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nswer-如何消除緊張的情緒

看板CATCH作者 (Mr.P)時間5年前 (2018/12/21 14:48), 5年前編輯推噓12(1201)
留言13則, 1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緊張是很常見的情緒,特別是當你面對權威人士、群眾、陌生人、心儀對象時,緊張感更 是如影隨形的。 本週發問的阿明說:「我是很講話很容易緊張的人,常擔心會被反駁、沒人在聽或是說錯 話被討厭,曾經看過書上有提及三秒鐘法則,但我實際運用還是會緊張,請問P大能給我 一點建議嗎?」 由於心態面文章我寫得很多了,本文會從技術觀點切入,助你深入了解緊張要如何消除。 一起聊聊囉~ 網頁好讀版:http://bit.ly/2rOwVvC -- ○情緒的作用 談到三秒鐘法則,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它的起源吧,在追女高手的世界裡,此法則是為了 克服接近焦慮(搭訕)所誕生的。 那為什麼這個方法會有用呢? 因為情緒的生滅需要時間,所以你只要讓行動快過情緒,搶在緊張和焦慮形成前先說話, 用新的情緒啟動自己,那舊的情緒就無法對你起作用。 然而比較少人知道的是,三秒鐘法則其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它只是在冷飯熱炒後,又換 了一個名字被重新上桌,在很久以前,它的原名叫做「馬上行動(Take action)」,被大 量用在業務銷售領域中。 銷售員藉由不斷地灌輸自己「馬上行動」的意識,來抗衡自己打陌開電話、陌生拜訪的焦 慮,其原理就和三秒法則是一樣的—搶在焦慮感變得太強之前趕快行動。 其他類似的情況還有: ‧高空彈跳時,教練說好數到3才會推你下去,結果剛數1他就動手了,因為此時你的恐懼 還在醞釀中 ‧海軍學習游泳被教官直接踹到水裡,他搶在你開始對水產生害怕的想像前先行動 ‧將領訓練士兵一聞命令就要即刻開火,因為過多的思考會有不必要的情緒產生 相關的應用還有很多,但因本篇主題是技術而不是培訓技巧,所以在此就不多說。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這個方法有時候靈,有時候卻不管用? ○兵貴神速 為了徹底搞懂緊張情緒是如何醞釀的,我悄悄開始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對象當然就從我的 學生下手了(笑)。 由於每次上課前,我都會請所有人做自我介紹,因此我設計了幾個流程,觀察他們是準備 的越久越自然,還是完全不準備反而更從容。 第一次的實驗,我請大家按照座位順序輪流發言,就如同我面臨的狀況一樣,結果就如我 所想的,除了第一個人狀態稍好,其他的人都因為準備過久、想太多,上台時焦慮、放不 開。 第二次的實驗,我稍稍更改了流程,用隨機指定的方式抽點,被點到的人要馬上發言,隨 意說些什麼都好,但就是不能在腦袋裡思考太久。這次的情況果然好多了,很多人的肢體 語言都變得緩和和放鬆,因為突然被點到就要發言,促使他們進入了「馬上行動」的狀態 ,焦慮感還不及產生就被新的情緒給取代。 身為一個實戰導向的人,後續我又做了多次實驗,對象從我的朋友、家人,甚至是我自己 都無一倖免,有時候是我測試他們準備多久會產生緊張感,有時候是我測試自己需要多少 秒情緒才會啟動。(一方面我也在測試自己的技術,如果我要讓一個人緊張,我該怎麼做) 最後我得到了一個結論: 「用四個字來說,叫做兵貴神速,完整的解釋則是:每個人啟動緊張(焦慮)的時間不同, 但只要搶在情緒起漲前讓自己行動,緊張感就會因被打斷而無法啟動。」 所謂的三秒鐘法則,也不見得真的是三秒鐘,三秒鐘只是一個概述,有些人的緊張感來得 快一點,有些人則慢一點,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它起漲前先行動。 https://i.imgur.com/CmqACbv.png
現在你已完全搞懂了三秒鐘法則的原理,接著讓我們回到阿明的問題: 「如果你已經用了三秒鐘法則,可是依然感到緊張,那該怎麼辦呢?」 再解釋清楚一點就是: 「剛開口不緊張,說到一半開始緊張,怎麼辦?」 「高空彈跳跳下去了,墜落到一半很害怕,怎麼辦?」 「被教官踹到水裡發現自己不會游泳很恐懼,怎麼辦?」 是的,這正是今天我要教你的技巧,超越三秒鐘法則的進階應用—暫停的技術。 ○暫停的技術 會學到這個技術,對我來說完全是無心插柳。 某次放假時,我被一個交情甚好的長輩(以下稱他為剛哥)邀約去打高爾夫球,本來我對這 類運動其實是沒興趣的,也從沒接觸過,但因為已被邀約數次,實在不好拒絕,當天就抱 持著聊聊天的心情和他碰面。 我剛到球場,教練已在指導剛哥打球,幾句寒暄後我才得知,原來教練是留美博士,除了 有少見的A級教練證照以外,對於運動力學、運動心理學也有非常深的研究。 在觀摩學習的過程中,教練的某句指示引起了我的興趣,他說:「在上桿過程,想像時間 暫停一秒鐘,然後再把左腳踩好,完成身體和球桿的鐘擺作用,當然實際上你不可能真的 暫停一秒鐘,這個一秒鐘是指身體上感覺時間暫停了。」 說也奇怪,本來剛哥的揮桿動作是有遲滯感的,但就在教練告訴他要「暫停」後,剛哥開 始能釋放身體的力量,球的飛行距離因此多了10碼,同時角度也更加精準,一連數球都是 如此。 這讓我更加困惑了,為什麼僅僅是給了他一個暫停的指令,就可以起到這麼好的效果? 後來的故事你們有些人大概知道了,我和教練成為了好朋友,他私下和我分享了許多關於 運動心理學的技術,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暫停的運用」。 此技術是他以前打球時無意間發現的,後來被他用於培訓職業高球選手,他說:「我會教 剛哥要暫停,是因為暫停後他可以把多餘的雜念去除,回復到用身體的本體感去打球,人 的身體很奇妙,雜念一多就會僵硬,雜念清空就會放鬆,放鬆就可以發揮身體本有的爆發 力,輕鬆擊球。」(還似懂非懂的朋友,可參考莊子「無心之射」的故事) 對一般人來說,此技術可能聽完就忘了,或是只用來打球,但聽在我耳裡,瞬間讓我就明 白,這是一個可以應用在人際溝通的技術,而且它的應用十分彈性,也不僅限於一開始的 三秒鐘,是隨時隨地都能使用。 同時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有頂尖的棒球員說他們沒有打球的意識,而是球飛過來他就打, 為什麼頂尖的投資者說他沒有下單的意識,而是形勢已成所以資金就出手,因為他們都已 讓自己常保在一個「清空的狀態」。 好的,說了這麼多,那具體而言「暫停的技術」要如何運用呢? 很簡單,就是在雜念出現,並且即將要達到情緒起漲點以前,給自己腦袋下一個暫停的指 令。 緊張出現了,下達「暫停」指令,焦慮出現了,再下達「暫停」指令。 然而在此要注意的是,由你自己來下達有效的暫停指令,靜心功夫需要有一定火侯,才能 真正達到清空狀態。(古時候的禪宗會用棒打、喝叱,也有一樣的效果) 一個成功的暫停,意識上你會感到時間真的暫停一瞬,對方在你眼裡也會變成慢動作。 所以當你學會了暫停的技術後,你也不再需要三秒法則了,因為你已有能力為自己創造「 無限的清空」,只要暫停的指令一啟動,你的情緒又再次重新生滅。 P.S. 學會暫停的技術後,並不是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球來就打」和「無心之射」的 境界,建立在大量的練習和紮實的基本功,人際溝通亦然,不會緊張就只是不會緊張,要 把話說得生動有趣、讓情感加溫,是另一門學問。 P.P.S 如果你的雜念多到怎麼暫停都不夠,那多半是你的心態出發點錯了,請檢視自己是 不是有討好、控制、過度付出等等症頭。 ○結語 1. 要消除緊張,就搶在緊張升起前先行動 2. 三秒鐘法則不見得是三秒,要視生滅的速度去調整行動 3. 流程可以讓人緊張,也可以讓人放鬆,關鍵在不要想太久 4. 緊張一出現,就告訴自己「暫停」,意識就會被清空,身體也會放鬆 5. 暫停的技術可善用,但要發揮最好的表現,平時也要多練習溝通的基本功 -- Mr.P 自信教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22.0.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CH/M.1545374888.A.F03.html ※ 編輯: PSONY (203.222.0.12), 12/21/2018 14:53:04

