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上感應篇  (第三十八集)

看板Buddhism作者 (不要五四三)時間8年前 (2016/02/01 16:3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太上感應篇  (第三十八集)  1999/6/2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2-0038   諸位同學,大家好。「隨緣濟眾」說了十個項目,前面八條介紹過了,這後面還有兩 條,第九是「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佛教人要隨緣而不攀緣,佛菩薩自己圓圓 滿滿的做到,做出一個樣子給我們看。「敬重尊長」,尤其是現代人所疏忽的,為什麼要 敬重?尊長是讓我們學習敬重的一個對象,而實在佛的意思是要我們一切尊敬,為什麼? 因為尊敬是性德。我們學佛目的是要作佛,怎樣才能作佛?必須把性德圓圓滿滿的恢復過 來,那就自然成佛了。佛不是勉強成就的,是自然成就的。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一切 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我們都是佛,現在不是,什麼原因不是的?我們的思想、見解、行 為違背了性德,所以就不是佛。要是順應性德,那就是佛,跟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由 此可知,佛教化眾生,無非是教化人隨順性德而已。隨順性德是自然的,違背性德就是破 壞自然。在佛法裡面有時候不用自然這個名詞,怕大家對這個名詞有執著、有誤會,用法 爾。法爾是什麼意思?跟自然意思是一樣的。法是一切諸法,爾,就是這個樣子,本來就 是這樣的!   實在說現代我們對這些意思,體會應當是有相當的深度,為什麼?大家常講自然環境 被破壞了,自然環境就是我們生活環境,自然環境被破壞就是我們生活環境被破壞。我們 現在生活已經感到相當痛苦,不但飲食裡面含著有許多的病菌,叫人吃飯都提心吊膽,水 裡面也含著有毒素,甚至於空氣裡面含著有毒素。我們這個時代,飲的水、呼吸的空氣, 不如古時候時代。古時候時代確實飲的是清泉,呼吸的是新鮮空氣,這是我們生活環境遠 遠比不上古人。被誰破壞?我們自己破壞的,真的是自作自受。可是並不是我們人類統統 都在做,少數人做,多數人受連累。少數人發明,多數人貪圖一點小便宜,貪圖一點小利 ,不知道後面有大災難在後頭,這是愚痴,這是真正的無知。佛教人沒有別的,恢復性德 而已,性德是你本有的。你現在迷了,無量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佛苦口婆心勸導我們。 智慧德能何以不能現前?迷惑、愚痴,從痴迷裡面生起妄想分別執著、是非人我、貪瞋痴 慢,這個東西造業,這就是破壞自然環境。使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產生了障礙,不能現前 ,在這個時候,佛稱這些人叫凡夫。只要把這些障礙除掉,智慧德能又恢復了,這個人就 叫佛菩薩,佛菩薩跟眾生差別就在此地。   我們只要相信佛的話,理解佛的話,依照佛的話去做,就能夠恢復性德。《華嚴經》 ,普賢菩薩給我們提了十個修學綱領,第一條「禮敬諸佛」,也就是說真正修行要從禮敬 諸佛開端。了凡先生在此地教我們敬重尊長,就是禮敬諸佛的落實,這是初步落實,培養 敬重之心,敬愛、尊重,培養這個心,這是性德。然後以這種敬愛,真誠的敬愛、真誠的 尊重,對待一切眾生,再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是性德的流露,這就是普賢菩薩禮 敬諸佛真正落實。只要這一條能夠落實,其餘的九條就好辦,就不難!你的生活,你的工 作,你處事待人接物,你的思想、言行,都是普賢行,也就是普賢菩薩修行的辦法你得到 了。在大乘佛法裡面,普賢行是最殊勝的修行方法,這個方法能成佛;換句話說,這個方 法能明心見性,所謂成佛就是明心見性。   我們再細細思惟,這些經論我們讀得很多,說起來我們都很熟悉並不陌生,可是始終 不能夠落實,原因在哪裡?原因在行之不力,說實在的話根本沒有想去實行,沒想去實行 ,不只是行之不力,根本就沒去做,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契入佛菩薩的境界。說個老實話, 十大願王的真實義我們了解得不透徹,並不是真正明白,真正明白哪有不照做的道理!古 聖先賢們用這種方法來培養性德。人如果能夠敬重父母,敬重師長,敬重長輩,從這個地 方下手容易。可是在今天就難,今天的社會普遍的崇尚自尊,不會尊重別人,自大!