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投資」與「學貸」兼顧的可行性?(第五集)

看板CFP作者 (雨龍千尋)時間8年前 (2016/04/16 03:25), 8年前編輯推噓16(1602)
留言18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 重點提醒;建議看電腦版的,不然格式會跑掉。 == ================================================= = Age 23 = [投資]與[學貸],兼顧的可行性? 第五集 #先聲明一件事,各位目前看到的[心得],算半成品。 #小編先分享上來,標點符號與上色的部分的部份,會再慢慢修正回來。 #以上兩行字,文稿修正完成後會,連同本行自動刪除。 〔 繳款中的建議 〕:應該有很多人會卡在這邊動彈不得。 〔 金苦命的分析 〕 一般來說,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大概會需要下列的資料。 生活環境中的各項條件與必要性的支出部分。 A、年紀。 如果您的年紀跟收入不成比例,那真的要好好規劃未來。 照理說年紀越大,收入應該要越多,軍公教,因為有『職等』, 所以會越領越多。銀行行員,算是在中間地帶的職業。 話說很多官股銀行都走向民營化,不過依然有職等這個制度存在。 職等越高,領得越多。 但,投保勞保的勞工朋友,就未必會是這樣。 所以,在討論財務問題的時候,年紀也要考慮進來。 尤其是進行退休規劃時,財務規劃人員,才有辦法依照時間軸, 去計算出『未來的所需金額』。 最簡單的觀念,現在的一百萬,跟二十年前的一百萬相比,哪一個比較大。 那二十年後、三十年後呢? 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非健康體,但又『長壽的風險』, 說不定會大於財務風險。有一句台語形容的很貼切,『歹(奧)戲愛拖棚』。 錢花光了,人還活著 =_=! 這要怎麼處理? 註:很多人買『(類)定存股』大概就是這種想法,領到死為止。 小編倒是覺得,加減要配一些『雪球股』會比較實在一點。 您所認知的定存股,只要不發「現金股利」,要不要續抱,就夠您頭痛的了。 B、人生階段。 從出生,到死亡,您會經歷什麼過程? 喝奶睡覺,吃喝玩耍,接受教育,生涯規劃? 進入職場,跟喜歡的人交往。 然後『有可能會』,結婚,生子,養兒育女,子女獨立並成家。 再來您差不多就可以開始考慮要去哪邊養老了。 如果身體不健康?那住的地方就會不一樣了。 再來就是,後半場的倒數計時,最後,人生旅程結束。 一、 職業類別:公務員(軍公教人員好像都會調職,有時會調到離家比較遠的地方) *這個時候您就要想到,您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回家』。 危險等級:行政內勤。(例如:消防員,那危險等級就較高。) 二、 收入狀況:實領四萬。(剛進入職場的話,可能還領不到那麼多。) 三、 居住生活:隨工作而居,在外租屋。 *話說,有許多人覺得學『語言』算投資自己, 這個嘛,小編只能說,盡量學到『專精』,還有『靈活運用』。 曾在書上看過這麼一段對話, 專家,我想請問一下,我想要充實自己,把英語學好。 如果可以的話,能運用在工作上最好,作為『轉換跑道的基石』。 您覺得,我是請家教好,還是去補習班好? 專家只回了一句話; 你覺得NY流浪漢的英文會比你差嗎? 話說回來,學『純理財』的部分,僅需夠用就好。 如果工作地點有調動,那『帳』就要重列重算, 實務上,工作地點改變,收入有可能增加,但支出增加的比例也很高。 先搞定『住』的部分,再來想『吃』的,然後再去想其他的。 例如:交通費。 四、 債務狀況:有學貸,繳款中=_=! 