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四時的啤酒

看板CLUB_KABA作者 (sonomama)時間19年前 (2004/11/09 17: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井一二三 每人的一生中會有幾次高潮。每天的生活中也一樣可以有幾次高潮。目前, 我每一天的第一次高潮就在下午四點正。 掛鐘長針一到最上面,老公就從冰箱拿出啤酒來,倒滿兩個高腳玻璃杯,彼 此說著「辛苦了一天」碰杯子,一口氣喝下的冷冰冰碳酸十足的液體,馬上 滲透著五臟六腑的時候,我每一次都不禁喊出「好幸福!」  如果有客人在,老公則會找來喝香檳酒用的長笛型杯子。倒的還是跟平時一 樣的罐裝啤酒,但是,透過細長的水晶玻璃看從底兒一點一點冒上來的很多 小泡,簡直跟海裡的珍珠一樣美麗。客人的味覺定受視覺的影響,保證會說 :「哎呀,真好喝!」然後,瞪著眼睛,既羨慕又譴責似地問道:「你們每 天都這個時候就開始喝酒的嗎?」 「對!」我們夫妻邊回答邊相視而笑。 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生活的時候,到工廠做事的人,很多都上午七點上班, 下午三點就下班了。那樣也足足工作七個鐘頭。早下班的好處是,回家後還 有半天的自由時間。尤其是夏天採用「陽光節約時間」那一段,到了晚上八 點左右,天才稍轉昏黑。 有一對中年華人夫妻,每天雙雙上班,雙雙下班後,又雙雙到附近小溪釣魚 去。先生原先在中國是大學教師,來到加拿大倒成了工人,別人可憐他工作 不如意,然而本人卻說:「這樣子享受日子也不錯啊」。達觀人生的樣子, 令人聯想到中國傳說中的仙人。 上午九點鐘上班的白領階級也五點正下班,直接回家換穿T恤、牛仔褲,要 麼跟孩子出去打球,或者在車房邊的工作間做木工活兒。省府多倫多的商業 行政區和住宅區互不分隔,市民不必在通勤車上浪費寶貴時光。 回想加拿大的夏天,就不可不提到燒烤了。自家院子裡,或者公園野餐地點 ,給木炭點起火來,烤牛排、雞腿吃,算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沒錢就買牛肉碎自己做漢堡,吃素者則烤黃豆蛋白質做的素漢堡。總之,簡 簡單單的北美式家常便飯,在外頭吸著新鮮空氣、曬著夕陽吃,則會別有味 道的。 當年,有個日裔太太跟我在同家公司上班。她每天上午跟大家一起喝咖啡, 中午吃飯時也喝點飲料,但是到了下午就甚麼也不喝。我有一次問了她口渴 不渴。人家很昂然地回答說:「當然非常渴。但是,渴了幾個鐘頭以後才喝 的第一口冷啤酒,我敢斷定為世上最好喝的東西,著實稱得上甘露。」 原來,每天下午四點,她比其他人早下班回家,丈夫還沒回來之前,先一個 人坐在客廳沙發,邊看外邊美麗的風景邊喝啤酒。她說:「很快就要開始做 晚飯甚麼的,我自個閒坐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我活著,就是為了那一刻。 」 加拿大人的生活可以劃成均以p字頭開始的三個部分:public life(公共生 活)、personal life(個人生活)以及private life(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占白天穿著西裝、工作服上班的時間。私人生活占晚上穿著睡衣、 室內衣在臥房裡過的時間。個人生活則占下班後,天還沒轉黑之前,換上便 裝,要麼一個人或跟家人、朋友,在客廳、院子、河邊、公園裡過的時間。 總之,一天內最舒暢、鬆弛的時間,大家都非享受不可的。 我離開多倫多搬到香港,很驚訝地發現,那邊很多公司都開到六點鐘。因為 不少人上午十點才上班,工作時間不一定比加拿大長。但是下午五點和六點 之間,有根本性的區別。即使家住得不遠,六點鐘下班的人不會回家換上便 裝後出去打球的,因為離晚飯時間太近了。 於是,在香港,大家還穿著西裝、工作服直接去酒樓吃晚飯去。這樣一來, 下班以後的人際關係和話題基本上是上班時間的延續,公共生活和個人生活 的區別很模糊了。不同的時間規劃帶來不同的生活方式。