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四聖諦」的一些想法

看板Buddhism作者 (tangchin)時間6年前 (2017/10/26 14:06), 編輯推噓4(4014)
留言18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只要是有情,具有感受,自然而然,離苦得樂不用透過教導,是我們一致有的一種想法, 我們希望遠離痛苦,而且最好是永遠的遠離,我們期望得到安樂,並希望安樂可以一直持 續。 如果我們希望遠離苦,那我們就必須知道造成苦的來源在哪裡。僅知道苦因還不夠,我們 也必須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除去苦因,除去苦因需要做些什麼。 佛陀初轉法輪於鹿野苑對五比丘闡述了「四聖諦」,也就是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 聖諦,前二是染污的因果,後二是清淨的因果,由「集」導致了「苦」,由「道」成就了 「滅」。也就是我們所不想要的苦,來自集,透過道,我們將成辦滅、成辦離苦。 可以思維,我們所面對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此是苦聖諦」,導致現在這樣狀態的原因是什 麼「此是集聖諦」,如果現有的狀態是不令人滿意的,那佛弟子可以取捨的是什麼「此是 道聖諦」,依此取捨最後成就了的是什麼「此是滅聖諦」。 既然我們期望遠離痛苦,所以應當去了知我們所不想要的苦是什麼「苦應知」,應當要去 斷除的是什麼「苦因應斷」,應該去成辦的是什麼「滅應證」,應當去取捨的是什麼「道 應修」。 最後, 如果已不再有苦,也沒有多餘的苦可以了知,如果苦因已斷,也沒有多餘苦因須斷,如果 應證已證,也沒多餘的應證可證,如果應修已修,也無多餘的應修可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3.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08997985.A.ECF.html

10/26 16:55, 6年前 , 1F
_/\_ (四聖諦的基、道、果)
10/26 16:55, 1F

10/26 18:12, 6年前 , 2F
一般以苦、集、滅、道簡稱四聖諦,在經典中完整表達四聖
10/26 18:12, 2F

10/26 18:13, 6年前 , 3F
諦的說法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10/26 18:13, 3F

10/26 18:14, 6年前 , 4F
(順苦滅道聖諦),亦即——苦(苦聖諦)、苦的生起(苦集聖
10/26 18:14, 4F

10/26 18:15, 6年前 , 5F
諦,簡稱集諦)、苦的止息(苦滅聖諦,簡稱滅諦)、滅苦的方
10/26 18:15, 5F

10/26 18:16, 6年前 , 6F
法(苦滅道跡聖諦,簡稱道諦)。
10/26 18:16, 6F

10/26 18:28, 6年前 , 7F
本文所說四聖諦的「基、道、果」次第——
10/26 18:28, 7F

10/26 18:30, 6年前 , 8F
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不顛倒的正確認識)
10/26 18:30, 8F

10/26 18:32, 6年前 , 9F
道--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依於正確認識的如理取捨)
10/26 18:32, 9F

10/26 18:34, 6年前 , 10F
果--已不再有苦無餘苦可知、苦因已斷無餘苦因須斷、苦滅
10/26 18:34, 10F

10/26 18:36, 6年前 , 11F
已證無餘可證、滅苦之道已修無餘應修 (此即無學位之果位)
10/26 18:36, 11F

10/26 18:40, 6年前 , 12F
佛說三轉法輪經(義淨譯)當中,對於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
10/26 18:40, 12F

10/26 18:43, 6年前 , 13F
三轉分別是基(示轉)、道(勸轉)、果(證轉),即是從四聖諦
10/26 18:43, 13F

10/26 18:47, 6年前 , 14F
的基(體性)、道(作用)、果(結果),來闡述佛法的修行次第.
10/26 18:47, 14F

10/26 19:11, 6年前 , 15F
隨喜你的詳述!
10/26 19:11, 15F

10/26 19:20, 6年前 , 16F
感恩_/\_ (透過聽聞學習正法,在"基"礎上不顛倒,進而生
10/26 19:20, 16F

10/26 19:21, 6年前 , 17F
起"道"而證"果"。基道果是佛法的修行次第,需要透過正確
10/26 19:21, 17F

10/26 19:22, 6年前 , 18F
的聞思修。)
10/26 19:22, 18F
文章代碼(AID): #1PyNjXxF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