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7年前 (2017/03/17 10:06), 7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慈悲心與空性/達賴喇嘛尊者〈一九九七年蒞台弘法開示〉 : http://www.dalailamaworld.com/topic.php?t=102 : 更進一步說,無害行的精要內涵是慈悲心,緣起見的心要來自於(認識)空性(的智慧) : 。因此,佛法的修學,慈悲跟空性慧是不可或缺的。大悲心,事實上是一種心識的功德; : 而空性見,是一種內心對事物的看法和執持方式。為此之故,龍樹菩薩的主要弟子聖天菩 : 薩,在他所造的《四百論》中說:佛法是心法。主要不是在於展示語業或身業,而是在於 : 心。因此,如果能夠調伏心,就是修法,如不能調伏心,就不是修法。佛的教說中提到: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而佛在聖地印度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後 ------------------------------------------------------------------------------ ■ 補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摘自:《地道建立》第2講 2010-02-07 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講授 廖本聖老師翻譯 釋見諦法師編輯 然後本師世尊(也)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跟我們要樂不要苦是有關係的,每一位有情都只想要樂,不想要苦。如 果不想要苦,首先要先認清什麼是苦,知道苦的來源是惡業,然後由惡業下手去斷除,才 有辦法達成要樂不要苦的目標(造善因得樂果,造惡因得苦果)。所以這個四句偈的初句「 諸惡莫作」就是要讓我們達成不要苦的目標。因為諸惡是苦的來源,所以諸惡莫作跟我們 不要苦有關,惡是苦的來源,如果不要苦就要從苦的來源,也就是諸惡去斷除。 第二句跟我們所要的樂有關,每一位有情都想要樂,所以要辨認樂的源頭是什麼?樂 的源頭(因)就是眾善。如果要得到圓滿的樂,在樂因(善)的階段就要具備圓滿的善, 唯有具備圓滿的善,所得的樂才是圓滿的,所以如果要樂就要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這跟前面二者有關,第一句提到「諸惡莫作」換句話說就是斷惡,「眾 善奉行」就是行善,斷惡行善不是靠外在,主要是透過內心的調伏,才有辦法斷惡行善, 所以「自淨其意」的「淨」,其實是調伏的意思,從藏文來看就是調伏自己的心,讓我們 的心能夠斷惡行善。 「自淨其意」就是透過調伏內心去斷惡行善,其實每位有情都有這個心,從每位有情 的經驗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我們的內心有貪、瞋、無明等煩惱,也有其他的善心;煩惱 的心、善的心,在我們的心中同時都有。當這些貪、瞋、無明等煩惱的心產生的時候,要 能夠馬上辨認出來他們是煩惱,然後盡量去降低他們的勢力(力量)。 當我們的心中出現一些善心的時候,也要盡量去增長這些善心。這些情況就像一個地 方或者一個國家社會,存在有不好的人、有好的人,不好的人如他會做出殺盜婬等行為, 就要透過法律去制裁這些人;這個國家社會如果有好的人就要獎勵他們、表揚他們。若能 夠這樣做,國家社會或者地方才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正面。同樣的,我們內心的情況也一 樣,怎樣把這些惡心、不好的心降低,甚至最後能夠完全斷除。然後把善心開發、一直增 長到極致、圓滿。我們真正的斷惡行善或離苦得樂的目標才有辦法達成。 「是諸佛教」這就是佛的教法,也就是說,佛所開示的教法重點就是前面的三個,就 是調伏自己的心去斷惡行善。