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13) 寂天菩薩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10年前 (2014/04/02 23:39), 10年前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自:道次世界 http://lamrimworld.org/ 【寂天菩薩的歷史】  寂天菩薩菩薩降生在金剛座的西方名柯謨桑,父親是國王善法鎧,母親據說是金剛瑜 伽母的化身,他們如願生了偉大的佛子,取名細瓦果恰(義為寂鎧)。   寂天菩薩在適合營養的物質養育中,從幼年學通一切明處學術,六歲時他值遇一位持 戒隱修證得成就的大德,求得文殊菩薩銳利灌頂及成就法,努力誦修不久獲得親見文殊本 尊,得文殊菩薩親傳許多教授。   父王逝世後,國中民眾一致請求他繼登王位時,但他是一位多生中修學菩薩行、夙習 深厚的菩薩,對世間榮華本無貪戀,但是想到顧全他眾的情面,不便拒絕請求而允登王位 。他將登位的前一晚,他夢見將登的寶座上,有至尊文殊來安住,菩薩說:「孩子,這是 我的座,我是你的師,你我師徒二人共一座,如此完全不合理。」從夢醒來後,心念樂享 世間榮華是不合理的。於是逃走到那爛陀寺中,在大德班智達勝天座前出家,取名叫寂天 (藏語細瓦拉)。   寂天精研三藏經論成為善巧者,並在文殊菩薩前長久聽法,所有顯密經論及教授,完 全領會於心中後,摒絕一切內外紛擾,而一心專住於正定,以此證得很高地道果位。   他著作《集學論》,及《經集論》等開示偉大菩薩行的論著,具足善巧講說、辯論、 著作三事,地道果位輾轉增上,通達陀羅尼門,無礙辯才,憶知自他千百生事,無礙神通 等內證功德,行登地菩薩自在事業,以度時光,但外表所示現,在諸凡俗的人們的眼界裡 ,只見他除吃喝、睡眠、大小便外,不作誦經等其他任何事務,因此稱他叫「布暑姑」即 「三想者」(只知吃、睡、拉三想)。   那時,無神通的人們說:「出家人所應作事,完全是安住於三輪法樂中。這人無所作 事,以此不應受用信眾所供諸布施,是當擯逐的。不過為他設想,讓他知道出家眾是要能 作誦經事的,讓他自行出去吧!」於是請求他誦經。寂天菩薩說:「我怎能誦經呢?」而 不應允。再三請求他誦經,他答應:「現在我誦吧!」詆毀他的人故意在那爛陀寺聚集僧 眾大院中,陳設很高的無畏獅子座,心想這樣高座,看他怎樣登上去,殊知這位菩薩用手 輕按一下也就騰身上座了,問道:「是誦往昔著稱的諸經嗎?或是誦不著稱的一種呢?」 大眾請求他誦沒有稱說的一種吧!寂天菩薩誦道:「如來法身諸佛子,諸堪禮前我敬禮, 進入菩薩戒律中,如經攝集而誦說。」誦到「何時有為及無為」,之後邊誦邊以神變騰身 虛空,漸漸升高,升高到不見身形仍在朗誦,直到圓滿誦完。 後段誦句,經成就耳通及不忘陀羅尼的諸班智達集這一經論時,喀什米爾諸人所憶持 集出的有九品;中印諸人所憶持集出的有十品。如頌所說:「攝集諸學處,亦應常閱讀, 有時依攝要,閱讀經集論。」大家對於所說的這兩種論著內容是怎樣的,發生疑問。有一 時間聽得南方吉祥功德塔中,佛子寂天安住彼處,更派兩比丘去迎請菩薩寂天,未允前來 ,但說《入行論》的數量如中印諸人憶持的那樣多,至於《集學》、《經集》二論,則在 他關房的房樑中,是班智達(寂天)用小字寫的,如此則完全傳出了《入行論》及二集學 教授。   繼後,寂天菩薩心念如何來作利生事業,運用神通觀察知應當饒益因諍論而使身心顛 倒的眾生,於是前往東方在一大辯諍場合,運用神變力將一切人眾和解下來,都得到安樂 。繼復思念還當怎樣來作利生事業時,觀察到應當調伏許多邪見墮入險途眾生,於是前往 距摩羯陀西方不遠的一地方中,有一執少有邪見五百餘人,由於大菩薩的圓滿修力及邪見 大眾往昔的清淨願力,一連七天發生狂風暴雪,斷缺飲食,最苦惱的時候只好通告誰能求 得食來,當選他為領導,寂天菩薩立刻求得一缽米飯來,運用加持力使大眾都得到飽滿, 隨即破除過去所有的邪見,使他們都歸入於佛教。繼復思念當對怎樣的眾生作饒益,觀察 見得有許多受著饑荒痛苦的眾生當作饒益。由於發生大饑荒,成千窮人飢餓到臨死邊緣時 ,菩薩對他們施救濟令其得到生活,並為他們說法而安置他們於安樂境界。   繼復思念應如何來作佛教事業,他觀察到如果能調伏一位暴虐的國王,對許多眾生及 佛教會有很大饒益。於是他前往東方阿里毗俠國王的王宮附近,看見擁有武力的貪官壞人 造作無仁道暴行,強迫搜集他人財物來充實,其他地方也仿照這樣作法搜刮了很多。國王 觀察這些豐富財物時很不喜悅,他想到自己的江山將會如蕉剝心那樣成空,但若不滿足這 些人們的欲望,會危害他的生命。國王焦愁不解時,寂天菩薩對國王大生悲憫,由於大菩 薩擁有無量神通力,壓倒那些作危害暴行的壞人,國王和民眾都獲得了安寧,國王及侍眷 都十分崇信這位菩薩,對他作頂敬供養。   大菩薩除一支至尊文殊手持的木劍外,別無其他武器,嫉妒者看見木劍,稟告國王說 :「這是一位詭詐壞人,除有一支木劍外,無他武器,以此哪能護衛大王呢?