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夏蓮居無量壽經會集本的問題

看板Buddhism作者 (醉裡挑燈看劍)時間6年前 (2017/12/27 10:51), 6年前編輯推噓2(2010)
留言12則, 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末學最初接觸淨土宗時,也曾學習過,讚嘆過夏蓮居會集本。 直到幾年前從法藏法師那邊了解會集本的問題, 才知道過去觀念是不對的。 在此跟大家懺悔。 ----------------------------------------------------- 影片說明: https://youtu.be/AjoAmoprvIE?t=26m39s
----------------------------------------------------- 法藏法師的十八點質疑: ◎會本(清淨平等覺經)之十八點質疑 一、願數不同疑:古來有關彌陀本願之說明、註疏等,皆以四十八願為本,乃至觀無量壽 經也講四十八願,而會本只有二十四願。 二、三輩對應疑:康僧鎧譯之「佛說無量壽經」十八、十九、二十願,三願了了分明,經 文下卷也有三輩往生以對應此三願。而會本將三願抄前著後,完全混濫,無法與三輩往生 文相對應。 三、三願明確疑:攝生三願,十八願以「信」為主,願、行為輔;十九願以「願」為主, 信、行為輔;二 十願以「行」為主,信、願為輔,此中三資糧之組織次第非常清淅、嚴 明。而會本的廿四願,則完全看不出此三願各具的信、願、行。 四、有違古例疑:古德也有不滿前人所翻譯經典的情形,但是都以梵本再重新翻譯,絕不 採用會集的作法。而且會本 都是 居士所為,從沒有出家人做會本之事。 五、輕視梵本疑:「無量壽經」前後翻譯十二遍,都是出家人所譯,都是採取由梵文本重 譯,表示對法的慎重,對梵本的重視與尊重。 六、分經招報疑:昭明太子分割金剛經成三十二分,不改一字,也未抄前著後,都要受地 獄之果報,更何況會本分割五部經,抄前著後,又另外立標題。要知佛陀無盡的大智慧, 並非凡夫心量所能妄測,而且佛意深廣、圓妙,各見不同,如今強以己見而分經,尚有割 裂的果報,何況會五本,而令各經文意大亂呢? 七、各解不同疑:佛陀以一圓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況且佛陀在不同地方說同樣的道 理,自會有不同的經文產生,這也是梵本之所以有不同的可能原因之一。而會本全然不考 慮梵文本各有不同的既存事實,硬將不同漢譯之本會合,不但有失原意,而且也讓眾生失 去接受不同經典熏陶的機會。 八、體系不同疑:要知會本所採的五個現存版本,是在不同的時代、由不同的人,在不同 的佛法背景下所譯的。不但各時代的用字、遣詞不同,而且各譯所據之梵文本亦可能不同 ,尤其各個翻譯者對佛法、乃至對淨土的立場、認識亦不相同。因此他們所翻之經文,其 內容、立場亦有不少差異,而各自形成體系。如今卻無視於文句、體系不同的事實,而完 全以個人私見,做所謂的「整合」,根本只有混淆佛意而已。 九、信力不足疑:古德譯經者皆是有修,有證者,方能從事,如安士高、玄奘三藏;久遠 劫發願譯經的千佛譯師鳩摩羅什等。而今人之修、證並未得到普遍之認可。而且古代譯經 ,率以多人從事,其慎重,甚至由國家之力而行之。今只一人,修證尚未受到普遍之肯定 ,輕率會合經文,公信力何在? 十、有違傳承疑:中國乃至日本淨土宗祖師,皆以康僧鎧之譯本來做註解,而會本之推行 將使祖師的註解漸趨無效,也等於斷了淨土宗的傳承。 十一、今人不許疑:今日有諸多法師或默默摒除會本,或者少分的說明,不應該用會本。 例如:性梵老法師:「會本不能當作另外的譯本,只合參考用。」慧淨法師:「不了彌陀 三願,混亂彌陀三願,只合參考。」(大意) 十二、古德不弘疑:會本古來即有,但古來大德皆不弘揚會本。唯有民國以來才有少分出 家人弘揚會本。 十三、康本流通疑:古來淨宗大德皆採用康僧鎧譯本,亦未聽聞不滿之言,包括日本淨土 真宗,在他們努力研究後,甚至讚歎本經為「辭簡義豐,文義完整,毫無缺失」,而且也 做了種種註解。 十四、能證非人疑:會本的證明者——慧明老法師,並不專修淨土法門,也不是學教之人 ,據云是參禪有悟,而且也修密。如此的背景,不合做為證明者。 十五、勤苦非疑證:有人說會本之作者夏居士很專心、辛苦的做這件事。經云:「歷劫勤 苦非涅槃因」,錯用心了,辛苦努力又能代表什麼?證明什麼呢?佛法寧可千世不開悟, 不可一世入邪見。法是法,必須拿法的證據出來,不能以「很努力」來做為法、非法的證 明。 十六、感應非證疑:弘揚的單位,宣稱有很多人讀會本得了感應。其實感應只代表了眾生 有誠,菩薩有感的事實罷了,感應並不見得就是對的(盧勝彥也很有感應)。不能純拿感 應來證明佛法。 十七、割裂經文疑:有些同情的人說,都是經文嘛!優婆塞菩薩戒經上說,倒說經律,抄 前著後,犯菩薩輕垢罪,更何況割裂經文?佛以一圓音說法,天台判四教;華嚴判五教; 南山律宗判三教;淨土宗判二教……,這些都是為了避免佛法混濫而做的。所以不能說都 是佛法、都是經文所以也可以嘛!為了法的「正確把握」與「明確無誤地傳承」,我們不 應該輕易而鄉愿地去同情這類事情。 十八、舍利非證疑:有人說夏居士死時燒出舍利,證明他是有道德,也證明會本這件事沒 做錯。對一個稍 有修行的人,就以為他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這正是一種泛修行 論!如此將造成依人不依法的過失,這類泛修行的迷失,是會害死佛教的。淨土法門是特 異法門,居士若有修行,蒙佛接引,燒出舍利是很平常的事,但這決不意謂著,他做會本 就是對的。 ◎一部經的弘揚,牽涉到法門的興衰,我是愛護法門,所以提出我個人的看法,給有緣聽 錄音帶的人。如果這樣說有什麼過失的話,那完全是我個人要負責任;如果這樣說法能適 當引起有心人的反省,那麼這功德是屬於你們聽的人的。我今天所以要講這一席話,是因 為淨土法門難解、難思、難信。而且在末法時代,已經少人弘揚的情況底下,如果稍有差 池,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害怕這種事的發生。我希望我所說的,能使一些人在弘揚 淨土的作法上,能更加的謹慎,這是我主要的用意。 http://www.sanghanet.net/wanfo-website/papers/02/papers-2-2.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2.15.196.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14343069.A.FAD.html ※ 編輯: congency (82.15.196.20), 12/27/2017 10:53:34

