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於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如果成功地達到第四

看板Buddhism作者 (Mindfulness)時間8年前 (2016/06/27 23:59), 8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問: 對於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如果成功地達到第四禪, 這能否提升他與別人相處的技巧? 帕奧禪師答: 這些問題通常因為瞋恚而產生,這是五蓋當中的一種。 在禪修當中,只要禪修者尚未能去除這種態度,他就還無法達到禪那。 但是,如果能去除這種態度,他不但能達到禪那,還可能證悟道果,乃至成就阿拉漢。 一個有名的例子是闡陀尊者的故事: 他與我們的菩薩,同一天誕生於咖畢喇瓦土城淨飯王的宮殿中, 他是淨飯王一個女奴的兒子。 小時候,他是菩薩悉達多太子的玩伴。 這使他心中生起很大的驕慢,他總是這樣想: “這是我的國王,佛陀是我的玩伴,法是我們的法。 當太子厭離世間時,是我跟隨他到阿拏摩河邊,沒有其他人跟隨他。 沙利子與馬哈摩嘎喇那等人,都是後來才開的花……” 因為這種驕慢的態度,他總是口出粗暴的言語。 他不尊敬大長老,如:沙利子尊者、馬哈摩嘎喇那尊者等。 因此沒有比庫與他建立友善的關係。 佛陀在世時,他無法證得禪那或道果,因為他無法去除驕慢與瞋恚。 在般涅槃當天晚上,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對闡陀尊者執行梵罰, 即:所有比庫都不可以跟闡陀尊者說話,即使闡陀尊者想找他們說話亦然。 當沒有人與闡陀說話時,他的驕慢與瞋恚就漸漸消失了。 這項甘馬(僧團的決議)執行於佛陀般涅槃後五個月,地點在高賞比的瞿師多僧寺。 之後,闡陀尊者離開瞿師多僧寺,前往貝拉那斯附近鹿野苑的仙人住處僧寺。 雖然他很精進地修行,但無法成功。 因此,有一天他去請求阿難尊者幫助解決他的問題。 為什麼他不能成功呢?他辨識五蘊無常、苦、無我的本質,但是他不修習緣起法。 因此,阿難尊者教導他修習緣起的方法,並教他《咖吒那經》。 聆聽阿難尊者的說法之後,闡陀證悟了入流道。 他繼續修習,並且很快地成就阿拉漢聖果。 所以,如果一個人能改變自己的惡劣性格,並且以正確的方法修習止觀, 則他能證得禪那與道果。 ------ 心得 如何去除瞋恨 《念處經》的注釋提及有六種法是有助於斷除瞋恨 一、學習慈心觀; 二、投入于修行慈心觀; 三、思惟自己是自己的業的主人及繼承人; 四、時常做(有助於斷除瞋恨的)思惟; 五、結交善知識; 六、適當的言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0.184.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67043027.A.DD9.html ※ 編輯: EvolutionWin (1.170.184.81), 06/27/2016 23:59:19 ※ 編輯: EvolutionWin (1.170.184.81), 06/28/2016 00:00:07
文章代碼(AID): #1NSKrY7P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