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四個轉型成功的案例之一:南韓LG集團開創亞洲ꔠ…

看板CSMU-LS89作者 (重新出發)時間18年前 (2005/12/20 13: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Bioindustry 看板] 作者: coyot (coyot+e) 看板: Bioindustry 標題: 四個轉型成功的案例之一:南韓LG集團開創亞洲生技奇蹟 時間: Mon Nov 28 19:02:36 2005 ※ [本文轉錄自 Biology 看板] 作者: coyot (coyot+e) 看板: Biology 標題: Re: [討論] 很奇怪,怎麼李院長一直在鼓吹? 時間: Mon Nov 28 19:00:04 2005 ※ 引述《hideyo.bbs@bbs.ntu.edu.tw (土佐鄉士)》之銘言: : 台灣發展生技產業不順 : 並不是研發能力不夠 : 有個原因是這類產業不同於電子業 : 但老是有人想把它當成電子業搞 : (不論產官都有不少人這樣想) : 希望搞個幾年就能回本 : 要不就是想打著生技產業名號 : 行撈錢之實 "希望搞個幾年就能回本" 是電子業嗎? 台灣電子業也是在經過20多年的政府支助 以及不斷失敗中才有今天的成果 別老是以生技業不同於電子業來找藉口! 這世界只有一種產業 叫做"資本主義業" 不合投資者的願景就發展不起來 除非靠政府支助 台灣電子業會有今天 是早期靠政府支助 加上它們在激烈競爭與失敗與整合 才有今日科學園區那些大廠 它們可不是你說的"搞個幾年就能回本" 以下從華文生技網中轉錄過來的 去看看人家韓國的電子業"LG集團"是如何投資在生技產業上 一個產業要發展起來 要靠政府支助與老闆支持 而非誰不同於誰 http://www.bioweb.com.tw/feature_content.asp?ISSID=876&chkey1=LG&chkey2=生技產 業&chkey3=LG%20Life%20Science&chkey4=&chkey5= 四個轉型成功的案例之一:南韓LG集團開創亞洲生技奇蹟 生技產業已經是新興的明星產業,在全球主要先進國家,生物科技的發展具有數十年的 歷史;在我國,雖然生技產業本身尚屬培育與萌芽階段,然具有高技術密集以及高投資 報酬的特性,加以政府的大力推廣,生物技術產業不但強烈吸引投資人的注意,也讓許 多亟欲轉型的傳統產業有了新的方向。以全球來說,包括安捷倫、GE、韓國的Samsung與 LG等,都是成功的轉投資案例;在國內,國營體系包括台鹽、臺灣菸酒公司、中油生技、 臺糖、中鋼,以及民間企業如臺塑與光陽,都是異業轉進生技產業的代表。 》化工與電子領域案例 南韓LG集團開創亞洲生技奇蹟 長達12年的研發投資,LG才造就了FactiveR;與LG集團習慣的電子產業中快速輪替的產品 週期,投資回報的型態實在大相逕庭。LG的成功或許可以反映,其實單純的「堅持」,才 是LG跨領域經營生技領域,能夠開花結果的最重要關鍵。 文/曾念國 作者為工研院經資中心生醫組.產業分析師 提到LG集團,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LCD-TV、洗衣機、電冰箱等家電產品,或電腦、光 碟機與手機等資通訊產品,在這些領域上,如今LG的品牌印象確實已經深植人心。不過,LG 集團這個2004年整體銷售突破800億美元的企業巨人,不僅活躍於家電與電子產品領域,在化 工領域的經營也有深厚的經營基礎,更藉技術與資金實力朝向生技製藥產業發展。2003年 ,該集團旗下的LG Life Science,領先亞洲各新興國家的生技廠商,成為第一個擁有美國FD A核准上市之新藥產品的領導者(FactiveR,學名gemifloxacin,2003年由FDA核准上市) 。 ■LG集團發展歷程 事實上,LG集團的前身,創立於1947年的樂喜化學工業會社,正是由化工領域起家。最早 的產品包括化妝品、牙膏以及各種塑膠產品等。如今著名的LG Electronics的前身金星電 子,則是在1959年才成立。 憑藉著化工領域的技術優勢,LG相關各企業在精密化學與電子領域的發展上,有著先天的 優勢。1970年代,LG集團旗下的企業成長迅速,1972年樂喜化學的出口創下5億3千萬美元 的紀錄,金星電子的成長逾170%,集團陸續更跨足石化、機電、電線電纜、保險與證券等 領域。 接續1970年代的高速成長與擴張,為1980與1990年代的LG集團奠定了穩定成長的基礎。為 了創造強力鮮明的企業形象,至1995年,集團正式整合命名為LG。不過,挑戰緊接而來, 1997的亞洲金融風暴重創了南韓經濟,因依賴外銷市場而備受壓力的的LG集團採行「選擇 與聚焦」策略,重整企業結構,將危機化為轉機,從而創造了今天全球電子與化學產業不 可忽視的重要國際企業。而生技產業,則是LG所選擇將持續聚焦的重要領域之一。 ■LG Chemicals跨足生技產業的軌跡 LG在生技領域的成功其來有自,背後隱藏著許多努力。事實上,LG集團踏入生技產業的腳 步甚早。1984年,LG Chemicals前身的樂喜化學,便成立了製藥專責部門,同年在美國成 立生技公司Lucky Biotech。藉著化工合成的技術優勢,鎖定抗生素產品,朝向原料藥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與原料藥中間體(Intermediates)產品發展,並且 開始研發蛋白質藥物的製造。 