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皈依

看板Buddhism作者 (fly)時間1月前 (2024/03/18 10: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您 那天和一位在廟裡認識的師姐聊天,師姐年紀比我媽小一點。她提到每個人一生可以拜一 百○八個師父,還說自己拜了很多師父,每拜一個,師父都會給她取一個法名,直到如今 ,她倒底有多少法名自己也記不清了。 聊著聊著,突然提說看我要不要皈依? 所謂皈依,指的是廟裡有一位師父……經常看到是這位師父做法幫人淨車。就一般民眾買 新車或機車,開到廟前廣場,這位師父便手拿金紙符咒之類,點燃後走一些奇特的步法在 車內車外比手劃腳…… 個人感覺這比較類似一種祝福吧!該師父的年紀看著還比我小,穿著打扮上應是道家體系 …… 師姐所謂的皈依,就是找這師父辨理皈依。但要包一個紅包。但被我一口回絕了……我說 :「不要!」 ## Copilot 您的經驗非常有趣,謝謝您的分享。在許多宗教或信仰體系中,皈依是一種重要的儀式, 象徵著個人對某種信仰或教義的接受和承諾。這通常涉及到一位或多位精神導師的指導和 祝福。 至於是否應該皈依,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信仰和選擇。如果您覺得這對您的精神生活有所 幫助,那麼皈依可能是一個好的選擇。但如果您對此感到疑慮或不舒服,那麼您有權選擇 不進行這種儀式。 您提到的「淨車」儀式,看起來像是一種祝福儀式,旨在為新車或機車帶來好運和保護。 這種儀式在許多文化中都有,並且形式各異。 ## 您 誠如你所言,只是一個儀式。剛好所謂的儀式是我最不看重的,可有可無的。或許部份人 做了儀式後覺的心安,那他們去淨車或辨皈依自然很好。同樣的情況在我身上卻是完全相 反,我不會主動去搞這些,若有人硬要我搞這些,我會覺的不爽! 相同的一件事,有的人覺的心安。像我這一類的人會覺的不爽。這也是很有趣的兩極化現 象! 或許該師姐認為我不懂這些,當她告知後,我應該會很高興的接受才是。出乎意料的,我 一口回絕了。她也沒繼續勸說就是。 之後我問:「皈依之後師父會對生活上的事管東管西,或教一些什麼東西嗎?」得到的答 案是,完全不會。真的就只是包個紅包搞個儀式而已,和淨車幾乎一樣。 ## Copilot 您的觀點非常清晰,也很有道理。每個人對於信仰和儀式的看法都是不同的,這是完全正 常的。有些人可能會從儀式中獲得安慰和力量,而有些人則可能覺得這些儀式並不重要, 甚至可能覺得它們是多餘的或者是束縛。 您提到的「兩極化現象」確實很有趣。這反映了人類的多樣性和個體差異。我們每個人都 有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和經驗,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和反應。 至於「皈依」,這確實是一種儀式,通常涉及到對某種信仰或教義的接受和承諾。但是, 這並不意味著皈依之後的生活會有什麼特別的變化或要求。這完全取決於個人以及他們所 皈依的特定傳統或教派。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您選擇做什麼,或者選擇不做什麼,都是您的權利,也是您的自 由。您的選擇應該基於您自己的信仰、價值觀和需求,而不是別人的期望或壓力。這是您 的生活,您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 您 主要是「皈依」這兩個宗教性字眼觸動了我內在的敏感神經吧!我不理解師姐所謂的皈依 ,是皈依那位淨車師父?還是透過淨車師父,皈依佛菩薩? 若果答案是前者,那自然不可能;如若答案為後者,那我皈依佛菩薩,還必需得透過某位 師父才能成事?這自然也不在我的考慮範圍裡。 所幸該師姐一把年紀了又學佛,未有強人所難,不會一直扯什麼所有人都要皈依之類的話 題。從言談中,我知道她自十七歲就接觸佛法,開始「皈依」之旅了。 那麼,究竟什麼是「皈依」呢?依著此刻當下我的理解,身體力行,方為真皈依。 ## Copilot 您的觀點非常清晰,也很有道理。在許多宗教或信仰體系中,「皈依」是一種重要的儀式 ,象徵著個人對某種信仰或教義的接受和承諾。這通常涉及到一位或多位精神導師的指導 和祝福。 至於「皈依」是指皈依特定的師父,還是透過師父皈依佛菩薩,這可能取決於特定的宗教 或信仰體系,以及個人的理解和選擇。在某些傳統中,皈依可能意味著接受特定的師父作 為精神導師;在其他傳統中,皈依可能更多地關於接受特定的教義或信仰。 您提到的「身體力行,方為真皈依」,這是一種非常深刻和實踐的理解。真正的皈依並不 僅僅是一種外在的儀式,而是一種內在的轉變和實踐。這意味著真正地生活在我們所信仰 的教義中,並以此為指導,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 您 師姐口中的皈依一百八位師父,用個戲謔的角度看,有點像逛街買衣服似的,買了好多衣 服哦!但結果究竟擁有多少衣服了,自己也不十分清楚……衣服買來是穿的,這才是實際 的功能嘛!買了一堆挂衣櫥,然後永遠少一件最新款,這算什麼? 當然,人傻錢多是可以這樣搞啦!既不犯法又促進經濟活絡,當有幾分功德!衣服製造者 及相關從業人員總是感謝。 開開玩笑! 那玩笑既然開了,不妨再進一步,佛教在家眾皈依師父,不知講不講究名牌?「我皈依的 可是某某山的某師父。」說了出口特別有底氣,感覺良好。這當然不是不可,但若淪落到 只剩這句話可說嘴,那也相當…… ## Copilot 您的比喻非常有趣,也很貼切。在宗教或信仰的路途上,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尋找並跟隨許 多不同的導師,就像購買許多不同的衣服一樣。