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普賢行願品疏節錄13(下

看板Buddhism作者 (夏天樹)時間6年前 (2018/02/07 18:31),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 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學佛的人都知道修懺悔,但是懺悔的精義(精華,真正的意思)懂得的人不多,因此 我們修學懺悔法門所收的效果不大,這就是對它的理論、方法、境界沒有徹底明瞭,關係 在此地。要是徹底明瞭,諸位要曉得,懺悔法能治醫生跟所有一切法師都治不了的病。那 麼我們要問,如果我們生理有了病,我們修懺悔法能不能治?能治。妖魔鬼怪纏附我們, 冤家債主纏附我們,我們修懺悔法能不能治?也能治。因為一個人恢復到身心清淨,冤家 債主看到你智慧福德都現前,他也得退讓三分。雖然跟你有冤仇,你的福報正在旺的時候 ,現在不找你,等到你衰的時候再來找你。所以懺悔法不可思議。   於是佛門裡面無論哪一種經論,真正依照經典裡面理論方法修行的都叫做懺法,懺法 就是修行的方法。修淨土有修淨土的懺法,修般若有《般若經》的懺法,《法華經》有法 華的懺法,《華嚴》有華嚴的懺法,古來大德都編得很多。過去灌頂法師跟我們說,灌頂 是清朝乾隆時間的人。如果這個人的罪障太重,所有一切懺法都懺不了的罪業,那個罪業 極重,所有懺法對他來講都沒有效果,最後還有一個方法,決定有效的,就是念阿彌陀佛 。知道這個事實的人確實不多。方法最簡單,效果最殊勝,為什麼?念到心清淨,心清淨 身就清淨,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講,常常提醒大家的。佛跟我們講一切萬法的原理,佛 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佛法的總綱領,所以你所有的疾病全是從妄想生的。你現在 沒有妄想了,完全是正念,心清淨,身也清淨,身體裡面這些細胞組織統統都恢復正常了 ,你還有什麼毛病?這就是說明灌頂法師所講的,為什麼這句佛號能消一切消不了的業障 ,就是清淨心;清淨心也叫念佛三昧。   我們必須自己明白了,自己認真去做,我們把這個方法介紹給別人、勸別人,他才會 相信。假如自己一身的病痛,要勸人家,人家怎麼肯相信?在過去,諦閑老法師有一次生 病,大概病得很重,被印光法師知道了。印光法師就寫了一封信給諦閑法師,「你是講經 的法師,怎麼可以生病?你生病,你講經誰肯相信?」這個有道理。你自己理論也懂得, 方法也懂得,為什麼不修?這一修,病就沒有了。所以印祖那封信對於諦老法師是良藥, 這一真懺悔、真修行,病就好了。所以這確實是有理論作依據的,這並不是神通,也並不 是感應;是個道理在其中,它有理在,有理當然就有事。這是於病苦,我們要懂得怎樣幫 助他,消除他的心病。心病不外乎煩惱、妄想、疑惑這三種。疑惑也很嚴重,大乘經上常 講,疑是菩薩的重大障礙。這是三種大病。   第二,『於失道者,示其正路』。「道」是路、是方向、是目標,「失道」就是迷了 ,方向迷了,目標錯認了。世間有些人把天堂當作究竟,這是目標錯認了。天堂不究竟, 為什麼?六道裡面。印度有些高級的宗教,他們修定能夠達到四禪天,能夠達到四空天, 那相當高明!把四禪、四空當作涅槃,這也錯了,這是目標錯了;目標錯了,路當然就跟 著錯了。他到他那個目標的路沒錯,但他心目當中求得永生,心目當中求不生不滅,那這 個路錯了;這個修學決定不是永生,決定不是不生不滅。   一般人生天,修福生天,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的,修十善業道。單憑修福生天只能生到 四王天、忉利天,再往上面去就不行了,所以單單憑福報,最高只能到忉利天。忉利天就 是中國人講的玉皇大帝,中國古書裡面所稱的上帝,都是指這一層天。往上去,單單修福 是不行的,要修定。欲界上面的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四層天所修的 定功沒有成就,佛在經上稱之為「未到定」。他有沒有定功?有,定功力量不夠。好像我 們讀書,學生去考試,考試不及格,有沒有分數?有分數。六十分及格,他考了五十分, 考了四十分,他確實有分數。以未到定功夫的淺深生欲界的四層天。如果定功成就了,考 試及格了,他就不在欲界,他到色界去了,那就是入了初禪,換句話說,他生四禪天,定 力再高的就到四空天。佛家常講四禪八定,他們生住在色界、無色界天,還是沒有出三界 ;換句話說,這不是真正的目標,也不是了生死,也不是永生的正道。菩薩要為這些人指 示正確的目標、正確的道路。   佛法,大乘佛法的修學,正確的目標是無上正等正覺,經論裡面所說的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這是學佛人所求的。這句話要用現代話來講,就叫究竟圓滿的智慧,學佛人求的 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天上人間、過去未來、此處他方,什麼問 題都解決了。所以佛法求的是智慧,大乘佛法都是趣向究竟圓滿智慧的道路,這個路就沒 錯了。目標是一個,路很多,也就是說修學的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 門是門徑。無量法門在理論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個法門都通達無上菩提, 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都能達到。