如果能夠照著佛所開示的教法去行的人,就可以說他是持教 的士夫或是能夠傳承佛教的人。 「說明了:「諸惡莫作」與「眾善奉行」有賴於自心的調伏,」「諸惡莫作」就是斷 惡,「眾善奉行」就是行善。「而能調伏那樣的心,就是佛陀的教法。」這個意思就是剛 才所解釋。 「本師世尊又說:『心若調伏引安樂,我若調伏得善趣。』這說明了:要引生暫時與 究竟的安樂,有賴於內心的調伏。」 這段經文第一句提到「心若調伏引安樂」調伏的對象是心,第二句提到「我若調伏得 善趣」重點是在我。這裡的「心」、「我」,在自續派及自續派以下的宗義,為什麼會把 我及補特伽羅的「事例」視為心,主要就是這段經文的關係。因為這裡的「心若調伏」、 「我若調伏」指的是同一件事。所以自續派以下的宗義認為,我的事例就是心,調伏我就 等於調伏心,其根據就是這段經文。 但是如果按照應成派來講,我或補特伽羅與心是相違的二回事。應成派不會說補特伽 羅或我的究竟就是心,或者說他的事例就是心,應成派會說我或補特伽羅與心是相違的。 雖然相違但是心如果變好,補特伽羅也會變好;心如果不好,補特伽羅也會變得不好,這 個應成派是承認的。雖然他說補特伽羅與心相違,但是心只要調伏,補特伽羅也會得到調 伏,這是應成派承認的。 有關這樣的內容,宗喀巴大師也說:「黑白諸業有賴善惡思,」這裡的「思」就是指 思想、想法。「思想若善,地與道亦善;思想下劣,地與道亦劣,一切結果有賴諸思想。 」黑就是指不善,白是指善,所以黑白諸業,指的就是不善與善的諸業,有賴於我們想法 是善或惡,如果想法是善的,所造的業就是善,想法如果是惡的,所造業就是惡業或是不 善業。 「思想若善,地與道亦善」指的就是地道功德,或者是善趣的地道都會很好。「思想 下劣」如果我們的心中充滿了煩惱,「地與道亦劣」,指的就是三惡趣很差的地道。一切 的結果,不論是善的地道或惡劣的地道跟我們的想法有絕對的關係。 這首四句偈是說明:「要產生好的地與道的證悟,以及依彼而證得解脫與一切相智等 果位的情況,都有賴於好的想法。」 宗喀巴大師有些著作是結合詩韻學,這類(著作)的偈頌不論意義或是詩韻的格式, 都是非常上乘的寫作方式。這首偈頌的特點就是除了意思非常好之外,它的特點就是在藏 文中,都沒有用到四個母音的符號(一ㄨㄝㄛ),也沒有用到「牙」下加字及「ㄖㄚˊ」 下加字。(懂藏文的看這四句偈就可以發現,都沒有出現母音,也沒有「牙」下加字及「 ㄖㄚˊ」下加字)。這樣的著作一般公認是非常好的,一般人無法寫出這樣詩韻結構的表 達。 「若是如此,那麼調伏自心的方法、依於調心之後證悟地道的情況、以及地道證悟究 竟之後於心續中產生解脫及一切相智果位的情況是如何?」針對這個問題要做回答。 對於調伏自心的方法,或是調伏自心之後產生地道證悟的情況,以及證得解脫與一切 相智等果位的情況,一開始最好的調心方法,就是三士道次第的實踐。所以他回答:「透 過實踐三士道的次第,來調伏內心並且產生地道的證悟等等,這是最好的方法。」 如何透過三士道的次第來調伏內心?其方法如下:(首先要知道,只要是有情都有這 個情況)「無論知不知道結合安樂及痛苦的術語,事實上,完全不要痛苦,而只要圓滿的 安樂,這種想法對自他一切而言,均是共通的;」也就是有的人會用安樂這個術語來表達 安樂,或者痛苦的經驗他會用痛苦的術語來表達,但是有的人不會。譬如有人不會講話, 或可能不曉得這叫樂、這叫苦。無論如何,每一位有情就感受來講,完全是不要痛苦,只 要圓滿的樂,這點一切有情是一樣的。這一段要表達的是:不論會不會講安樂或痛苦這二 個術語,但是實際上要樂不要苦都是一樣的、是共通的。會不會講安樂或痛苦這二個術語 情況各異,有人會講、有人不會講,不論會不會講,都是不要苦只要樂。 要達到完全不要苦只有圓滿樂,要透過方法,這個方法必須是一個成辦離苦得樂毫無 錯謬的方法,也就是必須努力從各方面斷除痛苦,而且(也是)從各方面成辦安樂,毫無 錯謬的方法,方法若有誤,就無法達到究竟或圓滿離苦得樂的目標。 有些人會選擇自殺,這些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要去找死,讓自己去選擇死亡這條路, 他一開始也是跟一般的有情一樣想要樂不要苦,只是他成辦離苦得樂的方法不對、有錯誤 ,所以最終無法達到這個目標,而讓自己陷於非常困窘的境地,最後他想到的方法就是: 如果我不死,這種痛苦的情況無法改善。