所以 傲慢的習氣不斷在增長,總是欺壓別人。這樣的心態是造極重的罪業,與性德完全相違背 。不學佛已經就不堪,學佛還要這個做法,哪有不墮落的道理?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 ,佛為什麼要這樣教我們,這種教學法不是他創造的,不是他設計的,完全是順應自然, 完全是隨順性德。我們如果明白、了解,自然能夠歡歡喜喜依教奉行,認真去學習,在生 活裡面學習,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學習。   末後一條「愛惜物命」,這一條實在上說勸導我們要惜福。自性裡面有無量的福德, 我們在大經上看到,《華嚴》裡面講的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往生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那個福報不是修來的,稱性的。也就是說完全是自然的,那個自然 生態一絲毫沒有破壞,無論是物質環境、人事環境,美好到極處,所以稱之為極樂世界。 在這個環境裡面,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的還是愛惜物命。何況我們凡夫沒有見性,自性的福 報一絲毫都享受不到。我們今天享的福報是什麼?從哪來的?是從修德來的。這好比你有 福報,你有財富,你有億萬財產,但是都在銀行裡面,身上一分錢也沒有,走在街上想吃 東西,挨餓,沒人給東西給你吃,怎麼辦?只好臨時打工,賺一點錢去吃一餐飯。這臨時 打工賺一點錢吃飯,是修德;性德雖然有,這時拿不出來,凡夫就好比這種狀況。   我們修這麼一點福德,你要不愛惜,這個福很快就享完。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祿 盡人亡」,祿是什麼?福報。人壽命很長,你有八、九十歲的壽命,你那個八、九十歲的 福報五、六十歲就享完了,不知道惜福,享完了,享完了雖有壽命也要死,福沒有了。由 此可知,惜福重要,懂得惜福的人,壽命雖然到了,福沒享完,沒享完他不會死,他的壽 命自然延長,為什麼?福沒享完,他還有餘福。所以我們常講添福添壽,添福有兩個方法 ,一個是自己會修福,一個是自己會惜福,又會修福、又會惜福,他的壽命當然就延長, 這是一定的道理。儒、佛都教導我們要節儉。   愛惜物命,這個物命特別是指動物,這一句裡頭就含著不殺生,更進一步不食眾生肉 ,不吃眾生肉是惜福。吃眾生肉,不要以為這很平常,社會上大家都吃。佛經上講得很清 楚,你吃牠八兩,將來要還牠半斤,不是說吃了就沒事,吃了很麻煩!你這一生吃了多少 動物的肉,你要多少生才能還得盡。所以「人身難得而易失」,失掉人身再得人身不容易 。就講個最簡單的,這一生吃了多少眾生肉,來生再變畜生,生生世世變畜生還債,統統 還完了,這才能再得人身,你去想想,這個事情多麻煩!世間人不知道這個利害,佛菩薩 知道,真正修行人知道,不跟眾生結冤仇,不跟任何人有債務上的糾紛,別人欠我的不要 了,這個好。要怎麼樣?你還要去討債,你來生還要去跟他兩個碰頭;不要了,帳了了! 欠別人的要趕快還,還得很痛快,我們菩提道上就沒有障礙,往生就走得瀟灑、走得自在 ,冤親債主不會來刁難,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你不知道惜福那怎麼行?惜福,點點 滴滴都要愛惜,要養成習慣。   我第一次到加拿大溫哥華去講經,那邊的同修告訴我,說溫哥華有一位大護法供養宣 化法師一棟大樓,當時那個樓是值一百萬,我去參觀過,美金一百萬。什麼原因供養的? 在一桌吃飯,看到宣化法師用一張衛生紙,就是擦的衛生紙,用了八次,用一次疊起來, 用了八次。他受了感動,供養一百萬,惜福的果報。宣化法師在美國許多大城市裡都有道 場,福報大,福報從哪裡來的?惜福,他真的節儉,真的惜福。自己生活確實節儉,別人 做不到,他們日中一食,不倒單,房間裡頭沒有床鋪,持戒很嚴,這些地方值得我們讚歎 ,值得我們學習。他講的那些神通,這個我們不讚歎他,但是在持戒、惜福這一方面,我 們應當要向他學習。這個十條我們簡單就跟諸位同修介紹到此地,這個註解裡面說得非常 詳細,大家自己可以參考。 ...................... 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86.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54315974.A.D8D.html

10/07 10:58, , 1F
南無阿彌陀佛
10/07 10:58, 1F
文章代碼(AID): #1Mhnd6sD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