的原是一事,不過各人將要按自己的    勞苦領受自己的賞報。我們原是天主的助手,你們是天主的莊田,    是天主的建築物。」(格前3:5-9) 這種分裂的局面也存在於現在的地方教會中,有的教友只參與某神父的彌撒; 有的是看在神父的面子上……在"粉絲"的眼中,神父的優點往往會被放大。 所以當「粉絲」追捧的神父出現問題的時候,這些人不但不會直言勸誡, 反而包庇而美化之。當有人指責他們的「星」時,就會群起而攻之。 其實一些神父的墮落是跟這種過度的「寵愛」有關的! 我身為局中人,深知這種把人當作信仰中心追捧是多麼危險的事! 有一個堂區有位年輕有為的神父,當他被調走的時候,教友們對他說: 「神父,如果你走了,我們就不進堂了!」這位神父很難過地說: 「看來我只能走了。因為你們只記住了我,而沒有記住基督。我在這裡是失敗的。」 還有一個神父在按教區計畫調離堂口時教友們極力挽留, 淚流滿面,甚至要脅主教不許調動。後來這位神父留下來了, 可是過了一年之後,就跟當地的一位女教友一起消失了。 我們神父千萬不要迷失在這種個人崇拜中,反而應該向洗者若翰學習。 當人們在曠野中追隨他、把他當作默西亞的時候, 他並沒有被這不屬於自己的榮耀衝昏頭腦! 當他的門徒嫉妒主耶穌的影響力超過若翰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   「我曾說過,我不是默西亞,我只是被派遣作他的前驅的。    有新娘的是新郎;新郎的朋友侍立靜聽,一聽得新郎的聲音,就非常喜樂:    我的喜樂已經滿足了,他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若3:28-29) 三、神父與教友的關係 我想我們神父也應該這樣對自己的那些所謂的「粉絲」們說明:   「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是主耶穌的僕人,你們只有聽從他的教導才能得救,    如果你已經認識了他,並知道他愛你,我的喜樂就已經滿足了!    我這個神父也就盡到職責了,也才是一個真正的牧人。」 我們不應該讓大家迷失在不好的風氣裡, 更不可以利用他們的尊敬而自肥,誤導他們! 如果我們把這些本來屬於基督的「粉絲」據為己有,應該想一想: 你能救他們的靈魂嗎? 那麼,神父與教友的關係應該如何定位呢? 記得有位朋友給我分享了一位神父的講道。 這位神父把自己與教友的關係就定位得非常好。 他說:「神父有三重身份--朋友、父親、兒子。」 他像朋友一樣對待所有的人,像父親一樣愛護自己的教友, 像兒子一樣感恩大家的關愛。」 對此我也深有同感。我覺得自己與教友們就是家人與朋友的關係, 無論神父還是教友,大家都是天父的兒女,只是職務不同。 神父要做每個人的朋友,分享生命中最好的一份──信仰。 因為基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朋友,他把永生的福分無償地分給了我們, 並分擔我們生命中的痛苦悲傷! 我覺得神父在信仰上應該做大家的「長者」──需要保護、愛護、 養育他們的靈性生命,其實教友何曾不把我們當作「長者」一樣尊敬我們呢? 但在生活上我們卻是「晚輩」──我們坦然接受大家的關愛, 畢竟我們的一切物質所需都是教友們供給的。 應該珍惜、善用大家的奉獻與愛心來建設教會這個大家庭, 並懷著感恩的心為大家服務。 我的弟兄們,請把自己的定位告訴給你的「粉絲」吧! 如果你害怕得罪或失去這些「粉絲」的話,要好好想一想: 你從他們那裡到底想得到什麼?而我們成為基督的僕人又為的是什麼? 我們還是用保祿宗徒的話來鼓勵自己吧: 「那麼,我如今是討人的喜愛,或是討天主的喜愛呢?難道我是尋求人的歡心嗎? 如果我還求人的歡心,我就不是基督的僕役。」(迦1:10) 願所有的神父們,都做好自己的角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0.252.66

02/19 11:21, , 1F
還記得一位老教友語重心長地說過:「當神父最辛苦的地方,
02/19 11:21, 1F

02/19 11:21, , 2F
就是他們必須愛教友,又不能太愛教友。」真的不容易啊...
02/19 11:21, 2F

02/19 15:52, , 3F
到粉絲的地步著實有點誇張,但神父同時也兼任了諮商師、
02/19 15:52, 3F

02/19 15:53, , 4F
教堂管理的輔助者等角色,教友對特定神父有偏好也不奇怪
02/19 15:53, 4F

02/19 15:54, , 5F
,畢竟同樣為天主奉獻,有些人可以做得更好。曾經聽過跟
02/19 15:54, 5F

02/19 15:55, , 6F
著神父換堂區的教友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告解神父不容易
02/19 15:55, 6F

02/19 15:56, , 7F
。在教會所提供的支持裡,我覺得人性的溫暖是相當重要的
02/19 15:56, 7F

02/19 15:57, , 8F
角色。神父也是人,人和人之間的互動決定了這段關係的品
02/19 15:57, 8F

02/19 15:57, , 9F
質,而關係是需要經營的
02/19 15:57, 9F
文章代碼(AID): #1J0zg6qq (Catho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