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界法師:文昌帝君輪迴的故事

看板Buddhism作者 (kidstrife)時間9年前 (2014/11/24 13:31), 編輯推噓7(703)
留言10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好,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是在《安士全書》裡面,印光大師也經常提了,講到這個《陰鸞文》 文昌帝君一些輪回的故事,故事很長,我們簡單的把它分成三塊。 那麼印光大師他把這個輪迴的一些問題,他舉文昌帝君的相貌來解釋。這文昌帝君的輪迴 我們簡單把它分成三塊。第一塊,他的相貌是一個謙謙君子,在《安士全書》上說,說 這個文昌帝君在前面十七世的時候,他都是做一個士大夫的,那麼它用四句話來解釋他的 相貌,說是: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說他在這十七世當中,只要有 人有急難,他會去救助他;他面對孤獨的弱勢團體,會盡量去保護他幫助他;別人有過錯 他盡量包容他。所以他這十七世當中,他的緣起是善念跟善業的結合。所以我們看到 文昌帝君的前半段,這十七世當中他的輪迴投胎,他大部分都能夠做一些官,可能是一個 大官、可能是小官,總而言之他都是一個士大夫,在生命當中相對安樂。 那麼這十七世的謙謙君子的相貌過去以後,後面產生變化了,第二段就是墮入龍身,他從 一個謙謙君子的尊貴果報,變成一個丑陋的一個龍的果報。那怎麼回事?因為他後來有一 生,他的關鍵點,他不應該投生在帝王家,因為帝王家是是非之家。那麼他從周朝一直到 秦朝末年,後來他投生在漢高祖的愛妃,就戚夫人,做她的兒子。那麼文昌帝君他夾帶十 七世的善業,出來的時候那不得了,歷史上說這個人有兩種的功德:第一個他身具帝王之 相,小時候給人家算命,說這個人一定要做帝王的;第二個,他有這種漢高祖很多的個性 漢高祖的魄力、漢高祖的這種智慧,他完全繼承漢高祖劉邦的這種智慧跟魄力。所以漢 高祖是非常喜歡這個小孩,把他取名做如意。 那麼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了,因為當時的太子,就是漢高祖的原配夫人呂后,她生的長子劉 盈,後來的漢惠帝嘛,所以說不是說你有福報,別人也有福報。所以這個時候趙王如意慢 慢長大以後,就跟這個呂后的太子就產生了矛盾,當然戚夫人她一再的跟漢高祖劉邦說, 希望把劉盈給廢了,而立這個如意做太子。其實漢高祖也有這個意思,因為漢高祖非常喜 歡如意,因為劉盈的個性,相對比較懦弱、無能。那麼這個時候漢高祖就提議要廢太子, 要立如意了,但是呂后當然不同意了。呂后也不是一般人,她是一個很有心機的女眾,所 以她就召集了當初跟漢高祖打天下這些老臣,比方說樊噲,盧綰,蕭何等等,把他們集合起來 那麼就說這個漢高祖這個做法,犯了皇家的大忌——廢長立幼!這個從周朝以來,皇上的 繼承者都是嫡長子繼承的,哪有人用這個小兒子來繼承的,這會引生奪嫡之爭的,也會 血肉相殘的,所以群臣就反對了,漢高祖劉邦沒辦法了,就打消了此意。  當然這件事情就觸惱了呂后了,呂后就認為是戚夫人拔弄是非了,引起這次的奪嫡之爭 那麼漢高祖當然他也知道呂后的凶狠,他也知道,所以漢高祖在死亡之前,就趕快把 如意封為趙王,讓他到趙國去上任,就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朝廷,到他的屬地去了。那麼 漢高祖死後,呂后開始復仇了,她等了很久,那麼漢高祖一死,當然她的兒子,由劉盈就 繼承為漢惠帝了,但實際掌權就是呂后了。    呂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把戚夫人找來,雙手砍斷、雙腳砍斷、把眼睛挖出來,然後幾乎 她的六根都被破壞了,耳朵也被破壞了,然後就丟到豬裡面,養豬的地方去,就跟豬生活 在一起了,那麼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她也害怕趙王如意的復仇,她就用一個理由把趙王如意給召回來。那麼 趙王如意其實跟劉盈,就是這個漢惠帝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他們兩個人兄弟是非常好的。 劉盈就知道,他母親可能要對趙王如意下手,所以他就讓趙王如意整天跟他在一起,連睡 覺都在一起。