工作到六點,就不 可能享受舒暢、鬆弛的個人生活了。 日本人過的日子最乏味。尤其在東京,上班族的工作時間長得不尋常。加上 郊外住宅區離市中心坐車需要一個鐘頭。平日,很少有人趕得上家人吃晚飯 的時間。 他們一早穿就上西裝,晚上回家後馬上換穿睡衣。這樣子,一天內沒有時間 穿便裝了;不僅沒有個人生活,而且私人生活也只限為睡眠而已。從週一到 週五,可以說從頭到尾全是公共生活。 難得的週末,在郊區街上看到上班族,有點像白天看到幽靈。平時老穿著長 袖西裝,他們的皮膚沒曬過太陽白得可怕。忽然換上了T恤和短褲,白白的 四肢非常突出,給人的感覺猶如赤裸裸,有所慘不忍睹的。 女上班族懂得打扮。但是,她們也一樣沒有個人生活的習慣。我還在香港時 ,有一次,兩個日本女朋友來我家住。她們一從外面觀光買東西回來,馬上 脫下名牌服裝而換穿室內衣,也洗掉化妝,沒了眉毛,把頭髮用毛巾包得像 印度人。我真有點不認得了。就是那個樣子,她們兩個在我家客廳電視機前 邊坐下來,邊吃零食,邊聊天,邊剪腳指甲,邊刮腋毛,根本沒有忌諱可說 。兩個女朋友在我面前直接從公共狀態進入私人狀態,而跳過了個人狀態, 叫我非常吃驚。 即使從外頭回到了家,不必直接進入私人生活的。中間還可以有個人生活, 才是人生最好吃的部分呢。 下午四點鐘,偶爾在我家一起喝啤酒的人,除非是國外來訪問的朋友,都還 在公共生活時間裡。即使是全職照顧孩子的家庭主婦,一步踏出家門,就非 得扮演某種公共角色不可的。長針一到最上面,老公從書房出來直接到廚房 去,拿出啤酒和玻璃杯來,對我們倆來講是從此進入個人生活的標誌。然而 ,人家的表情卻往往像偷窺著私人生活似的。誤會!誤會! 專業作家的生活很難被外人理解,何況是夫妻作家的。不上班的日子,常有 人以為是「老不工作,總是玩著」。也常有人以為「一定很亂,沒規律」的 。但是,幾乎沒有人猜準我們是每天固定時間開始工作,固定時間結束工作 的。 如果「老不工作,總是玩著」,那就誰也沒辦法維持生活。但是「一定很亂 ,沒規律」的生活,我卻很有經驗。 沒結婚以前,我長期過了「忙就不睡,閒就不起」的日子。有時候,因為實 在沒事可做,而且白天沒人一起玩,乾脆睡到天黑,才從容起床出去找個人 生活去了。也有時候,因為太閒,乾脆睡了整整一個星期。那段時間,忙起 來也真忙。獨居的空間,不會影響到別人的生活,一來勁兒就做到天黑天亮 又天黑,直到往床上昏倒為止。 但是,結婚後一切都改變了。兩個作家在一起,總是有人一起玩,除非把工 作時間固定下來,就不會有閒工夫寫作了。尤其小朋友出生以後,整天得餵 奶換尿布,除非固定抽出時間來,再也不會有機會坐下來寫稿了。 於是,這些年,我們都按照固定的時間表工作。比如說,現在,早上孩子們 上學以後,九點多開工而做到中午,吃完了午飯,我再做到孩子回家,老公 就最長做到四點鐘。之後的幾個小時,我們定為個人生活時間。 四點鐘,我喝著啤酒,開始做晚飯。老公放他喜愛的古典音樂,邊跟孩子們 玩耍邊跟我聊天。五點鐘開始吃晚飯,六點多完畢。然後,洗碗、收拾、倒 垃圾、鋪被褥、刷牙、洗澡、講故事。八點多,孩子們跟爸爸說晚安;我則 陪到他們熟睡。 之後,才是私人的時間了。如果還有工作沒做完的話,那麼得回書房加班去 。 總而言之,在忙碌的一天裡,下午四點鐘是我能夠鬆一口氣的黃金時刻。如 果是夏季,太陽還掛在高處,隔避大學校園的懸鈴木樹葉亮得綠油油。大白 天喝冷啤酒的感覺,猶如去了度假一般令人快樂。如果是冬季,就是夕陽無 限好的時刻了。我家陽台正對面看得見富士山,被夕陽照射的姿態壯麗無比 ,真不愧為靈山。雖然房子不大有點擁擠,但是因為有這超級景觀給啤酒加 添味道,我們是願意住下去的。 下午四點鐘,日本全國還都在工作的時候,悠然喝起啤酒來,實在別有滋味 。那大概是偷閒的甜頭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152.44 ※ 編輯: stupidduck 來自: 203.203.152.58 (05/04 17:06)
文章代碼(AID): #11a8jC1Z (CLUB_K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