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楞嚴經相關問題

看板Buddhism作者 (溫柔殺手)時間4年前 (2019/10/27 17:03), 編輯推噓23(230105)
留言128則, 1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各位版上的大德下午好,小弟最近正在讀楞嚴經。 讀到下面這兩段著實困惑了很久。雖然都查到了白話文,還是不懂。 第一段 經文: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 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王言。我 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 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 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佛言。汝今自 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 。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 後全滅。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白話: 如來告訴波斯匿王:你看到了變化,這變化遷移流轉不曾停息,從而起啟發你知道自己終 將滅絕。然而,你可曾知道就在你的身軀正在遷謝變易之時,你身中還有不曾滅絕的東西 嗎?波斯匿王合掌對如來說:我實在不知道。如來說:現在我就告訴你不生不滅的道理。 大王,你初見恆河時是幾歲?波斯匿王說:在我三歲時,母親帶我去拜謁長命天神耆婆天 ,經過這條河,那時,我就知道了恆河。如來說:大王,如你所說,二十歲時比十歲時衰 老,如此直到六十歲時,你的身體日日月月年年都在流化遷變,那麼,你三歲時看到的恆 河,到你十三歲時,它的流水有變化沒有?波斯匿王說:恆河水仍然如我三歲時所見,沒 有什麼變化,直到如今我六十二歲了,也沒有什麼變化。如來說:今天你感嘆自己白髮皺 皮,認為容顏必定比童年衰老,那麼,你現在對於恆河的認識和你童年時對於恆河的認識 有沒有什麼不同?波斯匿王說:沒有不同,世尊。如來又說:大王啊,雖然你的容顏衰皺 了,但是你的認知觀見的精微本性並沒有衰皺。衰皺就是遷變,沒有衰皺的就是沒有遷變 。遷變的事物會滅絕,那沒有遷變的事物,本來也就沒有生也沒有滅。如此來說,為什麼 要把自己的生死置於那生生滅滅之中,而且還要隨順那些道修行者的妄言,認為這身軀在 死後即一切絕滅了呢?聽了如來說法,波斯匿王確切知道身軀死亡,並不是完全歸於寂滅 ,而是捨棄了現前的生命,又走向了新的生命,於是,他與大眾獲得了如此未曾有過的領 悟而歡欣快樂。 問題: 如果佛陀當時得到的答案是,有阿,跟我小時候比,恆河水變臭了,也變髒了。 這時,又怎麼能解釋覺性是不變也是唯一的呢?就算真能解釋人在世時的覺性是不變的 ,那麼如何證明人死後的覺性仍舊存在?在幾十年間不改變的事情其實很多,例如: 太陽每天都會東昇西落,這個可是會存在好幾億年,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太陽也會 有死亡的一天。佛陀為什麼不說太陽也不會滅亡呢? 第二段 經文: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 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白話: 文殊說:是這樣,世尊。我是文殊,卻不能說是文殊。為什麼呢?如果因為我是文殊,我 才是文殊,那就會有一個非文殊,我才不是文殊,如此,就有了二個文殊,而我現在自然 就是文殊,沒有非文殊,這當中實在沒有是和非的區別二相。 問題: 為什麼我是文殊就會有一個非文殊?而不是千千萬萬個非文殊?最後總結,說 到是和非的區別二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是文殊,其他非你的就不是文殊。不是嗎? 懇請大德解惑,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36.1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72166987.A.5CF.html

10/27 17:51, 4年前 , 1F
1. 既然是譬喻 在喻依上打轉 就會像壇經講的「更於門外
10/27 17:51, 1F

10/27 17:51, 4年前 , 2F
覓三車」 2. 可能得先回答 文殊是誰?誰是文殊?
10/27 17:51, 2F

10/27 19:11, 4年前 , 3F
空拳誑小兒 黃葉止兒啼 佛應景給王的譬喻 他只能收那麼多
10/27 19:11, 3F

10/27 19:15, 4年前 , 4F
你知道「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10/27 19:15, 4F