請大王細察 。」國王生怒對大菩薩說:「你將木劍亮出來吧!」菩薩對國王說:「亮出來時對大王將 有危害。」王說:「縱有危害,我也心甘。決定亮出來吧!」只好請求道:「那麼,請大 王掩護著一隻眼,用另一隻眼看吧!」這樣做後,也就將木劍亮出,劍光閃爍目不能受而 損壞,國王生起淨信求諒恕而皈依,才歸於正法。   繼後大菩薩復用神通觀察,見得對佛教心懷反對的許多外道,必須將他們調伏,於是 前往吉祥山的南方,那裡的「賤行外道」身著乞丐服裝,以洗身污水的沉澱為食物而生活 。有一天喀底毗哈里國王的女僕洗身污水的水花濺在大菩薩的足上時,她看見如潑在紅鐵 上那樣沸騰起來。   那時有一外道師名「香迦得瓦」來國王前請求說:「我們願和佛教的班智達辯論,並 比賽神通,負者應入於勝者的教門下,並將負方的經教及寺廟都燒掉。請大王准許這樣做 ,並當公證。」國王准如所請,當即派出使臣去召集了佛教的僧眾,傳達了這一事件。可 是誰也不敢出來應戰。國王正在發愁時,女僕就將早先所見的情況稟告國王,國王聽得立 即命令說:「這樣的大菩薩現在哪裡?快去尋覓吧!」到處尋覓,在一株樹前遇見了菩薩 ,請求他與外道辯論及比賽神通戰勝他們。菩薩說:「我能這樣做到。你們去準備好一瓶 水、兩疋布、爐火等物吧!」國王將各物辦好。   召集群眾大會中陳設寶座,國王坐其上,寂天大菩薩和外道諸師們在左右兩側,大菩 薩以卓越的經教和理智力戰敗諸外道師,直到無言可對。繼續決賽神通,外道師於空中佈 繪大自在天曼陀羅,剛繪完東門時,寂天菩薩入「壞劫風三摩地」,突然發生大暴風,所 有草木城市房屋,都撼搖將倒,國王及王妃與大會群眾都被吹倒,外道諸師及所佈曼陀羅 等也被暴風吹得來如飛鳥四散,頓時大黑暗。大菩薩從眉間放出毫光,照射國王及王妃尋 得道路將他們鉤攝到面前來,那時已被吹得身無衣裝塵土滿身。恢復了安寧後,依約毀掉 外道廟宇,外道諸師及其許多徒眾都歸入佛教中,直到現在那地區仍名為「外道失敗區」 。   具德阿底峽尊者所聽受菩提道次第的上師承傳次第中,有從至尊彌勒菩薩傳無著昆仲 等傳出的師承──廣大行派;及從至尊文殊菩薩傳龍樹師徒等傳出的師承──甚深觀派; 從至尊文殊菩薩傳寂天菩薩等傳出的師承──偉大行派。由於阿底峽尊者擁有這樣三派的 全圓教授,以此稱作「匯集三派承傳法流」。   廣大行派菩提道次第的傳承,關於修菩提心教授,出現兩種不同的法軌,第一種法軌 是根據《般若經》的密意,先對一切眾生修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心、悲心 、增上意樂,稱為七因果教授法門。第二種法軌是根據《華嚴經》等的密意,如《集學論 》及《入行論》所說那樣,由思惟我愛執的過患及他愛執的功德,而修知一切眾生像如意 寶珠那樣,而生起悅意慈心,稱作自他相換法門修心法,此一法門是由妙吉祥傳佛子寂天 ,後金洲大師傳阿底峽尊者。 這位大菩薩所做諸如此類一切事業,都是為弘法利生而做。並且也是為了教誡如佛所 說:「吾人如庵摩羅果,有外熟而內未熟;內熟而外未熟;內外均熟;內外未熟等各種不 同。」愛自己的凡夫們,是難透知其他有情之心量的。因此,總說起來應當對任何有情, 勿存觀過之心;特別是對已入佛門諸人士,若道其過失,如同灰覆火坑,是極險之地。以 此對他人勿道其短,都應作清淨觀。又當知菩薩是為了教誡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們,不應 當以道之粗見或片面為足,而應當對整個全圓道體,如法修學其論著──《入行論》、及 《集學論》兩論所說那樣而作;復為了教誡如依至尊文殊為本尊,就會獲得如他那樣的功 德;更為了教誡任何時候,都不可信依外道諸論著,佛的教法才是希求解脫諸人士的唯一 彼岸等意義,而做出那般事業。 以此意樂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們,應向寂天菩薩虔誠祈禱求加持,並當重視這位大菩 薩所著諸論著,而努力聞、思、修學。 (摘自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396453158.A.C68.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4/02/2014 23:57:25

04/03 10:11, , 1F
頂禮寂天菩薩
04/03 10:11, 1F

04/03 13:26, , 2F
頂禮寂天菩薩
04/03 13:26, 2F

04/03 15:54, , 3F
REJOICE
04/03 15:54, 3F

08/28 10:46, , 4F
《集學》、《集經》 原文第二部論應該寫相反
08/28 10:46, 4F

08/28 11:21, , 5F
集學論-原名大乘集菩薩學論;集經論-原名《諸經要集》
08/28 11:21, 5F
文章代碼(AID): #1JF2ycne (Buddhism)