12/27 11:30, 6年前 , 1F
就用康僧鎧的版本就好,不然無法讀古德的註解。尤其是
12/27 11:30, 1F

12/27 11:30, 6年前 , 2F
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就是講如何往生淨土的。(
12/27 11:30, 2F

12/27 11:31, 6年前 , 3F
古德就是依康僧鎧的經文解釋,如硬要把古德的註解塞入
12/27 11:31, 3F

12/27 11:31, 6年前 , 4F
會集本,就好像課本不對,反思一下,這樣做法想學淨土
12/27 11:31, 4F

12/27 11:31, 6年前 , 5F
的人會安心嗎?)印光大師也是講以康僧鎧的版本為準,
12/27 11:31, 5F

12/27 11:31, 6年前 , 6F
南無阿彌陀彿。
12/27 11:31, 6F

12/27 14:50, 6年前 , 7F
道源法师认为昭明太子菩萨再来
12/27 14:50, 7F

12/27 14:51, 6年前 , 8F

12/27 14:51, 6年前 , 9F
iy.html
12/27 14:51, 9F

09/23 22:19, 6年前 , 10F
我之前也不知道..,現在都改誦
09/23 22:19, 10F

09/23 22:19, 6年前 , 11F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版本的《佛說無量壽經》
09/23 22:19, 11F

09/23 22:19, 6年前 , 12F
南無阿彌陀佛_()_
09/23 22:19, 12F
文章代碼(AID): #1QGmgT-j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