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初入職場的十年規劃

看板CareerPlan作者 (song)時間11年前 (2013/02/06 20:12), 編輯推噓13(13012)
留言25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先感謝各位前輩願意花時間看這篇文。 我覺得我應該算是對未來還滿有想法的人。不過,畢竟歷練未深,對於人生 還是存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假設。期待有經驗的版友點出這些規劃可能 潛在的問題,以及可以考慮的其他選擇。 ---摘要--- 現況: 25歲,碩二,在德國念軟體系統工程,大概還要再一年才會畢業 抽象目標: 成為一個工作成就感與收入及家庭生活可以兼顧, 且能幫助國內科技產業在工程方法或者行銷方法或工作環境/效率方面 有所開拓與創新的人。 (好遠大啊!XD) 現實目標(十年後...(35歲)): (先不要噓,年輕人,總要有夢想嘛 XD) 回台灣(或香港、新加坡、大陸?總之東亞華語區)長居 屆時夫妻兩人存款500W可以當頭期款在台北買房買國產車 (PS: 500W當然是在歐/美工作) 期待在外商擔任初中階幹部(管理職),或本土企業當中高階幹部 年薪100W以上,紅利另計。工作時間穩定,能兼顧家庭 (所以目前聽到HTC/TSMC的生態,或許不適合我 @@) ---個人背景--- 學歷: 114資工+計量財金雙主修學士。 德國RWTH Aachen大學軟體系統工程碩士(預計一年後拿到)。 美國伊利諾大學交換(一年)。 日本東工大交換(即將,十之八九會成行,九個月) 。 GPA大概都在Top 5% 。 工作: Intel(台灣)實習一年。其他有許多零碎的實習與打工, 在緯創、清大、德國的研究所等。 大部分都是軟體開發或測試。 語言: 中文、英文(流利,多益9XX)、 德文(中等可溝通程度)、日文(去完日本之後應能有基礎程度XD) 國籍:台灣。我沒有特別想拿外國國籍的慾望,頂多為了工作拿工作簽。 其他:我已婚(同系班對),無子女。家世沒什麼可談。不過父母財務不需要我牽掛。 目前有留學貸款,但應該一畢業就還得掉。 ---細部規劃--- 25歲: 現在,準備開始寫碩論。 25.5歲: 忙著寫碩論的同時正式啟動找工作行動。 26歲: 碩士畢業,在德國(或泛歐洲)找軟體工程師職缺就業。 美國就業也會考慮,但感覺H1B工作簽證要等很久,這段時間機會成本很高。 30歲(之前): 軟體工程師職等升了1-2級。存個100-200W。 (PS: 假設德國軟體工程師年薪5W歐,稅後剩55%; 美國假設年薪8萬鎂,稅後剩65%) 申請到美國TOP 20 MBA 或者亞洲TOP 3 MBA。 (學費/生活費大概得做部分貸款。) 我太太大概不會讀MBA。或許她會繼續工作或者在海外讀博士。 或許這個時間會有小孩?但這種事情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XD 32歲(之前):讀完MBA。 希望進入歐美科技公司當儲備幹部,或者是當顧問。 35歲:在歐美公司成為幹部,申請調派東亞(台灣),或者自己找工作然後辭掉。 ---其他--- 關於(TOP) MBA,或者管理職,我有所探索,但了解或許也稱不上成熟。 我想這應該是規劃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點。 我本來就不是一個非常「自然組」的人。或許可以說是全科班吧XD。 大學的時候因此修了計財系當雙主修,學的還滿愉快的,雖然說碩班暫時沒有繼續研究。 我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終究是沒辦法產生興趣。但是對於經濟學的應用、 財務管理、會計、投資、行銷、新產品規劃等學科是有不少共鳴。 股票加減玩一些,勉強算有些心得吧。 團隊經營方面,當過高中畢聯會副會長、大學的副社長、 最豐富的一次經驗是大學當夏令營長。 當然不是所有都非常順利。但這些經驗讓我成長滿多的,。 在用人、開會、分工、溝通、遊說等方面都產生不少深刻體認與發現。 當然經營團隊難免會產生複雜的人際政治問題,但整體上我也不排斥這種挑戰就是了。 軟體工程師,其實在德國或美國都是待遇很優渥且穩定的職業。 待久一點,拿綠卡、拿國籍都不是太難。 我的程式能力或許不是駭客級,至少自信進所謂的大公司問題應該不大。 不過,其實在資訊工程方面,我喜歡的面向就比較偏實務面、甚至是管理面。 比如軟體架構、軟體專案管理、需求工程等等。 我想我做以上這些工作應該也會滿快樂的才對。 (當然純粹程式我也是會寫啦XD 應該也不至於說不快樂XD) 只是...(到底為什麼想更徹底的轉換角色呢?) - 想擁有更多元的職場體驗 (覺得幾十年都當工程師還是略顯單調) - 想擁有更多的職位發展可能,這也包括可能更好的薪資 - 希望藉由作為一個企業幹部,將國外企業好的文化與技術帶回台灣 一方面提升台灣企業的競爭力, 也多少稍微改善台灣的勞動環境(至少在公司內部) (我是真心這麼想的XD) ------------------------------------------- 如果看倌End也沒關係! 在這裡衷心期待版友的建議,盡可能提出以上規劃可能遭遇的問題! 正如我的願景所言,如果我成功了,或許對台灣的產業發展也能有些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61.73.231

