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週一症候群」公益解惑:要拿興趣當工作嗎?1

看板CareerPlan作者 (三隻小豬)時間10月前 (2023/07/11 22:54),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3人參與, 10月前最新討論串1/1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生涯公益解惑: 萬年爭論的議題1:到底要不要拿興趣來當工作?不把興趣當工作會怎樣? 這個問題看似見仁見智,但是根據將近20年的生涯諮商經驗,它其實有個唯一解--若想終 生快樂致富,可以說非走興趣不可,別無他法。 就10度獲選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的歐普拉的講法:從事興趣不會失敗。 因為你在從事興趣的過程中,覺得非常好玩的關係,即使是失敗了,也已經享受到過程, 因此也沒什麼好丟臉的,反而多知道一條不通的路,或者是它在某種狀況下才會通。 那麼,久而久之,你就成了這行業的專家,別人不懂的都要來問你。那你就發財了。 如果一開始就能選擇到興趣工作,那就恭喜你,幾乎可以說是極少數最幸運的人。 當然,每個人都會礙於現實,不見得一開始就能選擇到興趣工作。 因此會出現「安全過渡比例」的觀念--在一開始無法選擇到興趣工作的狀況下,可以先從 事「得以溫飽,且具備未來能轉換到興趣領域的機會」的工作,然後跳轉到興趣事業領域 。 這個「安全過渡比例」到底該怎麼抓?那就是一個藝術了~ 待日後有機會再分享。 然而長期而言,如果不把興趣當事業經營,會怎樣? 簡而言之,會掛掉。 當然也可以不選興趣當事業,沒人說不行,但是代價高昂,原則上都比你從事興趣事業的 代價,還要高更多!而且很可能會要你的命。 首先是生涯的「家」的觀念--若選擇不從事興趣工作,會一直沒有「回家」的感覺。 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經驗發現,即便在普羅大眾未受過專業生涯管理訓練的狀況下,人因為 下意識的自我了解、與認知協調的關係,仍隱約知道自己在獨特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所自 然培養而來的某種獨特性格特性、興趣,與能力(筆者將這三樣稱之為「生涯要素」), 並會下意識地將如此特性組合,定義為「家」的情境。 那麼,若選擇不從事興趣工作,就會一直沒有「回家」的感覺。 會出現類似「出外打拼」的遊子心態,以及「人在追錢」的錯覺。 並因而不會想在行業內付出太多、或產生什麼社交活動,因為知道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過 渡領域,並且會期望有朝一日能回家。 那麼,就會出現兩個問題:如果不「回家」從事興趣領域,那又該選什麼產業領域? 又要賺多少錢才夠? 如果不選興趣產業,那普羅大眾的最直接想法,就是從事主流輿論中,看是最賺錢、或即 將賺錢、或最保險安穩的行業。 然而,潮流只是一時的。 小弟諮商過太多個案,當年並未選擇自身興趣當主修,而是選擇當時看似明日之星的產業 ,例如:綠能、生技...等,結果都還沒畢業出來,就已經變成夕陽產業了! 怎麼辦呢? 很抱歉,無解。學歷變成一張白紙。 還有更多人選擇萬年熱門科系,例如:醫科藥學、電機、法律、商管金融...等,結果更 慘~ 診所藥局林立,各大社區街道上,一條馬路上動輒數十間診所、藥局的比比皆是, 然而名醫就是那幾位。 另一方面,如果先不走興趣,純粹為了賺錢,等錢賺夠了,再來從事興趣,可以嗎? 還是很抱歉,此路也不通。 財務自由是個假議題。你以為三、五千萬很大,其實一間房子就沒了。 那要賺幾億才夠呢? 其實如果是從賺錢的角度出發,由於是拿命來換錢,而潛意識知道生命是無價的,因此不 論你拿生命來換多少錢,都永遠不夠的。 李玟輕生時,還有幾億資產。 唯有在從事興趣工作時,因為不斷地嘗試與進步,而「使專業技能與知識經驗,永無止境 地提升」,這件事情本身才能擔保財務自由。 另外,光小弟所諮商過的個案及身邊的親友,因為身心過勞,30出頭歲就得癌症的不下10位, 40來歲就走的,至少5位。 臨走前從沒享受過拿興趣當飯吃的生活,也無法達成財務自由。 或應該說即使有賺錢,也覺得沒有賺夠的一天,因為生命是無價的,多少錢都不夠換。 (待續) Sincerely, David 李 原文出自: https://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23/07/monday-blue-buster-1.html -- 李大衛生涯管理中心 David Lee's Career Management 預約免費初談email:davidl@mbacareerfitter.com SWLS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御用「生活滿意度」快樂測驗滿分 NSHMBA美國最大MBA徵才會(現擴大更名為Prospanica)首位華人顧問 部落格: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93.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689087248.A.6B7.html

07/11 23:43, 10月前 , 1F
在台灣把興趣當工作也有可能覺得待遇太低壓力太高
07/11 23:43, 1F

07/11 23:43, 10月前 , 2F
到後面反而被慣老闆折磨到沒了興趣也沒有理想收入
07/11 23:43, 2F

07/12 10:00, 10月前 , 3F
推 安全過渡 的想法
07/12 10:00, 3F

07/12 11:04, 10月前 , 4F
一樓問了好問題!下週續文會解.要把興趣技能提煉重組
07/12 11:04, 4F

07/12 11:05, 10月前 , 5F
會組合出物以稀為貴的新工作,非你不可就會發財
07/12 11:05, 5F

07/12 11:07, 10月前 , 6F
許多工作以往不存在.小弟這工作就是.36歲就財務自由
07/12 11:07, 6F

07/12 11:09, 10月前 , 7F
每個人都有各種超越父母的能力,組合出來都獨一無二
07/12 11:09, 7F

07/12 11:10, 10月前 , 8F
就每個人都能快樂致富.不然還會影響到下代.下週會講
07/12 11:10, 8F
文章代碼(AID): #1ahMqGQt (Career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