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GDB 兩三問

看板CAR-TUNING作者 (本田しジェンド)時間17年前 (2007/08/18 20:20), 編輯推噓13(13039)
留言52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三天前牽了一台GDB-G回來, 想說先把車身, 底盤作一些基礎的強化。 但是改裝部品涉及拉桿結構桿連桿的雜七雜八選擇實在太多... 所以想請教有開Impreza的車友, 在這方面有哪些是C/P值較高的選擇, 基礎的, 且較有"fu"的改裝? 請推薦部品, 以及廠牌。 目前先以提升剛性為目標, 懸吊方面, 想說先上組Tanabe GF210彈簧頂著用。 畢竟新車如果直接上避震器恐怕異音很快就跑出來了。且預算還要撥給其他的 改裝如三環表等。昨晚颱風夜我還跑到貓空繞了兩圈, 整體而言覺得懸吊還不差, 剛性也有中上表現, 側傾卻稍不如人意。真不愧是AWD, 過髮夾彎讓我嚐到了跟 以往FF車時截然不同的表現。 再請問, Pivot的表評價如何? 剛上了一個Pivot Boost Gauge, 卻被朋友罵到臭頭, 說這表很rice, 很不準。我是看中它84mm直徑的大錶面, 所以才裝的, 請問這牌子 有這麼差嗎? 平常開在路上不超過5000rpm, boost 0.5bar only, 回程時拉了一次, 瞬壓到0.8Bar, 跟原廠規格號稱的11.6psi差不多, 希望是我朋友大驚小怪, 而不是我做了錯誤投資... 還有, 台北地區有推薦輪圈烤漆的店家嗎? 價格大概多少? thank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85.164

