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看的中醫故事(6)

看板CMU_CM44作者 (小白)時間12年前 (2012/03/06 21:5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神農嘗百草 中醫的藥物,就像是我們在打仗過程中的士兵一樣,誰對士兵瞭解,誰對士兵使用得好, 誰就能夠打勝仗。但是,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中醫對中藥都不是很熟悉了。 可是,張錫純不同,他為什麼能夠有那麼大的成就呢?因為他對中藥非常熟悉。為了便於 大家理解,我介紹一些草本學的知識。 大約在漢代的時候,出現了一本書,叫《神農本草經》,這本書的作者到底是誰,現在學 術界依然爭論不休,相傳是神農寫的,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是道教人士所著。但是無論如何 ,這都是中國本草學的一個開端。此後,歷代很多醫家都寫了各種本草書,其中最著名的 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本草綱目》。 那麼,這個本草是幹什麼的呢?就是研究每一味中藥的性味歸經、功用的。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歷代的本草學著作中有很多論述是不一致的,大家各有發揮,都說 得頭頭是道,到底聽誰的呢? 這讓很多初學中醫的都犯暈,比如這個枳殼,藥性到底是升還是降呢?眾說紛紜,有的人 說枳殼是降的;有的說枳殼升,枳實降。那麼,該聽誰的呢? 我也不知道該聽誰的,那麼,怎麼辦呢?只好自己去體會了。 這個體會的最好方法,就是按照老祖宗發現藥物時使用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嘗,去體會。 傳說,當年神農為了發現藥物,日嘗百草,一天裡遇到了幾十種毒藥(這有點誇張了,這 擱一般人絕對受不了)。 我把張錫純早年的醫案都給集中在一起,就發現問題了。我發現,在他早年行醫時,治病 總是用一兩味藥,這很讓人感覺奇怪。那麼,這裡面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讓我們從張錫純治病的故事說起吧。 在張錫純剛剛學醫的時候,他的鄰居家有位少婦,這位少婦身體一直很弱,同時還出現了 一個問題,就是月經越來越少了,到了日子,只來一點,就沒有了。 這個問題很讓她苦惱,聽說張錫純學醫以後,就問張錫純該怎麼治療。 張錫純後來寫道:“時愚初習醫未敢疏方”,就是因為自己是剛剛學醫的,沒有敢給人家 開方子。 但是,張錫純卻記得本草中說,當歸這味藥是婦科聖藥,為生血活血之主藥。所以,他就 告訴這位少婦,每天用當歸八錢,熬水喝。 現在看,這麼開方有些不大合適,應該根據體質配合點藥物。 但是,在當時來看,效果卻是很好的,因為這位少婦,到了日子以後,發現自己的月經正 常了。 張錫純自己寫道:“由此可知當歸生血之效也。”他就明白了,原來當歸生血的效果如何 ,用的量很關鍵。 再舉個例子,張錫純曾經說過,他二十幾歲的時候,患過一個病,就是“于仲秋之月,每 至申酉時腹中作脹”。 這個申酉時,就是下午的三點到七點鐘,這個時間,中醫認為,在一天裡面和一年中的秋 季對應,是屬金的,主降收,這個理論就是中醫的天人相應理論。 中醫認為早晨的時候萬物生髮,對應春天,屬木;中午,熱盛,萬物繁茂,對應夏天,屬 火;下午,萬物降收,對應秋天,屬金;晚上,萬物進入休眠狀態,為第二天做積累,對 應冬天,屬水。關於土,在中醫裡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每個季節的尾巴那裡,有十幾 天是屬土的,另外一個說法是在夏天和秋天之間,長夏屬土,其實這些說法都各有道理, 大家靈活應用就可以了。 張錫純在想到了這些以後,就分析了,我在秋天,又是這個時間出現腹脹。這一定是有規 律可循的,他認為這是“秋金收令太過,致腹中氣化不舒”,就是秋天是主降收的,可能 是降收得太過了,所以令自己腹脹,那麼,什麼藥能治療這個病呢? 張錫純想到了厚樸這味藥,因為他讀本草書,知道厚樸可以治療胃氣鬱結脹滿疼痛等症, 同時藥性能升能降,於是就每天嚼服厚樸六七分,大約不到現在兩克。 結果,這樣服用兩天以後,腹脹就痊癒了。 於是,張錫純通過這次實踐知道了,厚樸用多大的分量,就可以起到消除腹脹的作用。後 來,張錫純在治療沖氣上逆的時候,在重用龍骨、牡蠣、半夏、代赭石的時候,經常是稍 稍地配合一點厚朴,來宣通氣機,這樣,則“沖氣痰涎下降,而中氣仍然升降自若無滯礙 ”。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當時,張錫純家附近,有個叫張馬村的村子,村裡有戶人家,雇了一 個牧童,給他們家放牛。在夏天的時候,這個牧童會把牛趕到村外的山坡上,讓牛吃草。 但是,悲劇卻在這如畫的風景中發生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當時還有別的孩子也在放牛,這些孩子在一起,總會搞些惡作劇。其中幾個孩子就 約好,一起來惡搞這個牧童。於是他們就喊:“喂,你,過來!” 那個牧童不知道怎麼回事兒,一聽夥伴們叫他,就傻乎乎地跑了過來。 結果,他們幾個一擁而上,按住這?牧童的腦袋,讓他彎腰,把腦袋強行塞入這個牧童自 己的褲襠裡(納頭褲中),然後把他的兩個胳膊倒背著給綁起來,他們管這個遊戲叫“看 瓜”。 