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92(上

看板Buddhism作者 (夏天樹)時間4年前 (2019/11/17 17:20),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灌頂有多種,簡言之則為二種   科題「授記佛護」,第一段「授記」,請看經文:   【昇灌頂階。授菩提記。】   這是修學達到最高階層,拿到最高學位,就是成佛。『昇灌頂階』,見《大寶積經. 無量壽會》,這兩句經文出自唐譯本。「階者,位也」,就是地位、階位。「灌頂者,印 度古代國王即位時,取四海水,灌於王頂。」這是古印度習俗。密宗,「密教同之,有灌 頂法」。太子受灌頂禮就接國王位了。在佛門裡,等覺菩薩(補處菩薩)再向上升就是佛 陀,佛的地位,最高的學位,也行灌頂的典禮。   「灌頂有多種,簡言之則為二種」,第一種「結緣灌頂」,密宗的結緣灌頂,跟顯宗 的授三皈差不多。授受三皈絕大多數是結緣三皈,不是真的,跟佛結個緣,行個三皈依的 禮。我皈依三寶,我是佛教徒,其實是有名無實。真正明瞭三皈的義理,真正發心一生遵 守而不捨離,才是真正三皈,指導我們人生成佛大道。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 不邪,皈依僧是淨而不染。佛是覺悟的意思;法是正知正見,不是邪見、偏見;僧是清淨 ,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實際就是萬緣放下,一心向菩提大道。真正發心有幾人?所以真 正皈依很不容易。第二種「受職灌頂」,他確實升到佛教菩薩最高地位,佛陀,受職。「 於如法積行之士」,累積修行功夫,功夫達到這個境界,佛會給他授記、灌頂。「授以本 尊之印與真言」,這個印是印心,禪宗有,密宗有,以心印心,確實達到同樣的境界。惠 能大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接受衣缽,就是「授菩提記」,六祖惠能「昇灌頂階」。   密宗裡面受職灌頂,於如法積行之士,這是真正修行功夫到家了,「傳受祕法,而作 灌頂」。佛法沒有祕密,這個祕是深密,太深了,一般人不懂也不能接受,所以稱為祕, 深密。必須自己到這個境界才完全明瞭,給他做灌頂法。「得灌頂已,堪受師位,於密法 中作阿闍黎」。阿闍黎翻成軌範師,他的言行可以做我們修行的榜樣,這就叫阿闍黎。 二、成佛作祖,不一定要念很多書、學很多法門,與這個不相干,與放下相干   禪宗的明心見性,教下的大開圓解,淨土宗的理一心不亂,都是這個階級。所以,法 門平等,無有高下,無論修哪一個法門都可以證得。證得的條件必須是,起心動念、分別 執著統統放下,真放下了,就證得這個地位。所以佛法證到最高,成佛作祖,不一定要念 很多書、學很多法門,與這個不相干,與放下相干。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是個 道地老實人,老實、聽話、真幹。   海賢老和尚一生耕作種田,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師父傳給他就一句阿彌陀佛,教他 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歲往生。跟惠能大師地位平等,他也是大徹大 悟、明心見性。修持一句佛號,一天到晚不間斷,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心裡有佛。雜 念妄想沒有了,煩惱沒有了,見到任何人都歡喜都高興,這一點幾個人能做到?他所得的 ,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為我們表法。來佛寺三個人,海賢跟 他的母親,還有師弟海慶,都沒有老病死苦,那麼大年歲,精神、體力跟年輕人一樣,頭 腦思惟敏捷,沒有病。死沒有苦,說走就走了,歡歡喜喜。你說學佛有什麼好處?他們三 個給我們表演,學佛沒有老苦、病苦、死苦,走得瀟灑自在。現在這個社會,年歲大、還 有年歲也不太大的,中年,得病也死去了,苦不堪言!   「得灌頂已,堪受師位」,接受灌頂之後他就是老師,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我們稱釋 迦為本師。「於密法中作阿闍黎」,阿闍黎翻軌範師,軌是規矩,範是模範。這個老師無 論是思想、言語、行為,都值得我們學習,都是我們最好的榜樣,這就稱阿闍黎。所以說 「是為受職」,這個受職就是「傳教」的意思,受職灌頂。 三、祖師大德教我們放下六塵、六根、六識,一真法界就現前   受職灌頂、結緣灌頂,這是最普通的講法。「若詳論之」「則在上述二者之間,尚 有常行之四種灌頂」。第一種「瓶灌,得修習生起次第之自在」。這灌頂就是畢業典禮。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到研究所拿到博士學位,每一次畢業典禮都是一次灌頂。修學 生起次第之自在,他知道現在在哪個階層。