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所謂的貧窮

看板CareerPlan作者 (迥然吾亦見真吾)時間16年前 (2008/08/26 06:1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innightptt (海灘)》之銘言: : 最近日劇"貧窮貴公子"完結, : 斷斷續續的看了一些, : 讓我很有感觸。 : 我的家庭經濟狀況很差, : 固定月收入至少11萬卻入不敷出, : 最近爸爸的公司要求主管要儘量自備手提電腦, : 爸爸去賣場看完電腦回來後說:我吃到這個年紀,要買兩萬六的東西竟然買不起...... : 還有, : 最近姊姊跟爸媽的爭執越來越多, : 例如:爸媽用姊姊的名字貸款(但是錢是由爸媽還), : 姊姊不願意將全額給爸媽, : 因為她認為爸媽不會理財, : 常常錢一到手就花光 : (其實客觀的看,就是經濟狀況很差進來的錢常常都是要"補洞",當然沒好剩。) : 還有像姊姊寧願跟男朋友去逛街買名牌, : 爸媽跟她調錢卻很難~~~ : 姊姊其實也幫家裡不少, : 可是她跟我說她好怕老了跟爸媽一樣, : 所以她只願意非常理性的幫家裡。 : 諸如此類的事我夾在中間兩邊溝通, : 常常覺得好累, : 每次跟爸媽、跟姊姊講到錢, : 我常常電話一掛眼淚就掉下來了。 : 我覺得爸媽或姊姊都沒錯, : 只是立場不同。 : 看貧窮貴公子時, : 我有點無法將它當喜劇看, : 因為我瞭解貧窮, : 我知道貧窮會耗損人的精神、信心、健康, : "窮人不能生病"這件事我更是體會過。 : 對我來說, : 名牌真的不重要, : 看著同學吃喝玩樂我也不心動, : 因為我深知沒有那些東西人一樣可以過日子, : 我只希望能讓五十多歲的爸媽過好一點, : 也想以自身經驗告訴版友們貧窮不好笑, : 年輕時要會理財真的很重要, : 一點感想,分享給大家。 貧窮的確不好受。 要脫離貧窮行列,首要之務就是降低負債。 原po家庭的負債應該不少,導致家庭的淨收入可能都不夠還貸款, 所以有入不敷出之嘆。 而且大概能抵押的都抵押了,甚至父母親本身的信用貸款也用了相當的額度, 所以用了姊姊的名字去貸款,這部分恐怕也是利率比較高的信用貸款。 會造成原po有貧窮的感覺,應該是這個情況已經持續好一陣子了; 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感受不到否極泰來的遠景。 感傷之餘,就要面對現實。 是不是請父母親檢視目前的資產及負債, 最近幾個月,以及最近幾年的淨負債是持平、減少、或者增加。 如果負債是持平或減少的話,那麼儘可能幫助父母親撐下去。 而如果負債是增加,並且不斷增加的話; 那就要看看是甚麼樣的負債,為甚麼會一直增加。 負債雖然無奈,但是只要用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通常會有所改善。 如果一直都改善不了,要嘛是負了很大的債,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 要嘛就是用錢的觀念偏差,無法節流;要嘛就是沒有盡全力開源。 不論是甚麼原因造成原po家庭的負債是持續增加,都要很嚴肅的思考一件事, 那就是──要保護自己,不要同意以自己的名字去貸款填補財務黑洞。 甚至被說不孝也不要動搖,因為,最後生活還是要過下去的; 假使自己也負了一筆債,那時候要談孝順,會很沉重。 所以,原po的姊姊『只願意非常理性的幫家裡』,這是對的。 撇開逛街買名牌不談,如果給一萬,一萬不見;給兩萬,兩萬不見; 給三萬,三萬不見;給全部的薪水也無法挽回局勢的話, 就要做好保護自己的動作。 最後,談一點理財的概念。 每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不同,做法也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追逐高獲利的理財商品,不可避免的要忍受高的風險; 當然有人因此致富,也有人因此負債累累。 有的人做法比較保守,風險雖低但獲利也不高。 不管是從事高風險或者是低風險的理財行為,最高的準則都在控制風險, 也就是當狀況不如預期時,可能要做停損的動作。 開公司也罷、投資股票期貨也罷; 除非資金很雄厚,可以忍受長期的損失,也就是氣夠長; 否則的話,都要設立停損點。 在不可為的時候不要逆勢而為,該放棄的時候要捨得放棄。 理財的具體做法是──如果可以的話──儘量減少負債。 因為負債是要擔負利息的;在利滾利的情況下, 複利的利息,通常是造成個人或公司財務困窘的主要原因。 另外,不要想著槓桿操作、以小博大,可以一夕致富的春秋大夢。 負債致富、負債成功的例子不是沒有,只是失敗的例子更多。 正確的理財觀念要建立,才不會陷入貪與怕的深淵。 要脫離貧窮線,減少負債是首要之務。 具體的做法是儘量的開源及節流,而拒絕當貸款的人頭、或者當保人, 才會讓開源節流的效益慢慢顯現。 觀念如果想通,才有機會由貧窮邁入小康。 如果不從開源節流方面著手,而還有著一絲絲的發財夢; 雖然有夢最美,但是翻身的機率可能就會越來越低了。 原po加油了。 (謝謝Richarr大的提醒,已將誤解的部分修改完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79.100

08/26 11:11, , 1F
基本上原po父親應該是勞方而非資方。
08/26 11:11, 1F
※ 編輯: cycuchen 來自: 61.224.82.196 (08/26 13:43)

08/27 01:02, , 2F
是的,我的父親是勞方。
08/27 01:02, 2F

08/27 11:21, , 3F
推:最高的準則都在控制風險
08/27 11:21, 3F
[部份違規或廣告推文已被系統自動刪除]
文章代碼(AID): #18io-2Vg (Career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