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柯文哲 用有限生命追求無限意義

看板Buddhism作者 (醉裡挑燈看劍)時間9年前 (2014/12/26 23:38), 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讀到一篇關於柯文哲的報導,談了很多對於死亡和人生價值的體悟, 很有意思,貼上來讓大家參考看看。 板上有很多博學的前輩,有不同觀點,也歡迎討論。 (內容無關政治,若違反規定敬請告知。) --------------------------------------------- 柯文哲 用有限生命追求無限意義 2014/3/2  文/記者阮愛惠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自詡是全台灣看過最多死亡的醫生,二十五年照料加護 病房的經歷,他說他「看透了生死」。過去幾個月來,柯文哲在課堂上及大小場合演講「 生死的智慧」,不但被廣為分享,且被整理成「柯語錄」,流傳一時。 五十五歲的柯文哲被問及個人對於「死」做了什麼準備時,他說:「我有兩棟房子,錢夠 用了,小孩也沒什麼問題;至於事業,好像還沒有人可以繼承。其他的狀況,因為還沒有 遇到,不曉得到底會怎樣面對,但至少,我應該會比一般人平靜吧!」 看多了「死」,未必知道什麼是「死」,有時柯文哲會想:「過去這三十年,我是否做錯 了什麼?如果重來一遍會不會更好?」他說:「但人生就是one way,無法重來。我從物 理和化學的角度看透死亡之後,要用什麼角度看人生?追求答案的過程,就是答案本身。 」 未知死 焉知生? 柯文哲在他最近出版的新書《白色的力量》中,提出他「悲觀進取」的人生觀,這句話字 面上有矛盾之處,他的說法是:「我的悲觀是:人一定會死,人生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孔 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這個觀念在現代應該改變過來,改成『未知死,焉知生?』 一個人若能先面對死亡,才能返身過來看生命;先接受生命必定走向終結,才知道要用有 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意義。」 至於什麼才是「無限」?柯文哲又提出佛教典籍裡「十四無記」的典故解釋:「釋迦牟尼 對弟子說,關於世間有邊無邊、無常有常、如來死後有無、非有非無這些議題,是不需要 深究的,一個人只能活在當世,死後的問題對一般人而言就像夏蟲不可語冰。我不敢說我 真正知道了什麼,但我在工作中得到很多啟示,最後歸納出兩個字,人生就是『盡力』而 已,認真過每一天就對了。」 態度比知識重要 要不是為了活下去,連吃飯都覺得浪費時間的柯文哲,每天早上醒過來,卻要花好幾分鐘 在靜坐,「想一想我昨天做錯了什麼事情?」最近,他發現自己每天反省的錯,都和「傲 慢」有關。「我為什麼傲慢?因為我太聰明,雖然我已經很認真掩飾了,也很努力想改, 但常常不經意又流露出來,這是我目前最嚴重的缺點。」 兩年多前開始讀《金剛經》,柯文哲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 是觀」奉為圭臬,他近來廣被傳誦的「世間的榮華富貴如一坨大便」說法,概念就源於此 。但並不表示已作如是觀的他,內心就不傲慢了,這幾個月來,他每次自我檢討,通不過 檢驗的都是「貢高我慢」的心魔。他說:「這是我很難克服的缺點,我不是誠實,我是驕 傲,因為我不屑講謊話,這才是事實,這是另一種狂妄,不是因為善念。」 柯文哲認為佛法可以當作生活哲學來推廣,幫助人在生活中尋找生命意義。雖然無法不提 自己很聰明,但現在的柯文哲會說:「聰明是要看如何運用在造福人群;聰明就是不要讓 自己的心靈被汙染,要去幫助別人,要常自問for What? for Whom要保持初衷,莫忘初 心。」他深深體會到「態度比知識重要」的道理。「天下之大,我不懂的事還很多,我現 在學會向他人說『這我不懂,請你教我』。」這也算是他對於「貢高我慢」的小小修剪吧 ! 茹素修道是傳統 四十五歲那年,柯文哲曾陷入人生的迷惘期,依他的說法,就是走到「見山不是山」的階 段,那是他繼葉克膜及外科重症照護領域帶來的聲名之後,發覺自己對工作以外的世界, 有著嚴重疏離。