那麼佛為什麼說這麼多方法?每個方法都能達到,說一個 方法不就好了嗎?說這麼多把我們都搞亂了。這是佛說法的不得已,因為眾生的根性不相 同,就像前面所說的,程度不相同、生活環境不相同、欲望不相同、愛好不相同,所以佛 恆順眾生,才說出無量的法門。   假如這個法門對於自己的條件不符合,我們修學這個法門也叫失道。譬如我不是學禪 的根性,我現在來參禪、來學禪,這一生當中不要說開悟,連禪定都得不到,我走這個路 走錯了。不是學教的天分,偏偏去學教,學了一生,教也沒通,理也沒明,他這個路也走 錯了。由此可知,「示其正路」不是個容易事情,一方面你要真正認識目標,認識路,同 時要觀察眾生的根性,在許多道路裡頭他應當走哪一條路。幫助他早一天開悟,早一天證 得正等正覺,我們一般講叫證果,證果就是得到究竟圓滿的智慧。可見「於失道者,示其 正路」是菩薩非常重要的職責,他應當去做的。   普賢菩薩在此地,為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示其正路,這不是普通人,都是破無 明、見法身的大菩薩。這些大菩薩他們心心所希望的是什麼?早一天成佛。他們已經證得 了正等正覺,換句話說,他今天所希求的是無上正等正覺,希望能夠早一天證得,早一天 圓滿。要用什麼方法?普賢菩薩教給他,怎麼教的?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教他 修這十個法門,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去見阿彌陀佛,那無上正等正覺很快就得到了。這是 普賢菩薩指示給這些人的。   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往上面說,文殊、普賢都要到極樂世界才能成 就無上菩提;往下看,造作極重罪業阿鼻地獄的眾生也能得度,這叫真正不可思議。所以 這是正道當中的正道,是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這個諸位要知道,確實是第 一法門。我們果然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才會死心蹋地老實念佛,才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 思議。功是功夫,我們念佛真下功夫;德是我們的收穫,不可思議。所有一切法門修學所 得到的果報,沒有念佛往生淨土這樣的殊勝。   『於闇夜中,為作光明』,這是比喻,「闇」是什麼?無明。對於一切法迷惑顛倒, 真假、邪正、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不但對這些不清楚,甚至於連利害都搞不清楚,都 搞顛倒了,真的叫愚痴。就如同在「闇夜」一樣,不能辨別方向,要出去走路,那是險道 ,容易遇到危險。在闇夜當中,菩薩要給他作明燈,要幫助他、照亮他。   『於貧窮者,令得伏藏』,這句話說得好。你貧窮,我以財布施給你,能養你幾天? 那不是辦法。所以中國古話常說,君子濟急不濟貧,我們能救你急難,幫助你;貧,沒有 辦法幫你。菩薩今天要幫助你解決貧苦,教你「得伏藏」。伏是什麼?你不知道的。藏是 寶藏,你有寶藏,你現在不知道。幫助你使你覺悟了,你開發你自己的寶藏,那你這一生 就受用不盡。這個寶藏是什麼?是智慧、是福德、是技能,這是你的寶藏。這個東西你有 沒有?有,一切眾生都有。《華嚴經》上講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有! 有怎麼樣?你現在迷了,迷了就好像你這個寶藏被泥土蓋覆在地下,你自己也不知道,所 以落得貧窮,過很苦的日子。菩薩來指點你,你有無盡的寶藏,泥土挖掉就是的。這個比 喻一切眾生確實有如來智慧德相,經上告訴我們,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換句話說, 我們的智慧、德能、福報跑哪裡去了?原來是被妄想執著埋掉了,我們看不到了,我們也 沒有辦法覺察到。只要把無明妄想去掉,我們本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就又現前了,無盡的寶 藏,我們生活受用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華嚴經》我們一展開,前面第十一卷,前面這十一卷經裡面所說的是什麼?展現出 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就是如來果地上的生活環境。古人常講,不讀《華嚴》不知道佛 家的富貴,毘盧遮那佛的富貴,人間天上沒有辦法相比。但是諸位要曉得,毘盧遮那是我 們的自性、真如本性,就是我們自己,那麼《華嚴經》說的那種富貴就是我們本來有的。 本來是這樣的富貴,現在變成這麼貧窮,這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情?佛在這部經上詳細的給 我們說明原委,給我們說清楚,這就是「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讓我們開發自性,讓我 們恢復本來的富貴。   當我們還沒有恢復之前,現在我們曉得,曉得恢復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無始劫以來 的煩惱障、所知障哪有一天就去掉的!認真修學,說實在話最快也得幾十年的工夫才能去 掉一些,透出一點點,有一點受用。如果不是認真修學,修學不如理、不如法,修一輩子 一點都透不出來,換句話說,這一生都沒得受用。因此要標本兼治,「本」是開發自性的 寶藏,「標」是什麼?