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臨終念佛迴向給誰?

看板Buddhism作者 (天堂鴉)時間1年前 (2022/08/18 16:1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18 (看更多)
淨空老和尚開示 我們每天念佛就像練兵, 臨終最後一念是打仗 這個法門它無比奇特之處叫帶業往生,你煩惱斷了沒有?沒有,只要你能夠把煩惱控制住 ,它有,但是它不起作用。在什麼時候控制?往生最後一念,這一念你能夠控制,你就往 生了。 帶業往生是最後一念,不是講平常,那是個關鍵的時候,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沒想別的 東西,他就去了,他就成功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知道,無論是善是惡,果報現前 一定要具四種緣,善惡的因你有,這叫帶業,但是緣,我們這個世界有,極樂世界沒有, 有因沒緣它不會起現行,獨特在這個地方,這真正是稀有。 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像《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講的,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大概多 半都是像我們這些人,念佛往生的。生到那個地方,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看智慧 、神通、道力都跟阿惟越致菩薩平等,這是講凡聖同居土,換句話說,凡聖同居土的待遇 是實報土的待遇,這不可思議。 凡聖同居土都是實報土的待遇,那方便有餘土就不必說了。我們也能這樣說法,西方極樂 世界是阿惟越致菩薩的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這講得通。但是裡頭還是有三輩九品, 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的境界在極樂世界完全出現了。 這麼樣一個好的地方,我們現在明瞭,能不能去是最後一念。每天念佛是在幹什麼?像練 兵一樣,臨終那一念是打仗,就是希望念熟了,這佛號不要忘記,到臨命終時還是阿彌陀 佛,這就成功了,就這麼個道理。為什麼要時時刻刻念?就不要有其他的雜念,到臨命終 時起了個妄念,那就麻煩了,隨業流轉。 念阿彌陀佛也是業,隨業流轉講得通,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的話,你就到極樂世界去了。 最後一念貪心起來,不管貪什麼,貪名、貪利,只要貪心起來,餓鬼道去了;如果瞋恚心 起來,最後一念是瞋恚心,地獄道去了;愚痴,糊裡糊塗,那就到畜生道去了;最後一念 念的是仁義道德、是五倫五常,人道來了,上品十善業道生欲界天,你看都在最後一念。 這就是讓我們在平常去修養心態,也要像極樂世界的人一樣,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什 麼環境,順境也好,是逆境也好,我們周邊的人,善人也好,惡人也好,都能保持一個正 念,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擾,你就決定得生。那是什麼?無論什麼環境裡頭,都是阿彌陀佛 ,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也不要想著這是善人、那是惡人,都不想。善人,阿 彌陀佛,惡人,也是阿彌陀佛; 順境,阿彌陀佛,逆境,也是阿彌陀佛,你就快樂無比了。這種念佛叫功夫成片。念佛人 還會隨著境界轉,這個事情麻煩就很大了,順境你生歡喜心,逆境裡頭有怨恨,這樣念佛 ,極樂世界去不了,念一輩子佛,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這不能不知道。 所以經上的標準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在經題上,標準是什麼?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 覺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所以我們念佛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 覺而不迷念出來,這就能往生。要多久的時間?每個人根性不一樣,利根的人,幾天、幾 個月他就成就;根性差一等的人,我們從《往生傳》、從《淨土聖賢錄》裡面去看,一大 半以上,不超過三年,能到這個境界。 尤其現在,同學們你們知道比我多,我不接觸媒體,很多事情不知道,我都聽你們說的, 這個世界上到處災難很多,有什麼值得留戀?在現在講移民,為什麼不移民到極樂世界去 ?好事情!阿彌陀佛歡迎我們去,沒有拒絕。 這一部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 依照這個裡面所說的,你就決定去得成。而且時間不會太長,我們在災難沒有爆發之前肯 定就能去得成,它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記住,清淨平等覺,記住,把這個世間逆境、順境 、善緣、惡緣統統放下。 我們的念頭放不下,念頭叫它統一,叫它歸一,就是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真的阿彌陀佛, 無論遇到什麼事,也是阿彌陀佛,我們把心態轉過來了。阿彌陀佛在前面跟諸位介紹過, 這是什麼?這是真如自性的德號,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同號,都有這個名號。 https://i.imgur.com/YeYD2Cs.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01.2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60810453.A.F48.html

08/18 18:08, 1年前 , 1F
阿彌陀佛
08/18 18:08, 1F

08/18 21:49, 1年前 , 2F
阿彌陀佛!
08/18 21:49, 2F

08/19 00:15, 1年前 , 3F
南無阿彌陀佛
08/19 00:15, 3F
文章代碼(AID): #1Y_VJLz8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_VJLz8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