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馬內利修女的傳奇人生

看板Catholic作者 (kidstrife)時間12年前 (2012/01/29 11:06), 編輯推噓5(504)
留言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她是繼特蕾莎修女之後,又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女性。在她近百年的人生中,她的命運 發生了好幾次富有傳奇性的轉變:從衣食無憂的少女,到修習天主教的修女,再到有威望 的中學教師,然後是開羅貧民窟裏的聖人,最後是為窮人代言的媒體明星…… 一艘渡輪正在穿越英吉利海峽。一位年輕的姑娘胳膊支在輪船的舷窗上,藍眼睛望著煙霧 迷蒙的海面。一個金髮男子抽著煙,走近她。 男子問:「小姐,你這是要去哪里?」 姑娘回答說:「去修道院。」 他說:「可是你的眼睛是這麼的明亮!」 她說:「它們將來也還會是這樣的。」 他猶豫了一下,又問:「你不喜歡去冒險嗎?」 她轉過頭來,注視著他:「這正是我要進修道院的原因。」 這個姑娘就是後來的以馬內 利修女。從這一天開始,她離開了她的德國愛人和家庭。45年後,在她的第一本書《撿破 爛的人》中,她發出了這樣的呼喊:「即使在我的墳墓上只有蒲公英生長,即使我的靈魂 ……化為烏有,是的,這值得放棄我的德國愛人……以及其他的一切。」 以馬內利修女原名瑪德萊納桑岡,1908年11月16日出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比利時人。她家境良好,在三個孩子中排行第二。但是1914年9月 發生的一樁悲劇徹底改變了她幸福平靜的生活。當時她還不滿6歲,一家人在比利時的海 濱城市奧斯坦德度假。父親剛才還在海裏朝岸上的她揮手微笑,可是一下子,他就從波浪 中消失了。 父親的意外身亡給她帶來巨大的心理創傷,讓她倍感人事的無常,這也成為她另一種命運 的開始。在2000年,她對記者說:「一個星期天的上午,這個小姑娘忽然明白,許多事情 都會像波浪一樣轉眼化為泡沫。一切都是天意。我要追求永恆,而不是浮光掠影。」 1929年,她開始修習天主教。1931年,她正式加入錫安聖母院教會。此後的40年裏,她把 自己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在伊斯坦布爾、突尼斯和亞曆山大的教會學校裏當老師。雖然這 種奉獻為她在當地贏得了崇高的威望,但在她的心裏卻多少存在著一些遺憾,因為在當地 能上得起教會學校的學生大都家境寬裕,這與她當初立下的終生為窮人服務的志向是有差 別的。 於是,1971年,63歲的她在退休後選擇了去埃及的首都開羅,她想為那裏的麻風病人做些 事情。但是由於港口的檢疫站是設在軍事管制區裏的,所以她在向外交部和衛生部提出申 請的同時,還得向國防部申請相應的許可。有人因此建議她說,去開羅的貧民窟並不需要 如此繁瑣的手續,於是命運將她帶到了一群撿破爛的人中間。 後來的故事她都在自己的書裏描述過了,那早已成為傳奇:和跳蚤相伴的夜晚;老鼠在腿 上跑來跑去;婦女們狠狠廝打;頑劣的少年喝酒打架,拔刀相向;孩子們都是文盲,他們 的父母偶爾才會良心發現……她在貧民窟裏開辦了診所、兒童樂園和識字中心,還帶領年 輕人去看尼羅河。孩子們第一次看見如此浩大的水面,高興得狂叫:「大海!大海!」 她說:「跟薩特說的『他人即是地獄』相反,只要有愛存在,他人就不是地獄,而是天堂 。我在那些撿破爛的人當中就度過了20年天堂般的日子。」 她身為天主教修女,卻在埃及這個穆斯林國家一待就是20年,所以經常會有記者問起她對 於伊斯蘭教的看法。她認為,只要尊重別人的想法,相互理解,大家就可以和睦相處。 1980年,她創建了「以馬內利修女之友」協會。她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為協會募集慈善 捐款,用來改善窮苦和無家可歸者的生活狀況。她經常講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她在日內 瓦的一個上流社會聚會上募捐。