未來可能的狀況,當您『成家』之後, 多半會考慮買房,這算有點無解的『世襲觀念』, 有土斯有財,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希望有一個, 『自己的家』,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家。 不用被房東趕,不用怕房東漲房租,甚至是亂收錢。 也不需要支付昂貴的電費。 五、 家庭負擔:需要「貼補家用」或「孝親費」。 現在的家庭負擔,在未來有可能會變成,『未來的家庭支出』。 已經有打算結婚生子的,最好要有心理準備。 如果支出過於沉重,真的要好好跟家裡的人商量。 六、 商業保險:以這個世代,首要的是,具有『實支實付』的。 不論 醫療或意外,剩下的再自己評估。(醫療險) 產險,也是商業保險的一種,與大家比較有關的, 就是,強制險(公辦民營)、第三人責任險......等。(車險) 房屋綜合險,一般為火災地震險。(房屋險) 七、 基本儲蓄:會長大的緊急備用金。 一開始先存少少的,再想辦法讓『它』長大。 實務上,是需要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隨人生階段的不同,再去調整您需要的額度。 八、 有目標的儲蓄: 例如: (一)理財目標,存一筆備用金, (二)外加想學習『小額投資』。 若家裡有長輩願意提供給您操作,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三)存錢買東西的購物消費,或是『出國的旅費』。 此類的消耗型的消費,建議另外存,盡可能別去動用其他部位。 存股票,來存旅費也是一種選擇,只是您『出國黑皮』的時間, 可能就要交給市場決定了。 九、 身體保健: 例如:產後的身體調養。 平日的生活保健,能吃蔬果類是最好, 不然就是買『保健食品』來吃。 十、 醫療費用: 1.) 一般疾病 2.) 天生或遺傳的疾病 3.) 意外所產生的病症 4.) 後天的疾病 5.) 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的,差不多都算了) 上述總計共十二項,若有特殊需求再自行加上去。 小編沒那麼神,不太可能把全部的東西列出來。 您只要針對每一個小問題,去把相對應的金額搞清楚, 那理財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學貸繳款中的列帳範例 假設實領『 四萬』。學貸月繳:4071元 註:假設利率為 1.70%,分14年攤還,總貸金額;530,000元 整。 然後再參考,上述的條件。 範例:(簡略註記型,反正您自己看得懂就好。) 教學是一回事,實務上,若記帳,列帳,算帳,弄到很熟。 就不用寫那麼長一大串了。 小編在記帳時,會用很多符號,或英文縮寫。 您可以自己發明幾個出來用,但切記,不要寫到自己都看不懂, 那就失去用縮寫的意義。 感謝 Akulamaru 大大的提供,那小編就寫兩份。 分別為『四萬元版及三萬元版』,各位自己斟酌著看。 收入: 40000 | 30000 | 先套一下會讓各位傻眼的理論,套「三點一理財法」進去。 居住: 12000 | 9000 | 生活: 12000 | 9000 | 儲蓄: 12000 | 9000 | 保險: 4000 | 3000 | 書上講的,都是理論居多,所以您要會自己活用。理財是活的! 〔 存緊急備用金的流程 〕 若有看過『存一百萬的簡化流程』,這邊就看您要不要當複習。 會有重複的地方,只是解說得更詳細。 這邊是假設您已經開始繳學貸,才看到本文, 小編可以跟您說,要怎麼做會比較輕鬆。 先列帳,一部分是預算,另一部分是確定支出,確定的支出,列前面。 學貸: 4071 | 4071 | 居住: 7000 | 5000 |(含電費,如果只領三萬,找便宜的房子住) 手機: 1500 | 1500 |(假設租屋處,沒網路。) 家用: 10000 | 10000 |(若覺得這樣有點多,要跟家裡的人商量。) 生活: 6000 | 6000 |(一般是算三餐加飲料,喝白開水當然更好) 油錢: 1000 | 1000 |(這是靠記帳去算出來的,記帳是有用的。) 