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們講一個笑話

看板CLUB_KABA作者 (tsumi)時間19年前 (2005/04/14 13: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紀蔚然  (20050414) 「跟你們講一個笑話,」還沒開始說嘴角已咧成下弦月的朋友對大家宣布:「一個 愛爾蘭人跟一隻猴子走進酒吧……」笑話講完,一半的聽眾尷尬微笑,另一半敷衍 哈哈幾聲,單單他自己笑得最起勁,引來大夥開懷暢笑,因為只有講笑話的人在笑 這個現象還真的滿好笑的。 事先昭告要講笑話的下場通常很悲,人們總較喜歡驚奇。冷不防,才易受刺激,就 好比常常突槌的氣象預測一樣,先是如臨大敵地預告颱風,各機關學校嚴陣以待, 宣布停止上班上課,翌日卻出大太陽,人們慶幸偷得一日閒之餘,一定覺得這個玩 笑開得好噯!關鍵是:氣象局完全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可見,無說笑意圖的隨口之 言最具引人發噱的潛力。在我們家,我講笑話一點都不稀奇,一向被視為「家丑」 的我三不五時就來一記,但絕大部分是空包彈,因此活該被女兒取了個「冰箱」的 綽號;相形之下,太太是個從來不蓄意講笑話的人,但有時她神來一試,卻是爆笑 異常。記得蜜月第二天,我和太太坐在旅館的陽台靜觀對面的遠山浮雲時,我毫無 意識地放了個小屁,短暫的尷尬之後,太太冷冷地說:「我想我們真的結婚了。」 講笑話的訣竅,除了鋪陳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結尾那個擊點(即英文裡的punch line),若說鋪陳是撒網,擊點則為快速收線。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讓聽眾渾然不 察你在撒網,更無法預知你何時收線。然而,對喜劇演員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他 必須在觀眾殷切企盼的情境下讓他們感到值回票價。為此,美國搞單口相聲的藝人 自一九六○年代以來即已發展出一套避糗的技巧,那就是:一則笑話講到擊點後持 續追加,而不空等笑聲,直到話語被笑聲淹沒時才稍作停頓,倘使觀眾不配合或反 應稀稀落落,他會佯裝沒事繼續講下去,才不至於傻在台上,糗到冰點。 同理,稱職的喜劇演員不會讓我們覺得他刻意裝瘋賣傻。美國最偉大的女諧星露西 (Lucille Ball,經典之作為「我愛露西」)年輕時曾得高人指點而技通任督二脈 :演戲時,不要以觀眾的角度來揣摩人物,須從人物的角度演繹其處境,例如飾演 一個三八角色時,演員切莫覺得自己所演的角色很三八,反倒要覺得角色的三八行 徑是再自然不過了,因為沒有任何三八的人會認為自己三八;四九亦然。這原本是 很簡單的道理,是每個演員都應該明瞭的基本概念,偏偏台灣連續劇演員懂這個道 理的沒幾個。就我的觀察,他們不是在揣摹角色的感覺,而是在揣摹觀眾會有什麼 感覺,非但預測反應,還明示觀眾該有什麼反應。效果可想而知:當A演員表演丑 角時,他所表現的三八已超過角色原本的三八,當B演員詮釋苦旦時,他所散發的 悲情指數連角色自己都望塵莫及。台灣的戲劇節目不管在哪個環節都下手過重,無 論是喜劇或悲劇都乘以三:編劇於擊點處加重分量,導演不甘示弱追加一記,演員 輸人不輸陣再來一記。如此一記又一記好像打拳似的,觀眾不昏倒才怪。 嚴格說,台灣還沒有出現過真正成功可看的情境喜劇,因為演員不是比三八就是比 四九,老以卡通式的語彙昭告天下:「跟你們講一個笑話喔!」倒是那些不苟言笑 的電視新聞才真正笑點十足,當那些一本正經的主播記者們以最荒謬的方式報導最 無聊至極的話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才是頂尖的丑角。 想看喜劇時轉新聞台,想看拳擊時轉戲劇台──我一向謹守以上的原則,才不致有 將電視機塞進馬桶裡的衝動。 http://news.chinatimes.com/ Ghost Master,02:08,3.06MB http://s23.yousendit.com/d.aspx?id=0E5F0GO6TTIL538PG4CQDFFD7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152.58 ※ 編輯: stupidduck 來自: 203.203.152.58 (04/14 13:27)
文章代碼(AID): #12NVk20u (CLUB_K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