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放課後のプレアデス 作品背景消失

看板C_Chat作者時間9年前 (2015/05/12 23:17),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路上挖到 2010 年 Web 動畫推出時的報導跟訪談 可以了解到到話製作的背景,有興趣的同好可以參考看看 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的部分屬於大概的介紹 上篇: http://diamond.jp/articles/-/10260 下篇: http://diamond.jp/articles/-/10334 以下是我隨手翻譯,看得懂日文的人可以直接點上面的連結進去看XD 上篇內容主要是訪問 SUBARU 國內網路行銷負責人鈴木先生,介紹基本情報 摘要: - 近年日本年輕人逐漸對汽車失去興趣, 以往使用世界拉力賽及強調汽車性能的行銷方式,效果逐漸變差 甚至把 "快速"、"帥氣" 牌反而帶來反效果 - 製作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讓對汽車無興趣的人,喜歡上汽車的世界 接觸原本跟 SUBARU 完全沒有交集的客戶 - 主要是希望用 "用心製作" 打動消費者的深層心理 - 如果論 汽車/動畫 的平衡的話,是一面倒的傾向動畫 - 製作動畫是 SUBARU 的點子,經過一番調查, 選擇與具有神話性、製作用心、感性精細的著作團隊 - GAINAX 並透過廣告公司接觸 - 時代背景不特定在過去、現在、未來,而是希望定義在 "永久" (按: 大概就是可以一直重複使用的意思?) - 希望不是強押 SUBARU 的廣告內容給客戶,而是很一般的相遇 (即使沒有汽車出場) 希望是能夠被想像的故事。 然後,閱讀背後的故事 (製作背景?) 也是有趣的。 一般而言動畫的 Wikipedia 條目內容都很重,希望這部動畫的展開也是那樣的 - 網路不是大眾廣告,消費者選擇閱聽自己想要的內容 對於不想要的內容,使用者只會略過。 因此希望製作優質的內容,與廣告有所區隔 - 汽車業界為了客群,嘗試了非常多的策略。 但遣在消費者往往不被打動。 想要嘗試使用網路宣傳影片,是否能夠做到讓客戶達到認知,甚至是理解的等級。 ================================ 分隔線 ================================= 下篇則是訪談 GAINAX 動畫製作部 制作デスク的高橋祐一先生, 以及網路事業部部長 小倉由美子女士 筆者: GAINAX 以前有製作過汽車相關的作品嗎? 高橋: 故事中,包含致敬的部分,是有過出現汽車的動畫。 但沒有製作過汽車為主題的動畫。 是有滿多機器人登場的動畫,但即使有很有汽車感的機器人登場, 也沒有真的以汽車為主題的作品 筆者: 網路專用的動畫,在日本受歡迎嗎? 小倉: 有整個用 flash 製作的動畫。但那是個人基於自己的興趣製作, 並發表在自己的網站上,然後因為受歡迎被電影公司注意到,電影化。 但這種類型的作品,無論是由個人或是製作公司所做,都不是為了賺錢。 除此之外的網路動畫很少見,GAINAX 以前也沒製作過。 (按: 當時是 2010 年) 就動畫以外而言的話,過往有如 Toyota 在 Gyao 上放網路電視劇 "iQ", Honda インサイト等等,使用真人電視劇、漫畫或動畫角色宣傳的例子。 美國的日本車子公司以及美國的汽車公司,也製作過真車融合動畫的宣傳。 但就本次「放課後のプレアデス」以原創劇本自製動畫, 並在自家網站播出是世界首創。不僅如此,日本直到今日都沒有正格的廣告動畫, 原因為何? == 新的造物 (ものづくり = 製造物品) == 筆者: 為何廣告動畫沒有普及? 高橋: 作動畫的人不太喜歡動畫被拿去作為廣告使用。 我們想把自己的情感畫出來,表現在動畫上。 我們不是為了工作畫圖,特別是 GAINAX 有這種風潮。 筆者: 本次如此顛覆了動畫業界的常識,接受了 SUBARU 的企劃 請問目前進行狀況如何? 高橋: 一般來說,這應該是要花好幾年的計畫。以原創作品來說, "至少" 希望有兩年的劇本創作時間,製作本身需要 3~4 個月 但本次計畫實際上是從六月下旬開始,1~2 分鐘的動畫, 除了跟汽車有關,還被要求本次作品要是高品質的原創動畫, 需要認真做好主角的角色,這對 GAINAX 是很大的挑戰。 筆者: 如此無前例的短時間製作,實際上做起來如何呢? 高橋: 兩家公司思考的方向完全不同,這是某種強烈的刺激。 SUBARU 丟了一堆難題過來,基本上 GAINAX 是接受挑戰的的公司。 有想要嘗試一些新型態的一面。 此外,這個企劃一開始是本公司的武田(董事長 廣康先生)對我說 『這個是 SUBARU 喔!』拿過來的。