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 《知識與解脫:促成宗教轉化之體驗的藏傳佛教知識論》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9年前 (2015/02/26 13:29), 9年前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知識與解脫:促成宗教轉化之體驗的藏傳佛教知識論》 KNOWLEDGE AND LIBERATION: Tibetan Buddhist Epistemology in Support of Transfor mative Religious Experience 摘自:法鼓佛教院訊 美籍藏傳佛教哲學專家安妮‧克萊因(Anne C. Klein)的著作Knowledge and liber ation Tibetan Buddhist Epistemology in Support of Transformative Religious Exp erience 由劉宇光教授耗時七年,將此書翻譯完成,並於2012年8月由法鼓文化出版,中 文書名為《知識與解脫:促成宗教轉化之體驗的藏傳佛教知識論》。 本書是安妮‧克萊因的藏傳佛教格魯派經量部量論學說的知識論研究。所據的資料包 括:清代章嘉、第一及第二的兩世嘉木樣、普覺強巴、三大寺的攝類學教科書及藏傳學僧 的口註等。 全書由導論、格魯派經量部二諦說、達倉二諦說、現量、概念思維、遮詮與分齊、非 遮、無遮、命名及結論共十章組成,本書完整而結構細緻地陳述了格魯派量論的主要獨特 論點,無論是對於研究印藏量論或中觀的學者而言,都是一部無從忽視的關鍵論著。 ─────────────────────────────────────── 關於作者及原書 這部中譯於此的《知識與解脫:促成宗教轉化之體驗的藏傳佛教知識論》,它的原英 文版是美籍藏傳佛教哲學學者安妮.克萊因(Anne C. Klein)教授的專書 Knowledge an d Liberation: Tibetan Buddhist Epistemology in Support of Transformative Relig ious Experience。一九八六年由美國紐約的藏傳佛學出版機構雪獅出版社(Snow Lion P ublications)發行。原書是克萊因教授據一九八一年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Virginia)宗教學研究所的博士論文《心智與解脫:西藏的經量部宗義》(Mind and Liberation: The Sautrāntika Tenet System in Tibet)改寫而成。 該論文後來分拆為兩部書出版。本中譯原屬論文第一部分,對佛教量論所作的系統闡 釋。該論文的第二部分則是藏傳量論著作的節錄英譯,在一九九一年同樣由雪獅出版社發 行,題名為《認知、命名與否定:藏傳經量部資料選集》(Knowing, Naming & Negation : A Sourcebook on Tibetan Sautrāntika)。二書算是互相支持的姐妹作,合共約六百 頁。 克萊因的指導教授是當代西方藏傳佛學研究的著名學者傑弗里.霍普金斯(Jeffery Hopkins),他是維吉尼亞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藏傳佛學計畫的創立者。該所是當代西方佛 學界維吉尼亞學派(Virginia School) 的所在地,以對藏傳佛學的全面研究見稱,尤其 專長於格魯派的顯教,本書是這取向下的其中一項成果。該所的學風不單對藏文的讀、聽 、講能力作嚴格要求,且長期與藏族各派學僧有固定而緊密的教、研合作,為已達百年歷 史的西方藏學確立新典範。 本書原作者克萊因教授畢業後,先後任教於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dford University )宗教學研究所及美國德州候斯頓市賴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宗教學系,現為該系 系主任。克萊因教授長期隨僑居印度及尼泊爾的格魯派及寧瑪派藏族學僧學習。除上述二 書外,她還出版宗喀巴《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藏英選譯,及闡釋的專書《入中道:西藏的 口傳中觀哲學》(Path to the Middle: Oral Madhyamika Philosophy in Tibet, SUNY, 1994)。 ─────────────────────────────────────── 謝辭 筆者是在一九七六年隨拉諦(音譯:Lati)教授師研讀與拙作密切相關的材料,當時 他即將被委任為南印度蒙戈德(Mundgod)甘丹學問寺夏孜(音譯:Shardzay)札倉的堪 布。他在一九二三年出生於藏東康(Kham)區,並在拉薩附近的甘丹寺受教育。 在這位才華橫溢而嚴謹的學者指導下,筆者研習普覺強巴(PHur bu lcog,1825-1901 )的《攝類學》(bsDus grva),作為我在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 部分訓練,而當時拉諦教授師是該校宗教系的訪問講師。在一九七七年的系列個別導修中 ,我隨拉諦教授師閱讀章嘉《宗義書》(Grub mtha’i rnam bzhag)的〈經量部章〉, 並稍後在一九七八年跟隨時任維吉尼亞訪問講師的丹瑪洛卓(音譯:Denma Locho)教授 師再作研讀。 洛卓教授師在一九二七年生於康區的玉樹(Chik undo),並在拉薩外哲蚌學問寺洛 色林(音譯:Loseling)札倉受教育,他為丹達拉讓巴(bsTan dar lha rams pa)的《 自相法與共相法講解》(Rang mtshan spyi mtshan gyi rnam gzhag) 作註。 在一九七九年上半年,筆者隨已故格西.更敦洛卓(音譯:Geshe Gedun Lodro)閱 讀及討論嘉木樣(’Jam dbyangs bzhad pa, 1648-1721)《宗義廣釋》(Grub mtha’ch en mo)的〈經量部章〉,那是格魯派對經量部的最詳盡分析。他在哲蚌學問寺的郭莽( 音譯:Gomang)札倉受教育,曾任漢堡大學(University of Hamburg)副教授。這位異 常博學的聰穎學者在一九七九年下半年,以五十五歲的壯年早逝,這是佛學界的莫大損失。 隨這些學者學習的寶貴收獲,是使我能夠通盤理解格魯派所闡述之經量部(中譯按: 以下一律簡稱「格魯派經量部」)﹔依據這幅心中的哲學地圖,我才能抽出個別課題作詳 細探討。所以我誠心感激的並不只限於剛才提到的學者,還包括委任他們的維吉尼亞大學 南亞研究中心(Center for South Asian Studies)。 筆者對拙著所討論的課題所作的第二階段探索是在一九八〇年。富布賴特(Fullbrig ht)博士論文研究基金資助我到印度作一年的田野研究,並在德里大學(Delhi Universi ty)佛學系米塔(K.K. Mittal)教授的熱心指導下展開工作。 在印度的第一個月期間,我每天都與新德里西藏會館的圖書館館長班丹札巴(音譯: Palden Drakpa)碰頭,他是一位洛色林札倉的格西,我隨他第三次讀章嘉的篇章。利用 這個時機,筆者不單釐清手邊的文本,且深入探討了由它所引發的系列廣泛議題。格西. 班丹札巴如今已五十多歲,他不但為我澄清了許多疑問,同時也指點出很多困難的領域, 並鼓勵我去拜訪在印度南部復校的多座藏傳學問寺。 1980年2月,我南下來到位處卡納塔克邦(Karnataka State)的新哲蚌寺。隨後的四 個半月,很榮幸每天都能拜訪哲蚌寺洛色林札倉的退任堪布,時六十七歲的堪蘇.益西土 登(音譯:Kensur Yeshe Thupten),他擅長掌握最細緻或最複雜的課題綱領而聞名。在 這期間,也與哲蚌寺郭莽札倉的優秀學者楚臣平措(音譯:Tsultrim Phuntsok)有過無 數討論,闡明了章嘉著作中諸多議題的精彩論點,他後來成為漢堡大學的教授。 一九八一年上半年,我打道返回美國途中,又隨強巴桑培(音譯:Jambel Shenpen) 閱讀郭莽札倉對成立法及遮法的闡釋,還讀了丹達拉讓巴著作的多個部分。當時六十二歲 的他是續部密院的退任堪布,之前在甘丹寺的絳孜(Jangdzay)札倉修學。後來在一九八 四年,受命出任「甘丹赤巴」(dgav ldan khri pa),即宗喀巴的第九十八任繼承者。 他那充滿色彩的疏釋,生動活潑地展現了這些文本內的許多重要議題 。 在筆者與這些學者們的合作過程中,會請教他們對文本的疏解,並進行錄音,然後以 此為起步點詳析關鍵課題,這種探索常引領我們擴及其他註釋家們甚或溯至印度源頭。接 著我會細聽這些錄音,譯出内容,並做摘要。透過多位教內人士的耐心雅正,筆者逐漸熟 悉深富脈絡意義的詳盡内容,而這都是單純透過文本分析所不可能得到的。 再者,我從維吉尼亞大學佛學研究的創始者與領導者傑弗里.霍普金斯(Jeffery Hopkins)教授處獲益良多,他毫不吝惜地通讀拙著初稿多次。憑著他對藏文哲學論典的 廣泛閱讀,他的討論引領我穿透無數篇章內的課題,並凝集其重要性。