12/21 15:52, 5年前 , 1F
先推準沒錯!
12/21 15:52, 1F

12/21 16:50, 5年前 , 2F
推推
12/21 16:50, 2F

12/21 20:57, 5年前 , 3F
12/21 20:57, 3F

12/22 03:27, 5年前 , 4F
這好像霹靂的發在意先喔XD
12/22 03:27, 4F

12/22 07:27, 5年前 , 5F
這個暫停還真是第一次聽到
12/22 07:27, 5F

12/22 15:23, 5年前 , 6F
只有我覺得這次的很抽象嗎
12/22 15:23, 6F

12/22 15:24, 5年前 , 7F
這種類似內功的的東西比行動驅動的三秒法則難多了
12/22 15:24, 7F

12/24 18:16, 5年前 , 8F
推推
12/24 18:16, 8F

12/26 08:30, 5年前 , 9F
來試試看,謝謝P大
12/26 08:30, 9F

12/28 02:15, 5年前 , 10F
很有啟發,推推
12/28 02:15, 10F

01/02 19:19, 6年前 , 11F
啟發推
01/02 19:19, 11F

01/03 10:52, 6年前 , 12F
01/03 10:52, 12F

01/03 17:13, 6年前 , 13F
可能是強迫進入放空狀態吧
01/03 17:13, 13F
文章代碼(AID): #1S78oey3 (C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