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頂峰無無禪師─內心的寶藏倉庫

看板Buddhism作者 (花嚴)時間2年前 (2021/10/02 22:16), 2年前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內心的寶藏倉庫 頂峰無無禪師 在印度學習藏傳佛教的一位比丘尼來拜訪師父,請教「用什麼方便法門來修行?」 師傅如此回答︰「當我們看到自己時,是按照自己意識的高低來看。如果你問普通人『你 是誰?』因為他把四大五蘊當成是『我』,所以他會回答:『我是誰的爸爸、某公司的員 工、做什麼樣的工作等等。』在他的意識階段來看,是真的答對了。不過對持續在修行的 人來説,他有可能回答:『我是空空無礙的存在。』 但是我們對空性的理解,其實都不一樣,而且根據修行和意識的高低,以前的看法也會改 變。因此我常常跟信徒説,請不要把我今天所説的看成是固定的真理,因為明天有可能我 會教更高的階段,所以接受的心態是很重要的。用言語形容的真理,實際上一點也不對。 真理就是言語道斷,用言語是無法完全地形容真理的,但是為了讓對方有所提升而開悟, 只能説是不得不的方便法門,所以在方便法裡,沒有什麼絕對的真理。」 語畢,那位比丘尼法師提問: 「當我進入無念的狀態時,心的本性才顯現,也就是清淨心。我還沒有體驗到如來藏,所 以很難分別無念狀態的本性和如來藏。在英文,有兩個名詞很相似,一個是Natural mind ,另一個是Buddha nature mind。我可以理解一個,但對另外一個不太明白。針對如來藏 來説,我還沒體驗到佛性,有時候想知道這個如來藏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雖然您已經提到 真理是無法形容的,可是您可以用簡單的言語告訴我吧? 」 師父笑著説,「我説得再多,對你是否有幫助呢?知識性上會有幫助,但修行上不會有幫 助的。不過你問我,我就來解釋一下。你剛剛説過,進入無念的狀態……。」 比丘尼法師補充説,「當我進入沒有念頭的狀態,清淨的本性才會顯現。我們稱這狀態為 我們的本性,透過大手印(Muhamudra)的修行,可增長這個狀態。我覺得當極度增長這樣 的本性時,最後才能體驗到如來藏。我推想,當我們的心變得極度清淨,本性的地位才會 有所顯現。」 師父聽完他的話就如此回答, 「老實説你剛剛説的都是假的,我們常説的這些禪定三昧 都是我相的微妙遊戲,都是假的!楞嚴三昧、金剛三昧、楞嚴三昧,你應該都聽過了吧! 這就是所謂的本定三昧。你們都覺得無念就是沒有念頭,但是,不管我思維或説話,都是 無念的狀態。你們要去深思。人家常常説應該消滅煩惱妄想和念頭;但連該消滅的這些煩 惱妄想和念頭都根本不存在,才叫做無念。消滅念頭後才能進入禪定的想法,是錯誤的想 法。」 比丘尼法師疑惑地問,「可是當我們沒有思維的作用時…… 。」 師父針對他的疑惑回答,「不是這樣的!就算有思維的作用都沒關係!言語、升起的念頭 也完全是空性!」 那位法師又説,「本質上都是空性,但是眾生都被煩惱駕馭,就算煩惱似幻,但它總是都 在。」 一來一往的問答後,師父繼續説明。 「你説的念頭消失的狀態,都是假的三昧,這可能會成為非常危險的法執,你必須要深思 !你説的境界就像大海很寂靜而沒有波浪的狀態一樣,我們稱之為禪定三昧。但有一天, 你會知道連這些都是假的。這些禪定包括所有的聲聞、緣覺的禪定以及滅盡定,但是連滅 盡定都是假的。透過最細密的修行,你才會知道這些二乘、三乘的禪定都是假的。修行得 越久,有可能越執著於禪定。如果你放不下對入定的欲望,會變成障礙的。」 「修行過程當中,就算體驗到這種狀態,也不是真實的。真正的自由超越解脱的體驗。因 此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我們對佛性一定要有正確的瞭解。直到開悟之前,得到的所有百千 三昧都是假的,開悟以後得到的百千三昧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現在的狀態就是無念,你們 要有正確的思維,這就是正見。當下生起念頭、沸騰煩惱的樣子,就是完全的禪定三昧, 無念、無心!如果你能這樣來看,就是走在正確的方向。」 「對不同的根器,可能有許多的方便法門,例如有時候會對初學者説,你一定要斷念頭而 消滅煩惱!你們都經驗過為了斷念而很認真修行嘛!但是你越認真修行,卻發生越來越多 的問題跟傷腦筋的事,所以我説空性的智慧是多麼重要!只要有智慧,就能正確地走。煩 惱不存在,但你卻想要斬斷它,怎麼可能斬斷呢? 例如,你加班很累而看夜空,突然看到燦爛的空花,如果你覺得這些空花很漂亮而想要採 它,採得到嗎?不可能的!因為它們都是不存在的!怎麼可能採得到不存在的花呢?