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什麼是善知識?《華藏佛教圖書館》

看板Buddhism作者 (BeRLin)時間6年前 (2018/03/04 20:32), 編輯推噓1(1016)
留言17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什麼是善知識?】 文:華藏佛教圖書館 佛曾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繫念思維,如說修行」,說為預入聖流所必備的四大條 件,這可見親近善知識的重要了。 當時,卡拉瑪人們來見世尊。頂禮世尊後坐到一旁,跟佛陀世尊說:“我畢恭畢敬地頂禮 世尊,請問世尊:有一些出家人,他們說自己的法是最好的,而看不起別人的法,說別人 的法是卑微的。但別的出家人,也是說自己的法是好的,讚美自己的法,而看不起別人說 的法,說別人的法是卑微的。我禮敬世尊,我們很懷疑在他們之中,哪些法是真的!誰的 法是謊言呢?” 世尊說:卡拉瑪人們!你們的懷疑是對的,你們是應該懷疑的,是應該 的。卡拉瑪人們!你們要: 一、不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三、不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四、不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 五、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 六、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七、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理,就信以為真。 八、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九、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十、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怎樣才算是善知識呢﹖》 不是因為他徒眾多,寺院大,相貌好,或者是世法場中的多知多識。 而是因為他有︰ (1)「證」德,指三學修證︰戒清淨成就,定成就,觀慧成就。 (2)「教」德︰深入經藏,成就多聞,能開示導引學眾,進修大乘正道。 (3)「達實性」︰實性是正法的別名,這或者由現證慧通達,或是從聞思教理得通達。 (4)「悲湣」︰有慈悲心,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而是能清淨(為利益眾生)說法。 (5)「巧為說」︰成就辯才,能善巧方便的為眾說法,所以容易瞭解,容易得益。 如成就這些功德,那就是了不得的大善知識了!可是末法時代,全德的善知識,是難得遭 遇的。 * 總之,要依止善知識,就是要依止自已心中的正見和正思惟(八正道的前兩個)。這是 每個人都知道的,但是很多人會因為有我執,而在第一時間染污它,而變成見、思二惑。 * 要如何依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下手,可以依三十七道品的方式來漸修,層次是先依止 四念處、再依止四正行、再依止四如意足、再依止五根、再依止五力、再依止七菩提分、 再依止八正道分。最後全修完了,可得正定。(大乘阿羅漢的果位) * 如何知其為善知識?你的心中完全熟知四念處、四正行、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 提分的修行,之後,你心中所生得見解就自然是正見,而你的思惟就自然是正思惟,另言 之,你的知識就自然是善知識。所以善知識指的是心中的善知識,而非心外求法的去找一 個叫做「善知識的人」。(心外求法往往會被騙的很慘!) 《末法時期,何處尋名師、善知識?如何判斷?》 走錯路也未必不好,怕的是一輩子都在錯中錯,那就不好了。學佛不必害怕走錯路,不管 學什麼,常保自己的"覺知心",對任何諸多的事理一定要持保留的態度。不管經上講的 ;師父說的;電視上聽的;書上讀的;網路看來的,千千萬萬都不能信以為真,一定要持 保留的態度.而這種的保留要等到自己去親身印證才是屬於自己的,餘者無法親證的部分 一定要持續保留,千萬不可信以為真。 名師與善知識不需要去判別,一切隨緣.當仁者的心安,能隨緣而遇不去求,則仁者定成 上根之人,而萬法皆成名師;皆是善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pureland.org/posts/159853102351794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50.151.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20166727.A.2F6.html

03/05 11:01, 6年前 , 1F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隨法行----這是經典中
03/05 11:01, 1F

03/05 11:01, 6年前 , 2F
常提到的修學次第,延伸閱讀:
03/05 11:01, 2F

03/05 11:02, 6年前 , 3F
#1OXhd0lu [讀經]《大寶積經》不只修學止,更應修學觀
03/05 11:02, 3F

03/05 11:04, 6年前 , 4F
文中卡拉瑪經所述,如《大乘密嚴經》說:「比丘與智者,
03/05 11:04, 4F

03/05 11:04, 6年前 , 5F
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諸比丘或諸智者
03/05 11:04, 5F

03/05 11:05, 6年前 , 6F
應該像燒、切、磨金一般去觀察教法,不應該講這教法的是
03/05 11:05, 6F

03/05 11:05, 6年前 , 7F
佛世尊就去接受,應該經過思惟觀察之後,沒有任何過失才
03/05 11:05, 7F

03/05 11:06, 6年前 , 8F
去接受。延伸閱讀:
03/05 11:06, 8F

03/05 11:08, 6年前 , 9F
1Pvr_2WE 《地道建立》 (13) (補充:戒禁取)
03/05 11:08, 9F

03/05 11:09, 6年前 , 10F
菩提道次第廣論提到善知識十法:「調伏(戒學)、靜(定學)
03/05 11:09, 10F

03/05 11:10, 6年前 , 11F
、近靜(慧學)、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
03/05 11:10, 11F

03/05 11:10, 6年前 , 12F
悲體、離厭。」延伸閱讀:
03/05 11:10, 12F

03/05 11:11, 6年前 , 13F
#1QZ_ExU6 誰是善知識?
03/05 11:11, 13F

03/05 11:12, 6年前 , 14F
#1Qaxe0Q9 誰是善知識?
03/05 11:12, 14F

03/05 11:12, 6年前 , 15F
以上略作補充_/\_
03/05 11:12, 15F

03/05 11:18, 6年前 , 16F
更正:#1Pvr_2WE 《地道建立》 (13) (補充:戒禁取)
03/05 11:18, 16F

03/05 19:41, 6年前 , 17F
謝謝cool810的補充。阿彌陀佛
03/05 19:41, 17F
文章代碼(AID): #1Qc-T7Bs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