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醫聯會會長月報 No.2

看板CSMU-FOREIGN作者 (ㄇㄈ)時間14年前 (2009/11/10 22:31),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貼... 【第二十二屆醫聯會會長月報】no.2 2009.11.8 時序入秋,天氣涼爽了不少,希望大家在醫學院/醫院繁忙之餘,也不忘保重身體 : ) 十月份醫聯會無論在國際參與、國內醫學生事務都有些許的推廣,針對大家十分關心的醫學 系學歷改制、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ost Graduate Year, 後簡稱PGY)我們也收集了不少資 料,期許大家能給予我們更多的意見回饋,好讓我們與相關團體做後續的溝通協商。 * * * 醫學系學制改革部分,其實自2008年2月起全國各醫學校院院長已就此事開過8次會議,針對 由現行的七年制改為六年制,或是將目前學士醫學系的體制,全面改為學士後醫學系(所謂 4+4)做資料蒐集與討論。正如同今年四月份媒體大肆報導的一般,由七年制改為六年制已有 初步共識,進而仿造美加全面實施學士後醫學系的制度也有不小的支持浪潮。原先,於10月 9日舉行的院長會議上,希望能順利通過「2011年醫學系由七年制改為六年制,自該年入學 醫學生開始實施」,然而仍有許多師長堅持全面實施學士後醫學系應為優先,並未能達成共 識,協商破局,決議暫緩。 在10月31日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我們再次向前來簡報「當前醫學教 育學制的改革:六年制vs.學士後」主題的臺北醫學大學蔡淳娟副教授請教目前的狀況:由 七年制改為六年制應為勢在必行,會繼續協商推動;至於全面實施學士後醫學系則有待更多 的討論。現場邀請的國外學者更是直言,台灣目前醫學制度已尚稱良好,未必要複製美加的 制度,或許學士與學士後醫學系並行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醫聯會目前對於七年制改為六年制抱持認同的態度,一方面符合國際狀況,同時可解決實習 醫(學)生身分上尷尬的問題。然而在全面改制為學士後醫學系方面,醫聯會認為依照台灣現 行的環境並不適合貿然推行,應有更嚴謹而完善的討論,我們目前提出的論點與質疑有: 1. 台灣社會崇醫的心理,與補習文化的猖獗,並不利於學士後醫學系的推廣;這意味著若 是貿然實行全面學士後醫學系的改革,將導致大學補習浪潮的再現。 2. 現行的考試與甄選制度,是否能如預期篩選出所謂「成熟、以習醫為志向的學生」,還 是只是將大學聯考的戰線延長?又,論其公平性何在? 3. 是否將會設立醫預科?若有,則設立學校的標準何在,是否能提供給學生完善的醫學人 文課程? 希望大家能提供更多的看法,我們會統整之後呈報給相關單位,作為醫學生對於醫學系學制 改革的論述內容,也盼望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更為實質的參與這些與我們切身相關的議題探 討,直接的反應醫學生的聲音。 (全國公私立醫學校院院長會議─「醫學系學制改革規劃小組」會議紀錄 http://fmstw.org/joomla/document/doc_download/22-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學制改革報告投影片 http://fmstw.org/joomla/document/doc_download/23---vs-- ) * * * 另外一個與大家切身相關的,是實施所謂一年期不分科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以及相 關的選配制度。我自己實際參與了10月27日在台大舉辦的PGY選配計畫說明會。目前衛生署 與醫策會規劃自民國100年正式實施PGY,同時捨卻以往各醫院分別辦理招募改採統一選配的 制度。這議題應分成兩個層次來討論,一為為什麼要實行PGY,又PGY的相關配套準備好了嗎 ?另外則是選配制度的實行是否妥當公平? 先從較為簡單的選配制度看起,現行醫院各自作業分別辦理,常會導致許多醫院與畢業生無 法在一招時順利完成配對,使得必須重覆召募流程,耗時費力。而即將上路的選配制度,維 持醫院各自辦理甄選的自主性,但申請者需如同大學聯考時填寫志願序,交由電腦與醫院之 成績排序配對。