但是這個漢惠帝劉盈,他有一個習慣,他早上會早起去射箭、去運動。呂后 知道他有這個習慣,所以她就利用他早上出去那個時段,那個時候趙王如意還在睡覺就下 手了。所以劉盈他去射完箭回來的時候,看到趙王如意已經七孔出血死在床上,他看了以 後,嚇了一身冷汗,所以劉盈沒有多久也死掉了。    那麼趙王如意,當然合理的推論是被毒死的。那麼趙王如意在死之前,他很不甘心, 因為他是有福報力來的,他不是一般人,就發了一個毒願:他說我死了以後,我要變成一 只毒蛇,我要吃光所有呂氏的家族來報仇。那麼這是一個遍計執性,他把這種邪惡的影像 抓著不放,本來這個影像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但事情過了,他心中沒 有過,把這個影像牢牢的抓住,轉成一種邪惡的願力。 那麼這個時候的文昌帝君依止邪願,他要去投胎的時候,他經過一個山上,這個山上剛好 有一對夫婦在禱告,這個夫婦年紀很大都沒有兒子,就跟山神禱告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我們現在不能期待有個兒子啦,現在他們倆就很虔誠,把一個人的頭發,把另外一個人的 血,混在一個碗裡面蓋起來說:希望山神賜給我們任何一個動物都沒關系,至少是我們血 肉之軀所構成的,不管你給我們什麼動物,我們把它當兒子一樣的善待它,就回去了。那 麼他們兩個禱告的時候,非常虔誠。那麼文昌帝君的神識,經過那個山的時候被他們感動 了,就動了一念的同情之心,所以就在他們那個地方的碗裡面投胎。投胎以後,這個老夫 婦,到了第二天到山上碗一打開:哎喲,一條金色的小蛇!反正它是一個動物吧,拿回去 養。那慢慢長大以後,文昌帝君他是不可思議的福報力,神通變化。因為他的投胎不是因 為罪業,他只是一個錯誤的願力而來的,所以他夾帶他十七世的善業力,他能夠飛天,變 成一只龍。他來到人間,也可以變成一個人。平常就跟爸爸媽媽,人長的一樣,但是肚子 餓的時候,變成一只龍,就是一只大蟒蛇了,去外面吃東西了。    但是有什麼問題?這個果報體有障礙,因為它變成一個蟒蛇,就必須要吃肉嘛,而且 它跟呂氏又有一些冤仇,所以呂氏有一些家族,剛好也投胎同一個鄉村,這個縣裡面:有 些是做人的、有些是做牛的、做馬的,它就每一天的去吃一個呂氏的他們的這個眷屬,一 天吃一個。那麼吃其它也就算了,剛好這個縣令有一只寶馬,非常喜歡他的寶馬,它也是 呂氏的家族投胎的。那麼這個大蟒蛇它就聞得到:喔,這是呂氏家族來投胎的,就把這個 縣令的寶馬給吃掉了。這個時候就激怒了縣令,一打聽:哎呦,就是這兩個夫婦養的,這 個蛇是他們養的。就把那個兩個夫婦抓過來,他說:我限你們三天之內,交出你們的這個 兒子,否則的話處死,那麼就把這對夫婦給關起來。這夫婦說我們的兒子是我們的命根兒 怎麼能夠交出來?寧死不交。    後來第二天以後,有一個年輕人來拜訪這個縣令了,這個文昌帝君就變成一個年輕人 找縣令理論,他說這個蛇它去吃這些眾生,它有過去的因果,你不能因為它在還因果的 時候,去判這兩個夫婦,這兩個夫婦沒有錯,他說他們在償還因果,他就警告這個縣令說 :你最好少管閒事。作為龍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縣令他就說:我作為一個縣令,我一定 要主持公道,這件事就這樣辦了。那麼這個年輕人,這個文昌帝君,這個龍就警告他說: 你,我看你是死相現前了。講完以後就走了,走了以後就消失掉了。那麼到第三天早上的 時候,這個龍就到那個大海去吸了很多的水,就把整個縣給淹沒了,淹死了兩千多人,就 把他的父母救起來,其他全部都死掉了。    那麼這個時候就不是邪願而已了,這個有罪業,他除了呂氏家族以外,那其他人都是 冤死的,所以它這個龍,它就不能再飛天了,從天上掉下來了,它就躲到湖泊裡面去了。 但是因為它有這個罪業的召感,後來它這個地方也不下雨,就干旱,湖泊也干了,它的那 個蛇的皮跟地面摩擦的時候,流出血,長了很多小蟲去咬它的身體,所以它經過一段很長 時間的痛苦,那個小蟲咬它的這個皮肉。    後來有一天早上,因為他過去有一個因緣,他對釋迦牟尼佛像很恭敬,就是他在周朝 的時候,他遇到一個釋迦牟尼的佛像,他很恭敬的禮拜,跟釋迦牟尼佛結了一個善緣,所 以佛陀現前放大光明,為它開導因果的道理。這個時候文昌帝君的這只龍,就觸動它的善 念,就痛哭流涕向佛陀忏悔,忏悔以後,就從龍身裡面跳脫出來了,後來做一個人,後來 慢慢慢慢學佛,受三皈五戒。