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兩千萬現金資產,可以退休了嗎?

看板CFP作者 (原來我很醜 囧)時間4年前 (2019/08/22 13:11), 4年前編輯推噓8(804)
留言12則, 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6/27 (看更多)
※ 引述《cecilia1520 (天助自助者)》之銘言: : 這種花費是因人而異 : 就像租屋 : 我在高雄,同等條件下,租金會比你省很多 : 吃飯也會省一點,保母費都退休了自己顧就不用了吧 花費的確是因人而異,不生孩子的確可以花費很少 但如果不生孩子對我來說,是快樂一陣子,反而未來會後悔 所以我說的才是能夠以現有生活過上還可以的生活需要的金錢 即便可能自己帶小孩花費比較少,或是搬到其他費用較便宜的縣市 我個人的想法是 — 寧願先預估高些最後有剩餘,不讓自己陷入不足的窘境。 保險、稅務、還有投資 三項我是一起考量 保險重點是是把最大的風險轉嫁,所以在不影響資產累積的情況下 把自己跟家人的實支實付跟失能險都準備好了 幾萬元的小錢好處理,但是如果一次幾十萬或是長期的照護支出, 才是保險派上用場的時刻。 但是這些都還有十幾年的保費要繳,這花費肯定必須預估進來。 投資風險的部分,其實我是已經把自己的股債平衡,連台幣外幣也做了平衡 這樣做起來即便大跌或是匯率波動,風險也降低不少 大跌反而可以進行賣債買股再次平衡。 但大跌還是道瓊三萬點先到呢?沒人知道。 現在一年的投資收入離我自己預估的一年花費還很遠,但仍然慢慢有在進步。 最後想說的事情是,其實我很想探究一般家庭大概四個人的花費 如果想在某個年紀就退休要大概多少錢是安全的範圍,列出這個金額的原因是為什麼? 要考量到通膨、疾病甚至父母撫養的支出,多少報酬率才能有很大機會的活到最後 並將財富傳承?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有把人生從頭到尾走過一遭的人, 實在很難去預料會出現什麼問題? 才希望集思廣益看看大家對於各個階段要多少退休資產會比較合適。 但是大家的問題反而一直圍繞在要怎麼賺到幾千萬等等的問題 Orz ..... 畢竟人總是要有目標,總不能先射箭後畫靶,有幾千萬才去想要拿錢去幹嘛吧QQ... 還有也想回應一下有些人想問的為什麼45歲的金額會高出35歲這麼多。 我認為45歲如果還在工作,如果薪水提高,我預測會有很多額外的花費, 不管是應酬或是買車換車甚至是奢侈品的開銷,也很難回到年輕時 花少少錢就可以過生活的狀態。 但35歲就退休的人通常還沒被這些影響,十年間可以從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幸福來源 也知道自己的資產價值以及能支出的花費,反而更不會在45歲跟別人比較汽車手錶 等等行頭。 這也是我上一篇文章會這樣進行估計的主要原因。 : 孝親費就看家庭了,每個家庭不同 : 保險費這項就個人而言我是不會保 : 每個人對退休的需求不同,投資工具跟能力不同,所需資金也會不同 : 就我而言我現在34歲,股息50萬,年複利30%,我是早就沒在工作了XD : 而且我單身,我光股息就花不完了,還有剩來滾入投資 : 想要早點靠被動收入退休有三點蠻重要的 : 1.能省則省 : 2.增加自己投資的能力 : 3.想辦法增加自己的本金 : 說真的,退休沒想像中的難 : 難的是人的慾望無極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77.1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566450661.A.7DC.html

08/22 15:54, 4年前 , 1F
我的話我是直接個人花費*4 然後寬鬆點*2倍
08/22 15:54, 1F

08/22 15:55, 4年前 , 2F
大約是個人花費8倍 就能輕鬆養一家4口
08/22 15:55, 2F
是個好方式,不過像是有些成本不一定是等比的方式增加,這部分就可以比較少一些 但是以個人花費x8真的太不容易達成了QQ

08/22 20:14, 4年前 , 3F
35與45離開職場而有不同消費觀,是蠻有意思的觀點。
08/22 20:14, 3F

08/22 23:35, 4年前 , 4F
自己才工作幾年就特別有個,剛出社會的時候消費習慣跟
08/22 23:35, 4F

08/22 23:35, 4年前 , 5F
當學生時差不多,一個月花費2萬就決定很奢侈了。幾年後
08/22 23:35, 5F

08/22 23:35, 4年前 , 6F
薪水增加了存款增加的速度一點都沒跟上xD
08/22 23:35, 6F

08/23 00:28, 4年前 , 7F
樓上+1
08/23 00:28, 7F

08/23 07:16, 4年前 , 8F
儲蓄率一直都要抓好
08/23 07:16, 8F

08/23 22:06, 4年前 , 9F
薪水增加,存款沒有增加,是因為買房或養小孩嗎?
08/23 22:06, 9F

08/23 22:07, 4年前 , 10F
不過現在物價也比以前高不少
08/23 22:07, 10F
我覺得隨著年齡而花費增加,很多消費的態度都跟一開始工作不一樣了 以前如果想買一個東西會想說要不要買這個東西?也許可以忍一忍? 現在會想說自己應該可以負擔就會買了 當然物價也是變化很大,這也是需要考量的地方。 但很多以前很貴的電子產品也變便宜了

08/24 09:04, 4年前 , 11F
08/24 09:04, 11F

08/26 10:49, 4年前 , 12F
你說的沒錯,最後比較起來儲蓄率跟量入為出還是很重要的 這周去醫院檢查,身體出現了警訊,雖然現在自己的總資產還有段距離 還是幫自己定了個期限,要在那個期限之前存到足夠資產還有增強投資技能 有沒有買房並不是退休考量的因素之一 一般人沒有這個錢,必須靠貸款才能買房,因此買房付貸款是必須 當你有能夠買房的錢,買房就變成選擇,我會選擇靠被動收入買房 如果買房和租房的金額差不多,換算下來當然是買房比較划算了 以我的支出做計算,每個月大約可以付25000的房貸 大約1.6%可以貸款700到800萬左右 如果每年的投資金額能夠幫自己付房租,又何嘗不能幫自己付房貸呢? 以前母親在國中的時候總是說長大幫你買個房子成家 到了大學研究所改口說幫付頭期款 現在放棄跟我說買房的事情了XD 現在三十多歲的人大家都過得很辛苦QQ ※ 編輯: ardidi (219.91.9.140 臺灣), 08/31/2019 14:38:51
文章代碼(AID): #1TNYFbVS (CFP)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6 之 27 篇):
文章代碼(AID): #1TNYFbVS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