08/18 20:31, , 1F
好車 推一下
08/18 20:31, 1F

08/18 21:20, , 2F
本田達人換車啦 我記得你之前也在美加 也回台灣摟?
08/18 21:20, 2F

08/18 21:22, , 3F
如果真的要對boot monitor, 我推薦上渦控 EVC or AVC-R
08/18 21:22, 3F

08/18 21:28, , 4F
側傾的話 上個防傾桿吧 Cusco or STi STi較Q
08/18 21:28, 4F

08/18 21:30, , 5F
前後拉桿也可以考慮一下 增加一點車架剛性
08/18 21:30, 5F

08/18 21:31, , 6F
至於"fu" 外觀就 輪圈 大包 各種燈
08/18 21:31, 6F

08/18 21:32, , 7F
內裝就 方向盤 排檔頭 各種表 渦控 延遲熄火等
08/18 21:32, 7F

08/18 21:43, , 8F
謝謝建議啦,我所謂的"fu"指的是何種底盤/剛性的改裝比較
08/18 21:43, 8F

08/18 21:43, , 9F
有感覺,"sensible"...
08/18 21:43, 9F

08/18 21:44, , 10F
目前我覺得比側傾還嚴重的操控問題是; 升檔和急煞時的
08/18 21:44, 10F

08/18 21:45, , 11F
車頭重心轉移. 要解決這個看來只有換避震器一途吧?
08/18 21:45, 11F

08/18 21:46, , 12F
← 懸吊底盤白癡
08/18 21:46, 12F

08/18 21:49, , 13F
還有意想不到的是我覺得原廠前四後二活塞卡鉗沒有很夠力
08/18 21:49, 13F

08/18 21:49, , 14F
不知道是不是煞車皮還沒break-in...
08/18 21:49, 14F

08/18 22:16, , 15F
for something sensible, 底盤先改防傾桿看看吧
08/18 22:16, 15F

08/18 22:19, , 16F
剛性的話 前後拉桿 防滾籠may be too much
08/18 22:19, 16F

08/18 22:21, , 17F
後六連桿則是提供操控性 不過你說的重心轉移
08/18 22:21, 17F

08/18 22:22, , 18F
還是要從避震器下手 但是就我的經驗 以台灣的路面
08/18 22:22, 18F

08/18 22:22, , 19F
調到太硬反而會讓輪胎常常飛離地面(我的是圭office)
08/18 22:22, 19F

08/18 22:23, , 20F
賽道上當然有多硬就多硬 但是平常使用 不舒服也不適用
08/18 22:23, 20F

08/18 22:25, , 21F
至於煞車 等來令磨開了再看看吧 前四後二一般使用堪用
08/18 22:25, 21F

08/18 22:26, , 22F
但是山道 或是賽道使用 還是要加大卡鉗 碟盤 煞車片
08/18 22:26, 22F

08/18 22:28, , 23F
別忘了我們的車重可要比K8重上近200kg
08/18 22:28, 23F

08/18 23:58, , 24F
Pivot準度應該不差吧,也是進口貨啊!!
08/18 23:58, 24F

08/18 23:59, , 25F
根據我的經驗,Pivot的三環表跟Haltech E6X的數據來比
08/18 23:59, 25F

08/18 23:59, , 26F
溫度在正負1度之間
08/18 23:59, 26F

08/20 09:53, , 27F
說到鯊魚 前天去金宏笙 就看到一台淚眼鯊 好迷人呀
08/20 09:53, 27F

08/20 20:58, , 28F
Impreza的後上拉桿一定要上 anti-lift kit也要
08/20 20:58, 28F

08/20 21:00, , 29F
拉桿我是裝cusco front control arm ALK是whiteline的
08/20 21:00, 29F

08/20 21:08, , 30F
忘記問你的GDB-G是STI還是WRX? 能改的東西差很多阿~~
08/20 21:08, 30F

08/20 21:19, , 31F
如果是wrx可以裝整套sti拆下來的 sti?換coil over吧 XDD
08/20 21:19, 31F

08/20 21:20, , 32F
沒記錯gf210對原廠shock算是太硬的
08/20 21:20, 32F

08/21 21:46, , 33F
z兄沒記錯的話是開2.5RS吧? 太好了,以後有問題就問你啦
08/21 21:46, 33F

08/21 21:48, , 34F
前下井字拉桿必要性重要嗎? 後面我找到一家叫car lab
08/21 21:48, 34F

08/21 21:49, , 35F
development X brace 看起來評價很高的拉桿, 不過怎麼運
08/21 21:49, 35F

08/21 21:49, , 36F
回來台灣就有困難了, ALK我有找到summit台製的, 應該會
08/21 21:49, 36F

08/21 21:50, , 37F
先上這個, 那裝了ALK會造成煞車點頭的情形變嚴重嗎?
08/21 21:50, 37F

08/21 21:51, , 38F
至於避震, 現在在物色四萬以下的日本貨 XD
08/21 21:51, 38F

08/21 21:52, , 39F
可能是Tanabe S-0C吧, 不然可能就STi配Tanabe彈簧去了..
08/21 21:52, 39F

08/21 21:53, , 40F
(本來還期望WRX倒插避震桶心很勇的...看來我錯了 XD)
08/21 21:53, 40F

08/23 01:58, , 41F
井字拉桿我沒裝過 但聽說效果不錯 GDB可以先強化後面
08/23 01:58, 41F

08/23 02:00, , 42F
後半段很軟弱 ALK的bushing應該是強化過的 煞車點頭應該
08/23 02:00, 42F

08/23 02:04, , 43F
不會變嚴重 我到覺得有減少.可以考慮換rear diff的bushing
08/23 02:04, 43F

08/23 02:07, , 44F
可以減少後面的不穩定 力量傳輸也比較直接 原廠的很會跳
08/23 02:07, 44F

08/23 02:10, , 45F
swaybar可以先換後面(<17mm) 原廠前面還算夠用(20mm?)
08/23 02:10, 45F

08/23 02:12, , 46F
後下可以裝1字拉桿(很像前下井字)
08/23 02:12, 46F

08/23 02:16, , 47F
我真的比較建議買coilover或cup kit或sti的
08/23 02:16, 47F

08/23 02:18, , 48F
我朋友的kyb agx配tein真的是硬到死 一點Q度都沒有
08/23 02:18, 48F

08/23 02:20, , 49F
忘記說強化後面的另一個原因 GDB超級under 強化順便改善
08/23 02:20, 49F

08/23 02:26, , 50F
補充RSB的end link可以等到換多連桿的時候再說 聽說沒啥fu
08/23 02:26, 50F

08/23 02:34, , 51F
再補 換彈簧的話 避震上座要換 有換有差 當初沒換一整個軟
08/23 02:34, 51F

08/25 15:19, , 52F
可以上tifc看看
08/25 15:19, 52F
文章代碼(AID): #16nkFoP7 (CAR-TU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