就我參加的那場說明會來看,只要相關單位能適時公開選配制度的細節,目 前看來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但若大家有什麼想法也歡迎向我們反應。 回到根本為什麼要實行一年PGY,是源自於SARS期間發現一般醫師的人力不足,且欠缺基本 醫療能力,希望能藉由PGY的實行,導正國內過度且過早專科化的住院醫師訓練制度。因此 衛生署委託醫策會籌備訓練課程的內容綱要與師資的培訓,並於過去這一陣子於部分醫院進 行試辦的計畫。醫聯會官方的立場目前仍在研擬當中,但我們確實看見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 在於:如果醫院未能提供妥善的訓練課程,安排合適的教學環境,僅將PGY醫師當作廉價的 住院醫師使用,此舉不僅無法達成原先期待的目標,更將導致時間與資源的浪費。 (PGY選配致度說明會說明文件 ─ http://fmstw.org/joomla/document/doc_download/25-pgy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PGY報告投影片 ─ http://fmstw.org/joomla/document/doc_download/24-pgy- ) * * * 接著,跟大家報告外國學歷議題本月份的發展。我於10月14日拜會衛生署醫事石處長,詢問 醫師法四之一條修正案動態。大體而言,衛生署對於力推醫師法四之一條修正案的決心從未 改變,絕無落日條款的立場也是十分堅定的。醫事處目前將此法案列為最優先處理,但由於 立法院本會期主要為審理預算,是否有閒暇時間討論法案尚且未知,因此衛生署自九月份起 即擬訂了醫師法實行細則修正案,並召開「持外國醫學系學歷報考國內醫師考試之實習規劃 」說明會,盼藉由行政命令的方式先行對外持外國學歷返台考照著訂定實習的規範: 1.「醫師法施行細則」部分條文,衛生署於98年9月16日以衛署醫字第0980215591號令修正 發布施行,內文明確規範「實習期滿成績及格」的地點與時間。 2. 10月28日「實習規劃」說明會上,衛生署基於總量管制的原則,以台灣每年實際畢業之 醫學生人數與考照之合格率之差額結果,明訂持外國學歷申請實習的總容額(即上限) 為70至100名。實習之申請,需以臨床能力評量模式評比(應是OSCE的方式),在總容 額內依照成績排定申請醫院實習之順序。 3. 曾在國外醫學院擔任教授或副教授,或是附設醫院擔任主治醫師者,得減免其部份臨床 實習之科別及時數。 醫聯會官方的立場始終是,我們歡迎優秀的外國醫學系畢業生返台職業,但需有合適的篩選 機制與實習制度,以提供給民眾健康照護的保障。因此在目前醫師法本法修正無法立即達成 的狀況之下,衛生署以行政命令訂定實習規範,是我們相當認同的方式,然而我們也會繼續 朝本法修正的方向持續努力。 此外,監察院也於10月15日,通過對衛生署、教育部處理「波蘭醫學系畢業生回國報考醫師 考試相關問題」顯有違失之糾正案。內文提到,自許多東歐國家陸續加入歐盟之後,衛生署 卻未及時處理醫師法第4條之1與施行細則第13條之規定,又教育部對於國外醫學系學歷之採 認,長期未能蒐集資料規劃;另就「國內醫學生教育已達飽和狀態,已無增設醫學系」之立 場下,衛生署及教育部關了國內大學設立醫學系之大門,卻廣開外國醫學系之小門,破壞國 內醫學生培育之總量管制,有所怠失。此舉間接肯定了目前修正醫師法四之一條的重要性, 我們由衷感謝監察院提出這份調查報告與糾正案文,也盼望相關單位能加速處理法案的修正 。 (行政院衛生署令:修正「醫師法施行細則」部分條文─ http://0rz.tw/xOUWF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預告「醫師法施行細則」第1條之6修正草案─ http://0rz.tw/G5FdG 監察院調查報告─ http://0rz.tw/tS0PC * * * 十月份醫聯會也參與了一件非常大的盛事─2009台灣同志大遊行。過去醫聯會所屬的「性健 康推廣部」,長期皆在各大校園舉辦許多同志主題的相關活動。今年我們更召集醫學生,以 團體名義參與遊行,親自走上街頭,以行動表達台灣醫學生對同志爭取人權的支持。 今年同志大遊行的精神為「以愛代替仇恨」,化解社會對同志的偏見、對性別的歧視,了解 「愛」是不分性別、族群,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力。我們了解,有太多的汙名化與標籤化,讓 社會把人群分類,產生歧視、限縮他們的權力,造成許多不平等。