雜項: ____ | ____ |(等分配完,餘額再填過來,所以留白。) 儲蓄: 12000 | 9000 | 保險: 1500 | 1500 |(通常只會紀錄,醫療險、人壽保險部分。) (年繳求月平均,保險盡量年繳。) ----------------------------------------------------------------------------- 總計: 43071 | 38071 |(看到爆掉,不要慌。) 因為小編假設的狀況,算是比較嚴苛的狀況,不然小編只要列一份不用『修正』的。 那我就可以打完收工去睡覺了。 因為,儲蓄的部分是直接套理論,會爆掉是正常。 再來分析兩個收入狀況,一樣是支付 一萬元的『家用』。 對於 月收入只有三萬的人來說,那已經超過月收入的30%。 這個就要想辦法溝通與處理。 而且在房租部分,已經有找相對便宜的租屋地點,所以能動用的部分, 就是原本有規劃的儲蓄。 ============================================================================= 調整流程如下: * 先處理能處理的部分。然後把儲蓄歸『零』,算結餘。 學貸: 4071 | 4071 |(假設都繳一樣的學貸。) 居住: 7000 | 5000 | 手機: 1500 | 1500 | 家用: 10000 | 7500 |(拿出 25%的薪資來貼補家用。) 生活: 6000 | 6000 |(一般是算三餐加飲料,喝白開水當然更好) 油錢: 1000 | 1000 |(這是靠記帳去算出來的,記帳是有用的。) 雜項: ____ | ____ |(等分配完,餘額再填過來,所以留白。) 儲蓄: 0 | 0 | 保險: 1500 | 1500 |(車險、稅金,年度支出的月平均,另外算。) (理想一點的方式,是採用『預留款儲蓄』。) ----------------------------------------------------------------------------- 總計: 31071 | 26571 |(儲蓄歸零,才知道「真正的餘額」。) 餘額: 8929 | 3429 |(再決定,「儲蓄」與「雜項」的金額。) 餘額的部分,分配後如下: 儲蓄: 7000 | 2000 |(想玩小額投資,至少要擠個2000元出來。) 雜項: 1929 | 1429 |(雜項的金額要再填回雜項的空格。) ======================================= 調整過後的薪資分配表如下 學貸: 4071 | 4071 | 居住: 7000 | 5000 | 手機: 1500 | 1500 | 家用: 10000 | 7500 | 生活: 6000 | 6000 | 油錢: 1000 | 1000 | 雜項: 1929 | 1429 |(分配完後,餘額再填過來。) 儲蓄: 7000 | 2000 | 保險: 1500 | 1500 | ----------------------------------------------------------------------------- 總計: 40000 | 30000 | 因為有貼補家用,又有學貸,手頭本來就很緊。 所以在某些地方,您就有調整的必要。不然苦的就是,未來的您自己。 『寧可苦一陣子,不要窮一輩子。』 如果您出社會一段時間,依然是一窮二白的「薪光幫」、「月光族」。 真的就有必要好好地檢視一下,您的錢到底都花到哪裡去? 這時候就要靠記帳了,因為小編沒用過記帳APP,所以要您自己爬文去找。 不然就是回歸『最原始』的 用紙筆記帳。(方法,小編寫在第四集。) 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人開車在路上,沒人敢掛安全牌滴。 備用金的某部分用意就在這邊。 還有一點,不管是汽車或者機車,小編都會建議朋友,投保一下財損。 那個錢,平均下來,一個月才幾百塊,擠一擠就有。 