有的時候,惡作劇是最害人的,比如有的人趁別人不注意,撤掉椅子,結果這個人摔坐到 地上,會導致尾椎著地,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癱瘓。 這個惡作劇後果很嚴重,當牧童被人救出來的時候,“氣息已斷”。那些調皮的孩子們已 經嚇跑了,大人們趕快讓這個牧童盤腿坐,然後捶打腰背,過了好半天,這孩子的氣息才 緩過來。但是還是覺得有什麼東西在胸口堵著,使得呼吸不暢,嚴重時,“氣息仍斷,目 翻身挺”。 當時,人們都沒辦法了,就把張錫純給請來了。張錫純一看,這是怎麼回事兒啊?一問, 敢情是惡作劇給搞的。於是,他就想,這一定是牧童在褲子中“悶極之時,努掙不出,熱 血隨努掙之氣上溢而停於膈上也”。 也就是說,這是孩子使勁的時候,淤血上溢導致的。 於是,張錫純又想到,三七這味藥,可以化淤血,又可以止血妄行,而且病癒以後還不至 於將淤血留於經絡。於是,他就開了三七,並把它研成粉末,讓孩子每次服用三錢,合現 在九克,用開水沖服。 結果,服用兩次以後,這個孩子就康復了(兩次痊癒)。 這樣,張錫純對三七的療效也有了直觀的感受。沒多久,又發生了一件事情。 張錫純家附近有個村莊,叫留壇莊,有個少年姓高,年齡在十四五歲,患上了怪病,總是 不斷地吐血。這個吐血在過去是常見病,一般血有從呼吸道出的,有從消化道出的,看這 個吐血的勢頭,我分析這個少年是從胃裡面出血的可能性大些。 家人給少年請來了醫生,治療了十多天,愣是沒什麼效果。 這個時候,孩子的病情可就危急了,您想想,成天這麼吐血,一個人能有多少血? 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有人想起了張錫純,說這人很是用心醫學,趕快去問問他吧。 於是,這家的家長就“倉猝遣人詢方”。 張錫純隨著來人跑去一看,就說,這個病,我出個方子吧,就用三七粉,去買來一兩,分 三次服用下去。 啊?大家一聽,能行嗎?就一味藥,三七粉,而且還是一兩,這個分量大了些吧?平時也 就是用幾錢,您怎麼敢用一兩啊? 但是沒辦法,孩子還吐著血呢,我們就聽聽這位張錫純的吧。 於是,家人就去買來了三七粉,按照張錫純的方法,分三次,一天就全給孩子服用了下去 。 結果,“當日服完其血立止”,孩子吃完藥就不吐了。 張錫純的本草根底深,誰都知道,但是他是怎麼學的,一般人可就不知道了。現在,我就 把這個謎底給大家揭開吧。我把張錫純的醫案,只要標有年代的,都給放到了一起,我發 現張錫純這個問題,原來,在早期使用單味藥的時候居多。 這就和我們一般學中醫的人不一樣了,我們也學藥的各種功用,但是,老師總會告訴我們 ,這個藥是用來組成方劑的,方劑才是治病的。 所以,我們在開始治病的時候,用的都是方劑,比如四君子湯打底,組成補氣的方劑,四 物湯打底,組成補血的方劑等。 這就和練武術一樣,我們一上來就是組合拳,練的是套路,一路長拳,二路長拳,成套地 打,最後很多人一打架,上來就是一個套路,從頭練到尾,你讓他單獨打一拳,不會。 學中醫的也是,上來開的就是方子。說句實話,這個病,方子裡面到底是哪味藥起的作用 ,自己心裡還真含糊,每個方劑裡面的藥物越多,對這個問題就越吃不准。 於是就說,這都是這些藥物協同起的作用,誰都離不開誰。 很多中醫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對每味藥的把握,不是那麼精准。 記得很早的時候,我學中醫,有一天,母親突然對我說,中醫裡面有兩種人,一種人開的 方子裡面藥物有幾十味,這種叫漫山圍捕的方法,可能也治病了,但是具體是哪味藥起的 作用,恐怕連自己都說不清楚,就像拿機關槍掃射一個目標,一百多顆子彈,打出去,總 該有一顆子彈打中吧? 而另外一種中醫,對藥物把握清楚,往往是幾味藥,甚至一味藥就解決問題了,這是高手 。 當時我對中醫理解還不深,但是也覺得在理,所以後來一直記得這句話。 當我看到張錫純的醫案的時候,我明白了,張錫純學習中醫的思路,和我們有點不一樣。 張錫純在本草學上下了工夫,尤其是《神農本草經》,其中有很多我們現在認為是不常用 的方法,他都給發掘了出來。 更重要的是,他學習中醫的時候,開始經常是用單味藥來治病,這是別人沒有下過的工夫 ,這樣,他對每味藥的藥性到底有多大,到底是升是降,到底走什麼經,到底寒熱溫涼到 什麼程度,等等,他都十分清楚。 所以,日後他在組方子的時候,就得心應手了。他對藥物的加減,把握得恰到好處,拿捏 準確。如果我們把藥物比喻成兵將的話,張錫純對每一個兵將的特點都十分熟悉,他組成 的戰陣一定是最強大的。 而且,張錫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一些不瞭解的藥物,他都自己親自去嘗。這有很多的 例子,有一次他為了試驗花椒的力道,一次嚼服了二三錢,結果搞得自己肺不能吸氣而胸 悶,猛灌了幾碗涼水,過了半天才緩過來;他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會去藥房考察,看看 各地的藥材是否一樣,因為有時同樣的藥名,在不同的地方藥房會給不同的藥。 張錫純是如何做到對每味藥都了然於心的?他會怎樣應用單味藥物呢?這對我們有什麼啟 發呢?這些在後面的故事中我們都會看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208.230
文章代碼(AID): #1FLXUSMe (CMU_CM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