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焦慮:天之驕子如何學彎腰?

看板CareerPlan作者 (Have a nice day)時間19年前 (2005/04/01 17:58),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高投資低報酬~30歲的焦慮 文/楊瑪利 30歲,是一個人成家立業的關卡,然而台灣30歲的這一代, 卻碰上五十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讓他們成為「高投 資、低報酬」的一代,景氣低迷、微利時代、大陸崛起、 夢想遠離…, 30歲年齡層出現集體的焦慮, 從30而立到 30歲的焦慮, 要如何為自己找到生命的出口? 三十一歲的劉人華,身穿黑T恤、牛仔褲,衣服下面的肌肉 看得出來是練過的,朋友愛笑稱他是「劉德華的弟弟」。 一心想成為創作型表演工作者的劉人華,畢業於改制前的 國立藝專戲劇系,當兵、短暫工作後,四年前進一步到英國 倫敦進修表演碩士。 出國時,劉人華樂觀地認為,進修回國後一定可以有更好的 發展,「四年前台灣景氣很好啊,表演團體正蓬勃,不少團體都全省巡迴。」 哪知道花了數百萬台幣,終於在去年初學成歸國後,卻碰到 嚴重的經濟倒退,表演團體紛紛倒閉,剩下的知名劇團也大多 賣座困難,而新興的電視偶像劇,要的卻是二十歲的年輕演員 ,他又顯得太老了。 近一年來,他靠接一些廣告通告當零用金,平均月收入一萬到 一萬五千元間,有時候整個月也沒案子接,仍未放棄理想的他 笑說:「我最多的時間,就是在找下一個工作機會」、還有 「學著習慣這種沒事情做的慌張。」 「過去世俗認為到了三十歲應該要有的東西,也就是三十而立 --有穩定的生活、有老婆、有房子,我現在都沒有,」仍堅持 表演之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的劉人華說。 外表看起來帶著濃濃書卷氣,三十三歲的陳柏廷,即將拿到政大 地政所博士學位,現在面臨的困難是,要去哪裡找到專任教職的 工作?「公私立大學、科技大學想都不要想,只能去技術學院試 試,但機會也不是很多,」他說。 機會不多,是因為台灣近十幾年來實在培養太多博士了,光是本 土的博士畢業生,十年來就從每年八百個,增加到每年超過一千五 百個。加上很多公立大學教授退休後,轉到私立學校任職,領兩份 薪水的趨勢愈來愈明顯,更排擠到年輕博士的求職。 為了累積教學經驗與人脈,陳柏廷必須先從兼職做起。每個星期 二、三各在台南立德管理學院和文化大學當兼職講師,賺取一小時 才五百多元的講師費。住台北的他,要到台南上課,必須趕清晨四 點多的遊覽車,「如果睡過頭了,坐飛機趕去台南,教書的薪水都 不夠付交通費,那天就只好當做當義工。」 一個夜晚必須在車上度過,兩所學校的教書所得,扣掉車馬費, 淨收入約兩萬元。「這樣的日子是有點苦啊!但這就是我的資源, 情勢已經這樣了,抱怨也沒用,只能握住目前擁有的,」陳柏廷一 面喝著咖啡,望著外面的公園人來人往,一面說著自己的處境。 而且,陳柏廷認為自己還不會是最可憐的那一代,「往後看,更晚 畢業的人,有可能比我更慘,因為機會會愈來愈少。」 過去三十歲的人好像可以看到一個具體目標,往前衝衝衝,現在三十 歲的人,往前看卻茫茫茫,往後看更覺得未來的人,可能更慘。為什 麼台灣的青壯年齡層,會出現這種集體焦慮?這種心態對這群人的未來 ,還有台灣的未來,又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分析起來,目前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從小就是在台灣經濟起飛下成長 的一代,大多數從小衣食無虞。 