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現在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就是說生命是怎麼來的?就是說我們截 取他一段好了,它這個龍身是怎麼來的?流轉三界中,到底是什麼因緣讓它流轉? 遍計所執性! 你不能說它是業力,它造的可都是善業,它就是一種堅固的執著產生願望。 諸位,障礙我們往生的不是業力,是你曾經的人生經驗裡面有些影像,你抓著不放, 揮之不去的影像,你心中認為這件事情是有結果的,你對這個影像有所期待,這個是你生 死的根本。它龍王就是這樣來的,一念的遍計執變現了龍王的果報,一念迷生死浩然。後 來它那一念的執著被釋迦牟尼佛開導以後,它徹底放下了,轉成圓成實性了。知道這個東 西是過往雲煙,過去就過去,所以心把它放下以後,它龍王果報就消失了,一念的悟輪迴 頓息。    所以輪迴的根本,與其說業力,你不如說執著更為直接。沒有執著,這個業力 不能串成果報的。    所以這個遍計所執性,是整個往生的人要面對的。也就是說在我們內心當中,有些影 像你是揮之不去的,它經常在你的心中出現,而且你期待這個影像在來生是有結果的,你 違背了緣起法則。緣起法則告訴我們:所有的相狀都沒有結果。但是你認為它有結果,那 就是執著了,因為你違背了真理。佛陀告訴我們,所有的相狀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 緣別離虛妄名滅,這個是真相,但是我們把這個相狀抓住,我們期待這個相狀有它相續的 結果,這個就是你相續的力量,你對來生的那種期待就是輪回的力量。    就是說本來是無一物嘛,是你自己去惹這個塵埃。人生的相狀,人家刺激你這沒有錯 這個因緣果報嘛,相狀永遠沒有錯,是你抓著相狀不放。所以是這個遍計執,問題不在 依他起。依他起只是在顯現過去的業力,這個業力釋放完它本來自己會消失掉,那麼為什 麼在你的心中永遠沒有消失掉?因為你把它抓住了,而這個就是你臨終的地雷了。    什麼叫做顛倒想?就是這個,銷我億劫顛倒想,就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這種妄想不多, 你一生可能只有兩三個,但是只要有一個出來,你今生的修行就前功盡棄了,因為你的 佛號的力量,絕對不是它的對手。    所以我們在修無分別智的時候,諸位要知道,你要破的是什麼?破遍計執,不是破相 狀,破你的執取。你把相狀放掉就好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講無分別智之前,先知道無 分別智所對治的是什麼。那麼無分別智所對治的是遍計執,所要成就的是二空的心性,就 是恢復到你內心的平等。你的心本來是清淨的,你之所以不清淨,是你自己去惹塵埃的, 所以破遍計執,開顯圓成實,這個就是無分別智的目的。    好,那麼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唯識學概要——1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197.9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6807091.A.50B.html

11/24 19:59, , 1F
11/24 19:59, 1F

11/24 23:24, , 2F
南無阿彌陀佛
11/24 23:24, 2F

11/25 08:15, , 3F
南無阿彌陀佛
11/25 08:15, 3F

11/25 15:28, , 4F
佛教是什麼時後傳入中國的啊?
11/25 15:28, 4F

11/25 15:33, , 5F
一般認為佛教是在西漢末,新莽時和東漢前期時由印度經
11/25 15:33, 5F

11/25 15:35, , 6F
經西域傳入的。文昌帝君為何在周朝會見到佛像?
11/25 15:35, 6F

11/25 20:53, , 7F
南無阿彌陀佛
11/25 20:53, 7F

11/25 21:54, , 8F
佛法傳入中國從周朝時候就有,只不過是民間傳入
11/25 21:54, 8F

11/26 14:50, , 9F
阿彌陀佛
11/26 14:50, 9F

11/27 16:05, , 10F
大推(Y)
11/27 16:05, 10F
文章代碼(AID): #1KSiApKB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