10/27 19:15, 4年前 , 5F
」嗎?
10/27 19:15, 5F

10/27 20:16, 4年前 , 6F
這問題別問網友,找出家人問比較保險。
10/27 20:16, 6F

10/27 20:17, 4年前 , 7F
記得見輝法師有在宣講楞嚴經,在佛陀教育基金會有授課,
10/27 20:17, 7F

10/27 20:18, 4年前 , 8F
建議親自請教師父,南無阿彌陀佛
10/27 20:18, 8F

10/27 20:38, 4年前 , 9F
楞嚴經要義 淨土教觀學苑 淨界法師~南無阿彌陀佛
10/27 20:38, 9F

10/27 21:44, 4年前 , 10F
第一點應該是在講能看的這個能力沒改變。
10/27 21:44, 10F

10/27 21:44, 4年前 , 11F
就像幾百年前的人聽古箏的聲音,跟你現在聽的古箏聲音,
10/27 21:44, 11F

10/27 21:46, 4年前 , 12F
是一樣的,音色會變,聽覺不變。古箏彈出來不會變"咖哩"~
10/27 21:46, 12F

10/27 21:47, 4年前 , 13F
第二點就像健康的身體 跟 生病的身體,是指同一個身體。
10/27 21:47, 13F

10/27 21:48, 4年前 , 14F
如果執取健康的身體和生病的身體,那你就有兩個身體。
10/27 21:48, 14F

10/27 21:49, 4年前 , 15F
但事實上你只有一個真身,健康跟生病只是如音色的變化。
10/27 21:49, 15F

10/27 21:50, 4年前 , 16F
這些道理就類似黃金造器的原理,體性跟色相的關係。
10/27 21:50, 16F

10/27 21:50, 4年前 , 17F
你的問題在此處法師有解答過:
10/27 21:50, 17F

10/27 21:50, 4年前 , 18F
正法解行林佛學講堂
10/27 21:50, 18F

10/27 21:51, 4年前 , 19F

10/27 21:51, 4年前 , 20F
(↑連載楞嚴經的釋義)
10/27 21:51, 20F

10/27 21:57, 4年前 , 21F
(原po相關問題印象中今年二、三月於此臉書有釋義,可翻閱)
10/27 21:57, 21F

10/27 21:59, 4年前 , 22F
執著色相,佛就會講常法。執著性體,佛就會講無常法。
10/27 21:59, 22F

10/27 22:00, 4年前 , 23F
就像我提到一個真身,如果過度執著一真身,就會又掉入
10/27 22:00, 23F

10/27 22:00, 4年前 , 24F
死常執一想法,這時候健康跟生病的事實就又會失去。
10/27 22:00, 24F

10/27 22:02, 4年前 , 25F
身體只有一個,但會生病也會健康。<=這才符合事實。
10/27 22:02, 25F

10/27 22:11, 4年前 , 26F
我只有一個身體,所以健康 = 生病。(X)
10/27 22:11, 26F

10/27 22:11, 4年前 , 27F
我曾有生病的身體,現有健康的身體,所以有二個身體(X)
10/27 22:11, 27F

10/27 22:12, 4年前 , 28F
楞嚴經有點在釐清這些誤區的觀念。
10/27 22:12, 28F

10/27 22:16, 4年前 , 29F
心類(覺知)的性質可參考板上這篇:
10/27 22:16, 29F

10/27 22:17, 4年前 , 30F
#1PyQgeBM [心類] 《心類學顯要》(3)
10/27 22:17, 30F

10/27 22:26, 4年前 , 31F
變化題 :
10/27 22:26, 31F

10/27 22:27, 4年前 , 32F
1.眾生皆有佛性,所以我就是佛,不用修行。(X)
10/27 22:27, 32F

10/27 22:27, 4年前 , 33F
2.眾生不可能有佛性,所以佛就是佛,眾生是眾生,
10/27 22:27, 33F

10/27 22:28, 4年前 , 34F
眾生永遠不可能成佛。(X)
10/27 22:28, 34F

10/27 22:29, 4年前 , 35F
同樣的原理,以此類推。
10/27 22:29, 35F

10/27 22:29, 4年前 , 36F
另外,文殊是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是依自身五蘊同一續流安
10/27 22:29, 36F

10/27 22:30, 4年前 , 37F
立的士夫,補特伽羅(施設事)和自身五蘊(施設處)二者的關
10/27 22:30, 37F

10/27 22:32, 4年前 , 38F
係不是自性成立的一、也不是自性成立的異,若文殊此位補
10/27 22:32, 38F

10/27 22:33, 4年前 , 39F
特伽羅是自性成立,那麼就會和其施設處的五蘊成為別異的
10/27 22:33, 39F
還有 49 則推文
10/29 15:56, 4年前 , 89F
舉出色法的事例,例如你面前的瓶子,瓶子是存在的,說瓶
10/29 15:56, 89F