萬一真的有用到,你就會知道差別在哪? 不然,您就要賭您自己的駕駛技術,都不會去撞到別人,或者被別人撞。 有空的話,去研究一下車禍事故的部分, 就算是您被別人撞,要肇責為『零』,在某些狀況下,還不容易。 一般大家都會搬出『三七』來講,你沒保『財損』,就是要自付那個三成或七成。 再不然就是『講成數』。 不夠賠,就是拿備用金出來賠。 然而,「備用金」在每一個時期都有它的用途。 〔 緊急備用金 在 不同的時期,其主要用途為何?〕 基本上,這筆錢會跟著您一輩子。 單身時期: (有打算結婚的:結婚可能會動用到一點。) (不婚主義的:留點現金在身邊,然後去研究『投資與退休規劃』。) 若是在還學貸時期,用備用金生出來的利息,去補貼一些,跨行轉帳手續費。 家庭階段: (若沒有小孩之前,如果財力夠,就分別準備。) (若手頭緊,最少保留一人份,再乘以 1.5倍左右。兩人共用一個額度。) (若有小朋友之後,若還有餘裕,就是算兩個大人的額度,全家人共用。) 買房之後: (單身買房,緊急備用金,會建議拉高到基本工資的25倍。留一些當房屋維護修繕費。) (若是結婚後買房,最基本,就是準備兩個大人的額度。) (若有小朋友,而且也有餘裕,大概要準備到基本工資的30倍。) 退休時期: (基本上這筆錢是第一預備金,如果您的投資順利,投資部位應該會有不少。) (萬一有需要用到錢,先從備用金去動用,再把投資部位處理一部份,補回去。) 還有一點,還可以用來抵抗,『無薪假』,『失業的風險』或『待業期的支出』。 理想的狀態是,要能夠『撐一年,又三個月。』 至於,備用金生出來的利息,如果您找不到,跨行轉帳免手續費的優惠。 就自己建一個部位,拿銀行生出來的利息,來支付這些『哩哩扣扣』的手續費。 例如: 存簿匯款 30元(還貸款類會用到), 跨行轉帳手續費 15元(無優惠的狀況下), 跨行提領現鈔手續費 5元 (無優惠的狀況下)。 常見的就這些。 會長大的備用金,其中一個算法是,用您的年齡,加五歲。 例: 23歲; 23+5 = 28,那您備用金的額度就差不多要28萬。 不過小編會建議慢慢存,不要心急, 因為,當您現在23歲,存28萬,假設您活到73歲時,有78萬的備用金。 時間已經經過50年,其實際的購買力剩下多少? 小編可以告訴您答案,大約剩下現在的21.8% (假設 通膨 3%), 實際上,實質購買力比 21.8%高的機率,應該是蠻大的。 因為五十年之間的通膨不可能年年都3%。那個只是概算。 【半路閒聊】 在純理財的部分,是沒有奇蹟的, 該做什麼步驟,就乖乖去做。 『記帳』基本上是必經過程,就看您能不能持久。 萬一,您不能持之以恆。最少,要學會『記大帳』。 例如:禮金支出,額外的大筆支出。 如果『天生條件』就很好,基本上是不太需要碰「投資」。 理財的路上是孤單的,因為只有您自己,可以決定, 什麼東西,值得您從荷包裡,掏出多少錢,去交換。 古早時代,是從以物易物,開始進行交易。 到後來,發明了貨幣,才開始有『錢』,這東西的出現。 小編最多只能幫到這邊,寫真實的範例給您參考。 小小的吐槽一下好了,如果您居住的城市是「一線城市」。 月繳貸款,列出來卻不到兩萬元,說真的, 硬要凹家裡沒幫忙,沒有幫忙出到錢, 這「或然率」,低到跟中統一發票頭獎差不多吧!? 財務資料的東西,是不會說謊的,把『真實的數據』列出來, 就差不多可以猜到七、八分,您現實中的生活背景, 有的時候,跟那種路邊攤算命的差不多。 有句台灣諺語是這麼說地,『江湖一點訣,點破沒什麼』(台語)。 有的時候,就算您列『假支出』,要戳破,還真不是難事。 看過半澤直樹的應該能理解,何謂『粉飾帳』。 只是戳破的過程,有時挺麻煩的。 未完待續......2016-04-16 凌晨 (之前AM PM 打錯的部分,會慢慢修正回來,抱歉!) amery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224.1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460748337.A.049.html