因為沒有經濟壓力,父母與國家對這個世代的教育投資,可說比以往世 代高出許多。從大學到碩士,再到博士,每一個學位的畢業生人數, 二十年來都成長數倍甚至數十倍。 二十年前,台灣一年大學畢業生才3萬多人,到了去年已經超過14萬人。 二十年前台灣一年才培養2400多位碩士,去年就成長10倍,達2萬5900人。 博士更是成長近20倍,從二十年前的86人,到去年1500多人。 然而這群台灣五十多年來第一代備受呵護栽培出來的天之驕子,卻不幸碰上 五十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最低報酬的年代,讓他們淪為「高投資, 低報酬」的一代。 父母高投資、子女低報酬的現象,可以從節節攀升的失業率上看出來, 面臨全面的經濟衰退,愈來愈多年輕人難經濟獨立。十年來二十五到 二十九歲的年輕人,失業率從 1.94%,提升到 6.41%,三十到三十 四歲年輕人,失業率也從 0.96%提升到 4.56%。 三十歲年齡層的焦慮,事實上也跟高等教育的過度擴充有關。高學歷的 一代,不見得就是高競爭力的一代。 當全球化已經打到台灣家門口來,台灣高等教育的過度擴充,已經讓 不少人開始反省,「教育到底在創造失業,還是在培養人才?」長期 研究失業問題,現任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就提出這個疑問。 目前台灣的大學、研究所仍在增設中,很快地,大學聯招的錄取率將 超過百分之百。 充裕的受教機會,讓台灣的小孩,從小一路念書,不必經過太多挫折。 但是缺點卻是,面臨到要踏出校門的時刻,才發現人生前幾個關卡都很好過, 到了最後一關卻很難。 「就像跳石過河一樣,一要進入社會,才發現距離愈來愈遠,愈難跳,」 二十九歲,政大政治系、新聞研究所畢業的吳豐維,對於他這個世代有這樣的體會。 這一代,從小大多在相對優渥的環境下成長,一般被認為比較缺乏抗壓性、 忍耐力。當高期待的天之驕子,碰上幾十年來最困難的年代,愈來愈多人選擇 延遲進入社會。 近五年來大學應屆畢業生中,選擇延畢的比例一直上升,從6.97%提升到 去年11.1%。今年畢業季節,部份大學校園甚至傳出近五分之一學生選擇不畢業。 當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焦慮情緒持續蔓延,當愈來愈多具有生產力的年輕人 寧願待在家裡或校園,而延後進入職場,又會對國家競爭力或是未來社會 產生哪些衝擊呢? 辛炳隆指出,許多先進國家也都有嚴重失業問題,他舉OECD國家的研究指出, 年輕人自學校畢業後到進入職場前五年,應該算是學習期,仍是對這個人的 投資階段。若在這個階段真心想工作,卻找不到工作,或是工作不順利感到 挫折,對這個人的未來職場發展會產生負面影響。 一是會影響個人信心。二是等於這個人一出校園就缺乏投資,造成人才出校園 後競爭力持續下降。 從三十而立到焦慮的三十歲,台灣青壯年齡層目前處境與心境,不只挑戰他們 個人生存的問題,也挑戰家庭結構、社會、國家整體競爭力。 機會vs態度 天之驕子如何學彎腰? 當三十歲這一代抱怨,機會沒有留給他們時,上一輩對他們的批評則是: 態度可能有問題。面對經濟走下坡的時代,年輕人的態度該如何調整? 曾經也三十的各行業「前輩」,特別將他們走過三十的經驗與年輕人分享。 孫大偉(五十三歲,汎太國際執行顧問):不要選擇太多而蹉跎 新一代本質真的比我們好太多,電腦、語言、視野。但是差別在態度。 想太多,急功好利,受不了壓力,不願意彎腰。