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謀斷九州後記

看板CFantasy作者 (Ron1)時間5年前 (2019/06/30 11:02), 5年前編輯推噓8(801)
留言9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8802142580342#_0 冰臨神下的微博 看微博看到 孺子帝在中國有出實體書啊,應該是好事 參考歷史人物跟想到的一樣 不過徐礎退隱是本書的最大創作理念倒是想不到 ----------------------------------- 徐礎的故事到此結束,但又不像是結束,因為這不是屬於他的世界,恰恰相反,是他屬於 這個世界,無論他進取也好,退隱也罷,世界都在運行,不會進入所謂的平靜。 秦始皇以為帝位能夠流傳萬世,劉邦以為將異姓王清除之後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匈奴,司馬 炎以為統一三國之後會是一個穩定的王朝,李世民以為自己給後代子孫做出最完美的範例 ,朱元璋尤其喜歡“萬世不變”,用殺戮打壓外姓,用毒咒警告子孫,自己立下的規矩一 個字也不能改…… 後來的事情史書上記載得明明白白,所謂的“萬世”通常不到十年,甚至屍骨未寒,劇變 就已發生。 徐礎能夠參與的劇變已經結束,接下來他所做的無非是努力“置身事外”,對寫作與閱讀 來說,這都是一個無聊的過程,不寫也罷,如張良的退隱,在他的列傳當中不過寥寥幾句 話而已。 張良是徐礎的最重要原型之一,出身貴族、相貌俊美、曾經刺駕(張良沒成功)、懷念舊 族等等,他也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之一,尤其是他人生中的幾次轉變,令我著迷。 張良刺駕之時,何等熱血,路遇黃石公之後,卻變得老實許多,從“刺客”轉到了“黃老 ”。 張良初立韓王信時,何等忠誠,一遇劉邦,卻立刻奉為明主,從“恢復六國”轉到了“天 下一統”。 張良追隨劉邦征戰時,“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一旦天下太平,他卻拒絕再用 計策,即便受呂后強迫,所獻計策只是讓太子請來四位老隱士——這不像是計策,更像是 教育。 總之,張良身上有許多轉變,也有許多謎團,在作者眼中,這些轉變與謎團就是“空白” ,就是想像餘地。 但徐礎並不是張良的翻版,《謀斷九州》最為重要的轉折來源於隋唐時期的李密。 李密就應該做一名謀士,但是機緣巧合,他做了一方雄主。 做謀士時,李密勸別人捨棄洛陽,專攻長安,未獲接納。 做雄主時,別人勸李密捨棄洛陽,專攻長安,同樣未獲接納。 一模一樣的勸說,勸人與被勸,李密全經歷過,事實證明,他做不了雄主。 李密不是徐礎,他在名義上沒有稱王,也沒有退位,而是投降李唐,不久之後又反叛,死 於軍中,但是他曾經比徐礎更接近帝位,卻沒有抓住。 所以我有一個猜想,如果李密能有張良那樣的“轉變”,主動而不是被迫放棄權力,結局 會是怎樣? 整個故事就是這樣形成的,至於細節,那是作者的想像。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25.19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ntasy/M.1561863725.A.9B8.html ※ 編輯: rronbang (111.250.25.193 臺灣), 06/30/2019 11:02:29

06/30 11:17, 5年前 , 1F
光是後記就已經足夠精彩,厲害!
06/30 11:17, 1F

06/30 12:01, 5年前 , 2F
喔喔 李密
06/30 12:01, 2F

06/30 12:24, 5年前 , 3F
冰神的角度總是與人不同 拔魔與大明妖孽也都如此
06/30 12:24, 3F

06/30 12:28, 5年前 , 4F
原來是張良加上李密
06/30 12:28, 4F

06/30 14:05, 5年前 , 5F
倒是沒想過是李密
06/30 14:05, 5F

06/30 14:05, 5年前 , 6F
完全沒想過是李密
06/30 14:05, 6F

06/30 14:20, 5年前 , 7F
沒想到是李密+1
06/30 14:20, 7F

06/30 20:39, 5年前 , 8F
這個後記有點神
06/30 20:39, 8F

06/30 22:16, 5年前 , 9F
劉邦死後最大後患是老婆呂家
06/30 22:16, 9F
文章代碼(AID): #1T62Ojcu (CFant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