04/16 07:50, , 1F
先推再看
04/16 07:50, 1F

04/16 07:57, , 2F
04/16 07:57, 2F

04/16 10:18, , 3F
04/16 10:18, 3F

04/16 12:08, , 4F
04/16 12:08, 4F

04/16 12:58, , 5F
推推
04/16 12:58, 5F

04/16 13:20, , 6F
推!
04/16 13:20, 6F

04/16 17:01, , 7F
04/16 17:01, 7F

04/16 20:20, , 8F
04/16 20:20, 8F

04/17 00:06, , 9F
推~ 感謝分享!
04/17 00:06, 9F

04/17 13:37, , 10F
推 實用
04/17 13:37, 10F

04/17 18:25, , 11F
推 謝謝你分享別人不想說的觀念
04/17 18:25, 11F
不客氣,個人覺得,這些東西比較貼近真實的狀況。 雖然還不夠詳盡,若再寫更細一點,就會變得很乏味了。

04/18 14:01, , 12F
想請問 年終獎金那種一年發一次的收入要如何列帳及分配運
04/18 14:01, 12F

04/18 14:01, , 13F
用比較好呢
04/18 14:01, 13F
A~~這問題,後面會寫到,小編才寫到,「備用金該怎麼存」 = =! 版友問「問題」的速度,比小編寫文的速度還快。 一、先評估。 您要看看,您的實領本薪,可不可以打平月支出,然後還有剩。 如果要玩小額投資,練經驗,又不想繳太多學費,最起碼也要剩個兩千元, 那才有一點點搞頭。 最理想的狀況,是用十二個月的實領本薪,去打平您的年度支出, 然後還有剩。 如果您的實領本薪是不夠用的,那就要另外討論。 假若這筆獎金是多的,就還有運用的空間。 另外,有人還不只有年終獎金,也許有其他的獎金,記帳的時間點, 就是拿到手上(領現金)或入帳(進存摺)的時間點,來記錄。 用這種方式是估算現金流會比較好用。 二、看有無「調整備用金」的需求? 理財這東西,不可能萬年如一日,建議是有時間就看看『財務狀況』, 沒時間就半年或一年檢視一次,就差不多夠了。 三、先討論「一般的年終獎金」, 看您過年包紅包會包多少,再來會不會去玩之類的娛樂開銷, 過年期間或者過年之後, 如果都沒有,又不知道怎麼處理,先網銀轉定存,時間為一個月。 這邊會有一個點,是您沒提到的, 您的年終獎金領多少? 一般都是說兩個月,可是有不少人是領超過好幾倍的, 那應該就不算一筆小錢了。 若有債,可以考慮先還債,只不過看是什麼債啦,自己評估一下。 若無債,又不知道怎麼處理,整筆丟進定存裡, 如果金額有點大,記得上官網看一下,巨額存款的額度是多少, 每間銀行的規定皆不同,存太多,反而賺不到利息。 接下來您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去想這筆錢,要怎麼用。 以板上為例,一篇文的討論串,大概七天就差不多了, 如果去問一個理專,大概一個小時之內就有答案。 如果要考慮到很面面俱到,弄一份很周詳的, 『財務規劃建議書』大約需要三至十個工作天。 當然,也要看,這筆錢有多大。 還有您自己的「目標」與「需求」, 甚至是,「期望報酬率」; 如果要漫天開價,開個期望報酬20%(這邊沒有講花多久時間賺20%), 又要保證報酬收益,不是「詐騙」,不然就是有「文字陷阱」。 一般在談論『報酬率』,大部分是以「年」為單位。 如果您要20年,「總共20%的報酬」,一般定存就可以幹掉他了。 每年都保證賺20%的就不談了,如果真有那種東西,你現在就不會在PTT上面了。 列帳的分配及運用部分,小編要想一下, 看要拿什麼職業當範例,會比較中立一點。 基本上,是看您的人生需求來決定, 這個跟套理論或套公式,沒太大的關聯性。 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參考別人的真實狀況(也可說是「案例」), 就往上爬文,看看過去前輩們回的文也很有參考價值, 再根據自己的狀況調整一下。 註:這邊可以當作第四點來看,解決生活需求,算是最基本的。 有多餘的錢,才有辦法做其他的事。 另外有人是一年領好幾筆獎金的,其實運用及分配的方式, 大同小異,就小弟所知,還有 一、年『中』獎金。 二、績效獎金。(應該是跟考核有關) 三、分紅獎金。 四、其他,未列出的獎金。 基本上,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錢,就先丟定存一個月, 最不建議放「活存」,如果您一天的活存利息有超過 新台幣 27萬。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扣掉那些該支出的,以及『未來確定的支出』。 再看看,需要留作多少當儲蓄,若無儲蓄需求。 再去思考,要不要「投資」,這回事。 ameryu. 2016-04-18 PM 05:39 補充 ※ 編輯: ameryu (36.239.209.210), 04/18/2016 17:39:57

04/19 00:36, , 14F
推!
04/19 00:36, 14F

04/20 13:17, , 15F
好文~受益良多!!!
04/20 13:17, 15F

04/22 07:23, , 16F
良心推!A大的文章淺顯易懂又有舉例,讓新手的我獲益良多
04/22 07:23, 16F

04/22 07:23, , 17F
:)
04/22 07:23, 17F

07/06 17:33, , 18F
07/06 17:33, 18F
文章代碼(AID): #1N4K0n19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