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身見,又稱為薩迦耶見,見道時斷除 (9)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4年前 (2020/05/28 16:30), 4年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摘自:《入菩薩行論》第八品 靜慮 達賴喇嘛尊者教授 : 首先,先是緣空性的比量(以比量通達空性),之後慢慢的串習觀修,之後是緣空性 : 的現量,那時候是現證空性,以道地而言就是見道位(見道根本智是現量空性的智慧)。 : 當見道位的聖者現證空性時,所斷的煩惱是屬於遍計煩惱的部分,之後,再透過修道 : 的現證空性的智慧,慢慢的斷除油然而生的煩惱──俱生煩惱。(薩迦耶見(身見)有遍計 : 執與俱生執,見道根本定智斷除遍計執薩迦耶見,修道根本定智斷除俱生執薩迦耶見。) ------------------------------------------------------------------------------- 補充前文 #1UpoWkRt (Buddhism):由凡夫的「非量」獲得聖者的「量」乃至解脫的過程 轉自:TTS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透過“聽聞”、“思惟"、“修習"(聞思修)「無我義」或「空性義」,我們的內 心會經歷: 1.分別顛倒知(無明的顛倒知,例如,有情的無明我執薩迦耶見)→ 2.猶豫知(猶豫知(疑)的分類:非傾向於事實的猶豫知(染污疑)->等分猶豫知(等分 疑)->傾向於事實的猶豫知(具義疑))→ 3.伺意知(伺察知屬於聞所成慧,亦即,雖然相信無我義或空性義,但仍未真正瞭解 無我義或空性義,此時的無我或空性正見仍不穩固)→ 4.事勢比量(事勢比度,屬於思所成慧,亦即,透過事勢正因成立無我或空性義所得 之新的、不受欺誑的決定解,發生在資糧道位的中品或中品以前)→ 5.事勢比度的再決知(事勢比量第二剎那及其隨後剎那均屬之)= 分別再決知(再次 瞭解「事勢比量所瞭解的內容」的認知,因為由比量所引生,所以是分別再決知)→ 6.結合止觀雙運的三昧(屬於修所成慧(毗婆奢那勝觀),此時進入加行道煖位)→ 7.瑜伽現量(現觀無我義或空性義之智慧,與此同時,行者從加行道位世第一法根本 定進入見道位根本定,從此才能真正對治並斷除遍計我執、俱生我執及其他顛倒知)→ 8.瑜伽現前知(瑜伽現量的第二剎那及其隨後剎那均屬之)= 現前再決知(再次瞭解 「瑜伽現量所瞭解的內容」的認知,因為是由瑜伽現量所引生,故稱為現前再決知); 等等轉化的過程,依次斷除輪迴的根本—遍計我執及俱生我執—而解脫輪迴。 ------------------------------------------------------------------------------ [1] 小乘行者,見道斷除遍計執煩惱障,修道斷除俱生執煩惱障,最後到達無學道獲解脫 大乘行者,斷除完無明我執的遍計煩惱障與俱生煩惱障獲得第八地,進一步於八地至 十地斷除煩惱障留下的習氣即所知障,最後無餘斷盡所知障獲得大乘無學道,即佛果位。 《大般若經》:「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麤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名 如來、應、正等覺,得一切相智(一切種智),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智慧境界,無所不見 、無所不聞、無所不覺、無所不識,於一切法見一切相(一切種智的智慧功德)。」佛聖 者是量士夫,補特伽羅佛聖者的心識(第六意識)是一切種智的覺知,一切種智的覺知是 每一剎那都能夠現前同時通達諸法上二諦(世俗諦相與勝義諦相)的現量,又稱作遍智。 [2] 任一法上,有表相的世俗諦與實相的勝義諦,或說,任一法(所知)的自性可區分為 二:世俗諦的自性、勝義諦的自性;勝義諦是一法上的究竟自性,即自性空的空性。 見道以上是聖者,包括見道、修道、無學道,聖者的根本定智是現證法性究竟自性( 空性)的智慧。見道的根本定智、修道的根本定智、無學道的根本定智,都是現量空性的 智慧,這樣的智慧是瑜伽現量,瑜伽現量是第六意識的意現量,是第六意知的無分別知, 無分別知意謂不是透過義共相了知,聖根本智的瑜伽現量是離開空性義共相的現量空性。 有情相續的煩惱障和所知障,都必須透過現證空性的瑜伽現量才能斷除,獲得聖者果位。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90654624.A.E35.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5/28/2020 21:01:27

05/29 10:47, 4年前 , 1F
隨喜
05/29 10:47, 1F

05/31 00:41, 4年前 , 2F
好多專有名詞
05/31 00:41, 2F

05/31 00:42, 4年前 , 3F
再來加緊學習
05/31 00:42, 3F
文章代碼(AID): #1UptQWur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