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 TTS《辯經語言入門》再版 (新增學習單元)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4年前 (2020/04/09 20:34), 4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TTS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辯經語言入門》2016再版(本書為2008《西藏佛法辯經語言入門》增添內容後再版書籍)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Tibetan Buddhist Debate"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2008/11/blog-post.html 摘自:再版序 洛桑蔣千法師 《西藏佛法辯經語言入門》與《辯經練習手冊》二書,分別是在2008與2011年先後出 版,我對這兩本書的呈現方式從2005年開始構思,主要是為了銜接《攝類學》的學習而設 計的教本,由於《攝類學》本身已經是基礎教科書,這兩本書算是為了理解基礎教科書又 再設計的「基礎中的基礎」,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習者更容易地趨入《攝類學》。 在重新再版的過程中,我稍微翻了一下舊筆記,才發現當初零零碎碎的記錄下來很多 想法,有的沒有收錄在書中,也喚起了一些記憶。由於《西藏佛法辯經語言入門》在好幾 年前就已經銷售完畢,一直有讀者向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詢問這本書,會內的人員不斷向 我催促,由於我課餘的時間大都在編譯《攝類學》的教本,總抽不出時間,一直拖到2016 才騰出時間校訂,由於《辯經練習手冊》和《西藏佛法辯經語言入門》在目錄的設計上是 互相呼應的,乾脆兩本一起處理,並且在兩本書中都再添上了新的學習單元。 在內容方面,這次除了在2016版的《辯經語言入門》補上1.7.至1.12.幾個小節,這 些小節可與第一版與2016版《辯經練習手冊》的單元對應,也特別在2016版的《辯經語言 入門》與2016版的《辯經練習手冊》中補上了新的一章(第四章):辯經語言與一般白話 的理路陳述方式。此章介紹了如何找出一般邏輯論述中的有法、所立法、因相,進而分析 其中的理路思維是否無誤。由於筆者發現有部分讀者一直對辯經語言的使用有障礙,無法 習慣理路的陳述,這對往後《攝類學》的學習會是一大障礙。因此特別在本書第四章編寫 了4.1.判斷陳述中的有法、所立法、因相、4.2.白話與辯經語言的轉換、4.3.判斷出有法 、所立法、因相後的反射性思考這三節,輔助這些讀者能夠盡快熟悉辯經語言。 這新添的單元其實離不開原有的內容,目的是使學習者將學過卻不容易串連起來的部 分做一次連結,畢竟理路學起來就是要使用的,不少人就是因為串連不起來而無法應用, 在理路上施不開手腳,因此再添上一些說明與練習。 《攝類學》本身是《釋量論》的基礎科目,將《攝類學》學好會大大降低《釋量論》 的難度,而如果能夠慢慢地熟悉《釋量論》中的理路思維,不管是學習現觀,特別是中觀 ,都有極大的幫助。由於大部頭經論中的思考與論式應用大都離不開《釋量論》的理路, 因此辯經與《攝類學》的基礎學習成果會關鍵性的影響到往後理解的深淺。 再者,論式也能幫助我們準確地了解生活中各種因果苦樂的運作,例如利他為何會帶 來樂果,過度自私為何會帶來苦果,這些道理很難靠單純相信就能產生力量,透過論式長 時間觀察修,理解到這些現象無誤,才能真正說服自己要斷惡,因為不斷的話肯定吃苦頭 ;要積善,因為想要樂的話這就最好的方法,這些惡招苦,善引樂的決斷能夠深層改造自 己的行為模式,若能在內心產生定解,往後就算沒人和自己一起行善止惡,自己還是很能 夠有力地去行持。這類觀察修的情境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而論式則是撐起觀察修不可或缺 的支柱。 這兩本書當中介紹的題目,讀者最好能一一練習過,這些練習都有前後的理解次第, 而提醒讀者必須練習的原因在於有練習必定能留下較深的印象,才有辦法在需要時馬上拿 出來應用,只是稍微讀過去或跳著主題看,在學習效果上可能會大打折扣。 ------------------------------------------------------------------------------ 出版緣起 在西藏佛教中,運用辯經深入義理一直有其相當的重要價值與實用性,不僅能助益深 化解讀佛典,也能從過程中了解自己思路或修行上的盲點,而絕非僅僅只是邏輯的遊戲而 已!然而一直以來,漢語語系的範圍中卻沒有適切的書提供引導學習,因為辯經的學習除 了要先克服語言上的轉換之外,還須對整套辯經模式背後所蘊含的原理與意義作正確的解 析。優秀的蔣千喇嘛除了本身通曉中英藏語言,更難得的是他將自己在西藏寺院這幾年的 學習寫成辯經系列之書,除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敘述西藏寺院所學習的辯經原理,並提供 本身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及釐清觀念的心得,從一個學習者的立場考量學習辯經過程 中會遇到的思路瓶頸,同時也闡明辯經的思路對修習佛法及生活上的利益! 辯經是一種培養思考力、深入佛典之工具,同時可用辯經的思考檢視自己的認知 由於經典的內容錯綜複雜,除了僅僅「閱讀」經典之外,想要真正瞭解細部確切的意 涵,若沒有分析比對經典的能力,很難直接看出細微處的細部差異以及該取該捨之處,以 致造成誤解的危險。 《菩提道次第廣論》:「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1] ,而辯經的語言正是一種「分 辨性」的語言,它能將經典語言以及我們的思路以文字與對話的模式呈現,進而提出討論 而驗證,培養學僧分辨諸法相的智慧。在西藏佛教中,此討論模式已相當成熟,不少僧人 都能立即透過這種語言來互動,並且有一套完整的互動的標準。若懂得這套方式,想深入 討論佛法時就不會流於「各講各話」及「無對焦的聊天」的狀況,而能夠深入澄清許多問 題! 以辯經的模式來學習佛法後,肯定善惡及苦樂來龍去脈的辨別力會大為提升,也能透 過此模式檢視自己的內心,發覺其中許多粗糙且會導致痛苦的根源認知,進而以正確的思 路來導正,善巧地為自己及他人創造更多的快樂。 ─────────────────────────────────────── [1] 《大般涅槃經》:「毘缽舍那(觀)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名次 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蕅益大師:「慧者,於所觀境簡別抉擇而為體性。」 《增壹阿含經》:「汝今當修二法,所謂止與觀;復當更修二法,生死不可樂,知涅 槃為樂;復當更修二法,所謂智與辯。」《俱舍論》:「法施謂如實,無染辯經等。」 [2] 所有的大乘佛法,都可含攝於皈依與發菩提心之中,學習《攝類學》、《心類學》等 課程,是傳承源自印度那爛陀的佛法修學訓練,可推到導師世尊,也就是我們有皈依 。再者,學習這些課程,並以此調伏內心的話,進而利益一切如母有情,這就與發菩 提心結合。不僅有皈依的意樂成為真正的佛法,而且有菩提心的發心成為佛果的因。 [3] TTS (Tibetan Text Society) 是屬學術性的公益社團 一、協會宗旨:推廣佛典學習,譯注藏傳重要典籍,延續藏傳佛法聞思修的修學體系 ,提昇國內藏傳佛法研究水平。 二、組織成員:會長洛桑蔣千法師、Jeffrey Hopkins 教授、三大寺華人僧眾及中華 佛學研究所(註:聖嚴法師創立)西藏佛學組的畢業校友等組成。 出版佛典需要您的支持。目前協會在經費上已有不足的狀況,希望各界能持續地支持 譯經與出版,讓協會能繼續推廣這項得來不易的事業。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86435667.A.9C3.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4/10/2020 07:32:45
文章代碼(AID): #1UZnPJd3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ZnPJd3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