煩惱 妄想原來是空的、不存在的,但你卻想要斬斷它,這當然會瘋掉。因此我説首先需要有文 殊智慧。」 「那麼智慧是什麼?如幻、如影、如夢一般來看,對空性應該要有的瞭解。根據正見,一 定要切斷不正確的想法。但是你卻認真地想要消滅原來就不存在的東西,然後去產生已經 存在的東西!這又是什麼道理呢?真本來就在,不需消滅什麼,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所 以一定要認知到『從一開始就沒問題』的狀態,這才是正見!當我們有正確的見解來修行 ,才能開悟,這就是文殊智慧。光認真是沒用的!」 比丘尼法師針對無念再提問。「我們常念的這些偈當中,有『念到念窮無念處,六門常放 紫金光』,您怎麼看『念到念窮無念處』呢?」 師父回答:「你可以運用我剛剛所説的!無念處不是指別的地方,現在的樣子就是無念處 ,現在樣子的本性就是無念處,不管生不生起念頭,一直都是無念處。在大海,不管起不 起波浪,水的本性原來即是清淨的。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完全沒問題。不是為了成 為水,波浪就一定要靜下來;不是為了開悟,煩惱妄想就一定要靜下來。認識到波浪當下 的樣子就是水,這就是無念處。」 「解釋完了無念,接下來解釋一下如來藏。你們有可能不太明白如來藏,但因為你問我,我 就來説一説。」 「什麼是如來藏?阿賴耶識跟如來藏有什麼不一樣呢?阿賴耶識就是無知無明的意識,如 來藏就是智慧的意識,其實兩個都是同樣的意識;開悟前所有的存在都是無知無明的業識 ,開悟後所有的存在都是如來藏。兩個意識都一樣,問題在於能否轉識成智,能否用得上 。但是何必在前面加『如來』兩個字呢?如來指本來如是、開悟的地位、佛陀的地位。這 並不意味著要消滅無明的阿賴耶識;當能轉識成智時,阿賴耶識就會變成如來藏識。阿賴 耶識也叫做含藏識,因為已經具備一切。在迷惑中只用業識就是阿賴耶識,有智慧地用就 是如來藏。佛陀就會用智慧,而眾生會用識。佛陀也會分別判斷,但佛陀轉識成智;所以 雖然用相同的識,有智慧地用就是如來藏,沒有智慧地用就是阿賴耶識。 倉庫裡具備所有的寶藏,什麼都有,任誰都有這樣的內心寶藏倉庫。愚蠢的人根本不知道 什麼是珍貴的,在倉庫裡找不出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只不過在角落找到米酒和花生就很 滿足。相反的,如來佛、開悟的人在倉庫會找到什麼呢?他會找到如意寶珠。如來藏識和 阿賴耶識就是這樣,智慧越高,越能掏出更珍貴的寶藏。在這寶藏倉庫裡、在阿賴耶識裡 、含藏識裡,具備了所有一切。有智慧的人只會掏出真理、自由、幸福、不生不滅、圓滿 俱足、無有問題的東西;沒有智慧的人只會掏出生滅、痛苦、難過的東西。我們眾生無法 有智慧地使用自心,因此無法脱離生老病死,只是拿出生滅來使用,因此一直在受苦。有 智慧的人只拿出永遠不變的東西,無量壽無量光、報身世界的東西來使用。 我想要如此解釋如來藏識,是只有如來佛才能拿出來使用的意識。我的解釋有可能跟別人 不一樣,但我希望你們都能這樣使用如意寶珠。 在你內心的寶藏倉庫裡,什麼都可以拿出來使用,你應當拿出最好的東西來。請不要拿出 會生滅的東西來使用,請只拿出不生不滅的東西來使用。這就是無量壽無量光。只要皈依 這個,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最好用的智慧。」 https://youtu.be/Ud5TZmzL5N8
--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入娑羅林,至雙樹下,右脇著床,累足而臥,如師子眠,端心正念 爾時,雙樹忽然生花,墮如來上 大般涅槃經卷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91.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33184180.A.5E8.html

10/03 00:37, 2年前 , 1F
南無阿彌陀佛
10/03 00:37, 1F

10/03 11:57, 2年前 , 2F
南無阿彌陀佛!
10/03 11:57, 2F

10/03 21:32, 2年前 , 3F
阿彌陀佛!
10/03 21:32, 3F
※ 編輯: TBOC (123.192.191.42 臺灣), 10/03/2021 21:57:20

10/03 22:04, 2年前 , 4F
南無阿彌陀佛
10/03 22:04, 4F
文章代碼(AID): #1XM6cqNe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