瓶灌是生起,用瓶子裝水,灑在頭頂上,結緣 灌頂也用瓶灌。第二「密灌,得修氣脈明點之自在」。到修學一定程度,老師傳授給你, 這是提升了一個階層。第三是「慧灌,得具菩提心訣之修持自在」,這是智慧。五祖傳法 給惠能法師,就是此地第三跟第四。第四是「得修大手印道之自在」,這是密宗最高。   「密教重傳承,未經灌頂,不得擅自修習,經軌亦不得擅閱。」密宗的經典,沒有受 過灌頂不能看、不能學,它對傳承非常重視。顯宗沒有老師可以學,典籍可以讀。沒有老 師指導,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顯教。自見就是開悟,清淨心就開悟了。所以顯教的 修學著重在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平等覺」。清淨,阿羅漢、辟支佛見思煩惱斷了。見 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根,根沒有了,六道輪迴不見了。六道輪迴是假的,像作夢,它是夢 中境界;醒過來,痕跡沒有了,再也找不到。阿羅漢、辟支佛醒了,六道輪迴不見了,他 見到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些是不是真的?不是,也是一場夢。這個夢醒 過來才是真的,他見到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   真、假的標準,有生有滅就是假,不生不滅是真的。十法界都是有生有滅,十法界眾 生依阿賴耶為心,阿賴耶是生滅法,所以它把一真法界變成了十法界。《華嚴經》講宇宙 一切萬物,心現、識變。十法界裡的人兩種心,一個真心,一個妄心,真心能現、能生, 不變,妄心它能變。妄心就是念頭、思想,這不是好東西,這個東西要把它放下,真心就 現前,有思想,真心不能現前。所以祖師大德教我們放下六塵、六根、六識,六識是念頭 ,統統放下了,一真法界就現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就住一真法界裡頭。來佛寺三 位大德,他們統統是實報莊嚴土,我們要拼命去追趕,他能做得到,我們也能做到。 四、六根對六塵境界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得大自在,法身、般若、解脫統統證得 我們要學習的,是怎樣把經教義理、修行的方法跟理念落實在自己生活上,活學活用 才真正得到。要不然學了沒用處,人家不相信。真管用嗎?真管用。我們看印光大師、海 賢老和尚,他們非常生動、活潑,凡夫看他日子過得很苦,其實他歡喜。見到什麼人都歡 喜,見到什麼事都高興,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煩惱,常生歡喜心,一天到晚歡歡喜 喜,就跟極樂世界沒兩樣!別人看到他吃苦,他自己在享樂。   一般人不願意吃的食物,入他的口都變成甘露、醍醐。量子力學家懂,境隨心轉。他 的心正,他沒有妄念,他是真心,東西入他的口味是真味。我們現在酸甜苦辣鹹都是假的 ,他嘗到真味,跟諸佛如來所品嘗的沒有兩樣。那是什麼功夫?六根對六塵境界沒有起心 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得大自在,法身、般若、解脫統統證得。我們看到來佛寺三賢,真 難得。我勸大家,這個碟一天看三遍,阿彌陀佛名號一天念一萬聲,你用一年工夫,根就 紮穩了。一年之後,你功夫提升,欲罷不能,你會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九十二年不間斷。 這是淨宗無比的殊勝,不認識可惜,當面錯過這個機會,佛法叫緣分。 == 成佛作祖,不一定要念很多書、學很多法門,與這個不相干,與放下相干。 南無阿彌陀佛。 -- 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31.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73982432.A.46F.html

11/17 21:31, 4年前 , 1F
南無阿彌陀佛
11/17 21:31, 1F

11/17 21:50, 4年前 , 2F
阿彌陀佛!
11/17 21:50, 2F

11/18 00:14, 4年前 , 3F
南無阿彌陀佛
11/18 00:14, 3F

11/18 08:36, 4年前 , 4F
南無阿彌陀佛
11/18 08:36, 4F

11/19 15:22, 4年前 , 5F
南無阿彌陀佛
11/19 15:22, 5F

11/19 22:40, 4年前 , 6F
南無阿彌陀佛
11/19 22:40, 6F

11/24 23:02, 4年前 , 7F
南無阿彌陀佛
11/24 23:02, 7F
文章代碼(AID): #1TqH3WHl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