10/29 15:58, 4年前 , 90F
子不存在是斷見,很多初學者將色(例如瓶子)即是空誤解為
10/29 15:58, 90F

10/29 15:59, 4年前 , 91F
不存在,色法如瓶子是存在的,在瓶子這個事例上觀察它是
10/29 15:59, 91F

10/29 16:01, 4年前 , 92F
以什麼方式存在,在瓶子上遮除它是實有的存在就是空性所
10/29 16:01, 92F

10/29 16:03, 4年前 , 93F
要說明的道理,而說明瓶子是存在,但不是實有的存在的所
10/29 16:03, 93F

10/29 16:04, 4年前 , 94F
遮品,佛教內道宗義有不同層次的說明,要透過聞思學習。
10/29 16:04, 94F

10/29 16:06, 4年前 , 95F
(又如車子也是色法,不會說車子不存在你去讓它撞沒關係)
10/29 16:06, 95F

10/31 13:05, 4年前 , 96F
您學過中觀和唯識,怎還會認為不生不滅的涅槃,不能即是生
10/31 13:05, 96F

10/31 13:07, 4年前 , 97F
滅的無常,在小乘涅槃是單行道,涅槃是灰身滅智.但大乘不是
10/31 13:07, 97F

10/31 13:09, 4年前 , 98F
在緣起法則的當下,生滅不是實在的生滅,即是不生不滅,同樣
10/31 13:09, 98F

10/31 13:12, 4年前 , 99F
涅槃是不生不滅之中無我可得,所以涅槃=無常,不生不滅即是
10/31 13:12, 99F

10/31 13:13, 4年前 , 100F
無常義.所以中觀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樣理解,就不
10/31 13:13, 100F

10/31 13:16, 4年前 , 101F
以為實有涅槃可得,或涅槃是一個地方.
10/31 13:16, 101F

10/31 13:19, 4年前 , 102F
緣起法的三法印,是一切法的共相,若認為法的要有限制,某些
10/31 13:19, 102F

10/31 13:20, 4年前 , 103F
地方不能適用,這是人的問題,而不是法有問題.佛教沒有至高
10/31 13:20, 103F

10/31 13:21, 4年前 , 104F
的神,但有至高的法則.如果有一法不能適用,這緣起法就不是
10/31 13:21, 104F

10/31 13:22, 4年前 , 105F
至高法則,不是法性法住法界,法爾如是.
10/31 13:22, 105F

11/02 08:42, 4年前 , 106F
樓上一直在文字上打轉,一定在定義,法尚應捨,何況非
11/02 08:42, 106F

11/02 08:42, 4年前 , 107F
11/02 08:42, 107F

11/02 08:44, 4年前 , 108F
涅槃怎麼會是無常?兩者不一樣,但若執見又非解脫義
11/02 08:44, 108F

11/02 08:47, 4年前 , 109F
生滅的無常本來就不是不生不滅的涅槃,一個未斷執見,
11/02 08:47, 109F

11/02 08:47, 4年前 , 110F
一個已是解脫涅槃
11/02 08:47, 110F

11/04 12:13, 4年前 , 111F
不生、不滅,要加勝義簡別,簡別與一般用法的不同。例如
11/04 12:13, 111F

11/04 12:13, 4年前 , 112F
無勝義有、無自相有之生,無勝義有、無自相有之滅。
11/04 12:13, 112F

11/04 12:14, 4年前 , 113F
可參考末學在本版發過的系列文:
11/04 12:14, 113F

11/04 12:14, 4年前 , 114F
佛教一些 基本名詞:八不中道
11/04 12:14, 114F

11/04 12:20, 4年前 , 115F
又,涅槃是遮遣法,可參考本版發過的系列文:
11/04 12:20, 115F

11/04 12:21, 4年前 , 116F
[請益] 涅槃? (涅槃是遮遣法)
11/04 12:21, 116F

11/04 12:22, 4年前 , 117F
(很多初學者會把"有"和"實有"二者相混淆,以為說有就是在
11/04 12:22, 117F

11/04 12:23, 4年前 , 118F
說實有;相反的,以為說非實有就是在說沒有。所以,要善
11/04 12:23, 118F

11/04 12:24, 4年前 , 119F
加分辨有、實有二者的差別,以及非實有、沒有二者的差別)
11/04 12:24, 119F

11/04 12:41, 4年前 , 120F
(還有一點要分辨,無常和無自性二者不同,無常是世俗諦,
11/04 12:41, 120F

11/04 12:43, 4年前 , 121F
無自性是勝義諦。無自性(空性)的能立因並不是無常,並不
11/04 12:43, 121F

11/04 12:44, 4年前 , 122F
是因為無常所以是緣起,也並不是因為無常所以是無自性,
11/04 12:44, 122F

11/04 12:47, 4年前 , 123F
其差別很大,要透過聞思學習認識其法理,才不會混淆。)
11/04 12:47, 123F

11/04 12:50, 4年前 , 124F
(以上是今天才看到推文而略作補充)
11/04 12:50, 124F

11/04 13:43, 4年前 , 125F
(從有為法與無為法的分類來說:有為法是因緣所生的生滅法
11/04 13:43, 125F

11/04 13:44, 4年前 , 126F
,有為法與無常法同義,例如:你的父親、母親。無為法不
11/04 13:44, 126F

11/04 13:45, 4年前 , 127F
是因緣所生的生滅法,無為法與常法同義,例如:涅槃。)
11/04 13:45, 127F

11/04 13:46, 4年前 , 128F
(從究竟法性來說:有為法與無為法的究竟法性都是無自性)
11/04 13:46, 128F
文章代碼(AID): #1TjLrBNF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