他最後不得已就選擇自殺這條路,他以為自殺就 可以從當下這個苦或是窘境中脫離,能夠得到解脫。總之,會選擇自殺的人,他最初跟每 一個有情一樣,都只想要樂不要苦,只是他成辦離苦得樂的方法有錯誤。 如果要達到究竟離苦得樂的目標,離苦的方法要正確毫無錯誤,得樂的方法也要毫無 錯誤,必須完全正確,離苦得樂的目標才會達成。進一步來講,離苦也要從苦因下手、去 斷除,離苦的目標才會達成。要得樂,也要從樂因去成辦、下手。 意即,苦的斷除並不是如身上的一根刺把它拔掉,就斷除了。苦的斷除必須從它的因 去下手斷除,苦因的結果(苦果)才有辦法斷除。同樣的,樂的成辦(樂果的達成)也不 是像得到財物,當下就能夠得到安樂,樂果的達成或是成辦,有賴於在樂果之前怎麼樣去 成就(得到)安樂的因。所以離苦得樂都要從它的因去著手(從正因下手,非無因或不順 因),要從苦因去斷除,從樂因去成辦,才會達成離苦得樂的目標,達成的方式跟拔刺及 得到財物是不一樣的。 斷苦,要從斷除苦因下手,得樂,要從成辦樂因下手。斷除苦因、成辦樂因,或者說 取樂因、捨苦因,這二者要做取捨之前,對於樂因的取、苦因的捨之前,要先知道什麼是 樂因?什麼是苦因?不然無法做取捨,所以底下說:「因此必須清楚暸解苦樂的因是什麼 ?」也就是苦因是什麼?樂因是什麼?「因為如果不暸解苦樂之因為何,則對於這二者的 因無法做取捨。」要真正離苦得樂的目標也無法達成,所以苦因的辨認很重要,又,苦因 的辨認若稍有不純,不是辨認得非常清淨,之後的取捨就會有偏差。 「其次,痛苦的因,就是十不善等等惡不善行,而安樂的因則是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 等善行,……而為了讓那些苦不要產生,要從多方面去斷除惡不善法;為了得到增上生的 人天果位,要從多方面好好修習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善行。……而這樣的修行次第,就是 下士道的修行情況。……在下士道的階段,對於「暇滿、義大、難得;死無常;惡趣苦; 歸依;業果」等,必須仔細思惟;並藉此如理地修學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上述是「特殊 下士」(skyes bu chung ngu khyad par can)的情況(內道佛教徒的下士道,三士道中 的共下士道)。而所謂的「一般下士」(普通下士)(skyea bu chung ngu phal pa)則是 指「僅希求現世事物的補特伽羅」(非是三士道中的共下士道,僅是唯下士道)。(三士 道中的「共下士道」,與一般世間學說、宗教的「唯下士道」,雖然二者的所斷都以斷除 十不善業為主,但是「共下士道」與「唯下士道」二者的等起意樂不同,此要區分。) 「……然後進一步辨認出輪迴苦所由生之我執無明,而必須努力於斷除我執無明,所 以如果我執無明未斷,輪迴之苦是無法像拔刺一般斷除的。因此,在心中產生:「自己應 該從一切的輪迴之苦中脫離出來而證得解脫」這種強烈希求解脫的想法後,精進於斷除輪 迴的根本我執無明,而作為斷除彼等的方法的,就是必須進入於緣四諦這個對境的三學之 道的修行。而這個時候,這位補特伽羅就是「中士」(skyes bu ‘bring),而這樣的修 行次第就是「中士道的修行」(skyes bu‘bring gi lam gyi nyams len)。 因此,在中士道的階段,仔細地思惟了「由苦、集二者而於輪迴中流轉的情況」與「 由十二緣起支而於輪迴中流轉的情況」等等後,內心對於八苦、六苦、四苦及三苦等等的 一切輪迴過患感到厭倦,為了遠離這些過患,以緣四諦的三學之道等等作為主要的修行。 這樣的補特伽羅以斷除輪迴的根本──補特伽羅我執(gang zag bdag ‘dzin)──為主 ,而且以「斷除我執的解脫」作為主要的所證;而作為其方法的,就是以「了解無我的般 若」及其「對境」(無我)作為主要的所修。(「無我」和「無」二者不同,此要區別。 無我是存在的,無是不存在的;無我是指對境的存在方式,無是指不存在的對境。)