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大校門「花田錯」

看板CampusTour作者 (淘氣阿丹)時間11年前 (2013/01/04 16: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大校門「花田錯」 Written by keikei on December 24th, 2012 ◎ 瞿海源、黃宗儀、張小虹 出現在台大校門旁的一大片「花田」,究竟是台灣校園規劃的一齣悲劇、喜 劇還是鬧劇? 「花田」第一錯:任由捐贈單位「選地」。企業捐贈大學蓋樓時有所聞,但 任由捐贈單位「選地」,打亂原本規劃,造成師生流離失所,恐怕還是史上 第一遭。原本規劃先蓋人文一館(舊地理系館基地)再蓋人文二館(洞洞館 基地),而一館初步規劃也已通過校發會審查。但捐贈單位觀樹基金會進場 後,卻不喜一館基地,直接選定校門口旁、被視為台大「地王」的二館基 地。文院被「錢」牽著鼻子走,只能將兩館量體合併興建,堆擠在校門口 旁,而校方則逕自將文院一館基地蓋成博雅教學大樓。 「花田」第二錯:強行拆館,迫遷系所。人文大樓興建案因量體過大,建築 設計不符校園規劃準則,引起師生、校友、市民與空間專業者的關注。但校 方與院方卻在兩年多前倉促強行拆除人哲二系系館。彼時人文大樓第六案尚 未通過校規會、校發會的審查程序,更遑論校外的環評與都審。換言之,案 子都還沒通過審查就先拆系館,人哲二系被迫遷往整修工程尚未完善的水源 校區,苦不堪言,而遷移轉置與拆除工程就已花費六千六百多萬元。 「花田」第三錯:拒還文院基地。觀樹基金會五.四億元的捐款,根本蓋不 了整棟人文大樓,台大校方與文院還需負擔近一半的興建經費,但校方卻有 地不給(連先指定都不願),造成無法移轉一半量體與一半經費至他處的僵 局。 台大文院學生不必哀怨淪為「花田系」,應化悲憤為力量,要求李嗣涔校長 明年下台前必須還給文院另一塊基地,唯有如此才能「立即解決」人文大樓 僵局,也能「根本解決」文院發展空間的不足。學生更該要求直接參與文院 空間會議,確保日後規劃不得再蹈目前人文大樓案犧牲學生活動使用空間的 覆轍,以終止文院學生流浪校園的悲運。 從樂生保存運動、士林王家都更到紹興社區爭議,大學生都是當前捍衛台灣 空間正義的先鋒,而在爭取台大校園空間正義的歷史現場,文院學生不應缺 席。 (作者分別為台大社會系前教授、地理系教授、外文系教授) Posted in 台大新聞剪報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209
文章代碼(AID): #1GvfAR4Q (Campus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