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了凡四訓--謙德之效(五)

看板Buddhism作者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時間9年前 (2015/07/04 23: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Learn_Buddha 看板 #1DT5clON ] 作者: mark183 (mark) 看板: Learn_Buddha 標題: [心得]了凡四訓--謙德之效(五) 時間: Mon Mar 7 12:06:04 2011 阿彌陀佛 諸位同修朋友,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下面這段文: 江陰張畏巖,積學工文,有聲藝林。甲午,南京鄉試,寓一寺中,揭曉無名,大罵試官, 以為瞇目。時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張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張益怒曰: 汝不見我文,烏知不佳?道者曰:聞作文,貴心氣和平,今聽公罵詈,不平甚矣,文安得 工?張不覺屈服,因就而請教焉。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須自 己做個轉變。張曰:既是命,如何轉變。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 陰德,何福不可求哉?張曰:我貧士,何能為?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 ,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張由此折節自持,善 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夢至一高房,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曰:此今科試 錄。問:何多缺名?曰: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係 舊該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後指一行云:汝三年來,持身頗慎,或當補此,幸自 愛。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 心得: 我們來看這段文,江陰有一位讀書人。名叫張畏巖,他的學問積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 在許多讀書人當中,很有名聲。甲午年南京鄉試,他借住在一處去寺院裡,等到放榜,榜 上沒有他的名字,他不服氣,大罵考官,眼睛不清楚,看不出他的文章好。那時候有一個 道士在旁微笑,張畏巖馬上就把怒火發在道士的身上。道士說:你的文章一定不好。張畏 巖更加的發怒說:你沒有看到我的文章,怎麼知道我寫得不好呢?道士說:我常聽人說, 做文章最要緊的,是心平氣和,現在聽到你大罵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氣也太暴了 ,你的文章怎麼會好呢?我們先看到這一段,這一段的開示對我們非常重要,這則為我們 舉了張畏巖的例子,學問很深,文章很好,很有名氣,脾氣不好,這是因地修福時還帶瞋 慢的煩惱,其實五毒只要有一個剩下四個都具足,我們看初禪天還有火災,二禪天還有水 災,三禪天還有風災,到四禪天這三災沒有了,所以也稱福天,這感得的災難就是五毒煩 惱現行,四禪八定都是伏煩惱的功夫,還有五毒,並沒有斷,但是定功伏住,它暫時不起 作用,等你出定後,煩惱又現行,又開始造罪業了,到阿羅漢果,真正永脫災難了,漏盡 通現前,見思煩惱沒有了,所以我們一般人三不五時都還會發脾氣,那張畏巖的例子現在 就很常見了,但這例子我們要所警惕,即使我們沒有犯這事相,但我們通常都犯了它的理 ,這裡我們詳說一下,許多人行善都抱怨為何善報還沒到?也有抱怨自己已經很努力行善 認真改過了,怎麼遇到的逆境還如此多?這是一類;另一類是念佛同修常有的問題,念佛 念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沒見到阿彌陀佛?還沒有預知時至呢?還沒有得一心不亂?諸位朋友 看到這些問題,我們是不是也很常犯呢?而第一類,我們先前有詳說過,這裡我們就第二 類來談,我聽過看過許多念佛人,有的是念不久的,有的是念了很久的,都有感應現前, 無論是見到我們一般人無法見到的還是夢境中的境界都有許多,這些到底是不是瑞相呢? 是不是代表自己功夫已經成就了呢?一言以蔽之,只要你不去在意執著這相,就是瑞相, 怕是怕你一在意執著,你的功夫就破掉了,那這相是魔現的,像念佛法門,有的朋友念阿 彌陀佛、有的念觀世音菩薩、有的念地藏王菩薩,還有許多,到你的功夫成片了,怎麼知 道自己功夫成片呢?無論在你念佛時,或平常,或夢境中,夢到你念的本尊時,像平常念 觀世音菩薩,夢中夢到觀世音菩薩,你能夠繼續保持心中念觀世音菩薩不斷,不受這相影 響,那你功夫已經成片了,倘若你還會受到這些境相影響,生歡喜心,那你功夫還沒成片 ,真正功夫成片絕對不會受任何境相影響,心中還是持念佛菩薩的名號,這是自己可以 勘驗,到這功夫後,常常生活有所體悟或是讀經時突然經文意思懂了,心中仍繼續保持佛 號不斷,那你功夫會在往生提升,絕對要在繼續努力精進,不能停歇一刻,否則下等功夫 成片還是會退轉,要到事一心不亂,真正見思煩惱斷了,這才不再退轉,到這個境界之前 都要時時保持警覺心,不能被境相所轉,當你再次遇到任何境相時,心中就一直佛號不斷 ,境相隨他去,步會要去理會它,自然它對你起不了作用。 那預知時至又怎麼說呢?淨土聖賢錄中記載許多同修都念佛三年成就的,有的只有幾天就 成就了,真正你能發心,即使犧牲身命,也要求生極樂世界,這勇猛心去念佛,你已經預 知時至了,怎麼說呢?你隨時要走都可以走了,隨時想往生都可以去,可以連身命都不要 了,真正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心就是菩提心,這是藕益大師講的話,那如 果還有與你有緣的眾生,真正肯學習,那這色身繼續住世,當有緣眾生沒有了,那就到極 樂世界去了,所以真正發心都在自己這邊,像現在生活苦,許多人為了生活都忙得不可以 開交,那像我們念佛人,苦生活是增上緣,真正生病了,又是一次考驗是否真正發心往生 極樂世界,我自己畢生經歷過三次車禍,前兩次都是在十字路口處,一次在南部,一次在 北部,十字路口有的交通燈沒有左轉燈,所以迎面來車左轉時剛好機車會碰上,這兩次都 是兩邊綠燈時,我機車開跑而迎面反方向的來車突然左轉,那時我心中就一直念佛,也不 多想,機車握把也不握了,想說可能時間到了,那時眼睛閉上,只看到眼前一片白光,等 我眼睛睜開時,發現車子就在離我不到十公分的距離停下來,兩次意外都是如此,所以我 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我很保握每次有病苦或是意外的因緣,心想可能這一次就要到極 樂世界了,反而很歡喜,結果還是沒去成,那就繼續再用功,這是自己的一些經歷也跟諸 位共勉,希望將來有緣都能同在極樂世界作同參道友。 那我們接著看道士對張畏巖說,自古文章寫得好的人,都是心平氣和,容易生氣發怒這文 章決定不好,這開示很重要,做任何事情,任何決定決定要在心平氣和的時候,才不會釀 成大禍,任在心浮氣躁的時候,所依憑的貪瞋癡慢疑,所以後果往往都不是預期的效果, 所以我們看到文章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來,尤其字跡、思路、鋪陳看出你的心情來,所 以古時候的人會學琴、棋、書、畫,為什麼學這些呢?這些通通都是長養我們心平氣和, 諸位看這四樣哪一樣不是心平氣和之下才能達成的呢?那我們接著看原文下一段,張畏巖 聽了道士的話,倒不覺的屈服了,因此,就轉過來向道士請教。道士說:要考中功名,全 要靠命,命裡不該中,文章雖好,也沒益處,仍不會考中,一定要你自己改變改變。張畏 巖問道:既然是命,怎樣去改變呢?道士說:造命的權,雖然在天,立命的權,還是在我 ;只要你肯盡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什麼福不可求得呢?張畏巖說:我是一個窮讀書人 ,能做什麼善事呢?道士說:行善事,積陰功,都是從這個心做出來的。只要常常存做善 事,積陰功的心,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就像謙虛這件事,又不要花錢,你為什麼不自我反 省,自己工夫太淺,不能謙虛,反而罵考官不公平呢?這段一開始道士的開示就是我們在 立命之學中分享過的,你命中有功名,即使你文章不好,你還是有功名,這跟文章好外沒 有關係,所以你命中有財,無論你有否理財,你的財都會來,這觀念很重要,知道這道理 ,心才能放下五毒煩惱,即使你去爭去搶還是你命中本有的,命中沒有得要怎麼求呢?立 命之權在己,從修因做起,因此教導他行善積德,那處處保持謙虛,這功德是最大的,謙 卦的道理諸位看道前文已有詳細分享了,所以最後一段文看到張畏巖如何落實,張畏巖聽 了道士的話,從此以後就壓低一向驕傲的志向,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錯了路,天 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積德。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夢到一處很高的房屋裡 去,看到一本考試錄取的名冊,中間有許多的缺行。他看不懂,就問旁邊的人說:這是什 麼?那個人說:這是今年考試錄取的名冊。而張畏巖問:為什麼名冊內有這麼多的缺行? 那個人又回答說: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積德,沒有過失,這冊 裡才會有名字。像名冊前面的缺額,都是從前本該考中,但是因為他們最近犯了有罪過的 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後來那個人又指了一行說:你三年來,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沒 犯罪過,或者是應該補上這個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愛,勿犯過失!果然張畏巖就在這次 的會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這最後這一大段給我們很大的鼓勵,知道命運念念都在變 化,隨著自己的心行變化,念念都有增減,尤其是要準備考試的朋友,這則一定要很認真 努力落實,天天加功用行,積德行善,才能感得功名現前,所以現前有福報的朋友,更要 知道這是過去生修善積福的果報,這生一定要繼續在修福,否則福報享完,苦報就來了; 若是現前福報未現前的朋友,努力修福修善,念念保持謙虛的態度學習,這不用分毫錢財 ,這裡也為我們暗示真正福報從哪裡布施呢?就是心量,不在所施之物,而在於自己布施 的心量,放開心量不用任何錢任何勞力,放下自己的利益,真正為眾生想,心量慢慢就 會拓開,這就修福積德,那這段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邊,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65.247 ※ 編輯: mark183 來自: 111.251.165.247 (03/07 12:13)