用新的方法、新的時間表、 一個新的造物的挑戰。之後就只有靠情感作為動力了。 上面的『這個是 SUBARU 喔!』這句話,有兩重的意思。 首先是,高橋原本就是 SUBARU 的愛用者,愛車是長年的 「Legacy B4 RSK」。 高橋說道「行駛時的一體感,開著開著心情會越來越沉著。 高速行駛時穩定不晃動,駕駛不須耗費心思,就像跟車子一起前進一樣。 這種印象非常強烈。你能懂嗎? 這種感覺」等,SUBARU 粉表露無遺。 == 其實 GAINAX 跟 SUBARU 是同類== 另一個理由是 SUBARU 對造物有許多堅持,從頭到腳根本是技術人的集團。 與其他車商比較,公司規模很小。而 GAINAX 雖然在日本動畫界很有名, 與東映動畫、萬代、吉普力相比,跟 SUBARU 一樣有 「(即使沒效率也硬要貫徹),專注造物的特殊集團」的一面。 因此,GAINAX 對 SUBARU 抱有同類的印象。 本次「放課後のプレアデス」的導演指定由 GAINAX 公司內的佐伯昭志擔任。 (按: 作品經歷略過),高橋說「他除了在公司內,製作純粹的原創動畫享有 定評之外,也對於 (SUBARU 前身的) 中島島飛行機在戰爭時期的引擎 非常了解等等,是個非常喜歡機械的人」 就結論來說,對 SUBARU 而言,在 GAINAX 有如此了解 SUBARU 的製作人及監督, 算是相當幸運。 在這樣的背景下,SUBARU 與 GAINAX 展開了合作。 對於是否要在本稿揭露合作初期,也就是 5 月前後相關的動向,筆者煩惱了一下。 主要是當初在訪問 SUBARU 時,並沒有談到這一塊。 相對的,GAINAX 想要闡明故事的來龍去脈,因此向我說明了計畫初期發生的事。 本搞並沒有送予兩公司確認,由於是按照筆者的判斷撰寫, 內容可能會與兩公司接受訪問時的「期望」不同。 但筆者認為本文的定位是「在常態性萎縮的日本新車市場中,罕見的異業合作, 也許會成為活化市場的『特效藥』?」,因此認為應該記載兩公司在執筆過程中, 所發稱的各種「迷惘」、「爭論」、「和解」。希望這不會對 「放課後のプレアデス」 網路動畫上映帶來負面影響。 以下是按照筆者的判斷,繼續撰寫。 == SUBARU 當初是希望宣傳防撞功能 == 其實本次企劃初期完全是不同的東西。 當時 SUBARU 對 GAINAX 的要求是,希望製作宣傳 legacy 搭載的防撞功能 「Eye Sight」的動畫。以主角的成長故事的方式呈現,角色也有初步設定。 但是以不會撞車作為動畫主要訴求,對於動畫製作者而言非常困難。 此外,即使是在動畫等架空的故事中,撞車的場景也很難獲得車商的允許。 但這對製作方而言,尤其是對 GAINAX 來說,更想要做顛覆一般常識的「創舉」。 到底來說,在關於汽車的動畫中,直接讓汽車登場有損 GAINAX 的自尊。 在 GAINAX 接受企劃委託時,有製作「若沒有相關各位徹底的討論,本案將難以執行」 的書面文件。為了迎接從未有過的挑戰,也為了維護 GAINAX 的自尊,抱持了 絕不妥協的覺悟。 在相關人士激烈的爭論中,GAINAX 向 SUBARU 方多次質問 「你們實際上,到底想要透過動畫做到什麼?」 而 SUBARU 的回應是,想讓人看到「SUBARU 好的地方」「SUBARU 的挑戰」 甚至獲得了「(就算)汽車不出現也沒關係,只要看到影像能知道這是 SUBARU 的挑戰就好了」的回應。 這樣一番話,讓 GAINAX 方消去了心中的迷霧。 == 用汽車以外的東西,表現 SUBARU 好的地方 == GAINAX 方下定了決心,「這次除了是 SUBARU 的動畫,也希望強力的表現出這是 我們 GAINAX 的動畫。就算不讓汽車登場,也能用其他東西把 SUBARU 好的地方 表現出來給人看」。之後,在朦朧中看到了「追求 SUBARU 的存在本身」這個目標。 在激烈的爭執中,兩社互相碰撞自己想要的動畫。 而預告網站中的標語「貫徹造物榮譽的 Spirits」,是兩公司真實的心聲。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製作公司的 GAINAX 而言,心頭上一直都是企業廣告與 純粹一般作品的平衡。關於這點,本次訪談中也提出了相當多的問題, 高橋在認真思考後給予了回答。 筆者: 就結論來說,本次的企劃算是好做還是難做? 即使您喜歡 SUBARU,在工作上也沒有跟 SUBARU 有交集吧 高橋: 老實講,到之前我都一直很煩惱。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事讓許多顧客看到看到我們的動畫。 在短期內從零開始製作,靠擴散給大家實在非常困難。 筆者: 基本上 SUBARU 的車不會登場,這點很困難嗎? 高橋: 因為是 SUBARU 的動畫,要讓 SUBARU 的車登場非常簡單。 但什麼事都從零開始做的正是 GAINAX。 但我們相信可以不讓汽車出場,而在看完後能聯想到『啊,這是 SUBARU。』 