維吉尼亞奧爾德曼 圖書館(Alderman Library)的藏文主管及南亞目錄編輯斯基普.馬丁(Skip Martin) 提供了重要的文獻。我也很感謝在論文撰寫階段,維吉尼亞大學裡其他導師的慧見,他們 是理查德.巴尼特(Richard Barnett)、保羅.格羅納(Paul Groner)及大衛.利特爾 (David Little)三位教授。再者,在亞洲時,我與以下三位學者的交流與熱烈討論也讓 我受益不淺,他們分別是近來取得格西學位的首位西方人桑傑桑珠法師(音譯:Sangyay Samdrup,中譯按:即喬治斯.德賴弗斯(Georges B. J. Dreyfus))、在印度的格魯派 諸寺學習逾十年的前輩丹尼爾.科夫曼(Daniel Coffman)及在加德滿都尼泊爾研究中心 (Nepal Research Center)的范德康(Leonard van der Kuijp)博士。 筆者也要感謝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 的永富正俊(Masatos hi Nagatomi)教授。當我以訪問學人的身分於哈佛世界宗教研究中心(Harvard’s Cent er for the Study of World Religions)著手修改初稿時,永富教授慷慨地在有限時間 内盡心通讀拙著的數章。尤其難得的是能向他請教與拙著課題相關的印度文獻及背景脈絡 ,特別當遇上他的拿手專長,即陳那及法稱的著作時更是如此。毋庸多說的是,在上述眾 多老師指導下,内容若仍有任何缺漏,筆者當負全責。 筆者也應感激外子哈維.阿倫森(Harvey B. Aronson)教授,他以直率的慧見及不 懈的思索伴我在印度各地的公共汽車及茶座上鑽透各種難纏的議題,全力支持我完成這個 研究;當然還要感謝我的雙親克萊因(Klein)伉儷:盧多維克 (Ludovic)及依莎貝拉 (Isabelle)的慈愛關懷,及格西.旺傑(音譯:Geshe Wangyal)的深刻感召。 ─────────────────────────────────────── 目次 通序 釋惠敏 中文版序 安妮‧克萊因 謝辭 安妮‧克萊因 譯者導言 劉宇光 導論章  第一節 議題的範圍 第二節 佛教的宗教脈絡 第三節 格魯派經量部的觀點 第四節 資料文獻 第五節 知覺:錯誤與功用 第一章 格魯派經量部的「二諦」說 第一節 隨教行經量部的二諦說 第二節 隨理行經量部的二諦說 第三節 二諦 第四節 指認自相法 第五節 自相法的存有論 第六節 格魯派經量部及其論敵們的「自相法」定義 第七節 格魯派的經量部系統 第八節 進一步考察格魯派觀點的淵源 第九節 「自相法」及「有」之範疇 第十節 常住法及共相法 第十一節 格魯派隨理行經量部的「勝義諦」文獻 第十二節 整體或蘊聚的地位 第十三節 實有與假有 第十四節 應成見論經量部的「無我」見 第十五節 勝義諦的一般現量 第十六節 「自相法」及「共相法」的特質 第二章 達倉的「二諦」說 第一節 無常的共相法 第二節 達倉論世俗力用與勝義力用 第三節 整體與部分的位置 第三章 現量 第一節 能全幅地認知對象之識 第二節 現量識如何認知其對象 第四章 概念思維 第一節 思維的對象 第二節 概念的錯誤 第三節 思維及現量 第四節 思維如何領悟無常法 第五章 遮詮與分齊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成立法 第三節 遮法 第四節 歷史的角度 第五節 「遮法」的劃分 第六節 非遮 第七節 無遮 第六章 遮詮:非遮 第一節 「非遮」四分說 第二節 非遮二分說 第三節 「非遮」與格魯派「道次」論 第七章 遮詮:無遮 第一節 進一步的涵意 第八章 命名 第一節 名號、名言及假名 第二節 把假名應用於「總」的理由 第三節 如何認知類同 第四節 殊類與共類之間的差異 第五節 對象為何顯現為同類 第六節 名號與對象 第七節 「總」與命名程序 第八節 事物是不可表詮的 第九章 結論:概念與無二慧 註解 譯註 參考書目 術語對照 譯後記 索引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4928582.A.7E5.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2/26/2015 13:39:13

02/28 01:29, , 1F
文中的五十多歲的Palden Drakpa老師,現在已經高齡八十出頭了
02/28 01:29, 1F
文章代碼(AID): #1Kxgz6Vb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