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回應loxa..有點久遠的舊聞..

看板CGCU作者 (自由自在飛翔)時間18年前 (2005/11/16 01:0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誰為圍棋「撐腰」 王汝南:矛頭不應直指聶馬 -------------------------------------------------------------------------------- http://www.creaders.net 萬維讀者網 2003年11月12日 04:14 PM 農心杯第一階段比賽中,一向「口無遮攔」的韓國少年李世石面對眾記者有關「中國 圍棋為何一蹶不振」的提問,不假思索地表示:「因為有曹薰鉉、李昌鎬這兩位精神領袖 ,所以韓國圍棋才有今天的強大;但中國的聶衛平、馬曉春這兩位前輩棋手卻沒能發揮出 應有的作用,這也是中國圍棋落後於韓國圍棋的一大原因。」儘管「聶馬沒起好帶頭人作 用」的觀點已經流傳了很久,但這次由一名外國棋手提起,仍然在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此後不久,當已經低迷了近一年的常昊止步LG八強,被寄予厚望的胡耀宇和謝赫「淚 灑」三星杯後,關於「聶馬」的話題也再次舊話重提。有棋迷在互聯網上寫道:「如果聶 衛平比曹薰鉉更老而彌堅,如果馬曉春瀟灑之餘尚有男人四十如虎的英雄本色,如果常昊 站直了能與李昌鎬比個高低,如果號稱天才的羅洗河能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傑作,就絕不 會有胡耀宇謝赫這兩位小將大喜之後的大悲。」…… 也許正如棋院院長王汝南所說,聶衛平、馬曉春也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因此,判斷 他們的選擇是對是錯,既沒有統一的標準,更不能一概而論。本期專題旨在盡可能展示幾 位「當事人」的真實狀態,希望能給棋迷提供一部分答案,或者替中國圍棋作出一些解釋 。——編者 掌門人如是說—— 王汝南:矛頭不應直指「聶馬」 已經接過中國圍棋大印近半年的王汝南如是回答:「如果聶馬二人堅持的時間更長一 些,就能更好地帶動後輩棋手,但事實上,他們沒能起到這種作用,確實非常可惜。」 「但我以為,對於目前中國圍棋的現狀,棋院領導也應負應有的責任。尤其是面對媒體尖 銳的批評時,更應該勇於承擔責任。」一向謙虛謹慎的王院長再次把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 。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矛頭直指聶馬,他們也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在當今整個社會的 轉型時期,人們的心態都很浮躁,新舊價值觀也在不斷地碰撞,如果處在聶馬的角度考慮 ,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當然,我們也在考慮如何調動聶馬的積極性,令他們對年輕棋手起到師表作用。既 然想在比賽中稱雄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就要從訓練抓起,正好近日我們新一屆國少隊即將 開始集訓,圍棋部正在與馬曉春商量,看他能不能認真坐下來『帶帶小孩子』,畢竟他的 棋才還在。應該說,他已經答應了,目前正在商討一周幾課時的問題。」 對於狀態低迷的常昊,王汝南則表現出更多的關愛之情:「我相信他不會就此沒落下 去,首先,他有這個實力,曾經眾多優秀的成績不是蒙出來的,其次,他還在繼續努力, 我們都能看到他經常研究棋譜,常昊依然是隊裡比較努力的一個。」晨報記者劉瑩 當事 人如是說—— 桃李滿天下 功不可沒 聶衛平:幕後英雄樂在其中 據說是因剛剛懷孕的聶夫人「擔心手機對孩子產生輻射,不讓開機」,所以在近期試 圖與聶老聯繫時,我們每每都是「失望而歸」。儘管缺少當事人的發言,但如果讓我們評 論,我們倒以為,聶衛平雖然過早地淡出國內棋壇第一線,沒能繼續為中國圍棋建功立業 ,但在為中國圍棋培養未來人才的一面,他卻功不可沒。 儘管近年來似乎從棋迷眼中淡出,但聶衛平事實上仍在各種棋賽中時有斬獲。在很多 棋手看來,聶衛平出色的大局觀至今仍罕有人能超越。而聶衛平對圍棋的熱愛還體現在對 比賽的態度上。不管對手是成名已久的老將,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人,聶衛平都會在比賽結 束後認真地和對手復盤。即使是剛剛經歷了一場慘敗,也似乎絲毫不會影響他在棋盤上的 那種快感。 也許正如聶衛平曾經所說,自己現在確實沒有以前用功,但這其中身體原因佔了很大 因素:「我有先天性心臟病,比賽的時候不僅需要戰勝對手,還要戰勝自己。」而在培養 弟子方面,聶衛平倒是堪稱善於因材施教,當年就有常昊、周鶴洋、王磊、劉菁「四大弟 子」,一度撐起了中國圍棋「小龍」輩棋手的門面,現又有古力、劉世振、王煜輝等「新 四大弟子」,在棋壇內外出盡風頭,剛剛,新銳楊一以及「圍棋神童」古靈益也拜入其門 下。 