1990年,樂喜化學的製藥部門以子公司的型態成立Lucky Pharmaceutical,並在南韓藥政 單位的支持下,於本土市場推出了干擾素藥物Interferon-gamma(Intermax gamma?)。 1990年代初期,Intermax gamma?便開始拓展外銷市場,朝專利保護較不嚴格的東南亞如泰國市 場發展。 自此,Lucky Pharmaceutical開始多方位嘗試各種生技製藥產品研發製造,包括人類生長 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Eutropin?)、肝炎疫苗(Euvax B?)與紅血球生成素等。另 外,體外檢測試劑(In-Vitro Diagnostics)的發展也是重要的項目之一。同時,Lucky Pharmaceutical也透過與Smithkline-Beecham(現今葛蘭素史克大藥廠GSK的前身之一)的 合作,藉助於該公司深厚經驗,協助LG進行fluoroquinolone類抗生素產品(也就是後來的Fa ctiveR)之相關後續研發工作。 LG在生技產業的發展腳步,從化學原料出發,從此越來越為穩健,成功的由化工技術背景 建立出生技藥品的發展能量。目前,這些生技藥品包括生長激素、紅血球生成素、干擾素 與疫苗等,雖然還未能夠打入歐美先進國家,不能在這些審查體系較為嚴格的市場上市。 但是,南韓本土市場與外銷開發中國家市場的滋養,仍然成為該公司在生技領域進一步茁 壯成長的重要資源。 ■從失敗中重新站起的FactiveR經驗 FactiveR主要的適應症是呼吸道的感染,包含肺炎鼻竇炎以及支氣管炎,目前並且進一步 發展社區性感染肺炎(CAP)的新適應症。該藥物從2004年9月開始,正式由代理商 Oscient Pharmaceuticals主導在美國市場的行銷。預估將可望為LG Life Science創造每 年接近7,000萬美金的全球收益。 歷經數年開發,LG自行發展出FactiveR的新藥化學成分NCE(New Chemical Entity),在 歐洲完成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為了挑戰在美國上市,創造真正的全球性商品,LG選擇與 Smithkline-Beecham合作研發。在1998年於美國完成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後,隔年 (1999年)又接續完成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當時前景可謂一片大好。不過,卻在2000年 向美國FDA提出新藥申請(New Drug Application, NDA)時,因為藥效、潛在的肝臟影響 ,以及藥物致敏性問題,遭到FDA駁回上市申請。 近10年的心血似乎是前功盡棄,這樣的打擊卻未讓LG卻步。隨著2002年時 Smithkline-Beecham與Glaxo合併為GSK,以及LG Life Science正式獨立為LG集團下的分公司,FactiveR的 發展主導權重新回到LG Life Science手中。同年,南韓藥政單位再次展現魄力,許可了 FactiveR在本土市場的上市,再度給了LG有力的支持。之後,LG重新選擇合作開發廠商 GeneSoft,針對FDA的疑慮如對肝臟的傷害與心律的影響等,再進行1,011人的人體臨床試 驗。這次,LG Life Science成功了。 ■LG Life Science未來願景 回首12年的努力投入,FactiveR的成功固然激勵人心,但LG的雄心壯志不止於此。未來LG Life Science的企業目標,是在2010年時能夠創造三項全球規模的品牌新藥,持續建立新 藥開發的核心能力,成為一家具創新能力的全球化生技製藥公司。 目前,LG下兩個可能將在歐美市場上市的新產品,是歐盟藥政單位EMEA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正在審查中人類成長激素與肝炎藥物。而LG最受注目的下一個創新藥 物產品,則是緩釋劑型(Sustained Release)的人類生長激素,目前處於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 由此,可以看到LG為生技領域勾勒的願景,並非遙不可及。 ■他山之石 LG集團由化工與電子領域跨入生技領域,且逐步邁向成功,有著許多值得參考借鏡之處。 除了集團能善用本身的化學工業技術優勢,逐步由化工領域發展生技製藥技術基礎外,雄 厚的資本支持同樣也是關鍵。另一方面,南韓本土市場對LG藥物產品的支持(如Eutropin? 是南韓市佔率最高的人類生長激素產品),使LG能藉由南韓本土市場的資源作為成長動力,則 是LG Life Science的幸運之處。 不過,回顧FactiveR以及各項生技藥物如人類生長激素與肝炎疫苗等的發展,可以發現LG 另有一項重要成功關鍵,就是於對生技領域經營的堅持。長達12年的研發投資,LG才造就 了FactiveR;與LG集團習慣的電子產業中快速輪替的產品週期,投資回報的型態實在大相 逕庭。甚至經歷過開發失敗,也未影響LG的決心。LG的成功或許可以反映,其實鍥而不捨 的「堅持」,才是LG跨領域經營生技領域,能夠開花結果的最重要關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24.25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24.251