雖然很可怕,我們還是避免讓汽車登場。這是我們心裡的想法。 (本企劃 SUBARU 的負責人) 鈴木先生雖然說,請傳達 SUBARU 的好。 我們想的是直接把 GAINAX 的好直接端出來。 筆者: 從零開始,真的是如此的困難嗎? == 不能使用 飛行道具 跟 情色(エロ) == 高橋: 追求純粹的角色性、故事性的結果,如果等於 SUBARU 的好,就沒問題 結果會如何,說實話我不知道 結果 (製作方覺得) 有趣,(消費者) 會如何反應不知道。 但如果做一開始就知道的東西也沒意思。 反過來說,如果從零製作的作品成立的化,會引起 (消費者的) 騷動。 我覺得如果這樣,那就贏了。 因此,我希望在不把車拿出來的前提下,用易懂、單純的故事表現出來。 筆者: 就結果來說,透過『放課後のプレアデス』這個作品,大家想說的是什麼? 大家追求的是什麼? 高橋: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使用眼睛看的到的「飛行道具」,車等等。 以及最近動畫業界流行的情色,在一覽純粹的作品中, 能讓普通的客層滿足這件事吧。 我很在意平常沒看動畫的人,會怎麼看這部作品。 異業結合真的是很大的挑戰,在各種地方挑戰。 筆者: GAINAX 有很多狂熱的動畫迷,目前對這個作品的看法如何呢? 高橋: 感覺我們會捅出問題的聲音很多。 但也因為如此,GAINAX 就算真的出包, GAINAX 也就是家只會被說『嘛,GAINAX 不意外』的公司。 有種,我們把這點打在前面的成分在。 筆者: 這個作品,就宣傳而言是國內限定嗎? 有沒有打算朝向世界? 另外,你們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受到支持,這種通用性的根源是什麼? 高橋: 雖然是從日本發出的影片,就作品而言,對象是全世界。 然後,這應該只限於 GAINAX,自己覺得做得好的影片希望能散播出去。 另外,不局限於固定的思考方式。 如果用相同的思考方式,一直做一樣的東西,GAINAX 無法持續下去。 一定要總是有心的東西、新的形態。相同的公司對公司來說無法接受。 因此 GAINAX 聚集了許多個性很強的人。 == 好的意思來說,將背叛判我們的期待 == 不因為是動畫、是廣告而該如何如何,而是更加深思的 SUBARU 與 GAINAX。 企劃開始時,兩公司油水不容。在互相了解、交流後萌生了 「也許可以產生什麼新的東西」的期待。 兩公司業種不同,目標、方向、視線也都不同。合在一起時會如何? 在兩家公司多次碰撞後,結果不只是影片。高橋說道 「感受到了(相關人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型態固定了下來」。 透過與 SUBARU 與 GAINAX 的訪談,筆者感想是, 「放課後のプレアデス」不只是只有異業合作之名的商業模式。 在為了做本搞結論,整理 GAINAX 資料時,看到了 GAINAX 目前在播的新作 「Panty & Stocking with Gaterbelt 」,並從心底震驚到「這是什麼?!」 在各種動畫網站流出的影片中,看到高橋所說到「飛行道具」亂飛, 不論意思是好是壞,都充滿了各種「日本好厲害!」的評論。 SUBARU x GAINAX 的組合,應該是在好的意思來說, 將背叛判我們的期待。 -- 如果有人對於 SUBARU x GAINAX 本來合作企畫的內容有興趣的話... http://bizmakoto.jp/makoto/articles/1102/01/news017.html GAINAX 董事 武田: 「本來是希望做宣傳新版 Eye sight 的動畫。  有個叫 Saitou Ai 的糊塗娘坐車旅遊全國,跟許多人接觸的故事。  結果到了六月 Eye Sight 開賣後,Saitou Ai 這個企劃就取消了。  被說『EyeSight 應該不必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90.1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31443867.A.434.html

05/12 23:59, , 1F
翻譯感謝w想法意外的很多呢...
05/12 23:59, 1F

05/13 00:47, , 2F
翻譯推!有些過程和想法很有趣~
05/13 00:47, 2F

05/13 00:49, , 3F
後來果然沒車、也沒飛機之類的,防撞也是XD
05/13 00:49, 3F

05/13 01:05, , 4F
翻譯推!
05/13 01:05, 4F

05/13 04:34, , 5F
05/13 04:34, 5F
文章代碼(AID): #1LKXcRGq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