但當時的他,還掙不出現實的纏繞,柯文哲跟老爸說他想出家,爸爸竟說 :「那我蓋座廟給你!」不過柯爸爸的說法不是戲言,在柯文哲的家族中,「茹素修道」 是好幾代以來的「傳統」。 「我媽對拜拜十分虔誠,至今初一十五吃素。我有好幾代的男性祖先,五十歲以後就開始 吃素,到山裡去修道,而且修行了許多年!」也許帶著這樣的基因,近年來柯文哲也愈來 愈不喜歡葷食。以前他自理午餐時,都會在台大醫院樓下買素食便當;也曾長達一個月的 時間都吃素,一點都不覺得膩。 雖然沒有機緣上山修道,不過柯文哲看了不少佛經。「佛法,把它當哲學看就好,不要拚 命用科學理論去驗證或否定它,它是在講一個概念。釋迦牟尼佛登壇講道,雖以一音演說 ,但眾生隨類而得解。一個人若能建立生命觀和價值觀很好,若沒有,就把靈魂交給上帝 或佛來代管。眾生駑鈍,有佛可拜很好,以前中國人說看破紅塵、萬念俱灰才會出家,現 在我卻認為,有發大願的人才會出家。」 佛教「四聖諦」中「苦諦」所揭示的「八苦」,對行醫超過二十五年的柯文哲而言,在這 一世真是充分地見識到了。他倒背如流地說:「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前七種我都懂,但什麼是五陰熾盛苦?以前我不懂。」年輕時 ,他對加護病房外心焦的病患母親說:「妳的孩子車禍腦死,救不回來了。」他說了五次 ,那位母親還問第六次:「真的救不回來了嗎?」當時他內心想,說了這麼多次了,還聽 不懂嗎? 柯文哲說:「五陰熾盛苦,是因為人之所以為人,有太多七情六欲斬不斷。為什麼世間的 陰陽五行變化會傳到你身上?為什麼孩子肚子餓了在哭,母親肚子不餓卻感到痛苦?說了 五次還問第六次,是因為她是母親,說再多次,她都聽不進去。」「但離七情、斷六欲, 也只到達小乘佛法的境界;最後發大願、布善天下,才是大乘佛法。人生最難解脫八苦, 所以小乘講『斷』,而大乘是幫你理解『它就是這樣』。從此我知道,醫生在幫病人開刀 打針吃藥之外,還可以做的事,就是『相對無言』。所謂『慈航普渡』,不是菩薩在幫你 划船,只是站在你旁邊陪伴你而已。」 從醫界跨行到政界 四十五歲出家未成,五十五歲這年,柯文哲不想安於原本的人生軌道,計畫從醫學界跨行 到政界。這個決定對他的父母及妻兒而言是顆震撼彈,一開始都無法接受,在政壇也掀起 一陣波濤,他的對手形容他是「非典型」參選的「外星人」。柯文哲也承認,做這樣的決 定很冒險,畢竟之前累積的醫學專業技術及研究工作正方興未艾,不但還有很大的發揮空 間,也亟待傳承給後學。 但柯文哲淡然地說:「人生都是意外啦!這次的轉換對我來說沒那麼衝擊。我是寧作荒野 孤獨的狼,也不作上帝伊甸園的羊,還在人間遊盪。名和利兩種包袱都放下的話,我的心 情就沒有那麼扞格了,我的核心價值仍是在幫助別人,幫多少算多少!」所以柯文哲也已 鋪好參選失敗後的退路,就是到台東馬偕上班。 「如果不是為了學術研究,就不一定要留在台大醫院;如果只當醫生,為什麼不去最需要 醫生的地方?不過目前我太太反對,她說我就是不想留在台北,對家裡都沒有責任。我說 我在台北也是整天不在家啊!家裡錢夠用就好!」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3939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6.8.0.23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9608324.A.260.html

12/27 09:15, , 1F
感恩分享
12/27 09:15, 1F

12/27 10:33, , 2F
感謝分享,已轉臉書 :)
12/27 10:33, 2F

12/27 12:21, , 3F
已轉臉書,感恩!
12/27 12:21, 3F

12/27 13:02, , 4F
阿彌陀佛
12/27 13:02, 4F

12/27 17:29, , 5F
推一個
12/27 17:29, 5F

12/27 17:48, , 6F
有些觀念不錯,例如: 發大願才會出家
12/27 17:48, 6F

12/27 18:03, , 7F
確實,發大願利益眾生而出家。學佛並非等著從世界上消失
12/27 18:03, 7F

12/28 03:57, , 8F
推 !
12/28 03:57, 8F
文章代碼(AID): #1KdO449W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