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97(下

看板Buddhism作者 (夏天樹)時間4年前 (2019/12/03 14:44),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真相全是假的、空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要放下   《智度論》說,「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這是對修行人,特別是佛門弟子,無 念他就見性了。有念就是念頭障礙你自性、智慧、德能,自性所有統統不起作用,顯現不 出來。無念不容易,有有念是邪見,有無念也是邪見。有念無念都不放心上就對了,難。 淨宗就太方便了,淨土宗許你有一個念頭,「阿彌陀佛」,你把念頭鎖定在阿彌陀佛上, 除這句佛號,什麼念頭都沒有,對了,你決定往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有無念頭都 沒有了,極樂世界是修行的中途站,這一站讓我們證得無念得到了保證。   往後釋迦牟尼佛末法九千年,什麼法門得度?就是這一門,除了這一門沒有第二門。 各個宗派有,會變成學術,能不能修行證果?不能,完全變成學術。會有一小部分人回頭 。我是其中之一,我學佛就是想研究大乘經教,學《華嚴》、《楞嚴》、《法華》、《般 若》,大經大論。以後發現斷煩惱證菩提真難,自己沒有能力,斷不掉。懺雲法師、李炳 南老居士介紹我淨土。我跟李老師十年,他介紹淨土總有十次以上,最後相信了。年歲大 了才深深感覺到,這個東西真好。真正明白覺悟了,這是我們的歸宿,是我們要走的路。   有緣遇到夏蓮老的會集本、黃念老的註解,所有經統統放下,專讀、專講這部經,一 心念佛求生淨土,真的什麼都放下了。感激章嘉大師,頭一天就教我看破、放下。真正懂 得了,看破,了解事實真相,真相全是假的、空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要放下,放下幫助 我們更深層看破。從初發心到成佛,就是這兩個方法。不斷放,等覺菩薩把最後一品生相 無明習氣放下,才能回歸常寂光,才是真正究竟圓滿,《華嚴經》稱為妙覺如來。 二、無雜念、無妄想,放下萬緣,要專修淨業   末後,「可見起心動念皆墮魔網」。起心動念六道眾生人人皆有,不知不覺,起心動 念是根本無明,是無明煩惱;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什麼人不起心不動念?實報莊嚴土 的十住菩薩。換句話說,以這個標準,十法界是魔網,六道輪迴是魔網裡的魔網,非常嚴 重。「惟有淨念相繼,無念而念,方得出離」。做到這個水平,你就能超越。淨土法門能 超越,往生到極樂世界。無念而念是理一心不亂,是念佛法門功夫最高的。往生不需要這 麼高,只要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有念而念,就能往生。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 陀佛之外,沒有其他的念頭。這個無念,無雜念、無妄想,不是真正無念。無念而念,念 而無念,那是高等功夫,理一心不亂,境界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平等。   我們不走這條路,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無論什麼更巧妙的方法,假的,決定不能相 信。要學海賢老和尚,他真放下了,什麼都好,什麼都歡喜,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妄想 沒有了,雜念沒有了,統放下了,他只有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念念不間斷,工作不間斷 ,日常生活不間斷,穿衣吃飯不間斷,這叫功夫成片,多數都是三年做到了。功夫達到這 個境界是感,阿彌陀佛來應。或是在定中、夢中見到佛了,將來決定往生。繼續努力,提 升到理一心不亂,好!經上講,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能抵極樂世界一百年。為什麼?極樂 世界沒有苦,沒有考驗,這個世界誘惑太大,你能如如不動,這是什麼樣的功力!   我們要知道爭取,知道爭取就是放下萬緣這個世間不善決定不能做,不但不能做, 也不要去想它。要修心善、念頭善、言語善、行為善。善的標準有五科:淨業三福、六和 敬、三學、六度、普賢十願,與這個相應就是善,違背就是不善。這五科要記住,要清清 楚楚,起心動念去對照一下。斷惡,心裡沒有斷惡的念頭,只有阿彌陀佛;修善沒有善的 念頭,也是阿彌陀佛,這就對了。要專修淨業,如果斷惡修善有起心動念就不好了;不起 心不動念,隨緣,有緣,歡歡喜喜去做。