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史上的攻守極端隊伍 (Part II)

看板CPBL作者 (Win Shares 痴漢)時間19年前 (2005/06/20 18:3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繼上次利用 Win Shares 看中華職棒史上攻擊極端的隊伍之後,現在來用同樣的方法來看防守強弱極端的隊伍。哪支隊伍防守最強?我們比較防守WS數除以該隊該年比賽總場數,結果前十名是: 年度 隊伍 防守WS / 場數 1995 統一 1.232 1994 兄弟 1.194 2003 興農 1.129 2004 統一 1.042 1999 和信 1.029 1997 三商 0.995 1997 統一 0.993 1991 統一 0.990 1993 統一 0.990 1992 兄弟 0.988 如果說兄弟隊是中華職棒史上攻擊棒球的代表的話,那麼統一隊就是打防守棒球的代表了。(在我寫到防守棒球的時候,正好出來了蓋達被解約的新聞,這……)儘管 1994 年的那支象隊攻守俱佳,但 1995 年獅隊硬是擠下了他們,摘下這項排行榜的寶座。不僅如此,在前十名也包辦了其中五名,所跨年代甚廣。 與之前看攻擊隊伍不同的是,談到攻擊,可以馬上聯想到該隊的打線,可是防守由投手與守備兩部分所組成,雖然上面那十支隊伍的投手戰力都不錯,可是參雜了幾乎所有隊員的防守層面感覺起來似乎有些雜亂。基於這個理由,我們將專心於佔防守層面大部分影響力的投手。若考慮投手WS數除以該隊該年比賽總場數的結果前十名,結果跟上面十支隊伍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1991年的統一隊換成了1996年的獅隊。以下除了列出這十支隊伍之外,也一併附上該隊的主力投手(按照Win Shares數排序,所列人數由我主觀選擇): 年度 隊伍 投手WS / 場數 主力投手 1995 統一 0.908 王漢、郭進興、謝長亨、阿波里那、百力 1994 兄弟 0.870 陳義信、巴比諾、克力士、陳憲章 2003 興農 0.806 飛勇、世介勇、勇壯、余文彬、陽建福 2004 統一 0.718 凱撒、潘威倫、阿波羅、曹竣揚 1999 和信 0.716 郝有力、馬來寶、郭李建夫、郭源治 1996 統一 0.689 百力、郭進興、吳俊良、謝長亨、雷猛 1993 統一 0.687 王漢、郭進興、謝長亨、阿Q 1997 三商 0.683 劉義傳、班固、利多、翁豐堉 1997 統一 0.683 吳俊良、雷猛、馬漢、阿里 1992 兄弟 0.677 陳義信、陳憲章、尼洛 五支統一隊中 2004那支隊伍跟其他四隊關聯不大, 1993~1997年中,除了 1994 年稍弱,其他四年都在這裡了,前有王漢、郭進興、謝長亨,後有吳俊良與雷猛串聯起這個投手王國。1994年的兄弟雖強,投手有名符其實的三巨投加上還不錯的陳憲章,卻仍然不敵1995年獅隊的四巨投加上終結者百力。中華職棒的賽程雖然有一些四連戰,但仍然以一周打三場比賽為主。以這樣的賽程來說,擁有四巨投加上終結者,完全足以稱得上中職史上最奢華的投手陣容。 在 Part I 中曾經提到職棒黑暗期的和信鯨隊打擊不錯,但記得的人應該不多。這次看投手,1999年的鯨隊再度上榜,應該還是沒什麼人想得到吧?除了處於黑暗期之外,該隊投手 Win Shares 最高的兩位(郝有力、馬來寶)待在中職的時間也都不長。馬來寶雖然在台三年,但前兩年都在台灣大聯盟,還記得他的人不多也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我在 Part I 中曾考慮過攻擊佔全隊戰力最高以及最低的球隊,但是這邊並不打算列出投手佔全隊戰力最高以及最低的球隊,為什麼呢?由於攻擊戰力加防守戰力等於全隊戰力,所以防守佔全隊戰力最高跟攻擊佔全隊戰力最低是同一回事,防守佔全隊戰力最低跟攻擊佔全隊戰力最高也是同一回事,這兩個排行榜上次都列過了。又由於上面看防守以及投球Win Shares的兩個排行榜幾乎一樣,所以若再列一次投手佔全隊戰力最高以及最低的球隊,其實並不會得到什麼很不一樣的結果。 直接跳到看投手WS數除以該隊該年比賽總場數的倒數前十名吧。這次列出的投手並不是照 Win Shares 排列,原因是投手弱的隊伍很可能會出現投得不好但是投球局數很多的投手,所以這次以局數多的優先考慮: 年度 隊伍 投手WS / 場數 主力投手 1994 俊國 0.153 威爾、林朝煌、韓禧敏 1996 興農 0.205 奧古斯都、賴有亮、廖俊銘、林朝煌 2003 第一 0.258 許文雄、蓋瑞、高力歐 2003 誠泰 0.267 楊麒嘉、蔡士勤、李明進、豐偌暉 1998 兄弟 0.298 卡洛索、東鈮、阿坡里那 1995 味全 0.337 達瑞、多力、黃文博 1993 時報 0.343 郭建成、多情、卓琨原 1999 兄弟 0.369 羽根川龍、吳俊億、蕭任汶 2001 興農 0.382 勇壯、威森、郭勇志 2004 La New 0.403 貝力、梁如豪、萊特 投手強的隊伍與弱的隊伍名單有什麼明顯差別?每支強隊幾乎都列四位以上投手,但弱隊幾乎都只列了三位,這並不是因為只列成績好的人,而是弱隊常常是找不到可以固定先發的投手,於是只好一換再換,讓不同的人都試試看,也使得這些隊伍中平均來說較不容易出現投球局數破百局的人。十支投手弱隊中這個現象最明顯的是 2001 牛隊,全隊僅勇壯一人破百局。 今年的 La New 隊目前此項指數為 0.380,也有進入前十名的危險。與上面十支隊伍類似的是,La New 隊中也是缺少投大量局數的投手,雖然今年只打了近一半,但已可略見端倪。目前隊中投球局數最多的兩位是貝力與西爾法,今年都已不會再上場。其他人中,超過30局的還有許文雄(39局)、戴龍水(39局)、韋德(37.1局),前兩人甚至不是固定先發的投手。如此看來,誰是熊隊今年第一個投到破百局的投手,不到球季尾聲說不定還無法揭曉呢! -- Win Shares (暫譯勝場貢獻指數) 是由棒球統計魔人 Bill James (現任紅襪隊 Senior Advisor, Baseball Operations) 所提出用來衡量棒球選手攻守整體價值的一套系統, 我 將原公式作了些許的調整與取捨, 以用來計算中華職棒史的球員排名. 相關文章放在 ptt BBS 站 CPBL板精華區以及台灣棒球資訊網專欄區 http://twbaseball.info/column_alist.php?editer_no=21 歡迎來信指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34.57

61.66.220.124 06/20, , 1F
推荐這篇文章....
61.66.220.124 06/20, 1F

220.132.182.238 06/29, , 2F
時報是1994年的喔!!
220.132.182.238 06/29, 2F
文章代碼(AID): #12jfibU1 (C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