11/28 19:47,
借轉..上禮拜有個首爾大學的教授來演講,之後餐會他提到
11/28 19:47

11/28 19:49,
韓國近年的成功是因為不怕失敗勇於嘗試,相較於這版上
11/28 19:49

11/28 19:49,
一堆文章只討論轉行沒前途,實在該打的問號
11/28 19:49

11/28 20:09,
韓國行不見得台灣就行 大家討論轉行沒前途也不是沒理由的!
11/28 20:09

11/28 20:10,
一切還要政府與投資(老闆)的支持 台灣缺乏的就是老闆的支持
11/28 20:10

11/28 20:13,
"不怕失敗勇於嘗試"指的是資本主義的老闆們 不是我們這些勞
11/28 20:13

11/28 20:14,
動階級 當然 我們也可以自己創業當個不怕失敗勇於嘗試老闆
11/28 20:14

11/28 21:59,
沒錯~在生技業就看不到台灣當時電子業人人勇於嘗試當老闆
11/28 21:59

11/28 21:59,
的風氣,不過電子大多為代工,生技業要怎樣找出路可能
11/28 21:59

11/28 21:59,
還是要靠創新和專利....就是砸錢啦 ~= =~ 門檻高很多
11/28 21:59

11/28 22:03,
韓國三星也要搞晶圓代工了 如果台積電等不考慮LG的多方位發
11/28 22:03

11/28 22:05,
展模式 不久的將來台灣電子代工業也將面臨低潮 所以有遠見
11/28 22:05

11/28 22:06,
的電子業老闆應該要看重未來生技市場 而非自滿於晶圓代工
11/28 22:06

11/28 22:08,
沒錯..代工會因成本而被取代,然而創新專利才是自己的東西
11/28 22:08

11/28 22:08,
其實電子業我最看好的還是郭台銘 他敢於轉型 真希望他能對台
11/28 22:08

11/28 22:09,
灣的生技業開創一個新紀元 只要那些大老闆願意設廠投資
11/28 22:09

11/28 22:11,
版上的人才也會願意為台灣生技業付出的
11/28 22:11

12/09 02:08,
借轉
12/09 02:0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42.174
文章代碼(AID): #13fvIKwg (CSMU-LS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