他們讓我想起鹿橋小說《人子》 中的一篇故事,描繪一個旅人到了一座山谷,半夜聽到熱熱鬧鬧的聲音,是小花 小草在那裡跳躍著,因為明天是一年一度開花的時刻。每一朵花都被指定要開什 麼顏色。唯獨其中一朵可以選擇愛開什麼顏色就開什麼顏色,大家都羨慕它,它 也覺得自己好幸運。 結果第二天,所有的花都開了,該黃的開黃的,該紅的就紅的,唯獨那朵可以 任意選擇的花沒開,成為枯萎的小蓓蕾,因為它選擇不出來。 這篇我看了後,很有感觸,就是給太多的選擇,反而猶豫蹉跎,把時機耽擱了。 像我這一代,家裡八個兄弟姊妹,要吃什麼東西都要經過一番爭奪。因為匱乏 ,所以會努力去追求一些事情。但現在的小孩,因為沒有匱乏,所以比較沒鬥志。 因為選擇太多,反而蹉跎。 我建議年輕人,至少到了三十歲,應該要選定人生方向了,選定行業、選定公司 ,然後就像選好看哪一場電影一樣,就排隊買票,但不要排這排,又看那排,三心兩意。 而且,要持久才能看到成績。別以為一個星期就可以否決一家公司,一個月就斷定 一個行業的前景。 因為沒有長時間沈浸在某一個領域內,根本看不到門道。 而且不要怕起薪低、職位低。我三十二歲才進廣告公司,薪水扣掉稅,根本剩幾千塊。 奧美創辦人奧格威曾經說過,進入一個領域的前幾年,學到的會比領到的薪水多。 葉錦添(四十二歲,設計、美術工作者):回歸單純與專注 從小到現在,一直都很簡單,沒有想太多,就是一直想創作、學習、找各種可能性, 生活的目標就是為了這個。 十年前從香港到台灣來,只認識一個人吳興國(表演工作者)。在香港的時候我很窮, 二十六塊港幣過一天,一天只吃一餐,吃那種咖啡可以無限續杯的。有人請吃飯, 才吃好一點的。住父母家,睡沙發,腳不能伸直,有一段時間睡廚房走道,旁邊堆 滿我的書。 我一個香港人會來台灣理由也很浪漫,就是覺得台灣比較有創作的環境,有一些人不 錯。要來的時候也沒錢買皮箱,鐵箱裝一裝就來了,在吳興國家住三個月,他幫助我 三餐。一直到一九九六年我跟雲門舞集到歐洲公演後,才真正慢慢建立自己的專業地位 ,愈來愈多外國人來找我。 我覺得現在台灣的年輕人就是缺乏一種專注,不浪漫,也不太幽默。大家都想太多, 不單純,也世俗。就是看不到一些很「堅硬」的人,那種非把什麼做出來,否則我要 把你給殺了那種氣。 現在三十歲的人,有兩個層次的問題要考慮,一是生存問題,一個是基礎問題。 生存問題我覺得世界的物質是不可能一直成長下去的,經濟又走下坡,所以年輕人 應該減少對物質的渴求。 至於基礎問題就應該要強化。就是有沒有真的學到東西,從工作裡愈有修養、 實力愈強。回歸單純,找到把一些事情做好、做出來的那種熱情,我覺得比較好。 【本文摘錄自《天下雜誌》第277期 2003/06 http://www.cw.com.tw/index.htm 】 >> more…更多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51.56

218.166.38.216 04/01, , 1F
寫得還不錯...推一個
218.166.38.216 04/01, 1F

218.167.82.87 04/02, , 2F
要重質不重量 大學畢業生早量爆了質反而變低
218.167.82.87 04/02, 2F

61.230.20.50 04/03, , 3F
文中的陳老師,現在在桃園某科大作專任老師,恭喜
61.230.20.50 04/03, 3F

220.138.224.199 04/04, , 4F
寫的太好啦....我也正在找工作28歲的老女人
220.138.224.199 04/04, 4F
文章代碼(AID): #12JHjX1X (Career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