02/06 20:38, , 1F
只要不回台灣~你文中其他一切都有基會實現
02/06 20:38, 1F

02/06 20:41, , 2F
(個人偏見)我不覺得十年後的台灣能維持現在的水準....
02/06 20:41, 2F
這時候就得引一位從長輩那聽到的話了 許多外國是非常美好,但是對於那一點點的不好,身為外族(國)人,我們無能為力 台灣是有很多不好,但是對於這些不好,只要肯努力,我們有機會把他們變得更好 我不是理想主義者,但是我心懷這塊土地,希望她更好,也希望我可以做一點事情

02/06 20:42, , 3F
覺得你肯這麼規劃自己就已成功一半了,加油!
02/06 20:42, 3F

02/06 20:52, , 4F
只要有實力 在台灣還是能有高薪; 欣賞你學成想報效台灣!
02/06 20:52, 4F

02/06 21:57, , 5F
真的想幫助台灣的話,請在台灣開公司
02/06 21:57, 5F
同意這是一種方式。只能說每個人對風險的耐受程度不同 如能在既有的部門、公司內做改造,我覺得也是好事一樁 開公司或許是實踐理想的最直接道路,但初期收入及忙碌或許會讓家庭備受挑戰

02/06 22:05, , 6F
有本事的人在台灣一樣高薪 只是事在人為
02/06 22:05, 6F
※ 編輯: zsguo 來自: 134.61.73.231 (02/06 22:41)

02/07 00:23, , 7F
在部門或公司內做改造很難,除非爬到很高階
02/07 00:23, 7F

02/07 00:34, , 8F
建議創業
02/07 00:34, 8F
我同屆有兩個同學正在創業(不同家),是感覺不穩定性真的滿高的 我習慣的「升等」模式還是比較傳統,也就是靠培養公認需要的實力和經驗得到「賞賜」 不過既然有兩位版友提出創業構想,我也就持開放心胸,畢竟我也確實是有一些點子 或許可以談談以我的背景,建議如何創業?在台灣揪人?去矽谷加入團隊? 進具有創業傳統的實驗室弄spin-off? ※ 編輯: zsguo 來自: 134.61.73.231 (02/07 01:06)

02/07 13:14, , 9F
你好厲害 加油
02/07 13:14, 9F

02/07 13:25, , 10F
推 不回台灣 這一切都有可能(極大可能)實現
02/07 13:25, 10F

02/07 15:09, , 11F
不好意思能不能站內信請教你一些問題? 謝謝!!
02/07 15:09, 11F

02/07 20:54, , 12F
好強哦.
02/07 20:54, 12F

02/07 22:52, , 13F
原po真的是很優秀的清大人,應該以國外的大型顧問公司為目
02/07 22:52, 13F

02/07 22:53, , 14F
標,有些是金融的,有些是購併或科技領域,都可幫到台灣
02/07 22:53, 14F

02/07 22:54, , 15F
多注意國外MBA畢業生的去向吧,尤其是華爾街以外的就業
02/07 22:54, 15F

02/08 01:40, , 16F
好優秀~~~請繼續加油。
02/08 01:40, 16F

02/08 06:29, , 17F
謝謝joeyptt的建議!
02/08 06:29, 17F

02/08 12:04, , 18F
再推一次 zsguo大謝囉~
02/08 12:04, 18F

02/11 01:09, , 19F
我覺得你現在想太細了,因為你有在國外工作的選擇權
02/11 01:09, 19F

02/11 01:09, , 20F
而且依照你的能力應該是沒問題,但是很多時候還是要考慮
02/11 01:09, 20F

02/11 01:11, , 21F
老婆、父母是否會影響到你的選擇,所以我覺得你長期目標
02/11 01:11, 21F

02/11 01:12, , 22F
可以先訂幾個方向,好好把短期目標完成,順便看局勢修改
02/11 01:12, 22F

02/11 01:13, , 23F
這樣應該就很OK了 只是建議,你還是比我強
02/11 01:13, 23F

02/12 04:04, , 24F
沒有意外的話父母那邊影響不大,我太太部分已有考慮
02/12 04:04, 24F

02/12 04:05, , 25F
要在國際勞動市場競爭不若台灣,激烈多了!謝謝brent43!
02/12 04:05, 25F
文章代碼(AID): #1H4aYoa0 (Career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