…… 其中,「希求解脫的想法」(thar pa don gnyer gyi blo)、「出離心」(nges'by ung gi bsam pa)及「想要脫離輪迴的想法」('khor ba las bsgral 'dod kyi blo)是 同義詞。產生無造作的這些想法的方法,就像罪犯在監獄中受到極大的折磨時,自然而然 會產生逃離監獄的想法,以及房屋著火的屋主,自然而然想要脫離他的房子的情況一樣, 如果產生想要脫離輪迴的想法達到上述兩個比喻的程度時,就是已經產生無造作的出離心 了。當這個想法產生時,不論是行、住、坐、臥的哪一個時候,均不可能退失…… 「……持續產生強烈想要證得完全止息煩惱與痛苦的解脫的想法,並且修學珍貴的三 學之道的話,決定能夠證得從輪迴脫離的解脫,而且也不可能退轉。但是因為這樣僅僅斷 除部分的過失與圓滿部分的功德,因此自利並沒有完全圓滿(自己尚未證得一切種智),而 他利亦僅只有片面,而且最後還會受到佛的勸勉而決定進入大乘,……為了進入大乘道, 首先停止對於受苦逼迫的的眾生們以貪、瞋區分親疏的情況之後,如那些道次第論著當中 所說的一般長期地觀修捨無量心。然後思惟:「一切有情均曾經當過或正在當自己的母親 等等。」(知母)接著依次先觀修「憶念一切有情的恩德」(念恩)、「想要報恩的想法 」(報恩)及「慈心」(悅意慈),然後將這些受苦逼迫的那些有情作為所緣之後,當自 然而然地產生一個強烈的「如果他們遠離痛苦的話,該有多好啊!應該讓他們遠離痛苦」 的想法時,就表示自己心續中已經產生大悲心了。……當大悲心在心續中產生時,該補特 伽羅就已成為「上士」(skyes bu chen po),而且是「大乘種性覺醒者」(theg pa ch en po’i rigssad pa),而他先前那些修行次第,則是與中士共通之道。 然後,前述的慈心與悲心二者大力增長之後,必須觀修「增上意樂」,而依於增上意 樂之後,一旦心續當中產生一個強烈、毫無造作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須證得珍貴 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的想法時,就是「具備定義的大乘發心」(theg chen sems bsk yed mtshan nyidtshang ba)在心續中產生了,因此這位補特伽羅已進入了大乘道。如上 的那些上士為了利他而希求圓滿菩提,並以「大悲心與菩提心等」作為主要的修行,而以 「實執及其習氣」(bden ‘dzin bag chags dang bcas pa)作為主要的所斷。」 如上那樣辨認了命名為「心」或「認知」等等的基礎之後,該心進入種種善、惡行為 的情況,以及由此開展之後,下、中、上三士之道在心續中產生的情況,然後由此於心續 中產生三乘地道(Tib, p. 1-11)之證悟的情況等,已經簡要地說明完畢。現在要正式進 入「地道建立」(sa lam gyi rnam gzhag)的解說。 其中,分二:1. 總說地道建立,2.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 1. 總說地道建立,分二: 1-1. 定義 「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現觀」,就是「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sa l am gnyis su phye ba’i sa)的定義。「正朝向或已到達解脫或一切相智地(一切種智地 )二者任一所攝之智」,就是「道」的定義。……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89716402.A.68D.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79.24), 03/17/2017 21:25:02
文章代碼(AID): #1OoqIoQD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