真正懂得修法,如理如法,決定往生淨土。 三、思惑很難斷,貪瞋痴慢疑   『解諸纏縛』。纏,纏繞,像繩子一圈圈繞起來、捆綁起來。「縛者,捆也,繫也」 。纏縛就是捆綁。「依憬興師意,纏縛者即八纏三縛」八纏:無慚,無愧。慚愧是廉恥 ,慚就是這個人還有良心,做了不善的事他知道,他心不安,這叫慚。無慚?他做壞事, 他沒有感覺做錯,沒有感到心不安,一般講沒有良心,良心被迷了。愧是外面輿論,做不 好的事怕別人指責批評,這叫愧。幹壞事,別人批評還覺得很光榮,這就是無愧,報紙登 他,他還拿來給人看,你看今天報紙登我,他還挺高興的,這就是無慚無愧。善事他不幹 ,專幹壞事。現在這種人很多,古時候有,不多。   下面第三個,嫉妒;第四個,吝嗇,自己有的不肯幫助別人;第五個,惡作,自己明 知道不善還是要做;睡眠,睡眠時間太長,貪睡;掉舉,心不安,心浮氣躁;惛沈是提不 起精神也睡不好覺,所以精神提不起來。「三縛者,貪瞋痴」,根本煩惱。貪的核心是情 執,愛欲;瞋恚的核心是傲慢、嫉妒;愚痴的核心是懷疑。思惑很難斷,貪瞋痴慢疑。 四、他不必要學,只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自性本能它就自然流露   「《淨影疏》曰:亦可一切諸煩惱結,通名纏縛」。也可以說,所有一切煩惱結使, 都可以用纏縛兩個字代表。「菩薩教人斷離,名解」,把煩惱解開、化解,就是「裂魔見 網,解諸纏縛」「表會中諸菩薩以通諸法性,達眾生相,具根本智及差別智,故能為眾 生破魔見網」。與會這些菩薩他們智慧開了,通諸法性是得根本智,達眾生相是後得智。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文殊會上通諸法性,就是明心見性。通達一切諸法體性就是見性了 ,明心見性,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無量智慧,那就是達眾生相,是後得智。根本智起作用, 幫助眾生就叫後得智。所以什麼樣的眾生他都有能力度,如果是初住菩薩,初住以上的他 達不到,初住以下的他統統能度。他不必要學,只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自性本能它就自然 流露,不必要學。這是佛法。佛法修什麼?就是清淨、平等、覺。達到覺就是明心見性, 清淨、平等是定,都是根本智。根本、後得都在覺裡頭。覺性是根本智,起用,變化、現 身教學全是後得智。他明心見性了,他知道一切眾生相,諸法實相,通達明瞭。   具足根本智及差別智,故能為眾生破魔見網,「令離邪業。能為有情解諸纏縛,令離 煩惱」。菩薩有這個本事,他成就了,一定是自己成就才能幫助別人成就,自己沒有成就 不能幫助別人。持戒、修定、開慧,見性就是開慧,於一切法,其義自見,開悟了,所以 他有能力、智慧、善巧方便,幫助眾生破魔見網,離一切邪業。六道輪迴的業叫邪業。修 出離六道三界的叫正業。縱然來生得人道也算是邪業,人間享福沒有不造惡業的,福享盡 了,惡業就現前。所以六道的善惡業都不要造。   三縛八纏統統要化解掉,這樣才能斷煩惱證菩提。修這些對生淨土有大幫助,使我們 往生真正有把握,像海賢法師一樣,不需要人助念。 == 有念無念都不放心上就對了,難。淨宗就太方便了,淨土宗許你有一個念頭, 「阿彌陀佛」,你把念頭鎖定在阿彌陀佛上,除這句佛號,什麼念頭都沒有,對了, 你決定往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有無念頭都沒有了。 極樂世界是修行的中途站,這一站讓我們證得無念得到了保證。 南無阿彌陀佛。 --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 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省庵大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31.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75355457.A.05C.html

12/03 17:15, 4年前 , 1F
阿彌陀佛!
12/03 17:15, 1F

12/03 19:02, 4年前 , 2F
南無阿彌陀佛
12/03 19:02, 2F

12/05 18:20, 4年前 , 3F
南無阿彌陀佛
12/05 18:20, 3F

12/06 14:35, 4年前 , 4F
既然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 那你講那麼多幹嘛?
12/06 14:35, 4F

12/07 21:39, 4年前 , 5F
南無阿彌陀佛
12/07 21:39, 5F
文章代碼(AID): #1TvWH11S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