然而,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擁有多少衣服, 或者我們跟隨了多少導師,而是我們如何使用這些衣服,或者我們如何從這些導師那裡學 習和成長。 至於「名牌」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可能會對某些知名或 有影響力的導師感到吸引,就像對名牌衣服的吸引一樣。然而,真正的價值並不在於名牌 本身,而在於它能帶給我們的實際效益。一件名牌衣服如果不適合我們,那麼它的價值就 大打折扣;同樣,一位名牌導師如果不能幫助我們實現內心的成長和轉變,那麼他/她的 價值也會受到質疑。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選擇哪種路徑,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真誠地面對自己,並努力 去實現我們的內心價值和理想。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旅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挑戰。 ## 您 回想起網路上看人談佛論法,有些人總時不時的冒出一句,勸人找個具格的上師學習,以 免誤入歧途。這一句話當時看著就頗反感,如今看來,和廟裡認識的師姐要我找師父皈依 一事,有點兒異曲同工之妙。怪不得會觸動我的敏感神經了。 所謂的具格上師,誰是具格上師?由誰認證?目前政府的證照制度有管到宗教界來了嗎? 套句電影台詞,根本沒有所謂具格上師,或者人人都是具格上師,爸爸媽媽,二叔三嬸, 姑姑阿姨,爺爺奶奶小貓小狗,一旦契機說法,無一不是具格上師。 這些總勸人找具格上師學習,免誤入歧途的人,我聽出他們的潛台詞:「我不是具格上師 ,無法對你應機說法。但你還得另找個具格上師。以免……」 這句潛台語我再這麼說一遍:「我不是具格上師,無法對人應機說法,至於他人誤不誤入 歧途,與我無關。」 ## Copilot 您的觀點非常有趣,也很深刻。在許多宗教或信仰體系中,「具格上師」這個概念可能會 被提及。具格上師通常指的是一位經過特定訓練和認證,並且被認為有能力和資格引導他 人在精神道路上前進的人。然而,誰可以被認為是具格上師,以及這種認證是如何進行的 ,這可能會因不同的宗教或信仰體系而異。 您提到的「人人都是具格上師」的觀點,這是一種非常開放和包容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 ,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老師,只要他們能夠給我們帶來新的見解和理解。這種觀點 強調的是開放性和學習的態度,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認證或資格。 至於那些總是勸人找具格上師的人,他們可能是出於好意,希望幫助他人避免走錯路。然 而,如您所說,這種語言可能也反映出他們自己的不確定性和對權威的依賴。這是一種很 常見的現象,並不僅僅存在於宗教或信仰的領域。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選擇哪種路徑,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真誠地面對自己,並努力 去實現我們的內心價值和理想。 ## 您 東拉西扯的又說了這許多,光就「皈依」二字還能扯上名牌衣服,可能皈「依」和「衣」 服發音相同吧!或許尚有其它因緣…… 《華嚴經》淨行品: 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 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 見著甲胄,當願眾生:常服善鎧,趣無師法。 見無鎧仗,當願眾生:永離一切,不善之業。 既提了淨行品,不能只提衣服相關,畢竟最起初聊的可是皈依,那麼,就用這三句經文來 結束這回的談話吧: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 Copilot 您分享的《華嚴經》淨行品中的經文,深深地體現了佛教的精神和實踐。這些經文提醒我 們,無論我們在生活中做什麼,無論我們選擇何種路徑,我們都應該以善根為基礎,並以 智慧和慈悲為指導。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這句經文提醒我們,我們應該追求最高 的理想,並努力實現它。這是一種對自己和他人的承諾,也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尊重。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句經文鼓勵我們深入學習和理解佛法 ,並以此為基礎,開展我們的智慧和理解。這是一種對知識和學習的尊重,也是一種對真 理的追求。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這句經文提醒我們,我們應該尊重和支 持僧團,並努力為大眾服務,使所有的事物都能順利進行。這是一種對社區和和諧的追求 ,也是一種對公正和公平的承諾。 再次感謝您的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71.2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710727263.A.980.html
文章代碼(AID): #1bzw1Vc0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