她在大庭廣眾下說:「如果這次我募集不到3萬美元,那 我只有去搶銀行了。」結果她真的就募集到了3萬美元。她用這3萬美元開辦了一個廢品回 收加工廠,為許多人解決了生計問題。 1990年,在應邀參加讓馬麗;加瓦達主持的電視節目《世紀之行》時,她為自己設 計了一套裝束:灰色罩衫和頭巾,外加黑色球鞋,它們從此成為她的標誌。 1993年,她85歲了,不得不遵從教會的意願,再次宣佈「退休」,離開埃及。這種分別讓 她非常痛苦,因為她本來以為自己可以終老埃及,「和那些撿破爛的人一起死去」。 出於內心的召喚,她選擇回到法國。這一次命運將她帶進了電視圈。她利用電視這個大眾 媒體,繼續為窮人祈禱,替窮人說話,用她自己的哲學箴言來說,就是「存在障礙正是我 們要採取行動的理由」。她那佈滿皺紋的臉、標誌性的灰制服以及她的傳奇故事,開始不 斷出現在各大電視臺的節目裏。她成了一個媒體偶像,許多人將她視為「開羅的聖人」、 「窮人的守護神」。一些著名記者和主持人也為她的魅力所折服,成為她的信徒。 面對這些,她一方面為宗教生活辯護,牢記自己當初進修道院時所許下的「貧修、貞潔和 順從」三願,但另一方面,她也毫不隱瞞自己的無力感和脆弱感。她曾對媒體說:「人人 都有虛榮心。雖然我是一名修女,但聽到人們到處都在談論我時,我的心裏還是很高興。 」 她承認她也喜歡裘皮大衣、黑巧克力、香草冰激淩…… 她甚至還講過自己的戀愛故事。那是在突尼斯教書時,她喜歡上了學校裏的一位同事。這 位老師智慧、細心,也很善良。她和他討論文學,還有哲學。當時她一度對自己的信仰產 生了懷疑,但在經過徹夜的思考之後,她最終放棄了這份感情。許多年後,在她修女生涯 50 周年之際,她收到了那位老師的來信。她說:「當我認出信封上他的筆跡時,我聽到我70 歲的心怦怦直跳!」 2002年1月,她被法國總統希拉克授予榮譽騎士勳章。 事實上,她也像某些老演員、老歌星那樣,一次次在電視上宣佈「退休」、「息影」和「 最後一次」,但沒過多久,她又露面了,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太多事情讓她熱血沸騰, 拍案而起。一次,她從菲律賓回來,發現飛機上經常在這條航線上往來的一個客人居然是 去菲律賓嫖雛妓的。她怒不可遏地說:「如果當時我身上有炸彈的話,我就炸掉飛機!」 2008年10月20日,她生命的傳奇樂章奏完了最後一個音符。她在法國東南部的一個小鎮上 平靜地離開了人世,那時離她百歲生日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佩吉曾有詩云: 窮苦的鄉人 看著她慢慢老去 相信她已成為永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225.14

01/29 13:46, , 1F
日內瓦那場晚宴上大概有很多銀行家
01/29 13:46, 1F

01/30 13:41, , 2F
很率真的修女!
01/30 13:41, 2F

01/30 22:10, , 3F
突然想到,修女應該叫厄瑪奴爾才對
01/30 22:10, 3F

01/31 09:32, , 4F
那位修女的名字是Sceur Emmanulle 只是中文翻譯的差異
01/31 09:32, 4F

01/31 21:43, , 5F
我覺得修女讓我推崇的不只為窮人服務
01/31 21:43, 5F

01/31 21:43, , 6F
還有她永瑜承認自己的軟弱
01/31 21:43, 6F

01/31 21:43, , 7F
對我而言要承認自己的軟弱何其困難
01/31 21:43, 7F

01/31 21:45, , 8F
這確實是我的信仰生活要學習和加強的部份之一
01/31 21:45, 8F

02/01 16:45, , 9F
應該不能說繼...之後 不過歡迎大家找書來看 :)
02/01 16:45, 9F
文章代碼(AID): #1F9BUycU (Catho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