現在也得做點小買賣、小生意,可以糊口維持生活,我們再挖寶, 再開發自性寶藏。這叫標本兼治。   治標就是斷惡修善,佛給我們講修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這是救眼前的急,這是治標 不是治本。財布施得財富。我們今天看到世間人發大財,不是自性的,自性的財寶那享受 多自在、多快樂!現在有錢的人,錢是很多,富而不樂,他很苦,所以他那不是自性的; 自性的那很快樂,享受的非常快樂,他不苦。所以這個財富,是他過去生中財布施所得到 的果報。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三個果報誰不要?我在美國跟美國 人談起來,他們都跳起來,「這個我們都要!」他要財富、要聰明智慧、要健康長壽,他 都要。你都要,我確實會教給你方法可以得到。修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這是救眼前之急 ;換句話說,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才叫救根本的貧窮。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們看看淨土三經裡面所說的,那個果報馬上就得到了。到西方 極樂世界,我們的身體是金剛不壞身,不但永遠不生病,還永遠不衰老。你去看看西方極 樂世界,哪有一個人有白頭髮的?哪有一個人長鬍鬚的?沒有。永遠年輕,相貌的美滿一 絲毫缺陷都沒有。生活環境不必說了,住的房子的建築材料是七寶。我們今天一點點金剛 鑽在手上,好像就炫耀得不得了,人家幹什麼用?做水泥用的,做建築材料用的。黃金大 家看得很珍貴,黃金是鋪馬路的,當柏油用。你就想到那個富貴,那是自性性德的流露。 我們修其他的法門,要得這個果報自然現前,佛在經上給我們講,至少要修滿兩個阿僧祇 劫,證到七地菩薩的果位,這個果報現前了。這個難!路是沒走錯,繞好大的圈子才繞到 。念佛往生是近路,一下就走到了,正路當中的正路。教你念佛求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 世界,這個果報就得到了。如果諸位還要想進一步去探討這裡頭真實的道理、究竟的事實 ,我們最近在講《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為我們說得非常清楚。所以淨宗經論、古來祖 師大德註解要細細研究,確實我們所有一切疑惑都斷掉了,才真正相信。這是救貧窮。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這個菩薩是普賢菩薩,為什麼?普賢菩薩是真正平 等,對於九法界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好惡、沒有偏見,恆順一切眾生 ,幫助眾生解決這些難題。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經【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這句話什麼意思?菩薩仰慕的是佛陀,菩薩學習的也是佛陀。佛心就是要度一切眾生 ,佛的心就是要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度」這個字不太好懂,說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 樂,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就好懂了,這就是度的意思。菩薩也幫助諸佛做這些工作 ,幫助大眾,佛當然歡喜。你自己得度了,不肯幫助別人,這在佛門叫自了漢,這就說明 為什麼菩薩一定要恆順眾生,道理就在此地。恆順眾生就是恆順諸佛如來,與諸佛同心同 願、同解同行,這才是佛的真實弟子,「三福」裡面所講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才是 真正的做到了,圓滿的做到。不能恆順眾生,換句話說,孝親尊師還有欠缺,還不能圓滿 。所以諸位要曉得,《觀經》上的三福是起步,也是最後的圓滿。千經萬論、無量法門, 總離不開三福的範圍,這是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違背了就不是佛法,依照這個方法修行 ,就是佛弟子。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 為什麼這句佛號能消一切消不了的業障,就是清淨心;清淨心也叫念佛三昧。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31.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17999500.A.0E6.html

02/07 21:39, 6年前 , 1F
南無阿彌陀佛
02/07 21:39, 1F

02/07 22:56, 6年前 , 2F
南無阿彌陀佛
02/07 22:56, 2F

02/08 16:59, 6年前 , 3F
阿彌陀佛!
02/08 16:59, 3F

02/08 22:57, 6年前 , 4F
南無阿彌陀佛
02/08 22:57, 4F

02/09 16:25, 6年前 , 5F
阿彌陀佛
02/09 16:25, 5F
文章代碼(AID): #1QUjMC3c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