面對疾病如此,面對社會 、人群更是如此。反省這類的過程,是我們社會進步艱困但唯一的路途。 同志、與各式對於性別的認同,絕對不是疾病,也不能與任何疾病畫上等號,但在台灣社會 ,還仍遭具汙名化的挑戰。對於性別的認同,如同對其他身分的認同一樣,應該是人做為人 該具有的權力,需要被尊重與保護。 作為一群醫學生,我們必須體會到醫學的實務不只是醫療疾病、照顧人,而更是要與社會對 話,關懷社會弱勢、抹除標籤與歧視,這是我們以團體名義參與此次同志大遊行最重要的原 因。希望透過我們的參與能為此活動帶來嶄新泉源,也為醫學生帶來反思的動力。 (台灣醫聯會參與2009台灣同志大遊行新聞稿 http://fmstw.org/joomla/news/164-2009- ) * * * 最後,要跟大家分享醫聯會近期在國際參與所做的努力。九月份的時候,很幸運能透過世界 醫學生聯盟的管道,參與了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十屆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會議。由於我 國政府未能有代表出席,因此會後特別邀請我們到衛生署國合處做簡報分享。在會議中我們 針對菸草防治事務發表宣言,也積極與世衛組織官員、友邦國家代表接觸請益,一方面擴展 世界醫學生聯盟與世衛組織的合作關係,也以實際行動開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空間。 很多人可能會誤以為,醫聯會就是一小群人常常跑到國外去開會、玩樂。的確,因為醫聯會 是醫學生國際網絡的一份子,積極參與推銷台灣,與其他國家醫學生交流學習,是我們的責 任,然而任何國際參與的根本都必須依靠在地經營的實踐,「全球視野,在地經營(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始終是我們的願景與努力的方向,也惟有在國內深耕發展,在國 際舞台上才能更積極貢獻,把台灣經驗介紹到世界各地。 國際參與的機會並不僅僅屬於我們,舉凡前一陣子在各校宣傳的交換學生,或是目前在醫聯 會網站上不斷更新的國際活動專區,都是我們確實將資訊傳達所做的努力,希望提供給台灣 醫學生更多與國際接軌的管道。一位前輩曾經勉勵過我們:「讓台灣加入國際社會,是上一 代的責任;我們這一代應該想的,是如何在國際上扮演領導的角色。」我一直為此警惕自己 ,戒慎恐懼的經營醫聯會,盼望我們能從台灣出發,耀眼國際。 * * * 近期醫聯會事務宣傳: 第三屆全國醫學生聯合文學獎徵稿中~ 「人權萬花筒」,第二屆人權種子培訓營將於12月12、13日於陽明大學舉行! * * * 近來美國牛肉議題沸沸揚揚,醫聯會內部也做過一些討論,無奈目前正值期中考人力不足 ,無法有具體的回應,但醫聯會認為政府決策的過程應與公民有更多良善的溝通,特別是 在此攸關全民健康的議題上,這邊鼓勵大家支持消基會發起的重啟「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 」談判之提案公投連署活動,詳情請見: http://www.consumers.org.tw/unit211.aspx?id=170 若大家有任何建議歡迎寫信至service@fmstw.org,或是Ptt寄至FMSTW22,感謝大家這個 月的收看 : ) -- ███ █◣◢█ ◢█◣ 22nd 臺灣醫學生聯合會│FMS-Taiwan ───────┐ █◥◤█ ███ █ █ ◥█◣ 醫聯會網站:http://fmstw.org Taiwan 官方聯絡信箱:service@fmstw.org │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 █◤ 醫聯會BBS@ptt (bbs://ptt.cc):FMS-Taiwan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161.47 ※ 編輯: mofans 來自: 61.225.161.47 (11/10 22:32) ※ 編輯: mofans 來自: 61.225.161.47 (11/10 22:33)

11/12 13:48, , 1F
系學會免費企劃案批閱http://www.wretch.cc/blog/planning
11/12 13:48, 1F
文章代碼(AID): #1A-NbDQL (CSMU-FORE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