而老聶所創辦的圍棋道場也正在為中國圍棋輸送「新鮮血液」,今年八月的定段賽上 ,聶道場已連續三年成為最大贏家,此前兩年,聶道場分別有5人和6人定段,今年更是有 7名棋手定段成功,超過全部定段名額的三分之一。 晨報記者 劉瑩 就在棋迷在網上唇槍舌劍之際,兩位當事人卻保持著一貫的沉默,經多次聯繫,記者 終於找到了「馬妖刀」—— 馬曉春:別人說的話與我無關! 週末的採訪被「馬妖刀」以「休息時間不願被打擾」為由婉拒,昨晚8時的電話又被 他推遲到接近午夜,「這時太早,11點再說」。此後,約好的採訪再一次因為馬曉春「正 在打電話」而掛斷。11時30分,記者鍥而不捨的精神似乎終於感動了馬曉春,電話那端傳 來了「馬妖刀」那標誌性的「精神矍鑠卻又含混不清」的聲音。 記者(以下簡稱「記」):現在除了下圍甲,您似乎很少在棋壇上露面,最近忙些什麼呢 ? 馬曉春(以下簡稱「馬」):也沒幹什麼,就是講講棋之類的。 記:聽說您最近要給國少隊代課,要當「孩子王」? 馬:應該是,這沒什麼說的。 記:近日,韓國棋手李世石在北京舉辦農心杯期間指出,中國聶馬兩位前輩棋手沒能發揮 出應有的作用,這也是中國圍棋落後於韓國圍棋的一大原因。您如何看待他的這一分析? 馬:我沒聽說過這事,可能是翻譯的原因導致語意有出入吧。 記:但此後的許多媒體也有類似傾向的報道,認為是聶馬的過早沒落導致中國年輕棋手不 堪重負以致形成今日局面。 馬:我從來不看報紙,在網上也沒看到過這些東西。如果真有的話,那也沒什麼,我從來 不關心別人的說法,他們愛說什麼就說什麼。晨報記者劉瑩 接班人如是說—— 常昊:我要在棋上下更多功夫 作為繼聶馬之後成長起來的另一位領軍人物,常昊肩負了中國圍棋在世界賽場攻城拔 寨的重任。但從2000年的中國五冠王到今年國內外戰績顆粒無收,才不過三年的時間,常 昊便雄風不再。連常昊的「老冤家」兼「好朋友」的李昌鎬都在悄悄詢問:常昊到底怎麼 了? 在不久前的圍甲賽場上,已很長時間不太願意拋頭露面的常昊並沒有刻意躲避採訪。 在長期的低迷之後,不善言辭的常昊也終於敞開心扉為自己「把脈」。他告訴記者,近期 是自己入段以來感受最為艱苦的時期。「其實我一直在調整自己,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出 在棋力上,我的圍棋職業生涯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會就此放棄。」 作為常昊的「賢內助」,張璇八段表示:「作為棋手,我覺得輸輸贏贏是很正常的事情 。隨著圍甲聯賽的展開,棋手水平越發接近,常昊的心理優勢也在逐漸消失,有時輸了可 能會一時發蒙。」中國棋院院長王汝南則認為,常昊只是因為先後五次在世界大賽決賽中 折戟,銳氣受挫,有點迷失方向。 對於「常昊狀態不佳是因為結婚生子分散精力」的說法,張璇也非常坦然:「我覺得 他生活得很正常呀,尤其是現在生活條件好多了,家務事也簡單得幾乎為零,不就是有個 孩子嗎?誰都要食人間煙火,棋手也不可能沒有家庭和朋友。」她告訴記者:「我從來就 沒有懷疑過常昊的能力,因為他的心思還在棋上,如果他的心已經離開這個事業而開始走 下坡路,那就很難挽回了。所以我堅信,常昊一定會走出低谷,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晨報記者劉瑩 新觀察 死於安樂 裡工 中國棋手在三星杯、LG杯上的連續失利,凸顯了中國圍棋已然落後的事實,而不敗 少年李世石一句「聶馬沒有承擔精神領袖職責」的「狂妄」之語,更足以令中國棋界人士 深思。 遙想當年,老聶以一己之力在中日擂台賽上連克強敵刮起「聶旋風」,「馬妖刀」亦 曾憑靈動棋風與李昌鎬一時瑜亮。而一旦功成名就,兩人的棋藝立刻走了下坡路,時至今 日,除了笑談婚姻事、痛斥小棋手的「盤外戲」,關於棋藝,就只聽得老聶屢屢抱怨「又 出昏招」;而羽扇綸巾風流倜儻的馬曉春,更只剩下輸棋後置復盤於不顧揚長而去的「灑 脫」,如此風範,怎堪提攜後輩之重任! 我們無意過多指責聶馬,畢竟,每個人有著各自不同的人生選擇。但也正因為棋道並 沒有成為他們的人生全部,中國圍棋也就始終處於領袖缺失的狀態。記得令人高山仰止的 圍棋大師吳清源曾有過精闢的一段話,大意是:過多考慮以物質為中心,會失去內心。的 確,棋道博大精深,必須淡泊名利心存摯愛者才能有所領悟。作為一個棋手,如果沉湎於 過多的社會事務與名利誘惑,是永遠無法達到吳前輩那樣的境界的,又何談棋道傳承? 除了個人原因,浮躁與安逸並存的大環境也限制著中國棋手棋藝的昇華。像韓國、日 本棋手除圍棋外,大部分人還要兼職以維持生計,圍棋對他們而言,更是一種信念,也正 因此,韓日棋界擁有著良好的探討、鑽研氛圍。相比之下,我們的棋手過於舒適,甚至僅 僅依靠名氣就能過著富足的生活。而前輩棋手又滿足於圍棋所帶來的名利而不思進取,長 此以往,在後輩的眼裡,圍棋與追逐名利的工具又有何異? 處於落後狀態的中國圍棋,現在並不需要誰來承擔責任,事實上,這責任也沒有誰能 夠承擔得起。我們甚至無能為力,因為,對棋道的理解限制了我們向圍棋更高境界的邁進 。這結論很殘酷。 但這很可能是事實。 (北京晨報 ) == 這是兩年前的新聞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2.76.124

11/16 23:36, , 1F
現在已經快變陳耀燁 朴文堯 周睿羊 古靈益的天下了
11/16 23:36, 1F
文章代碼(AID): #13UXK7Wi (CG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