03/07 13:16, , 1F
推 獲益良多
03/07 13:16, 1F

03/07 15:51, , 2F
隨喜^^
03/07 15:51, 2F

03/07 20:27, , 3F
阿彌陀佛
03/07 20:27, 3F

03/08 00:29, , 4F
有看有推
03/08 00:29, 4F

03/08 00:30, , 5F
"真正福報從哪裡布施呢?就是心量,不在所施之物,而在於自己
03/08 00:30, 5F

03/08 00:30, , 6F
的心量,放開心量不用任何錢任何勞力,放下自己的利益,
03/08 00:30, 6F

03/08 00:30, , 7F
會拓開,這就修福積德"(原po文)
03/08 00:30, 7F

03/08 00:31, , 8F
^真正為眾生想,心量慢慢就
03/08 00:31, 8F

03/08 01:11, , 9F
沒錯!斷了五毒 生慧業 才是真正福報 受用了 謝謝
03/08 01:11, 9F

03/08 12:38, , 10F
阿彌陀佛
03/08 12:38, 10F

03/09 00:49, , 11F
增廣見聞,感恩大德。
03/09 00:49, 11F

03/11 19:40, , 12F
阿彌陀佛
03/11 19:40, 12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olumn (111.249.98.251), 07/04/2015 23:47:44
文章代碼(AID): #1Lc00YI9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